纺纱学 第一章 绪论_第1页
纺纱学 第一章 绪论_第2页
纺纱学 第一章 绪论_第3页
纺纱学 第一章 绪论_第4页
纺纱学 第一章 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纱技术

SpinningTechnology

江西服装学院

主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纺纱原料的初加工第三章原料选配与混配第四章开松与除杂第五章梳理第六章牵伸第七章纱条不匀与匀整第八章加捻第九章卷绕第十章不同纺纱系统的纺纱设备第一章绪论纺织工业的地位2003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已达2000多万吨,约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0%,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主要纺织产品,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国内纤维消费总量已占世界1/5,成为世界纤维消费最多的国家。纺织全行业年销售产值约达21500亿元。全行业从业人数约1800万人。2003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804.8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的18.36%,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我国纤维制品出口额占全球比重达17.53%。

纺织工业生产规模棉纺约5000万锭。毛纺约380万锭。巢丝约320万绪。第一节概述纺织工业包括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以及纺织机械制造和化学纤维生产等部门。纺纱是一门工艺技术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纤维集合体及其加工所采用的机械和物理以及化学的加工方法。由于纤维原料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在集合体内的分布又呈现出很大的离散性,同时,纤维原料往往又受周围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影响很大,这些都给纺纱加工带来某些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描述纺纱规律时常常带有统计学性质,这是论述纺纱原理的一个难点。当代纺纱机的发展由于环锭纺的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所以各种新型纺纱方法相继出现。新型纺纱方法主要有:转杯纺、喷气纺,涡流纺,包缠纺纱,包芯纺纱,摩擦纺纱、自捻纺纱、双纱纺纱(赛洛纺纱)、空心锭子平行纺纱、静电纺纱、紧密纺等。新型纺纱方法的主要特点:流程短、卷装大、产量高。主要适纺中、粗支纱。第二节纺纱基本原理除杂松解加捻牵伸精梳梳理开松卷绕纺纱基本原理开松Opening除杂Cleaning混和Blending梳理Carding(Combing)牵伸Attenuation(Draft)均匀Equalizing加捻Twisting卷绕Winding第三节纺纱工艺系统一、棉纺纺纱系统 2二、毛纺纺纱系统 3三、绢纺纺纱系统 4四、麻纺纺纱系统 5化纤与棉混纺系统流程图化纤与棉混纺系统流程图毛型纺纱系统

WoolSpinningSystem

粗梳毛纺系统(woolenspinning)

与精梳毛纺相比,粗梳毛纺工序少、流程短.

原毛→初步加工→和毛加油→粗纺梳毛→细纱→后加工→粗纺毛纱粗梳毛纺使用的原料主要为原毛、中长型及毛型化纤,也使用一些精纺下脚毛(例如精梳落毛),一般按比例搭配使用。粗梳毛纺的产品主要有粗纺呢绒类(如麦尔登、大衣呢、粗花呢等)、毛毯、地毯、工业用呢及粗纺针织纱等。精梳毛纺系统(worstedspinning)

精梳毛纱一般较细,对纱的条干、强力等要求较高,因而对原料的长度、细度及其均匀度等要求也较高。纺纱工序如下:

原毛→初步加工→毛条制造→(条染复精梳)→前纺工程→后纺工程→精纺毛纱

精梳毛纺所用原料:主要为羊毛﹑特种动物纤维以及毛型化纤等。精梳毛纺产品:主要为精纺毛织品(如华达呢、哔叽、凡立丁﹑精纺花呢等),大多为轻薄型服装面料,以及精纺绒线(包括针织纱)和长毛绒三大类。

毛条制造把各种品质支数的洗净毛、化纤短纤维加工制造成具有一定重量、结构均匀、品质一致的精梳毛条,这一加工过程,称为毛条制造工程。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有散纤维梳条和化纤长丝束直接制条两种。散纤维制条工程中,分法式系统和英式系统两大类,我国大多采用法式制条。法式制条工艺流程:洗净毛或毛型化纤→和毛加油→精纺梳毛→2~3道交叉式针梳→直型精梳→条筒针梳→复洗(复洗针梳)→末道针梳→精梳毛条条染复精梳

精纺毛织物染色加工一般有条染、匹染、筒子纱染色、经轴染色和毛条印花等几种方式。通常单色织物以匹染为主、混色织物以条染为主。条染复精梳产品采用的工艺流程:精梳毛条→松团→装筒→染色→脱水→复洗→混条(1~4道)→针梳→精梳→条筒针梳→末道针梳→有色毛条。

前纺工程

前纺工程就是将精梳毛条或条染复精梳毛条,制成具有一定重量、强力和均匀度的符合细纱生产要求的粗纱。前纺工程的加工系统,根据所加工原料特点的不同,分为英式、法式和混合式三大类。我国新定型的前纺设备为法式设备,其工艺流程为:精梳毛条或条染复精梳毛条→混条(B413型混条机)→头针(B423A型针梳机)→二针(B432A型针梳机)→三针(B442A型针梳机)→粗纱(FB431型无捻粗纱机)→粗纱(FB441型针圈粗纱机)→无捻粗纱

后纺工程

后纺工程是将粗纱纺制成细纱,并将细纱进行合股加捻制成符合要求的股线。一般精纺毛纱的后纺工艺流程如下:粗纱→细纱→并线→捻线→蒸纱→络筒→筒子纱。

三麻型纺纱系统

SystemofBastFibersSpinning

苎麻纺纱系统亚麻纺纱系统

黄麻纺纱系统

苎麻纺纱系统(Ramie)苎麻长纺工艺流程:

精干麻→机械软麻→给湿加油→分磅→堆仓→扯麻、开松→梳麻→预并理条(2道)→直型精梳→并条(3~4道)→粗纱(单程或两道)→细纱→后加工→苎麻纱线苎麻短纺工艺流程:

苎麻短纤维纺纱主要在棉纺设备上进行麻棉混纺,其加工工艺流程主要有两种,即条混工艺和纤混工艺。条混工艺流程如下:

苎麻短纤维→开清棉→梳棉↘

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麻棉混纺

原棉→开清棉→梳棉↗

纤混工艺流程如下:短麻、原棉→抓包机混和→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麻棉混纺纱

丝纺是加工绢纺落绵的纺纱设备。利用丝纺设备来纺制麻棉混纺纱时,其工艺流程为:苎麻落麻、原棉→人工小量混棉→开清棉→毛纺BC272型双联式梳毛机→毛纺BC584型细纱机→后加工→麻棉纱亚麻纺纱系统(Flax)湿纺长麻纺纱的工艺流程:

↗梳成长麻→Ⅰ亚麻打成麻→给乳与养生→手工分束→亚麻栉梳↘机器短麻→ⅡⅠ→成条→并条(3~4道)→长麻粗纱→粗纱煮炼与漂白→湿纺细纱→干燥→络筒→长麻纱Ⅱ→混麻加湿→养生→联合梳麻→预并条→精梳→并条(3-4道)→短麻粗纱→煮练与漂白→湿纺细纱→干燥→络筒→短麻纱黄麻纺纱系统(Jute)黄麻原麻→配麻混麻→软麻→给湿加油→堆仓→梳麻(2道)→并条(2~3道)→细纱→黄麻纱产品主要是:麻袋、包装布绢纺纺纱系统

SystemofSilkSpinning

把不能缫丝的疵茧和废丝加工成纱(绢丝和紬丝)的工艺过程称为绢纺工程绢纺工程可分为:

绢丝纺系统:纺纱的线密度小,用于织造高档绢绸。

紬丝纺系统:纺纱的线密度大,成纱疏松,有毛茸,别具风格。绢丝纺系统使用的原料为经过精练加工的精干绵,精干绵经制绵工程制成精梳绵,其下脚进入丝纺系统纺成丝。

绢丝纺系统(1)制绵工程

对精干绵进行适当混合、开松、除杂,制成纤维伸直平行度和分离度好、具有一定长度的精梳绵。传统工艺(圆梳工艺):精干绵→选别→给湿→调和(配绵)→开茧→切绵→圆梳梳绵→排绵→精梳绵新工艺(直型工艺):精干绵→开松→罗拉梳绵→理条Ⅰ→理条Ⅱ→直型精梳→精梳绵(2)前纺工程

将棉片加以并和,牵伸和梳理,制成连续,具有一定粗细、条干均匀、纤维伸直平行的粗纱。前纺工艺流程:

精绵→配绵→延展(2道)→制条→练条(2-3道)→延绞→粗纱(2道)→粗纱(3)后纺工程

将粗纱在精纺机上抽长拉细,加捻纺成细纱再经并丝、捻丝、烧毛等工序加工成符合规定品质指标的成品绢丝。后纺工艺流程:粗纱→细纱→并捻→整丝→烧毛→成品绢丝第四节主要纺纱设备一、清梳工序二、精梳及其准备工序三、并条机四、粗纱机五、细纱机现代往复式自动抓包机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