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_第1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_第2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_第3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_第4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安排一、旧知识回顾(规划卡第一部分)二、新知识学习(规划卡第二部分关键词前四)知识讲解真题分析真题操练《近现代史内容摘要》金字塔

核心理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是适合中国的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立与发展(1949至今)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早期探索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上周知识回顾关键词一侵略与反侵略单选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09年1月)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2.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08年10月)A.

政治控制B.

军事侵略C.

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多选1.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有(AB

)(11年4月)A.左宝贵

B.邓世昌C.关天培

D.史荣椿2.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是(ABC)(11年1月)A.关天培

B.陈化成C.海龄

D.邓世昌3.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11年4月)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关键词二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

)(08年10月)1851年B.1853年C. 1856年D.1864年2.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08年10月)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3.太平天国公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09年1月)A《天朝田亩制度》B《原道醒世训》C《十款天条》D《原道觉世训》4.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A)

(09年10月)A.奕B.桂良C.曾国藩

D.李鸿章5.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B)(09年10月)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6.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08年10月)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08年10月)A. 《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 《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11年4月)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 D.光复会9.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D)(11年4月)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本次课程内容第二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党的诞生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基本概况

时间:1914年6月至1918年底。

参战国:同盟国(以德、奥、意为首)与协约国(以英、法、俄为首)两大军事集团。

性质: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结果:协约国取胜。(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欧洲衰落,美、日崛起。

●亚、非、拉美人民逐步觉醒,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

●帝国主义形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的所谓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最大的变化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二、五四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主要内容评价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主流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09.4单选)1917,《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兴起的标志陈独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主要代表人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旧址,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提倡白话文、新文学,主张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以及其后的一些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哲学上有唯心主义之嫌)。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二)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领会1)(按多项选择题理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列宁苏维埃政府两次对华宣言,表示欲取消沙皇时代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参与,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十月革命不久,李大钊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座右铭,于1918年7月—11月发表三篇著名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Ishevism的胜利》。

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小结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09.4单选)1917,《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2)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鲁迅)此外还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二、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时代背景直接导火线发展阶段评价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的时代条件☆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巴黎和会会址——凡尔赛宫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强烈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

⑴学生游行示威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过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接着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

(2)工人阶级参战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在这关键时刻,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上海工人罢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3)北洋政府让步: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第一,北洋军阀政府被迫于6月10日释放捕去的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二,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章宗祥:驻日公使陆宗舆:币制局总裁,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的通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三,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方式口号主力中心时间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5月4日—6月3日6月6日—7月初北京上海学生工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罢课罢课,罢工,罢市被捕释放,罢免,拒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经过小结结果老照片——五四爱国运动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城楼前学生愤怒冲向赵家楼五四运动时期的著名口号游行队伍在向天安门行进老照片——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时代背景①新的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②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③新文化运动直接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发展阶段(由学生到工人,由北京到上海)(1)前期(5月初到6月初)运动的主力是学生,中心地点是北京。(2)后期(6月初到6月末)运动的主力是工人,中心地点是上海。小结

评价(历史特点及意义)——与辛亥革命局限性对应记忆!(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最早信仰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即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识记1)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人: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李大钊)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等)3、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林伯渠等)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首先,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杨匏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董必武吴玉章

林伯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再次,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表现:(著作、社团、刊物)一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其中,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二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新民学会、互助社、觉悟社等。)三是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觉悟》《湘江评论》《国民》)(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第二,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可归纳为(理论、实际、群众)六字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诞生的标志党诞生历史特点及意义党成立初期所开展的工作党早期组织党早期组织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第一个地方党组织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1920年8月组建的,成员有李达、李汉俊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起组织1920年秋到1921年春,武汉、济南、广州、长沙等地的党支部先后建立起来。

同一时期,日本、法国留学生中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简表上海陈独秀、李汉俊、李达1920.8北京李大钊、张国焘

1920.10武汉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1920秋长沙毛泽东、何淑衡1920秋广州谭平山、陈公博1920秋济南王尽美、邓恩铭1921春巴黎周恩来

1921春东京周佛海

1921春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三次论战第二,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出版适宜工人的通俗刊物●创建工会和劳动学校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邓中夏1920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此后北京﹑天津等地也成立了团的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小结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临时书记,成员有李汉俊、李达等。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书记。此后,一系列早期组织随之成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开展的工作: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三次论战。第一次是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第二次是同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强调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第三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第二,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此时出版的工人通俗刊物有《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工人周刊》《济南劳动月刊》等。1920年11月,李中主持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视频: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地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的15位参加者:参加大会的有12名代表,他们来自7个地方,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是:上海:北京: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会议代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长沙:武汉:济南: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广州:陈公博旅居日本东京:周佛海

陈独秀、李大钊因分别在广州和北京有事,未出席会议。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包惠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马林(1883-1942)原名亨克·斯尼佛力,荷兰人,早年参加荷兰的工会活动。后赴印尼从事工人运动和建党工作,1921年4月被派来华,7月参加一大,1923年10月调回共产国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尼克尔斯基(俄国人,1889——1938)中共一大前后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等;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左为李达;上为张国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议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特点(1)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意义诞生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1)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2)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等;(3)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小结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十月革命、工人运动)(1)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2)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对党诞生这一事件进行评价(意义)(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共二大

(1)中共二大(识记4):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陈独秀依然被选为主要领导人。

(2)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简单运用2)(按照简答题理解)

●国情分析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意义(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合影香港海员罢工1922年1月12日至3月8日,香港海员举行罢工活动。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的起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2年9月14日,在李立三、刘少奇等人指挥下安源路矿工人举行罢工,提出承认工会、发清积欠工资等17条要求。安源路矿工人工会学校教职员合影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都曾经在这里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全路总罢工。这一罢工遭到镇压而失败。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终点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2年9月汉口徐家棚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产党员: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壮烈牺牲的中国工运先驱共产党员: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暨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施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新式农民运动兴起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旧址

——萧绍运河旁的东岳庙

1923年1月,海丰县总农会正式成立,彭湃任会长,会员达10万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党诞生初期的活动(1)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小结(2)发动了工农运动工人运动:1921年8月,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起点: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胜利)终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持续13个月。农民运动: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5、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共产党的努力国民党的努力第三节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中国共产党促成国共合作的努力:

(1)西湖会议: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会议决定在孙中山按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以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2)中共三大(识记1)(按选择理解)

1923年6月,三大在广州召开。会议内容: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强调,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中共三大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国民党方面: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政府、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3年元旦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民众,表明他实现了从依靠地方军阀到依靠广大民众的转变。1月26日,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孙中山还吸收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国民党一大及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形式(领会1)(按简答题理解)●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以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灵魂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统一战线的形式(党内合作的形式):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规定国家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民权主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民主革命阶段革命目标一致前途: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反帝反封建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革命纲领的比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二)国民革命的兴起(领会2)(按选择题理解)

1.工农运动再次高涨:

1924年7月,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成为工人运动从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

国民党中央设立了农民部,由共产党员林伯渠任部长,彭湃任秘书长,自1924年7月起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

五卅运动: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起始于五卅运动。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引发全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

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起,坚持了16个月,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高潮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五卅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24年5月5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孙中山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演讲。2.北伐前的军事方面的工作:

1924年5月建立。11月,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还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北伐的胜利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埔军校

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第二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中共四大(识记4)(按照选择题理解)

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中心议题: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

1、共产党方面的努力(1)中共二大:共产党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2)中共三大:会议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保持思想、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例题:中国共产党确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A)(11年4月)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C.中共五大

D.中共六大小结2、国民党方面的努力(1)孙中山在1923年元旦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群众,表明它实现了从依靠地方军阀到依靠广大民众的改变。(2)1923年一月,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3)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即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权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改组后的国民党,从原来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党改变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各界群众5万人参加。蒋介石在大会上讲话。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

1.出师北伐2.直接目标

打倒帝国主义支持下北洋军阀的统治直系吴佩孚:湖南,湖北,河南,保定孙传芳: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奉系张作霖:东三省,热河,察哈尔,北京,天津,山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安徽黑吉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孙传芳湖南湖北

吴佩孚兵力30万张作霖兵力30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

直隶张作霖兵力30万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孙传芳山东辽黑吉

直隶张作霖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江西3.北伐胜利进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

这是配合北伐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7年1月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重大胜利。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等的领导和指挥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除租界外的全部市区。

●在农民运动方面,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迅速发展起来。1926年11月,中共中央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各地农运高涨。

小结1.国民革命的兴起:(1)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7月,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成为工人运动从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2)黄埔军校的成立(1924年5月),(3)中共四大召开(1925.1,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4)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起于五卅运动(1925.5.14),1925年6月19日,广州、香港两地工人举行省港大罢工(16个月)。1923.2京汉铁路大罢工工2、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①北伐战争A、1925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改组,国民政府成立。B、8月,国民政府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C、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典礼,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北伐的直接目标是打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直系军阀分立出来的孙传芳、奉系军阀张作霖。北伐取得了很大胜利:控制了珠江、长江、黄河大片流域。北伐胜利的原因在于:(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2)北伐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②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A、1927年1月,武汉人民在刘少奇、李立三领导下占领汉口英租界。B、1927年3月,上海工人在周恩来领导下,占领上海租界除外的全部市区。C、1926年底至1927年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先后成立了各级农民协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上海公开反共,取悦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3月26日-4月9日,到上海后,与大买办、流氓、江浙财阀和各帝国主义勾结,并部署反革命政变。1.蒋介石的背叛:

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名义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三、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大革命失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

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产党的许多优秀领导人先后被杀害,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萧楚女、向警予、彭湃、恽代英、蔡和森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