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人欧阳迥的清与艳_第1页
花间词人欧阳迥的清与艳_第2页
花间词人欧阳迥的清与艳_第3页
花间词人欧阳迥的清与艳_第4页
花间词人欧阳迥的清与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阳炯词的“清”与“艳”

晚唐五代处于唐宋两个文学高度繁荣时期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相对于盛、中唐文学的繁荣与宋代文学的复兴,晚唐五代文学发展相对停滞落后,但是在晚唐五代时期,文学也有局部的繁荣。其中,以西蜀作家为主的花间词派无疑是这一时期较为繁荣的文学现象之一。花间集

《花间集》概况五代后蜀赵崇祚于940年编词总集《花间集》,收词人十八家,词五百首,以温庭筠为首。《花间集》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外,多为西蜀文人。其收词标准及创作主张体现在《花间集序》中。

欧阳炯(896—971),乾宁三年(896年)生于益州华阳。少事王衍,为中书舍人。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前蜀亡,随前蜀后主王衍至洛阳,补秦州从事。同光四年(926年),孟知祥镇蜀,炯复入蜀,知祥称帝,以炯为中书舍人。后蜀后主孟昶广政二十四年(961年),拜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监修国史。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元月,后蜀亡,从后蜀后主孟昶归宋,六月宋除炯为左散骑常侍,八月除翰林学士。开宝四年(971年)六月,罢翰林学士,以本官分司西京,同年卒于西京洛阳,年七十六,赠工部尚书。花间集序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欧阳炯具体说明二者(指宫体诗与花间词)之间的继承关系,是有道理的。”“欧阳炯对承袭宫体诗的花间词作了不少赞美,誉为‘清绝之辞’。这反映了在晚唐五代艳体诗词的发展和文人们文学观念的巨大变化,作者虽也谦称这类作品‘言而不文(原注:似指俚俗不够文雅)、秀而不实’,但语气毕竟很轻。”花间集序吴熊和《唐宋词通论》:“花间词就其主要倾向来说,不外乎宫体与倡风的结合。”“《序》并无高明的思想和见解。”杨海明《唐宋词史》:“它是关于‘艳词’的一篇‘宣言’或‘自供’,这一点就和徐陵的《玉台新咏序》是‘艳诗’的宣言或自供一样。”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花间集序》)把为淫乐生活而创作与欣赏说得很明白,基本思想与徐陵《玉台新咏序》并无二致,是娱乐说的再现而已,理论上并没有新建树。”花间集序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在这篇序言中,欧阳炯第一次叙述了曲子词远亲近亲的血缘谱系:由南朝宫体、北里倡风,而唐朝的春风越艳、红楼嫦娥、太白《清平》、飞卿《金筌》,最后才产生蜀中的《花间》群贤。演绎出一个香艳缠绵的完整的诗族文学道统。”“欧阳炯溯源六朝宫体,无非认为曲子词应该像宫体诗一样,纤巧妩媚,以酒宴娱乐为目的,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于是曲子词的淫艳香软,有了理直气壮的法理依据。”花间集序“借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名言,很痛心地说一句:欧阳炯溯源的一小步,曲子词堕落的一大步。”“作为曲子词最早的‘独立宣言’,我们更希望看到欧阳炯谈论唐代曲子词与南朝乐府、唐人拟乐府、入乐声诗、民歌曲辞等其它音乐歌辞体裁的区别,听到他告诉我们《菩萨蛮》之前还有《回波乐》、《杨柳枝》、《渔父词》,温庭筠之前还有白居易、张志和、刘禹锡,告诉我们唐代诗人们已经作出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尝试,而不是家家都春风越艳,一味香软。”花间集序“需要特别指出,赵崇祚选词只取一体,欧阳炯论词也只论一体,两者如此默契,如此配合完美,简直是一场精心的合谋。赵崇祚延请欧阳炯为序,绝对是经过考虑挑选的。欧阳炯几乎是西蜀词人群中最标准的样板户:贵族士大夫的身份地位,历仕数朝的降臣背景,放浪无检束的行迹心态,沉迷于淫艳香软的吟咏实践,都使他拥有了代言《花间》当之无愧的资格。”花间集序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律。《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高门下,三千玳瑁之簪;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欧阳炯《蜀八卦殿壁画奇异记》评黄筌画云:“六法之内,唯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筌之所作,可谓兼之。”有唐已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之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迩来作者,无愧前人。今卫尉少卿字弘基(赵崇祚),以拾翠洲边,自得羽毛之异;织绡泉底,独殊机杼之功。广会众宾,时延佳论,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以炯粗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叙引。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绝唱,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广政三年(940)夏四月大蜀欧阳炯叙。咏内人昼眠

——梁简文帝萧纲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帐,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人人眼角里是淫荡,人人心中怀着鬼胎——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娈童

——梁简文帝萧纲娈童娇艳质,践董复超瑕。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妙年同小吏,姝貌比朝霞。袖裁连璧锦,笺织细穜花。揽袴轻红出,回头双髩斜。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怀猜非后钓,密爱似前车。足使燕姬妬,弥令郑女嗟。堕落是没有止境的。从一种变态到另一种变态往往是个极短的距离……于是绣领,[衣白]腹,履,枕,席,卧具……全有了生命,而成为被玷污者。推而广之,以至灯烛,玉阶,梁尘,也莫不踊跃地助他们集中意念到那个荒唐的焦点,不用说,有机生物如花草莺蝶等更都是可人的同情者。——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此序的词学主张:1、文质并重。2、崇雅黜俗。3、扬清赞艳。4、诗词分体。欧阳炯的“艳”

欧阳炯性情“坦率放诞”,与“士行尘杂,不修边幅”的温庭筠极为相似。其词论家亦多以为近于温词。如李冰若《栩庄漫记》称:“后启柳屯田,上承温飞卿,艳而近于靡矣。”欧阳炯的部分词以精工细丽之笔描绘景物,表现女子艳丽、妩媚形象,确有类似温词的绮怨风格。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返回贺明朝——欧阳炯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慕相见。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返回共同点:1、选取人物最具特点的动态,构成一幅完整的美人图,女主人公形象鲜明,感情深挚。2、使用意象十分相近,情感张弛有致。3、总体风格秾艳细腻、绵密隐约。新添声杨柳枝词——温庭筠【其一】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仁)。【其二】井底点灯深烛(深嘱)伊,共郎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莫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唐范摅(shū)《云溪友议》卷下:二人(裴諴[xián]、温庭筠)又为《新添声杨柳枝》词,饮筵竟唱其词而打令也。……宴席小有周德华。德华者,乃刘采春女也。……温、裴所称歌曲,请德华一陈音韵,以为浮艳之美,德华终不取焉。二君深有愧色。

《浣溪沙》

(三)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风屏鸳枕宿金铺。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宋田况《儒林公议》:“蜀欧阳炯,尝应命作宫词,淫靡甚于韩偓。”吴世昌《词林新话》:“欧语开后世如孙原湘之‘绰约见肌肤,蒙茸珍火齐’一路淫词。”沈详源、傅生文《花间集新注》:“是《花间集》中写狎昵的词作之一,比其余几首露骨,应予摒弃。”明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卷一:尝谓美人一日有咳怪时方有趣,一年有病苦时方有韵,一生有别离时方有情,欧阳炯会之。清陈廷掉《云韶集》:结语情致可想。况周颐《蕙风词话》:自有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矣。半塘僧骛曰:“奚翅艳而已,直是大而重。”苟无《花间》词笔,孰敢为斯语者。刘永济《诵帚词笺》:或思而至于怨,至于猜疑,或怨而至于怒,怒而仍归于恕。学者苟捐其淫艳之词,而法其抒写之妙,易去不宜?此半塘翁所以读“相见休言有泪珠”一首,而称其大且厚也。李冰若《栩庄漫记》:欧阳炯《洗溪沙》“相见休言有泪珠”一首,叙事层次井然,叙情淋漓尽致,而着语尚有分寸,以视柳七黄九(黄庭坚)之粗俗不堪,自有上下床之别。至于大家为什么要说你是破鞋,照我看是这样:大家都认为,结了婚的女人不偷汉,就该面色黝黑,乳房下垂。而你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所以你是破鞋。假如你不想当破鞋,就要把脸弄黑,把乳房弄下垂,以后别人就不说你是破鞋。当然这样很吃亏,假如你不想吃亏,就该去偷个汉来。这样你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破鞋。我过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正在河边放牛。下午我躺在草地上睡着了。我睡去时,身上盖了几片芭蕉叶子,醒来时身上已经一无所有(叶子可能被牛吃了)。亚热带旱季的阳光把我晒得浑身赤红,痛痒难当,我的小和尚直翘翘地指向天空,尺寸空前。这就是我过生日时的情形。——王小波《黄金时代》虽然描写的大胆露骨触犯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但其内在的情感是强烈而真实的,从文学意义上说是有生气的。欧阳炯的“清”虽然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强调词佐筵的功用,强调“诗词分体”,但“好为歌诗”的他也写过不少与诗“同科”的词作。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南乡子一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二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裹住。五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耳坠金,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六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李冰若《栩庄漫记》云:“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唐圭璋《唐宋两代蜀词》云:“其《南乡子》八首,写炎方风物,又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能朴质真切,别有意致。”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明钟人杰评:如怀古诗。李冰若《栩庄漫记》: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江城子——牛峤

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极浦烟消水鸟飞,离筵分手时,送金卮。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柳如丝。清陈廷悼《云韶集》卷一:较“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更胜一着。又《词则·大雅集》卷一:与松卿作同一感慨,彼于悲壮中寓风流,此于伊郁中饶蕴藉。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朴素、率直、活泼、清新,处处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民间文学的素朴的真实形态。以欧阳炯为代表的西蜀词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王衍《醉妆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蜀都成都,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即为富饶之区。因“土肥沃,无凶岁”,逐渐形成了“巴蜀之人,少愁苦而轻易淫佚”的风气。唐时的成都己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繁华之都,不仅农业、手工业发达,而且是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有“扬一益二”的美称清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