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1页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2页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3页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4页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犯罪的停止形态: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它表明某一犯罪行为已经完全符合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某一犯罪行为尚未完全具备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又具有可罚性,因而以犯罪论处。

一、犯罪既遂

(一)犯罪既遂的界定标准1、结果说: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判断既遂未遂的标准就是犯罪行为是否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就是犯罪既遂,否则则为未遂。2、目的说: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判断既遂未遂的标准就是行为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目的。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目的,就是犯罪既遂;否则就是犯罪未遂。3、构成要件说: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具备了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判断既遂未遂的标准就是犯罪实行行为是否符合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凡符合特定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即为既遂,否则为犯罪未遂.构成要件说为通说。(二)、犯罪既遂的形态

通说之分类:1、结果犯的犯罪既遂——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实际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结果犯以法定的危害结果是否实际发生为区分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准。法定的危害结果,是指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对犯罪对象造成物质性、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损害结果。

通说之分类:1、结果犯的犯罪既遂——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实际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结果犯以法定的危害结果是否实际发生为区分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准。法定的危害结果,是指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对犯罪对象造成物质性、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损害结果。

2、危险犯的犯罪既遂——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但不要求犯罪行为实际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危险犯以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的出现为区分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准。

具体危险犯与实害犯相对而言。我国刑法中的放火罪,分为具体危险犯与实害犯。具体危险犯实际上是实害犯的未遂犯,而被立法者设置为既遂。3、行为犯的犯罪既遂——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法定的犯罪行为。只要行为人实施完毕法定的犯罪行为,即使犯罪行为没有实际造成危害结果发生,也构成犯罪既遂。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是否完成为区分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准。

行为犯所要求的犯罪实行行为往往要经历一个时间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完成时间过程并达到一定程度的,即为犯罪既遂。脱逃罪

4、举动犯。举动犯,是指不法构成要件行为一经着手实行,不论是否完成,均告既遂的犯罪形态。举动犯的犯罪既遂,不要求犯罪行为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实际危险,甚至也不要求犯罪实行行为实施完毕。只要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犯罪即告完成并完全符合犯罪构成。本人的分类:犯罪既遂形态的分类取决于不法论立场根据结果无价值论,犯罪可以分为结果犯与危险犯两大类;根据行为无价值论,犯罪可以分为实害犯与行为犯;本人采结果无价值的二元违法论,故将犯罪分为结果犯与危险犯。刑罚是最严厉的国家制裁手段,一个行为是否具有应刑罚性而得构成犯罪,原则上应从行为对法益造成的现实损害结果加以判断,因而基于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一般以结果犯为犯罪构成的基本形态。现代刑事立法的重点仍然是结果犯。

危险犯的立法动因:为了更加周全地保护法益,现代刑事政策出现了将可罚性范围扩张的趋势,于结果犯之外,不断扩张刑法干预范围,创设危险犯犯罪构成。危险犯是以行为对法益形成威胁或惹起危险状态为该当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形态。具体危险犯是将危险状态作为构成要件要素而规定于刑法条款中,法官必须就具体案情逐一审酌判断,而认定构成要件所保护的法益果真存有具体危险时,始能成立犯罪之危险犯。具体危险犯的危险状态既是犯罪构成要素,法官必须就个案判断行为是否已经造成这种危险状态。作为具体危险犯构成要件的结果是需要法官进行证明与判断的司法认定的危险。抽象危险犯指符合构成要件所预定之抽象危险之危险犯。此等抽象危险实为具体危险之先前阶段,而具高度危险;行为只要符合构成要件所描述之事实,即可认定具有此等抽象危险,无须法官就具体案情而作认定。抽象危险犯的犯罪构成既不要求实害结果的发生,甚至也不要求法益损害的具体危险的发生,而以具有典型危险性的行为方式作为可罚性的依据。规范特征:危险不是该犯罪构成的要件,而是该行为可罚的实质违法的根据;理论特征:它的成立并不要求行为对法益侵害的危险具体地达到现实化的程度。机能特征:立法初衷往往是立法者用以确认某种制度、规范,或者保护某种重大法益。机制特征:抽象危险犯之危险,是一种立法推定的危险,免除控方对危险的证明责任。具体危险犯之危险,是一种司法认定的危险,控方在个案中必须具体证明。推定与反证:抽象危险作为推定而非拟制的危险,可以被反驳。

二、犯罪预备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作为故意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不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而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

(一)犯罪预备的特征

1、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即必须实施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预备与不具可罚性之犯意表示区别的关键点犯意表示是具有犯罪意图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单纯地将自己的犯罪意图表露出来的外部活动。

2、尚未着手实行犯罪即告停止。着手实行犯罪,是指开始实施特定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区别之关键点

3、犯罪预备行为停顿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不受行为人意志控制的足以制止行为人犯罪意图、迫使其不得不停止犯罪预备行为、不再继续实行犯罪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犯罪预备与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区别之关键点(二)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预备犯可罚性之实质——刑罚处罚的前置预备犯立法取舍之原理——辅助性法益保护与有效保护法益之拉锯预备犯立法设置之原则——普遍处罚原则与例外处罚原则预备犯立法模式之选择——形式预备犯与实质预备犯形式预备犯:以目的行为犯罪构成的未完成形态依附于目的犯罪的犯罪形态的预备犯刑事预备犯——非独立的修正的预备犯犯罪构成。实质预备犯:立法者将本属目的犯罪预备行为设置为独立的犯罪类型。包括阴谋犯、犯罪共谋、独立预备犯等。预备犯例外处罚原则之立法模式一、形式预备犯模式:日本刑法典规定,内乱、外患、私战、放火、伪造货币、杀人、绑架与抢劫等八种犯罪的预备犯处罚之。二是犯罪共谋与独立预备犯犯罪构成立法模式。英美法主要通过设立少量共谋犯罪构成(conspiracy)与独立预备犯犯罪构成,选择性地处罚个别具有直接法益侵害危险的犯罪预备行为。

教唆与共谋由普通法的轻罪上升为制定法的重罪,说明英美法系甚至有加大对预备行为处罚力度的趋势。持有型犯罪构成,如持有犯罪工具罪、非法持有管制武器罪等,这些具有可罚性的持有行为,实际上只是实施其他高度行为或目的行为所借重的行为,而构成其他高度行为或目的行为的实质预备行为。立法并未规定其为目的犯罪的预备犯,而是根据其持有行为本身的法益侵害危险设计独立犯罪构成。三是混合式的立法模式,即同时采用修正犯罪构成、独立犯罪构成以及共谋犯罪构成,选择性地处罚个别具有可罚性的犯罪预备行为。《德国刑法典》例外地处罚以下三类犯罪预备行为:(1)将犯罪构成要件予以扩张而进行处罚的犯罪预备,包括叛国、刺探国家机密、绑架和劫持飞机的预备行为。刑法典之所以处罚这些行为的预备犯,是因为如果不对其进行提前干预,国家就可能无法对其进行干预;(2)因具有犯罪的典型特征和高度危险而将预备行为作为独立犯罪加以惩罚,包括伪造货币的预备行为、销售堕胎药物、诈骗保险金以及预备侵略战争。(3)因共犯心理上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特别危险性而予以处罚的共犯预备行为(德国刑法典第30条)。预备犯普遍处罚原则之学说与立法:预备犯普遍处罚之法理根据——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但犯罪预备不是完全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犯罪形态,也不是某些学者所谓的“故意加不是犯罪构成要素的行为”,而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

预备犯普遍处罚原则之中国表述刑法总则规定预备犯具有普遍的可罚性,而非仅在刑法分则中例外规定。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本人的立场:原则不罚+例外处罚原则不罚——现代刑法以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具法益侵害或侵害危险为可罚性之一般原理,犯罪预备行为尚未实施构成要件行为,尚未对法益造成侵害或侵害危险,因而一般不具有可罚性。对犯罪预备行为应原则不罚。中国刑法普遍处罚预备犯,显然违背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的基本法理,缺乏刑事政策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例外处罚——对于少数犯罪预备行为本身即具有特定法益侵害内涵或者法益侵害高度危险性,或者企图侵害的法益特别重大的,立法可以例外地与选择性地处罚犯罪预备行为。

三、犯罪未遂

(一)未遂犯的处罚根据论A、主观未遂论:从刑法主观主义与行为无价值的不法论立场出发,重视实行行为所表征的行为人敌对法规范的犯罪意思或反社会性格,主张“处罚未遂行为的关键点,并不在于未遂行为对于构成要件所保护的行为客体的事实危险,而是行为人以其行为表露主观心态上对于法律的敌对性,而形成故意的行为不法。”。B、客观未遂论:基于刑法客观主义和结果无价值的不法论立场,主张未遂犯的可罚性根据在于,犯罪行为所惹起的法益侵害的客观危险或者构成要件结果的实现可能性。根据客观未遂论,已着手于犯罪行为之实行,虽未惹起法益侵害结果,但有发生法益侵害结果之客观危险的,才能论以未遂犯。C、印象理论:以主观未遂论为出发点,并辅以客观未遂理论的见解,认为未遂犯的可罚性,乃在于行为人以未遂行为显示其与法律规范相违背的意思,这种客观可见的未遂行为,因为足以震惊社会大众对于法律的信赖,而破坏法律的安定性与法律秩序,故具应刑罚性。

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二)犯罪未遂的特征:

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的基本标志。

“着手”的认定认定“着手”的学说——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主观说:以行为人是否存在明确的犯罪意图为标准认定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主观说又分绝对的主观说和相对的主观说。绝对的主观说——凡是行为人根据其犯罪意思或犯罪计划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实行行为的开始的,就是犯罪的“着手”;相对的主观说——只有从行为人的行为本身能够识别其犯罪意图时,才能认定犯罪“着手”。客观说——从行为人所实施的客观行为出发认定犯罪的“着手”。客观说又分形式的客观说和实质的客观说。形式的客观说——从罪刑法定的原则立场出发,以法定的犯罪构成事实为基础,认为只有当行为人实行法定的构成要件行为时,才是犯罪“着手”。实质的客观说:必要关系说——行为人开始实行与构成要件有必要关联性的行为,视为犯罪的着手;直接危险说——将开始实行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具有直接危险的行为,视为犯罪的着手;因果关系说——将行为人已经完成犯罪所不可少的行为并且与犯罪结果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时,视为犯罪的着手。

折中说——从行为人的犯罪意图和客观行为两方面来判断犯罪的着手,认为只有当行为人实施了具有社会危险性的行为,并明确表露出犯罪意图时,才能认定为犯罪着手。

2、犯罪没有得逞。即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全部要件。

——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关键。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区别于犯罪中止的基本标志。“意志以外的原因”的界定定性界定——违背犯罪分子主观愿望和意图的主客观原因。定量界定——足以阻止其继续实施并完成犯罪的意志以外的原因。“意志以外的原因”的种类(1)行为人以外的客观原因,如遭遇被害人的强烈反抗、遭遇第三人的制止、被害人的有效逃避、自然力的破坏、犯罪的时间、地点不适于犯罪、遇到难以克服的物质障碍等。(2)行为人自身的客观原因,如行为人的智能低下、犯罪技术拙劣、犯罪时突发疾病,使犯罪难以继续。(3)行为人主观认识错误,如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对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对犯罪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对犯罪时周围环境的认识错误等。

(三)犯罪未遂的分类1、根据犯罪行为是否实行终了,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并且自认为已经将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其尚未将他认为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行完毕,因而未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

区分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行为是否实行终了。学理争议——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主观说绝对主观说——以行为人主观认识为标准,行为人认为已经实行终了实现犯罪结果所必需的全部行为的,即为实行终了。修正主观说——在法定犯罪构成要件所限定的客观行为范围内,行为是否实行终了,应以犯罪分子是否自认为已经将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全部行为实行完毕为标准予以认定。客观说客观说坚持常人标准,以社会一般人对犯罪行为发展程度的认识为标准判断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社会一般人认为行为人已经将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行为实行完毕,即为实行终了。否则,则为未实行终了。折中说折中说主张主客观相统一,在认定行为是否实行终了时,既要看行为人客观上是否实施了足以造成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又要看行为人是否将其自认为实现犯罪意图所必需的全部行为都实施完毕。

本人的立场:修正的主观说:2、根据犯罪行为实际能否达到既遂为标准,可以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

不能犯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由于对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而在客观上使其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不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

工具不能犯未遂和对象不能犯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而使用了按其客观性质不能实现犯罪意图、不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工具的犯罪未遂形态。对象不能犯未遂——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而针对本不存在的犯罪对象实施了犯罪行为,因而未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主体不能犯未遂?——欠缺行为主体资格条件的人误认其具有特定主体资格而实施纯正身份犯行,因而不能构成既遂的形态。

绝对不能犯未遂与相对不能犯未遂相对不能犯具有可罚性,但亦非必须普遍处罚。绝对不能犯——实行行为客观上完全缺乏危险性,行为人基于重大无知而误认可能既遂,而事实上绝对无法实现构成要件的未遂犯。绝对不能犯——迷信犯+其他绝对不能犯未遂。迷信犯的可罚性——行为人基于迷信,企图以灵异施巫术、念咒语等灵异、超自然的手段实现构成要件。迷信犯所欲操纵的是人力无法支配的因果进程,不能认为是实现犯罪构成要件之决意,故因欠缺构成要件故意而不成立未遂犯。不能犯的可罚性争议绝对不能犯的可罚性,取决于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不法论立场。立法例:德国采不能犯未遂减轻或免除其刑的立场;台湾刑法改行不能犯未遂不罚的立场;中国的学说的变化:基于客观未遂论否定不能未遂的可罚性,放弃使用不能未遂的概念,转而以不能犯的概念取代之。如何判断未遂行为有无法益侵害危险,形成客观危险说与具体危险说的立场分歧:张明楷教授、陈兴良教授为客观危险说的主张者,赵秉志教授、周光权教授为具体危险说的倡导者。本人的立场:不能犯的可罚性问题,被公认为检验未遂犯处罚根据理论的试金石。区分可罚的未遂犯与不可罚的不能犯——客观未遂论的展开、二元的结果无价值论的要求。采纳具体危险说判断危险性——具体危险说既符合现代刑法的机能定位(法益保护、行为规训、风险控制等)与规范属性(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亦符合社会生活通念,能够为社会一般人所接受,更容易被司法实践所接受,并且与世界多数国家的立法、司法与学理的结论基本一致。(三)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持主观主义刑法思想的立法例、判解和学理一般采取不减主义,即不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因为未遂犯的主观恶性和既遂犯并无二致。持客观主义刑法思想的立法例、判解和学理一般采取必减主义,即必须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因为犯罪未遂形态毕竟没有完成犯罪,并且往往没有实际造成危害结果。

持折中主义或者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思想的立法例、判解和学理一般采取得减主义,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官斟酌裁定是否从轻、减轻处罚。我国刑法和刑法学理采取得减主义,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两种。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自动放弃实施或者继续犯罪,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

(一)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犯罪既遂以后自动返还原物或者自动赔偿损失的行为,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即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了自认为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犯罪中止区别于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特征。自动放弃犯罪的认定A.必须要求行为人自认为能够继续实施犯罪与完成犯罪。只要行为人主观上认为当时有能力和条件继续实施并完成犯罪,并在此主观认识前提下自动放弃犯罪,不论客观上犯罪是否能够继续实施,均不影响对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的认定。假如行为人在“即使我能,我亦不愿”的心态下停止犯罪,则为中止;假如行为人在“即使我愿,我亦不能”的心态下停止犯罪的,则为未遂。

B.必须要求确实是出于行为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主客观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甲男意图强奸乙女,着手施暴,乙女大声呼救,甲停止施暴。应当具体区分是中止还是未遂:如果在空旷无人处,无人会听到,甲男在乙女呼救后出于自主的动机而停止施暴的,为中止犯;如果甲男在乙女呼救后因担心路人听到赶来救援,担心罪行败露而停止犯罪,或者因乙女大声呼救而使甲男惊慌失措,致使其失去继续进行性行为可能的,则为未遂。放弃犯罪的动机不影响犯罪中止的认定。放弃犯罪的动机行为人入室行窃时心想到银行盗窃收获更大而放弃入室盗窃;行为人欠缺犯罪勇气以继续实行犯罪而停止犯罪;为避免前行为被发现而停止现在正在进行的行为;行为人施暴攻击身段极具挑逗性的女郎,照了正面发现其极其丑陋而停止强奸;因被害妇女允诺行为人的求奸并约定另行选定时间地点进行,行为人因而放弃继续施暴;行为人因受到责骂而停止犯罪;行为人因被害人的好言相劝或苦苦哀求而停止犯罪;作案时外界情状的改变可能促使行为人停止犯罪。其中,行为人依其犯罪计划以及着手实行犯罪时的客观情况,认为并无必要停止犯罪而自愿停止犯罪的,为中止。反之,如果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虽然不排除完成犯罪的可能,但对行为人有重大不利影响,行为人在利害权衡之下不得不放弃犯罪的,则为未遂。关键是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行为人在出现了外界情况的改变后是否仍然具有自我决定的意思自由。C.行为是否在客观上已经被他人所发现,犯罪中止的认定没有必然关系。关键点仍然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判断。如果行为人认为其行为已经被人发现,或者相信行为必定被人发现,而在主观上认为必须停止犯罪的,或行为人受骗,主观上误认为已无犯罪的好处可得因而停止犯罪的,为未遂。

A.行为人在行窃时突然听到脚步声走近,误认为事主返家,担心被抓概率增加,而停止犯罪;B.行为人因误认不可能继续实行其罪行而停止犯罪,或因错误而以为其行为已经被发觉,而停止犯罪;C.行为人抢劫时因被害人骗其口袋里没钱而信以为真,因而没有强行搜身。

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即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成犯罪的念头,彻底放弃实施自认为可以继续实施并完成的犯罪行为。(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行为后、犯罪结果出现之前,自动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必须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完毕、犯罪结果出现以前的过程中,并且具有放弃犯罪的自动性和彻底性。必须具有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性——即行为人必须自动、积极地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地防止其所实施完毕的犯罪行为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三)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导致法定犯罪结果出现的第一次侵害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在能够重复实施同一性质的侵害行为并造成预期的犯罪结果的情况下,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放弃继续实施侵害行为,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

放弃可重复实施行为的定性犯罪未遂论——此时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预期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故符合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的特征。放弃重复实施犯罪行为,不能消除行为人已经实施的未遂行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只能作为表明行为人社会危害性较小的一个情节。犯罪中止论——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从时间上看还处在犯罪行为实行过程中,而不是犯罪行为已经停止的未遂或者既遂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