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七上第0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1页
【课件】七上第0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2页
【课件】七上第0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3页
【课件】七上第0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4页
【课件】七上第0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二单元夏商周时代: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后来,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夏之后的王朝是商朝,王朝中期,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保持了稳定。后来,周部落的首领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建立了周朝。3.诸侯国向周天子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兵,并在自己封地内再分封的社会等级制度被称为分封制,这种制度的贵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青铜铸万象甲骨绘方圆曾侯乙编钟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原始社会后期陶寺出土铜盆片正面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5件红铜铸造器物,均属于礼仪用器,距今4000多年。陶寺遗址出土铜蟾距今5000—4000年齐家文化出土铜镜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铜镜是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镜,距今4000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青铜鸟首盉(hé)青铜饕餮纹觚(gū)青铜爵一对青铜盆礼器·兽形觥(gōng)礼器·妇好鴞(xiāo)尊礼器·编钟兵器·青铜矛兵器·龙纹斧食器酒器兵器乐器尊爵斧簋guǐ鼎编钟青铜器的特点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用器:青铜器的功能青铜器是由哪些金属元素构成?青铜器采用哪种铸造技术?司母戊鼎有何历史地位?青铜器的特点二:工艺高超铜、锡、铅泥范铸造法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礼器食器功能:礼器:青铜器的礼制等级地位的高低与青铜器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西周列鼎列簋制度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铭文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书·牧誓》印证佐证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利簋知识拓展: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的文字,被称为金文。又称钟鼎文、铭文。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谁?甲骨文是写在哪里的?现有多少甲骨文被破解?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甲骨文有什么重要地位?甲骨文在哪里被发现?龟甲、兽骨我国已发现文字中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祭祀、战争、医药、天文历法、农牧业、刑罚等等1500多个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破解甲骨文之谜二.甲骨文记事王懿荣“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释: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敌羌国。这是一篇甲骨文上记载的内容,该内容是属于哪个方面的?甲骨文有什么地位或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战争甲骨文是汉字之源,是中国人的根脉,是中国人的精神所在,是它把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紧紧连接在一起。车下功从日忠上明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车日上下从明功忠象形形声会意指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传文:汉字的文字演变汉字发展特点:复杂到简单形象到抽象青铜器甲骨文出现发展繁荣原始社会后期夏朝商周食器礼器时期造字方法商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历史的研究离不开文字资料,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时期

B.夏朝C.商朝D.西周C课堂练习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的是()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C.利簋D.三星堆面具B课堂练习3.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A.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B.干栏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分封制和原始陶器D.甲骨文和青铜铸造D课堂练习4.商朝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较为详实可信的历史),其依据是()A.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

B.《封神榜》里的故事C.甲骨文和考古、文献的多重印证D.早期社会的各种传说C课堂练习5.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高超,周王朝还对礼器的使用规格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