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对话_第1页
两代人的对话_第2页
两代人的对话_第3页
两代人的对话_第4页
两代人的对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代人的对话

2000年6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一个名叫晓琴的孩子写下了令人吃惊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有位读者张心爱在看见这“十四条”之后,经过深入的思考,写下了《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1、晓琴: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心爱: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2、晓琴: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一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存。

心爱:你打破个碗,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那绝对不行!3、晓琴: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

心爱:而你要参考“我”的模式去生活。4、晓琴:自觉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心爱:父母、女儿都有自尊心;若谈“隐私”,你在18岁之前的监护权归父母。

5、晓琴: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您就的放下家长的架子。

心爱:你要先把父母当朋友。6、晓琴: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心爱:拿自己的儿女当出气筒的人,是天下最无知的人。7、晓琴:宠了我就别说把我宠坏了。

心爱:能认识到是我宠坏了你,你就别“坏”了。8、晓琴: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心爱:犯过的错误决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犯了。9、晓琴: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心爱:我们的确应该注意方法和语气。但同样一句话,是建议,是命令,就看你是怎样理解的了。10、晓琴:请不要第101次告诉我某事该怎样做。

心爱:以后最多说三次。11、晓琴: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坏的习惯。心爱:我已经给你讲清楚的、我同时也已经改正的坏习惯,你就决不能有同样的坏习惯。12、晓琴: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心爱:父母最需要爱。13、晓琴:即使您能帮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心爱:我累时,的确需要有人递杯茶。14、晓琴: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采下松子。心爱:父母不是完人,该你学的,该原谅的,该摒弃的,需要思考的是你;还有一句话,父母不是“省长”,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满足的。

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语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想一想: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沟通要从心开始,唯有理解,才是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与父母的交往亦如此

。温馨提示:一、架起理解的桥梁心灵导航:亲近父母,跨越代沟遇事多与父母商量

面对矛盾和代沟,我们既不能否认,也不能漠视,更不能夸大,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用心去和父母沟通。架起爱的桥梁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方式第四步判断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第五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最佳方式第六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

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然后制作历史课件。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①请大家说说处理这一问题有哪些办法?各有何利弊?②如果你是小冰,爸爸没有同意你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同学会怎么评价你?③如果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你觉得会怎样?⑤你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什么?是主动与父母商量,进行有效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其他别的办法?④如果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爸爸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要善于、勤于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商量,学会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学会选择与放弃。其实放弃的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不任性就意味着可能放弃一些需要或打算。2、解决家庭矛盾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

……儿子:(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推开门)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儿子)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猜一猜:妈妈和儿女之间会发生什么呢?爱的冲突进行时心灵导航①学会多观察——了解父母;②学会多一分付出——感恩父母;③学会不提过分要求——体谅父母;④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宽容父母;⑤学会赞赏父母、帮助父母;⑥学会虚心接纳父母正确的意见——认真聆听父母;⑦学会多谈心交流,求同存异——释放自我。化解爱的冲突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1、辩证看待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2、解决矛盾与冲突的要领和途径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要冷静,要沟通和商量处理家庭冲突的六步法沟通的要领:尊重理解是关键,换位思考是方法,彼此了解是前提,求同存异是结果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罗嗦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可是却无法叫罗嗦的人闭嘴。”说完,母亲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罗嗦呀!”母子俩都笑了。

温馨提示:原谅父母的错误,就像父母一样包容我们的一切。如果伤了父母的心,我们赢了整个世界又如何?读毛毛的故事,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

二、交往讲艺术§1、赞赏父母,增进亲情。

§2、认真聆听,获得教益。

§3、帮助父母,感动亲人。

§4、宽容理解,主动担责。第一招:“读心术”。大家要了解父母,孝敬父母。如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点小礼物表达心意,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如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晨好”,外出时要向父母说声“再见”并交代预计回家的时间等。第二招:“出击”术。每周主动跟父母一起做几件事,边做边交流;每天可在饭前饭后,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让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第三招:“责任”术。除读书学习外,还要积极协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分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地板等。与父母交往小方法第四招:“道歉”术。如果有些事情是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主动道歉,这样会得到父母的理解第五招:“写信”术。如果直接和父母对话,可能会惹他们生气,或者没有和父母对话的机会,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在信中写出事情的真相、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父母的希望等。第六招:“协议”术。与父母协商签订沟通协议书,在协议书中,除了对自己提出要孝敬、尊重父母的要求外,也对父母正确养育教导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并随时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监督。第七招:“倾听”术。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急于反驳,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人的事,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这样也许会真正理解你的父母。阅读感悟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做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就是女孩给母亲的代名词。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了事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读这留言,女孩感到了一种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2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很高兴。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后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阅读感悟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去了C市。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一篇和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示,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字让女孩失眠了。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寻女,母亲在一个月前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上多了则启事:寻母,速归!

①请你为这则故事命一个标题

。②“母亲除了爱好挣钱,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这些文字难道说明母亲真的不疼她了吗?为什么?阅读感悟③女孩离家出走这种报复行动对她和她的母亲造成了怎样的后果?④假如我们也遇到了父母的“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我们该怎么办?⑤读完这则故事,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回报“卖房筹资寻女”这封母爱?⑥请你为这则故事续写一个结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