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一节菊花)_第1页
第5章(第一节菊花)_第2页
第5章(第一节菊花)_第3页
第5章(第一节菊花)_第4页
第5章(第一节菊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世界五大切花生产技术

一、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内容包括:五大切花生态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主要栽培类型及品种,切花生产技术,切花采收、贮藏与保鲜技术等。时间安排为6学时。二、讲授重点五大切花切花生产技术等。三、讲授难点五大切花切花生产技术。第一节

菊花

(Dendranthemamorifolium)

一、概述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花卉。为我国原产的传统名花,据记载,其栽培历史已有三千多年。18世纪中叶欧洲开始利用温室进行菊花的切花生产。菊花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畅销国际市场,其总销量要占世界鲜花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国际切花菊的主要生产国有日本、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国家。我国切花菊生产起步较晚,栽培品种多数由日本与欧洲引进。二、形态特征三、生态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

菊花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要求富含腐植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可在pH6.0~7.9之间,以6.2~6.7为适宜。菊花耐干旱,忌积水,不宜连作。生长发育的适应温度为15~25℃,最适生长昼温20~25℃,夜温16~18℃。气温上升到32℃以上生长受到影响,10℃以下生长缓慢。但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开花持久。地上茎叶可耐0℃左右低温,有的类型可忍受-4℃而不受害。地下茎抗寒性较强,可忍受-10℃低温,个别品种在-30℃时仍不受害。光照充足时生长健壮,叶色有光泽,花色鲜艳。但夏季强光对生长不利,需要适当遮荫。菊花大部分品种为短日照植物,只有在每昼夜日照时数少于12小时以下时才能开花。而短日照影响开花的时期长短,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有些品种对这段光的反应期(称为光周期反应)只需经过6周就能开花,另一些品种却需要经过15周的时间才能开花。另外还有一类菊花(夏季开花的菊花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称为中性品种。花芽分化受光照、温度、营养条件及不同品种类型的影响。大多数自然花期在秋季的菊花,通常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条件下进行茎叶的营养生长,在短于12小时光照、夜温15℃左右时花芽分化。自然花期在夏季的菊花类型,通常在幼苗期需要经过一个低温周期(即春化作用)才能开花。切花栽培的幼苗一般在3~7℃条件下处理3周,可完成春化诱导。夏菊类型的菊花,光照长短对花芽分化影响不大,但短日照条件可以加快花芽分化与开花进程,长日照条件会延迟开花。菊花花芽分化不仅与温度、光照条件相关,同时与植物体的内部生理活动相关。光与温度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主要通过植物顶部7~10片叶的生理反应使顶芽分化为花芽。四、切花菊的分类及主要栽培品种

(一)切花菊的分类1.按生态类型分类

主要是依据菊花品种的自然花期划分。国内分为夏菊(花期4月下旬至9月)、秋菊(花期9月至11月)、寒菊(花期12月至翌年2月)三类。2.按光周期反应分类

在欧美国家,切花菊的栽培品种常按光周期反应长短进行分类,形成光周期反应品种系列。

3.按菊花的花型分类切花菊的花型,通常分为单花型与多花型两类,大多数生产品种为独头大花型或称单枝大花型。目前在欧美还盛行多头小花型,花径5㎝左右,一枝多花。4.按人工控制光照长度方法分类为利用菊花对光照长度反应的特性,进行人工加光或遮光处理,以达到提早或抑制切花花期的目的,生产上在正常的自然花期栽培同时,还有加光栽培与遮光栽培两种生产类型。加光栽培又称为电照栽培,生产的菊花称为“灯光菊”。(二)主要栽培品种切花菊的商品生产,在我国还是近几年才开始形成规模,主要栽培品种大菊类多数引自日本,多头小菊引自欧美,国产切花菊的品种还缺乏详尽的资料。切花菊要求花色鲜艳,花朵大小适中,植株健壮,适于设施栽培,花朵在包装运输中不易损伤,耐插性能好。如:

夏菊:Pingpong(白),Goldenpingpong(黄),夜樱(小菊型、桃红色)秋菊:秋晴水(白),千代姬(粉),秋之山(黄)寒菊:银御园(白),金御园(黄),春姬(桃红)多头菊:Greenpeas(黄),Klondike(红),Anita(白)五、切花菊生产

(一)种苗繁殖

1.留种母株管理(1)母株选择(2)母株的选留量(3)母株培育2.苗床准备3.扦插时期4.插穗采取5.扦插管理(二)切花生产管理

1.种植前的准备:对土壤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等。为防止烂根,栽培床宜用高畦。

菊花栽培要求有3~4年以上的轮作,连作会发生严重的营养生理障碍、病害与线虫为害。设施栽培的切花菊,轮作较困难时,必须严格做好土壤消毒工作。2.定植

切花菊栽培有独本与多本栽植两种方式。独本栽培生长期短,开花早,茎秆粗壮挺拔,花径较大,品质较优,适宜密植,栽植密度约60株/m2,每公顷用苗约42万株。多本栽培通过摘心可增加采花量,但花期会相对延迟,株行距通常为20㎝×25㎝,栽植20株/m2,每公顷用苗为15万株左右。切花菊的定植一般在扦插后25天左右,具6~7片真叶时进行。春季栽培在12月至翌年2月定植,夏菊在3~4月,秋菊在5~7月,寒菊在7~8月,加光栽培在8~12月。3.摘心与摘除侧蕾、侧芽

多本栽培的切花菊,栽植后待菊苗恢复生长,即应摘心。摘心时期通常在定植后10~15天,每株留最下部5~6叶。摘心后,叶腋间的侧芽很快萌发,形成多个分枝,根据栽培要求,每株保留3~5枝。

分枝选定后,应剪除细弱枝与过密枝,随时摘除各分枝上抽生的侧芽与侧枝。现蕾后,对独头菊应将主蕾以下所有侧蕾全部剥除;多头菊除摘除切花枝下部侧枝外,为使顶部各花蕾生长一致,整齐丰满,可适时摘除顶花芽。

4.肥水管理

切花菊在整个生长期内,需要大量供给养分。除给予充足的基肥外,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给予适时适量的补充,以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在生长后期要增加磷钾肥,使花与叶协调,花大色艳。通常在幼苗期,施肥量要少,高温期浓度要低。在现蕾后可重施追肥,可结合0.1%~0.2%的尿素与0.2%~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使叶色浓绿,花色鲜艳而有光泽。

对水分的要求,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过干过湿,不宜漫灌与沟灌。

5.拉网防倒伏

切花菊茎秆高,叶茂盛,生长期长,易倾斜倒伏,影响花枝品质。为保证枝干直立,分布均匀,生长整齐,可在畦边设立支柱,畦面拉尼龙线网固定枝条。一般网眼规格为25㎝×25㎝。当株高30㎝时,将网拉于植株顶部,使枝梢自网眼中伸出,每网眼平均有2~3枝。以后随植株生长,将网升高或在60~70㎝高处再拉一道网。6.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为调节植株生长,可利用赤霉素与丁酰肼等生长调节剂,提高切花的商品价值。通常在小苗成活后用赤毒素5mg/L喷洒植株一次,3周后再用25mg/L赤毒素喷一次,以增加菊花的茎秆高度。在花蕾直径有0.5㎝时用毛笔将500mg/L~2500mg/L的丁酰肼涂于花蕾,可有效降低切花菊的花颈长度。对一些容易徒长的品种,在发现有徒长现象时,也可用丁酰阱调节生长高度。(三)遮光与补光处理

1.遮光处理

(1)遮光的严密性。遮光一定要密闭,如漏光光强在植株上部达到77~144lux时,遮光效果丧失。(2)每日遮光时间为14~15小时,各品种间有不同的反应,一般从下午5时开始遮光,在第二天早上8~9时打开黑幕。(3)遮光的时期一般在摘心后50~55天,植株正常生长高度在50㎝左右时开始进行。(4)遮光时间大约60~70天,在花蕾现色后停止遮光。(5)遮光期间的温度一般暗室内比室外要高3~5℃。高温易发生畸型花。对待遮光期间的高温,可以从选择耐热品种、处理好设施内的通风降温等方法处理。最理想的是保证夜间温度在25℃以下。2.补光处理根据菊花为短日照植物的特性,利用电照设备,延长光照时间,抑制菊花花芽分化,从而使上市花期延迟。这种用电照照明的补光栽培,亦称为电照栽培。适于电照栽培的菊花主要是自然花期在秋季开花的秋菊与寒菊。通过处理,可将菊花花期推迟到元旦与春节期间供花。在品种选定时,应根据供花要求,选择光周期反应周期较长的品种。在具体做法上要求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补光始期与末期补光始期在最终摘心10~15天之后,侧枝生长长度约在10~12㎝,花芽尚未分化前进行。补光过迟,顶芽会出现柳叶芽。补光时期的长短与具体结束期,要根据品种特性与预期供花时期及补光期间的环境温度等条件确定。一般秋菊从花芽分化开始到开花大约需要60~70天时间,因此补光应在预计花期前60~70天结束。通常秋菊在8月15日至20日左右开始补光,过迟则日照渐短,会促进花芽分化。若预期在12月中下旬采收切花,则应在10月上中旬结束补光。1~2月上市的切花,由于花芽分化的气温较低且分化时间有所延长,因此补光应该在预计花期前70~80天结束。(2)补光时间的长短每日补光时间长短要根据各地日照时间而定。一般日照时数短于13.5小时即应开始补光,通常8~9月补光2小时,10月补光3小时。(3)补光强度从生产角度考虑要求达到42~50lux以上。通常采用每10㎡架设一盏100瓦白炽灯,设置位置在植株顶部以上1~1.5m处。也有在6m宽的塑料大棚内,分4个畦种植,每个种植畦上面按1.5~2.0m间距架设一盏60瓦白炽灯,达到补光要求。(4)补光方法一般采用在日落或日出前进行的连续补光方式。近年生产上常用的是半夜补光,即将整个夜间分为两段黑暗期,每段暗期不超过7小时,对延迟花期效果较好。应用上常用定时钟控制光源,补光时间从深夜11时到次日凌晨2时,每天补光2~3小时。(四)切花菊的周年生产

切花菊的周年生产,主要是利用不同品种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而使花期差开。其次是用人工延长或缩短日照时数控制花期,其三是利用设施栽培延长菊花生产季节。从目前我国生产现状出发,切花菊的周年生产主要是用不同时期开花的品种配套,尽量利用自然花期的先后与相应的简易不加温、不加光的大棚栽培排开供花期。现将国内切花菊周年生产不同类型的栽培日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夏菊与夏秋菊的促成栽培

菊苗扦插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定植时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摘心时期为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采收时期为3~6月。2.夏菊栽培

菊苗扦插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下旬;定植时期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摘心时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下旬;采收时期为6~8月。

3.夏秋菊栽培

菊苗扦插期为1月至3月;定植时期为2月至4月;摘心时期为3月至5月;采收时期为6月至9月。

4.秋菊栽培

菊苗扦插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定植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摘心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中旬;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5.寒菊栽培

菊苗扦插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定植时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摘心时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采收时期为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

6.秋、寒菊的补光栽培

菊苗扦插期为7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时期为8月上旬至12月下旬;摘心时期为8月下旬至12月中旬;采收时期为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菊花各栽培时期大约经历天数为:扦插至定植约20~25天,定植至摘心约10~20天,摘心至采收约90~120天。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立枯病等。主要害虫有菊小长管蚜(菊姬长管蚜)与桃蚜、白粉虱、菊天牛。一旦发现菊花茎梢枯萎症状,在其断茎下3~6㎝处摘除枯梢,集中销毁,以减少成虫产卵并杀死幼虫。

菊天牛是为害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

菊瘿蚊是温室菊花的常见害虫。在北方发生较多,成虫似蚊。

菊花潜叶蝇俗名夹叶虫。主要为害菊苗幼叶。七、切花采收、贮藏与保鲜

1.采收标准我国农业部颁发的独头菊切花标准,花朵开放成度分4级指数,即:开花一级指数:舌状花紧抱,其中有1~2个外层瓣开始伸出,适合于远距离运输。开花二级指数:舌状花外层开始松散,可以兼作远距离和近距离运输。开花三级指数:舌状花最外两层都已开展,适合于就近批发出售。开花四级指数:舌状花大部开展,必须就近很快出售。

多头菊采收标准为顶花蕾已满开,其周围有2~3朵半开时为采收适期。剪切高度为剪口距床面10㎝左右,切枝长60~85㎝以上。采收后花枝即浸入清水中吸水。2.切花分级

切花菊采收后,对切口以上10㎝范围内叶片全部摘除,或按花枝长度摘除下部1/4~1/3的叶片。根据农业部颁发的分级标准,分为4级,主要指标如下:

一级花:最小花径14㎝;花枝坚硬、挺直,花颈长5㎝以内,花头端正,花枝长85㎝以上,叶厚实,分布均匀,叶色鲜绿有光泽,开花指数为1~3。每束花中花枝长度最长与最短相差不超过3㎝。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