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1页
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2页
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3页
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4页
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2021/4/261●中医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医学(TCM),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2021/4/262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永炎对中医学学科属性的认识是: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叉渗透,以人文哲学相融合,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代医学科学。2021/4/263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医药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6世纪之前一直遥居世界医学之先,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2021/4/264

华佗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3世纪就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并成功进行腹部肿瘤和胃肠吻合术,而西方医学在19世纪40年代才使用乙醚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则更晚,比华佗足足晚了1600余年。2021/4/265华佗创制“五禽戏”开创体操健身先河

2021/4/266西晋时葛洪在《肘后方》中,就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

2021/4/267

葛洪最早记载用大豆、牛乳、松叶等富含维生素B1的天然物质治疗脚气病,比欧州人早1300多年;葛洪最早发现恙虫病,比日本人桥本伯寿1810年的发现早1400多年;2021/4/268

葛洪最早用疯狗脑髓捣烂外敷防治狂犬病,而法国人巴斯德在19世纪的1885年才制成狂犬疫苗,比之晚了1500余年;葛洪的炼丹术,也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声。2021/4/269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1.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2.科学技术的密切结合3.医药实践的系统总结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021/4/26109、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3/2/32023/2/32023/2/32/3/20235:08:20PM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3/2/32023/2/32023/2/3Feb-2303-Feb-23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3/2/32023/2/32023/2/3Friday,February3,2023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2023/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03二月20232023/2/32023/2/32023/2/3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二月232023/2/32023/2/32023/2/32/3/2023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3/2/32023/2/303February2023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3/2/32023/2/32023/2/32023/2/3(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2021/4/26121.基础理论的确立:

(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医家之宗”。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2021/4/2613成书年代:先秦战国,近代学者认为是西汉中后期。作者:众多医家所著。此书非一人手笔,非一个时代,一个地方,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内容:该书分为两部分:《素问》(平素之问答)各9卷81篇《灵枢》(神灵之枢要)2021/4/2614

《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2021/4/26152021/4/2616(2)《难经》

在此同时《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的内容。成书在汉以前,相传为秦越人所著。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2021/4/26172021/4/26182.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4/2619(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2)作者:张机,字仲景,后世誉为“医圣”。(3)《伤寒杂病论》内容与成就:

①《伤寒论》:22篇,397法,113方,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

②《金匮要略》:25篇262方,载病40多种,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的楷模2021/4/26202021/4/26213.药物专著的问世

《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1)成书年代:汉代。(2)作者:托名神农。(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2021/4/2622

首先对药品进行初步分类: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120种(补养药)中品——120种(补养兼攻病药)下品——125种(攻病类药)对药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所载药物疗效确切,如水银治疗疥疮、常山截疟,麻黄止喘发汗等。

2021/4/2623

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证论治体系的应用,药物专著的问世,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4/2624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2021/4/2625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一批分支学科,如针灸学,脉学在分化中日趋成熟。2021/4/2626(1)晋·王叔和:著《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记载24种病脉。

确立“寸口脉法“。提出两手寸、关、尺与脏腑对应的脉学理论。归纳24种脉象,并进行具体描述,使脉象名称规范化。阐述脉象的临床意义,将脉与证统一起来2021/4/2627(2)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在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的方法和理论方面充实了《黄帝内经》。2021/4/2628(3)隋·巢元方等人著《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论病源与证候的专著(第一部病因病证候的专著,)对内、外、妇、儿等及传染病的诊治有不少精碎的论述,记载了1739种病候,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2021/4/2629(4)唐·孙思邈:誉称“药王”,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堪为第一部古代医学百科全书,发展了《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开医学伦理学之先河。2021/4/2630葛洪著《肘后备急方》2021/4/26312.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有突破性进展。(1)宋·陈无择:倡“三因学说”,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病因分为三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对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021/4/2632(2)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该书是一部系统的儿科专著,开创脏腑证治先河,丰富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2021/4/2633(3)王惟一制铜人2021/4/2634(4)金元四大家:各具特长的医学流派,他们冲破了泥古不化,墨守成规的陋习,指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2021/4/2635刘完素

(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

学术观点: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倡导火热论——寒凉派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2021/4/2636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学术观点:“邪去则正安”。倡导祛邪论一一攻下派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2021/4/2637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学术观点:“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代表著作:《脾胃论》

2021/4/2638朱震亨

(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学术观点:倡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称为滋阴派。代表著作:《格致余论》2021/4/26393.明清时期:

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1)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之大成,出现大批集成性著作。如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和清·吴谦等的《医宗金鑒》等对历代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2021/4/2640(2)大胆提出了一些新创见:①赵献可,张介宾提出了“命门学说”,探讨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原动力。指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人身脏腑阴阳之根本。②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论断,使中医藏象学说得到了深化。2021/4/2641(3)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温病:为热性病的总称,以急性发热,热象显著为特点。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2021/4/2642

清·温病学理论日趋完善,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涌现出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薜生白。2021/4/2643明·吴又可:著《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指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异气所感。提出“戾气学说”。是医学史上第一位温病学家。2021/4/26442021/4/26452021/4/26462021/4/2647

王士雄:字孟英,著作《温热经纬》,汇集古今温病学成就,集十九世纪温病学之大成。2021/4/2648(4)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一部科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药学的成就,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被译成英、法、德、日、朝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该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分为16纲60类。2021/4/2649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2021/4/2650(5)王清任著《医林改错》重视解剖,改正了前人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创立六腑逐瘀汤。2021/4/26514.近、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近代,鸦片战争以后,隨作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文化和科技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的趋势。2021/4/2652

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异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学发展有以下特点:

1.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

2.用哲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3.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和发展创新之路。2021/4/2653

近30年来,随着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继承和研究,亦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理论的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21/4/2654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2021/4/2655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2021/4/2656(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2021/4/2657肺脾肝

肾心大肠胃小肠膀胱胆筋脉肉皮骨目舌口鼻耳2021/4/2658●形神一体观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2021/4/26592.病理上的整体性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调理五脏精气血可调节人之心理异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可治疗精神亢奋或抑郁。

2021/4/2660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2021/4/2661(二)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生物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生理: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

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2021/4/2662●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2021/4/2663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021/4/2664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思路。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思维阶段

2021/4/2665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2021/4/2666(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症状和体征其他有关材料证候辨析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治则治法方药因证立法据法选方2021/4/266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论治辩证证异则治异证同则治同2021/4/2668(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四)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与辩证的方法两部分。第三节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内容2021/4/26691.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有哪些?2.中医理论体系特点是什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2021/4/26709、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03-2月-2303-2月-23Friday,February3,2023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3/20235:08:20PM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03-2月-23**Fe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