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离骚》_第1页
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离骚》_第2页
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离骚》_第3页
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离骚》_第4页
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离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2/5/20231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代表诗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5/20232战国时期,春秋时代的十二大国已经归并为“七雄”,都想统一中国。七国中,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韩、赵、魏三国最小,燕国最远,偏于东北部。屈原主张联齐抗秦,但得不到楚王和其他贵族的支持,因而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剧。2/5/20233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2/5/20234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又由于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等人的嫉妒,屈原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受秦国使者张仪欺骗客死秦国后,又被顷襄王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2/5/20235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2/5/20236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录屈原、宋玉、唐勒、景差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楚辞”与《楚辞》2/5/20237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楚辞”与《楚辞》2/5/20238《离骚》内容简介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课文为节选)。《离骚》的题旨,班固解释“离”为“罹”(遭遇、遭受),“骚”是“忧愁”之义,认为“离骚”是“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2/5/20239《离骚》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叙述诗人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格、遭谗被疏的经历以及决不同流合污的意志。2、通过一系列“上下求索”幻想境界的描写,表现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抑郁心情。3、描写诗人经过激烈的去国和留楚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并决心以身殉国。

第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第二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2/5/202310《离骚》的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2/5/202311《离骚》的艺术成就

1、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非常引人注目。3、全诗结构宏伟而壮阔。4、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5、浓郁的楚地风物人情、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及大量的楚地方言。6、瑰丽多彩的语言。词汇丰富,色彩绚丽,用词生动,韵律和谐,音调优美。2/5/20231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它采用浪漫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离骚》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2/5/202313课文解读朗读课文2/5/20231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子孙,我太祖的尊名为伯庸。正当夏历寅年的正月啊,就在庚寅之日我降生。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2/5/202315

生父观察我出生的气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我。为我取名叫正则,我的表字称为灵均。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血统高贵气宇不凡叙述得名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2/5/202316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显示了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生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诗人认为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气宇非凡,又获嘉名,诗人写出了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2/5/20231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质,又有清秀的外在丰姿。披佩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配饰。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叙述自己已具内在美德,又加上有优秀的才能,再加上讲求整饰,通体芳洁,成为内外完美的人.2/5/202318流年似水我好象赶不上啊,只怕年岁不等待我。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薄暮去采江边的紫苏香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勤勉修行自强不息叙述恐怕时光易逝,自己抓紧时间修身的情况,并用去皮不死的木兰和经冬不死的宿莽来表明自己志向的坚贞.2/5/202319日月匆匆而不停留,春秋季节依次更替。感恋草木的飘零冷落,只怕有为人年迈色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过渡句。此前是描述自己努力进修,此后是勉励君王上进。2/5/202320何不趁着壮年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乘着骏马而自由驰骋,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诘问楚王:为什么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呢?如果能够任用贤士,自己是愿为前驱,引导走上正确之路的。2/5/202321第二段:自述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由感慨时不待我,言及国家的命运,恐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最后,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意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国而献身。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信任,可残酷的客观现实不让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得以实现,这就为下文写诗人所遭遇的现实作了铺垫。2/5/202322古代的三个君王品德多么完美,那时候群贤都聚集在他们的身旁。他们交杂地配戴着申椒与菌桂,哪只是将蕙草和香茝结成环佩?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举历史事实说明,在贤明君主时期,贤士就会为国君效力。2/5/202323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已经遵循正道而找到治国的途径。那夏桀、殷纣多么放肆妄行啊,只贪走邪出的小道而寸步难行。举尧舜光明正大的做法与桀纣狂乱失足以相对照,给楚王作取舍的参照。2/5/202324那拉帮结派的小人们苟且偷安,使国家前途变得昏暗危险而狭隘。我哪是怕自身遭遇灾祸啊,怕的是君王的战车将要颠覆。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为实现理想而不计个人安危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自己不避灾祸反对他们,是为了国家免受祸患。2/5/202325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我匆忙地在你前后奔走效力,为的是赶上先王们的足迹。君主不了解我的忠诚之心啊,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而大发脾气。申说自己为国君效力,希望赶上前王的足迹。不料楚王全不了解我的内心,反而信谗怒己。2/5/202326我本来就知道忠言会招来祸害,可我宁愿受苦也不愿舍弃直谏。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主的缘故。赤胆忠心胸怀炽热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明知忠言直谏对己不利,但为了国君,不得不忍受祸患而不断进谏。2/5/202327国君起初已经和我有了约定的话,后来反悔变心有了别的打算.我已经不把离别看作难事,只是为国君的多次变卦而悲伤.赤胆忠心胸怀炽热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伤心楚王的屡次变卦。2/5/202328

第三段: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述自己的一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诗人先赞颂古三王和尧舜时代的政治清明,重用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纣,批判党人群小,委婉劝告怀王莫蹈昏君复国的覆辙。他指天为证,耿耿忠心。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遭遇的挫折,委婉的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2/5/202329听读课文,掌握重要字词句肇锡余以嘉名扈江离与辟芷兮来吾道夫先路指九天以为正兮

通假字通“赐”通“避”通“导”通“证”2/5/2023302、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不抚壮而弃秽兮

名→动:取名名→动:取字动→名:佩饰名→状语:在早晨名→状语:在黄昏形→名:秽政2/5/2023313、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肇锡余以嘉名纫秋兰以(之)为佩(美人)不抚壮而弃秽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省略句2/5/202332

艺术特点一

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以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以比喻最为突出。以披戴“江离”“芷”“秋兰”喻重视修饰自己的德和才能,以“美人”比喻楚怀王,“骐骥”比喻贤能的人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塑造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形象,使诗中的意象具有了象征意义。2/5/202333

艺术特点二

对偶句的锤炼和运用

这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使诗歌语言更加美化。在《诗经》中对偶句的运用还不是很多,而屈原就很注意作这样的加工。如文中“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情文并茂。屈原在诗作中大量锤炼对偶句,是诗歌语言的重大发展,对后来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形式的语言运用都有深远的影响。2/5/202334

艺术特点三

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屈原以前的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还处于朴素的、自发的阶段。从屈原开始,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才得到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