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你真的认识吗_第1页
中国汉字你真的认识吗_第2页
中国汉字你真的认识吗_第3页
中国汉字你真的认识吗_第4页
中国汉字你真的认识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汉字

你真的认识吗?壹贰叁肆伍汉字的作用及与我们的关系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汉字的美丽和神奇汉字是文化的根脉国家是文化的枝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壹1、汉字的作用2、汉字与我们的关系汉字的作用及与我们的关系壹1、汉字的作用汉字的作用及与我们的关系

(1)

文字,是承载语言的图像或符号。文字记录语义,文字刻画的,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是语义。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沟通。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通过形象表达意义,语言通过音声表达意义。“文字”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完全对应,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字直达语义,而不必通过语音。壹1、汉字的作用

(2)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韩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具体作用:沟通交流,信息传递,记录传承等。

下摘古圣先贤之文: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汉字的作用及与我们的关系壹1、汉字的作用(接上文)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文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持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汉字的作用及与我们的关系壹1、汉字的作用(接上文)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

汉字的作用及与我们的关系壹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没有汉字,中国不成其为中国;没有汉字,我们的生活将不可想象。汉字的作用及与我们的关系2、汉字与我们的关系1、汉字的起源仓颉(jié)造字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苍茫大地之中,出现了人类;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人们开始学习种植作物、饲养牲畜,文明也随之出现,从此人类的生活愈来愈丰富,文明的发展也就愈来愈快速,而文字的形成正是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一谈到中国文字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考证,仓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仓颉(jié)造字的传说《淮南子口本经训》上有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当仓颉完成造字工作,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忽然天崩地裂般轰隆一声,天空哗啦哗啦地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并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的小米,四面八方也传来哭泣的声音,原来是鬼怪们正在哭嚎,伤心不已。这个故事说明,由于文字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许多经验知识得到保存累积,变得更精深、博大,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生产知识也就越来越有效、发达,故用“天雨粟”来形容文字对生产的贡献;至于鬼怪无法再愚弄人们、为所欲为,故有“鬼夜哭”之说。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贾湖刻符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双墩刻符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贰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聚集蚌埠,就“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展开研讨。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半坡陶符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青墩刻符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庄桥坟刻符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骨刻文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始称“东夷文字”,始称“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约在公元前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山川齐鲁美夷人天下先1、汉字的起源

(接上文)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著名东夷文化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陶寺朱文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接上文)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襄汾县所靠近的东南方翼城县就是传说的陶唐氏唐尧的后代的封国唐。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夏代水书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甲骨文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边刻有一些符号,可以看成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甲骨文如今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把这种文字叫作甲骨文。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起源甲骨文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演变金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文是铜器铭文的通称,古代的铜器多为钟鼎,所以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也比甲骨文丰富多了,大小匀称,也有了行款,并有了一定的装饰性。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演变金文(钟鼎文)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边幽鸟鸣相和月下游鱼乐自知1、汉字的演变小篆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诸侯争战,你争我夺,也造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由李斯将文字统一为小篆。(右图传为秦相李斯手书:泰山石刻)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演变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称为大篆,传世的《琅邪台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演变隶书小篆虽然规范,看起来也漂亮,但写起来并不容易,应用时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对文字这一传播思想记录语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于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字体——隶书。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秦隶1、汉字的演变隶书相传隶书的创始人是程邈,因他得罪了秦始皇,下了监狱,在狱中用了十年的工夫,整理出一套应用简便的新字体,被后人称为隶书。秦始皇很高兴,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到了汉代,隶书逐渐成熟,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时由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隶书已写得相当美观,留下了许多名碑,如《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等风格各异的杰作,至今仍是学习隶书的最好范本。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曹全碑(局部)1、汉字的演变隶书程邈程邈,秦代书法家。字元岑,内史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相传他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蔡邕称其“删古立隶文”。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刻大观帖中还收录有程邈书作《秦御史程邈书》。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演变隶书就书法而言,隶变完成了以下篆隶转换:1、摆脱篆书字型结构的凝固化束搏而走向隶书线条时空运动的抽象化表现;2、线条由篆书委婉的弧笔变为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篆书的联绵圆转变为转折的方笔。隶变标志着汉字相形性的破坏和抽象符号的确立,使汉字由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转换;同时也标志着隶书的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张迁碑隶书对比1、汉字的演变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欧阳询《九成宫》碑1、汉字的演变楷书隶书进一步演化而成为楷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字体,它比隶书更丰富而完备。三国时期的钟繇是在楷书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贡献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发展,书法也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一大批擅长写楷书的名家.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柳公权《神策军》碑颜真卿《告身书》1、汉字的演变草书下面说一说草书。草书并不是在楷书出现以后才有的。“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无论哪种字体写得潦草,都算草书。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是汉代才有的。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宋大观帖1、汉字的演变草书到汉末,草书才大为风行,先为章草,又为今草,最后发展为狂草,还有小草。草书种类繁多,初学者不宜学,所以在这儿也不多说了。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智旭真草《千字文》1、汉字的演变草书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启功真草《千字文》1、汉字的演变行书最后说一说行书,这是介乎楷、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产生于东汉之末。真正繁荣时期是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是行书。由于行书比较实用,书写比楷书更为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体。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1、汉字的演变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甲骨文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舜耕东方骨刻文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龙飞凤舞大篆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识异求同归于好师心自用不为贤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隶书

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楷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小楷草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草书汉字的美丽和神奇叁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韩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从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汉字是文化的根脉国家是文化的枝叶肆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汉字的记载和传承,才令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风雨而经久不衰。汉字并非只是简单的书写符号,它的音、形、义均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均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物质生活、制度习俗,以及哲学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是文化的根脉国家是文化的枝叶肆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汉字中字义系统记录了文化系统,二是汉字的字形和构造反映了文化现象。汉字的字义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划分和整理得来的,在这里有客观成分,也有包涵的特定的文化影响因素。但是汉字与汉字的文化主要反映在第二个方面,我们常见的汉字是根据词义方面来构造字形,力求达到形义统一的文字,一个完整的词义,用怎样的字形来表示,从中反映着古人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而古人的巧妙构思和设计更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型和设计记录了造字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等。最早的汉字,以象形为主,字体以不可分割的独立为主。当独体象形字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汉字便采取了以现有的字形为构件,汉字是文化的根脉国家是文化的枝叶肆通过固定的组合方式创造新字的方法,其组合方式主要有表义构件与表义构件的组合和表义构件与表音构件组合两种,而就构件本身的形体而言,也经历了描绘事物形体的象形到直接表示词义的固定代号的过程。

相传,汉字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叫仓颉的史官创造的,他是“四目双瞳”。在我们祖先的观念中,四只眼睛八个眸子就可以超出常人眼力的倍数,于是造字的重任,非仓颉莫属。其实,真正的仓颉何止是“四目双瞳”他们人数千万瞳目万千,他们当中有王,有士,也有民。某一个汉字在最初的时候也许是民创造出来的,后来经过士人之手或者是王的手加以演变最终形成现在的模样,所以汉字是由王、士、民共同创造的结果。汉字是文化的根脉国家是文化的枝叶肆于是,蕴藏于汉字中的文化密码正是这三方面观念的综合反映。这种综合性的文化观念,正是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一把钥匙,因为,仓颉造字的过程,就是我们民族历史和文化形成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根脉,而国家就是有着共同文化认知的一群人加上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汉字是文化的根脉,国家是文化的枝叶,而我们每一个今天的中国人都是我们中华伟大文明的承传者,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责任。汉字是文化的根脉国家是文化的枝叶肆印光大师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文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持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印光大师(接上文)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之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后世凡科甲连绵,子孙贤善者,悉由先生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或置书于坐榻,或以书作枕头。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试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印光大师(接上文)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里,茅厕中,街头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吾师前文,已包括其大致。犹恐举一而不悉反三,故又择其人所易忽者重言之。以期有心世道之人,辗转劝人,同皆敬惜书字。则福寿康宁,现身获萁畴之五福。聪明睿智,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陈先善述)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曾子劝敬惜字纸盖闻古圣人制成文字。封面龟形,而分鸟迹,是文字也。深有益世道人心。固人人不可不知,亦人人不可不敬也。士而无字,读书奚可以学。农而无字,四时奚可以耕。商而无字,贸易奚可以通。工而无字,艺术奚可以精。字纸乃圣人之血脉。字纸可不惜乎。惜字纸之功大矣哉。奈何今之世人,昏昏昧昧。以字纸裹物。任男女之践踏。掷下于污池。靡知后日将谁归。以致子孙愚蠢,而为无用之人。或双眼失明,成为废疾。斯时也,悔之已晚矣。吾今临堂,略举世人弊端,以劝戒群生。愿至急回头顿悟。是余之所深望也夫。季路夫子论敬惜字纸之功溯为上古,世无文字,文明未肇,人皆穴居。文字者乃古圣仓颉夫子奉黄帝之命,而广集禽鸟兽类之足迹与龟文等,苦心孤诣,研究而制成者也。俾使万世免结绳之苦,其功莫大也。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季路夫子论敬惜字纸之功(接上页)古昔之记事今观书典而可悉知。河山远隔之遥,以文字可通彼我之情。而今之世,胸罗万卷,博学高才之士,随意任笔挥毫成章成词,或编法律以治世,或印标志以宣传,士农工商无不藉字以弘扬而收其效也。唐太宗亲驾远征过海,忽起波浪滔天。帝即御书“免朝”大字焚落于海中而告浪平。文字之用者,广而大也。奈何于此三期末运,文明昌盛,反而道德衰微。视文字不知敬惜,任意散撒路上,由人践踏,而无人捡拾。或以包货,或以裹鞋,或以拭粪渎圣迹,其罪重而大矣。屡文人学士,既读圣贤之书,而偏背圣贤之训。不惜敬字纸,罪加一等。根据金科玉律记载,不敬惜字纸者,重者盲目折寿。轻则削福减禄。愿尔世人,当思古圣制字之苦心。路见字纸,随即捡拾。如字纸染污者洗而曝之,焚而藏之。聚集一箱敬送海中,则获福无穷。家道昌盛。兰桂腾芳。敬而惜之,珍而重之,功莫大焉。

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条○平生以银钱买字纸至家,香汤浴焚者。万功,增寿一纪。得享富贵。子孙贤孝。○平生遍拾字纸至家,香水浴焚者。万功,增寿一纪。长享富贵。子孙荣贵。○多收字纸,字灰深埋净地者。一千功。安乐不流离。子孙昌盛。○刊刻惜字书文,遍传世人者。五百功。永无是非。多生贵子。○抄写敬重字纸书训。阖门令其珍惜者。三百功。子孙发达。○见惜字文留示子孙,及己身敬信供礼者。百功。安乐无祸。○化人银钱,买字纸浴焚者。百功。寿增一纪。施财人永远富贵。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条○劝世人惜字。并焚怪异淫乱等书者。百功。本身增寿。子孙昌盛。○僧道不以有字之幡幕作囊杂用。能自戒劝人者。五十功。德名光显。○见人作践字纸。能以素纸换焚。或以他物换焚者。五十功。百病不生。转祸为福。○禁人不以字纸拭秽者。五十功。其人昌盛。○凡人有难。或急或缓。见字纸必焚浴者,万字十功。即得平安。○劝人不以字纸及钱,放床褥下者。十功。一生永得平安。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条○偶遇秽处,见字纸即收起,不轻忽者。十功。一生平安。○禁人马上有文字有钱不骑者。十功。永得安乐。○不以字纸及书,夹鞋样。自戒内眷及劝人者。六十功。子孙智慧。不忤逆。○劝人不以书字。置湿处霉烂。并扯碎毁践者。十功。必得名寿。○生平不轻笔乱写,涂抹好书者。十功。永无凶事。○刮洗器物门壁上字者。十功。眼目光明。○赞扬敬字文为功德者。十功。获福必多。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条○见人以字纸封盖荤臭器皿。换取浴焚者。十功。无恶事相遇。○遇字纸污秽,漂净水中。百字一功。免诸疾障。○以字纸焚香炉中者。五功。得享吉祥。○代人收采浴焚字。万字一功。得享清福。劝人多惜报应如例。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亵字罪律二十九条○将人钱买要浴焚之字纸,取用作践者。一百罪。夭折。子孙贫贱。骗人买字纸钱,不买字纸焚者。一百罪。定然恶病夭折。○己身不敬字纸经书。又不训教子弟,递相轻侮者。一百罪。恶疮遍体。生痴聋暗哑。○遇字纸焚处,踏践扑灭收用者。八十罪。定生肿毒。○家中破书废纸,换碗换糖作践者。八十罪。定生痴聋暗哑。○家藏敬字书文,或拭秽并糜烂者。七十罪。多恶事无救。○僧道以有字幡作囊杂用者,六十罪。薄福受刑。○以字纸包药裹经书木鱼器用者。五十罪。蒙蔽慧心。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亵字罪律二十九条○以字纸拭物拭几,及揉搓弃地者。四十罪。遭流离去智慧。○劝善书惜字文,不信不传者,三十罪。穷年窘迫,生不肖子。○以经书字纸,放船舱底,并马上骑坐者。十罪。生疮受人欺侮。○己身不敬字纸,反笑人者,十五罪。多遭横非。○以字纸漂污水,焚秽地者。十五罪。多目疾皆盲。○以经书作枕头,及以钱与字放床褥者。十五罪。穷苦受杖。○以字纸引火打亮者。十罪。生疮癣。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亵字罪律二十九条○见妇女剪字纸做鞋样,为花垫盘盛盒,男子不禁止者。十罪。受官刑惩。○字纸糊窗垫,褙屏表书者。定冤枉不明。○以字纸嚼烂吐壁上,及扯碎作书捻者。十罪。烂唇。手生恶疮。○掩昧敬字纸功德者。十罪。不得吉祥。○女眷以字纸书夹鞋样。男子不禁止者。十罪。不得吉祥。○妇女绣字于荷包,香袋、扇插、枕头上,不行禁谕,及系带于腰间,枕卧亵污者。五罪。得晕眩拘孪疾。○亲笔乱写。抛散不顾,及旋写旋抹者。五罪。足生毒疮。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文昌帝君亵字罪律二十九条○以字纸扇书启插鞋袜者。五罪。足生毒疮。○以字号写器物上,致人坐践者,四罪。家店不祥。○以不净手检阅经书者。三罪。生叉指疮。○以字砖垫路者。三罪。行事不顺遂。○于地上画字者。三罪。多遇险阻。○剜裁字迹者。一罪。多受惊。○以字纸褙神像,拾纳墙壁内者。一罪。虽有别功不录。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惜字感应录宥(yòu)悔遂报例○无子者,如于灶神前,家堂前,文帝案前,申文发愿。终身敬惜字纸。及印送惜字书籍。上富万部。中富五千部。下富千部。贫者二百部。准于生子聪明富贵。增福增寿。○倡立惜字会。或独立惜字社。或劝设惜字会。得有一项成立。而本身能令合家敬惜不懈,或化及一方一邑者。准于求子得子,求富得富。求福得福。求官得官。以及病者求安得安。凡有所求无不遂愿。○购赠惜字篾篓百只者。增寿三年。多者依此类推。永不患眼疾。○购置木质字篓百只,或洋铁簏百只。悬挂街头巷内者。增寿五年。不遭恶事。多者依此类推。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惜字感应录(接上文)○摹印惜字书籍五千部以上者。赐福增寿。子孙贤达。○独立捐资印送惜字书籍千部以上,而不为求子者。准于合家消灾获福。益寿延年。惜字解灾榆王者香字筱兰,青囊济世,贫者施以药,活人无数。创立惜字社,砌造字纸库,收买焚化,灰送长流。一朝四邻失慎,独王宅未遭回禄。后匪过王宅数次,亦无损失。有人告王曰:“火起之时,见火上有人执旗保护君宅。又匪过时听匪令曰,毋许损害。此乃先生惜字之功,所以神钦人服。”其人欲入惜字社,王许之,并曰:小善报近,大善报远,施不望报,请勿多言。其后王寿九十,子孙俱显。同社之家,皆兴盛焉。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惜字感应录(接上文)江苏扬州甘泉县。高明字厚夫。乏嗣。遂发心立惜字会,收买字纸焚化,又墙上招贴,如有揭下之碎字纸,提高收价。及每年底春联报柱之碎字纸,格外提高价值。并以收字纸多寡定节赏之轻重。雇工莫不争收,境内毫无遗弃,每年如此。生二子,贤孝发达,效世贯显。寿八十九无病而终。字灰安澜海舟载货。南北运输。每逢大风险及水面漩涡,则惊涛骇浪。高可数丈余,偶一遇此,其舟必覆。向无安全之法,航海之船,危险万分,往往罹此害者十之七八。后蒙慈音佛大慈大悲示航海船家,各宜发心向善,忏悔前愆,敬惜字纸。如有风险,惟字灰多带,用油篓盛之,临时放下,即平稳无碍。各船叩谢鸿恩,遂遵行,果验。嗣后凡航海各船,无字灰竟不开行。并倡惜字社收买焚化,以为救命之宝。惜字功效,顾不大欤。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惜字感应录敬字大牌祛匪清江金宝盛,开典当铺于武定。一夜匪盗数十人,劈门蜂拥而入。遍寻金典主不见。将家人尽捆缚,搜索金银珠宝。饱载数车,将欲起行,忽红光满屋,门外似有兵数百人,喊声震地,匪盗闻之惊惶逃命。带来之车马刀枪,尽弃而去。忽有一金甲神将出现,手持敬字大牌,光华闪烁。人皆见之,不知其故。询之典主,乃云我无他长,不过收买旧书残籍字纸焚化。历年票根赈簿不准卖,检收焚之灰送于河。故得天神护佑之感也。埋葬字灰子孙显贵湖南孙贵生,敬惜字纸。污秽者洗以柏水,焚后灰埋净土。廿余年如一日。生二子,一团副,一将军。亲友效之。均皆显贵,子孙亦多。此系埋葬字灰之报也。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惜字感应录裸体画报福建许百川。画工笔人物。善彩色春宫,妇女洗浴,裸体跳舞,摹拟秘戏,最新小说风流白话。一时名重价高,书坊争聘。自诩其长,一日忽然雷雨交作,一雷击其两手。妻妾媳女均不守妇道,日夜淫乱。许曰:我作淫画,雷击我手,罪不能抵又令我妻女淫报,害人正所以害己也。突来数十匪盗,奸死妻妾,杀许与子。劫去财帛,掳去媳女,放火将屋及淫画稿版,都付焚如,诚惨报也可不戒欤。污亵字纸致遭燹(xiǎn)上海市闸北于光复后工厂工人,以及居民多不爱惜字纸。或以之焚火,或以之拭秽。遍处飘扬,听其践踏,狼戾字迹达于极点。在民国二十年战祸未兴之前。忽有一童子于闸北市上歌曰:奇哉其灾,赤乌飞来,斯文有灵,闸北上海。言已,追之不见。未数月,果遭日本后燹之祸,惨不可言。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汉字?惜字感应录拾字愈病开封郑广才。家贫,患痨病,求医无力。亲邻助资延医诊治,无效。一日因过字纸炉,见人焚化,人并述及果报迅速乃感悟。即发心带病拾字,归亦焚于字炉。初拾精神尚疲惫,愈拾精神愈长。拾之半年,遂恢复原状。自思惜字半年居然却病。可见惜字之功,感应如此神速。若终生行之,福报更可想见。遂发愿终身惜字。后果寿且康。倡牌变人上海闸北某烟草公司,某某经理,首倡香烟牌,将古书如三国志、封神榜、济公传、红莲寺、水浒传、七剑十三侠、岳传、西厢记、红楼梦诸书之古人为标题。牌之背面,书写蝇头小楷,叙明事迹。纸烟吸尽,烟牌多半抛弃。作践污秽莫此为甚。某经理死后,往美国变一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