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解读_第1页
专题04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解读_第2页
专题04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解读_第3页
专题04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解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比喻1、定义: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2、作用:运用比喻可以使语言化平淡为生动,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例1、“坤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蜜五首(其二)》)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坤边女子光彩照人、洁白明媚、美丽温柔,表现了诗人对江南风景、人物的痴迷和依恋之情。例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卜.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二)比拟1、定义: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2、作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富有情趣,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断魂。把它们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本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三)借代1、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2、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句中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写出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诗人的伤感情怀。(四)夸张1、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2、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例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歌。"(岳飞《满江红》以夸张的手法,写加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例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本句运用夸张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形象地表明了诗人愁思之深重悠长。(五)对偶1、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2、作用: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淋漓。例、“无边落木箫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口1•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六)排比1、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2、作用:渲染气氛,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节奏鲜明,语势磅礴,痛快淋漓。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排比,创设了典型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七)反复1、定义:有意将某些字、词(语)重现于同一句或同一首诗里。2、作用:可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既柔和幽静,又迷蒙冷寂。(八)设问1、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2、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1、“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例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例3、“问人间谁是英雄?有做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双调•蟾宫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叙述三国人物英雄业绩的内容。(九)反问1、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2、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例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例2、“江东子弟今虽在,背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登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性,引人深思。(+)双关1、定义: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2、作用: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例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朗、下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例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上句以蚕丝之“丝”暗喻思念之“思”,借助于谐音双关;下句以烛泪之“泪”来指愁人之“泪二表现了伴随生命始终的缠绵之情和至死不渝的真挚之爱,动人心魄。(十一)互文1、定义:把属于一个诗句的意思,分写到两个诗句中,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作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其特征是“文省而意存”。指2、作用: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语言简洁明快,能增强语句的对称性和的律感,使意境更深,韵味更浓。例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词的意境更显丰富幽美。例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面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十二)顶真1、定义: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使临近的句子头尾相连,上递下接。2、作用: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例、“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末句紧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几,一以贯之,顺势而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十三)拈连1、定义: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乙事物大多是抽象的。2、作用: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句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例、“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辛弃疾(满江红))“风摇翠竹敲纱窗〃是词语的正常搭配,而在境寂人独时,敲窗声使词人心烦意乱,于是出现了本用于甲事物,,纱窗,,的,,敲"与乙事物,,离愁"的异常搭配,使表达生动传神。(十四)叠字1、定义:重复使用同一个字。2、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登音词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十五)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例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例2、“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嫡》)。该诗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一一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一一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月.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例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运用列锦格而传诵至今的名篇。前三句由九个定中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可以说是一个镜头,这几个镜头又组成了一幅浑然一体的画面。例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在这首诗后两句中,没有一个动词,甚至也没有一个虚词,每个小句用三个名词性词组组合,以形象代替叙述,把时间、地点和战争事件表达出来。例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例如“鸡声”,“鸡”和“声”结合起来,诗人想起雄鸡引颈啼鸣的形象。同样,“茅店”、“人迹”、“板桥”也会使人联想到不同的画面。(十六)通感1、定义: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