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古文知识_第1页
高一语文古文知识_第2页
高一语文古文知识_第3页
高一语文古文知识_第4页
高一语文古文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古文知识点总结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制作人:耿超

一、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粹”,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6)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8)

故振慑

同上。

(9)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0)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12)秦武阳奉地图匣

同上。

(13)

奉之

同上。

(14)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同上。

(15)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16)

卒惶急无以击轲

同上。

(17)卒惶急不知所为

同上。

(18)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二、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

(1)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近。

(2)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

(3)

可以解燕国之患

动词,解除,解救。

(4)

乃今得闻教

名词,指教,jiào。

(5)

人不敢与忤视

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动词,回来。

(7)

秦王还柱而走

动词,通“环”,绕。

(8)

持千金之资币物

名词,资财、钱物。

(9)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10)

图穷匕首见

名词,地图。

(11)

拔剑,剑长,操其室

名词,剑梢。

(12)诏

非有诏得不上

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13)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动词,遭受。

三、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四、

古今异义词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五、

常见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

省略句(1)秦王购之

(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2)取之

(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3)欲与

(

)

(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4)待吾客与

(

)

(

)

(

同上

)

(5)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6)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7)嘉为

(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8)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9)见燕使者

(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10使

(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11)

群臣侍

(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12)献

(

)

秦王

(

省略介词

)

(13)比

(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14)而

(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15)皆陈

(

)

殿下

(

省略介词

)

3、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

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4)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6)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7)秦王购之

(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5、固定结构(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3)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

“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六、成语典故(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

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亦作怒发冲冠。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下列加点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C、齐国之美丽者也

D、摔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下列句中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相同的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曹军破,必先还。

D、春风又绿江南岸

3、下列句子与“既东封郑”中的“东”用法不同的是(

A、夜缒而出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②què城楼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⑥jué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⑦jué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5.微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国势衰微)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⑥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用法相同的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微风鼓浪,水石相博

C、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D、其辞微,其志洁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用法相同的是(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相如因持璧却立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6.敝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②谦词敝人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二)重要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5、下列句子中与“以其无礼于晋”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时曹军兼以饥饿

D、缺秦以利晉

6、下列句子中与“将焉取之”的“焉”用法相同的是(

A、子亦有不利焉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且焉置土石

D、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佚之狐言于郑伯(三)省略句1.省主语①(晋惠公)许君焦、瑕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烛之武)夜缒而出④(烛之武)许之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六、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7、下列各项中与“何厌之有”句式不同的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王问:“何以知之?”

C、句读知不知,惑之不解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七、课外自己补充一词多义:“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二、古今异义词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情况今:表程度,很、甚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2.击忽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8.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9.举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施行。举不胜举:动词,列举、举10.胜沛公不胜桮杓:动词,禁得住。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优美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胜过、超过。11.斗玉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动词,争斗。12.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置之坐上:动词,安放,放置。乃置酒大会宾客:动词,摆、设。四、古今异义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6.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原义军队,此处义为军队驻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原义话语,此处义为告诉沛公欲王关中原义大王、首领,此处义为做王不可不语原义言语,此处义为告诉吾得兄事之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道芷阳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籍吏民,封府库原义簿籍,此处义为登记范曾数目项王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

B.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向上道芷阳间行从小路C.形容词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交好D.形容词作名词君安与项伯有故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E.使动、意动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百余骑)跟从交戟之士欲止不内使(他)停止下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使(关中)被攻破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2.倒装句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宾语前置)3.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4.省略句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吾)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六、固定结构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七、成语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八、古代文化常识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