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训练第六单元景物与情感【训练目标】1.了解景物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2.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3.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训练重点】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知识导引】一、景物特征与时空变化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呈现出各不相同的鲜明特征,因此,在写景作文中,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二、观察与角度要描写景物,就必须面对景物进行具体观察;要想写出景物的美来,就必须选择好角度仔细观察。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那么,如何去观察?怎样选择角度呢?(一)定点观察——三大步骤、两大注意定点观察的意思就是说锁定某一个目标,选择一个角度观察一个具体的景物或者某一个角落的景色;也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作细致描写。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把镜头摇远,一会把镜头拉近呈大特写,一会仰视、一会俯视,一会平视,这样才能看出景物的鲜明特征。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样,观景的点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定点观察要分为三大步骤:1.选择最佳视角。选择你要描写的一角或一部分的景物,找一个最好的观察角度,确保将一切收入眼底,并且这一切可以呈现出最美的状态。2.锁定中心景物。我们要描写一幅画,不可以把这幅画中的每种事物都写得淋漓尽致,不但是篇幅所限,没有主次和详略地描写景物也会让人觉得繁琐而无趣。因此每幅图景都有最惹眼的中心景物,定点观察时先应抓住主体景物来进行描写,记住周围的景物只是陪衬。如《观潮》一文中的作者锁定的中心景物就是“海潮”,至于钱塘江的两岸的山以及建筑物不是观察描写的对象,则不去提及。3.抓住中心景物的中心特点。每一个景物必然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我们要抓住这个最显著的特点用大量笔墨来渲染描绘,其余的特点可以略写或者不写。如《观潮》一文中写海潮的形状、色彩、声音和气势就是中心特点,要详写,其他的则不写。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应该怎样观察,注意什么?1.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景物是多彩多姿的,在观察的时候,我们既要注意形貌,也要注意颜色等等。如《观潮》一文写海潮,远观“仅如银线”,近看“玉城雪岭”,形貌颜色生动逼真。2.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要写出色香味俱全的文章通常都需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从各个感觉去感知景物的美好,比如《观潮》,作者写了海潮的外形、颜色、声音,用视觉和听觉器官把海潮写得气势不凡。(二)移步换景观察——两种方式、空间顺序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定点观察往往不能窥知事物全貌,要想全面、整体地写景,还须用“移步换景”法观察。“移步换景”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或者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例如《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抓住渔人一路上走来看见的不同的景物,将我们一同带进了这个神秘仙境:世外桃源。激发的读者的兴趣,避免了平铺直叙。“移步换景”观察有下面两种方式:1.对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观察。例如《湖心亭看雪》观察雪景,远眺,看到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近瞻,看到的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仰望天空,俯视水中影子。由于观察点或角度变化了,西湖雪景呈现不同的情状。2.对不同景物作移动观察,这种观察法通常是闲庭信步式的观察,即边走边看,人的脚步在移动,观察的景物也在变换。比如观察华岩(老师所写)秋景,从山脚走向山上,选择其中自己所到的地方的一些特殊的美景(注意要攫取最好的或者最具有风格的景色,万不可一揽子像记流水帐般把登山全过程写下),存入脑海中的记忆库,然后将这些画面连接组合,不就是一幅美丽的华岩秋景画卷吗?移步换景类的文章,我们通常在描写的时候采用空间顺序。空间顺序由中心到四周,或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由前至后等形式。(三)时间变换观察——一种景物,四时风情我们知道同一处的风景,时令不同,哪怕是朝暮不同,都会引起景色的变化,如三峡之水,夏季大水猛涨、江水湍急;春冬回清倒影、素湍绿潭;秋天则林寒涧肃、猿哀凄清。《三峡》的作者郦道元通过描写长江三峡四时风情表现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四)动用多种感官——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充分调动我们心灵的扫描器——眼、耳、口、鼻、肤等感官来体会眼前的景物,并赋予景物于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甚至可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鲁迅先生的《社戏》中这样一段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舍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善于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使人身临其境。又如《春》中的这段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段写到了哪些感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可以细细品味。三、景物与再现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即便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为了避免其单调,就应该结合各种手法,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写。(一)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答谢中书书》,以“猿鸟乱鸣”和“沉鳞竞跃”的动景衬托山林的寂静,使山林成为“欲界之仙都”。(二)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如《三峡》的第一段,先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遮天蔽日”的正面描写突出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奇特险峻,再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侧面描写来烘托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奇特险峻,使三峡山峰的奇特险峻这一特点更加鲜明。(四)远近高低相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总之,景物描写,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详尽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四、景物与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指对景物的描摹,“情语”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通常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如《三峡》,作者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写出了三峡山水的高俊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又如《湖心亭看雪》,作者写自己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描写湖心亭银装素裹的雪景和静谧淡远的环境,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显示了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七、老师下水作文【美文清赏】绿朱自清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下水示例】华岩秋韵欧阳中谁道州城西十里以远,是一带细浪似的小山,华岩山就涟漪其间。山前有田野有人家,但没有寺庙,也没有湖水,是地道的山野之地,虽然借得华岩之雅名,却鲜有高雅之士眷顾。我本一介山民,去不了重庆华岩,只得舍远求近,看看自家华岩,也是一种慰藉。秋连着夏,心情像天气一样浮躁,眼看就要立冬了,却还不知道秋天是什么味道。又逢双休日,天气干爽,正是相约去华岩的好时机。到得华岩,时间还早,但九点钟的太阳却不见了踪影,倒是几滴凉雨接尘而来。我们相视而笑,欣然接受天公美意,踏着雨点,投向华岩山的怀抱。路过田间,忙着收割晚稻的人们没有忘记投给我们关切的目光,我们颔首以报,也放纵着我们的敬意。蜿蜒山前的是一条涓涓溪流,没有波光云影,也没有枪鸣莺语,只是默默流动无声润物。沿溪北行,数仞山崖秀于眼前。崖顶,杂树红果满枝,枫叶如花,红果点缀着霜叶,相映成趣;崖根,数竿翠竹,起舞弄清影,风姿绰约,姗姗可爱。溪流的尽头便是华岩洞。洞口南向,掩映在青枝红叶间。立于洞口,有淙淙水声盈耳;循声而进,有浑厚山气扑鼻;洞天虽无幽可探,也无胜可取,但可洗耳净心,难得的一种空明境界。华岩的水不深,山也不高。出洞口西走,就是山脊,稍事攀爬就到了山顶。满山都是低矮的杂树,尽管没有参天的希望,但却顽强地生长着,瘦硬的根须挤进石缝深入泥土,紧紧连接着大地。登临山顶,毫无小天下之感,倒像低矮的杂树,举着红果霜叶,惬意于雾的热吻,沉醉于风的拥抱,一种从未有过的甜蜜涌向了心头。为了尽情享受这种甜蜜,我们席石而卧,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仰望逐渐开朗的天空,遥看云卷云舒,细嚼红果霜叶的芬芳,静听心音在时光里跳跃跌宕出声声脆响……在华岩山,让我们心动的还有洁白的油茶花和紫红的藠头花。下山时,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纷纷爬上油茶树,用蕨管吮吸油茶花蜜,满心的甜蜜而外还有满脸花粉。吸足了油茶花蜜,就疯跑到藠头地里,匍匐着身子,看了又闻,闻了又拍照,好象遇见了红颜知己,难分而难舍。回家的路上,我们的步履都很轻松,是一种闻歌起舞后的轻松。【佳作共赏】秋天的田野美丽的秋姑娘提着一篮子香味弥漫的魔法花瓣飞向那美丽的田野,只见她左手一挥,右手一撒,顿时奇迹出现了,一幅迷人的秋景映入人们的眼帘。你瞧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最先感受到秋天的讯息。田野里,高粱成熟了,红通通的,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焰,一阵秋风吹过,叶子就像无数面旗帜在迎风飘扬。大豆成熟了,饱满的豆粒胀开了狭长的豆荚,从豆荚里跳了出来,似乎在欢迎秋天的到来。稻田里,稻子也成熟了,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金光。微风吹过,稻子此起彼伏,好像大海的波浪。农民伯伯正在田野里忙得不可开交,正把一车车碎金似的稻谷往家里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还唱着歌呢!稻田东边是一块菜地,菜地里的蔬菜长势也很好。白菜长得绿油油的,微风吹过,绿叶摇动,像翩翩起舞的公主穿着的绿色长裙。芋头长得很好,它们撑开一把把小伞,挡住了火辣辣的阳光。丝瓜架上爬满了瓜蔓,长着一张张绿油油的叶子,开着一朵朵金灿灿的丝瓜花,挂着一条条沉甸甸的丝瓜。微风一吹,丝瓜似乎要掉下来。菜地旁边的果园十分热闹。你看,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晶莹透亮。秋天的早晨让人感觉凉丝丝的,来到葡萄架下望着一串串紫凝凝的葡萄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显得那样的新鲜可口,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梨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葫芦。走近一看,梨子脸上还长着许多小雀斑呢!梨子很多,把树枝越压越弯,越压越弯,有的梨子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高高的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通通的柿子,远远望去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一阵秋风吹过,“啪!啪!啪!”熟透了的柿子掉到了地上。秋天的田野是果实累累的田野,是丰收的田野,是希望的田野。我赞美它,因为它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点评: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写了庄稼地、菜园、果园的景色。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小作者以视觉感受为主,写出了秋天田野的丰富色彩;文章多处采用化静为动的写法,突出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优美。结尾用赞美田野来赞美农民,起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家乡的秋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美的,可是,家乡的秋天,总有一种他乡不能超越的美。家乡的秋夜是美丽的,其中尤为动人的是月色。住在平原,月出得早。当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明镜般的月亮就已悬在天穹上,如水的清辉瀑布般倾泻在广袤的大地上。树木、房屋、村庄、田野结为一体,仿佛变成了襁褓中的婴儿,温顺地躺在这硕大无比的摇篮中。古老而狭窄的石板路一下子拓宽了许多,平展展地宛若镀了一层霜。白日的尘埃、喧闹都渐渐消散,人们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天空中一朵朵洁白的如纱如绸的云絮,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不时俊逸地从月亮的肌体旁滑过,仿佛在为她拭洗蒙沾的尘垢。远处的天边有几颗时隐时现的小星,好像仙女们漫游天街手提的灯笼,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给人无穷的遐思。啊,多情谁似家乡月,任是无情亦动人。家乡仲秋的晨昏,更是我的所爱之最。东方一轮才捧出,满眼风光胸臆开。晨曦中,天地一色,清秀无比。环城湖中,荷叶上大滴的露珠像璀璨的夜明珠一般发出炫目的光。整个湖面,金光万点,灿若一个刚出浴的绝色佳人,使人一见生情、神魂颠倒。采莲姑娘轻荡的小舟,时而缓缓地穿越拱桥,掩映于一片荷花绿叶之中,时而箭一般地射向湖中心的小岛,和惊起的野鸭嬉戏。田野里,泥土的清香不时地随风扑面袭来,让人感觉宛若吃了仙人果般地沁人心脾。斜阳西坠,橘红色的光环中,袅袅炊烟缭绕在每一片屋顶的上空,带着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