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事实方案_第1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事实方案_第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事实方案_第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事实方案_第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事实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流程图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管理中心

1./户・■■安全。■■■

2,我卢今安分网・:1■

3、«»匿HflMI修警

4.■出衣产品

1.・立农产•地产记■格震(BR«a)

■行牌■生产“不

3-总片状普(•碎.BHI

消费者追溯查询农产品加工配送、销售

0•人户

电5、h!!・方K

■■片&・双卢修*篇。侑*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管理信息平台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第二章系统建设边界..........................................................4

2.1总体要求..............................................................4

2.2业务要求..............................................................5

2.3标准规范要求..........................................................8

2.4技术要求..............................................................9

2.4.1应用支撑系统技术要求.................................................9

2.4.2应用系统技术要求....................................................10

2.5功能组件要求.........................................................11

2.5.1应用支撑系统功能组件要求...........................................11

2.6设计要求.............................................................11

2.7功能要求.............................................................12

2.8非功能性要求.........................................................17

第三章建设内容.............................................................20

3.1建设目标、规模.......................................................20

3.2建设内容.............................................................20

第四章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对策.................................................22

4.1项目重点与对策.......................................................22

4.1.1项目技术与开发的重点分析及对策.....................................22

4.1.2项目建设与实施的重点分析及对策.....................................26

4.2项目难点与对策........................................................44

4.2.1项目技术与开发的难点分析及对策.....................................45

4.2.2项目建设与实施的难点分析与对策.....................................46

第五章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50

5.1系统功能.............................................................50

5.2系统性能指标.........................................................53

5.3业务量指标...........................................................55

第六章标准规范编制.........................................................57

6.1标准体系编制目标.....................................................57

6.2标准体系编制思路.....................................................57

6.3标准体系编制方法.....................................................59

6.4标准体系设计.........................................................61

6.5标准编制过程管理.....................................................64

第七章软件开发实施.........................................................66

7.1应用支撑系统.........................................................66

7.1.1充分利用金农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成果...........................................................66

7.1.2采用面向服务(SOA)架构实施........................................66

7.2应用系统总体实施架构.................................................67

7.3信息采集系统.........................................................68

7.4分析决策系统.........................................................70

7.5信息查询系统.........................................................72

7.6数据共享系统.........................................................72

II

7.7综合服务网站............................................................74

7.8安全体系规划实施........................................................76

7.8.1安全体系架构......................................................76

7.8.2安全等级保护......................................................77

7.9系统虚拟化及网络设计....................................................77

791服务器虚拟化设计...................................................77

7.9.2系统网络设计......................................................79

7.9.3系统网络拓补结构..................................................80

第八章人员进度安排.........................................................82

8.1项目总体进度............................................................82

8.1.1项目第一阶段-调研与设计、开发、测试..............................83

8.1.2项目第二阶段-安装部署与交工验收..................................87

8.1.3项目第三阶段-试运行与初步验收....................................88

8.1.4项目第四阶段-运行维护与竣工验收..................................90

8.2项目实施和服务人员安排.................................................91

8.2.1组织结构..........................................................91

8.2.2人员配置..........................................................93

8.2.3调研与设计、开发、测试阶段人员配备...............................94

8.2.4安装部署与交工验收阶段人员配备..................................101

8.2.5试运行与初步验收阶段人员配备....................................107

8.2.6运行维护与竣工验收阶段人员配备..................................112

8.3项目实施各环节实施方案.................................................114

III

8.3.1调研与设计、开发、测试阶段实施方案..............................114

8.3.2安装部署与交工验收阶段实施方案..................................122

8.3.3试运行与初步验收阶段实施方案....................................128

8.3.4运行维护与竣工验收阶段实施方案..................................133

第九章质量控制措施........................................................137

9.1项目质量保证........................................................137

9.1.1质量管理体系.....................................................139

9.1.2质量管理保证措施................................................141

9.2项目技术联络会与项目协调会..........................................144

9.2.1项目技术联络会安排...............................................144

9.2.2项目协调会安排...................................................145

第十章培训内容及具体安排..................................................146

10.1培训目标...........................................................146

10.2培训对象...........................................................147

10.3培训管理...........................................................148

10.3.1培训原则.......................................................148

10.3.2培训流程.......................................................149

10.3.3培训方式.......................................................150

10.4培训计划...........................................................152

10.5部级层面培训安排...................................................152

10.5.1培训内容.......................................................153

10.5.2时间安排.......................................................167

IV

10.6两个试点省份培训安排...............................................168

10.6.1培训内容.......................................................172

10.6.2时间安排.......................................................199

10.7培训师资...........................................................205

10.8培训质量保证.......................................................206

V

第一旱刖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一些新

的问题。首先,频繁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打击了广大消费

者的信心,对贯彻以刺激消费为主拉动经济的中央政策和农业产

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其次,还有相当数量的上市农产品无包

装、无标识,即使在监管中发现问题,也难以追溯到责任主体,

行政执法十分困难;再者,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关注,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创新监管

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已成为政府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责任

和监管责任的迫切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14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

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

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利和责任紧密

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

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全程可追

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

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健全从农

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

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

第1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检验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并将记录保存两年,

同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中主体责任、生产档案及包装标

识等核心内容的管理和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2015年

施行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

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

国务院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作为一项重要建

设内容。《“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具体的建设目标、建设方

案和建设内容,明确了工作机制,其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信息平台提供全国追溯查询的唯一入口,综合管理各类农产品质

量安全追溯信息。

综上所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要求加快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业部在各种会议上强调

加快建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为此农业部农

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提出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

平台项目,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收购、贮藏、运输到进入批发、

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全程追溯管理,是目前解决农产品

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

第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息平台能保障人民群众对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因此需加快建设

本项目。

建设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承建单位:成都曙光光纤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面向用户群:全国各级监管机构和检测机构、农产品生产主

体、农产品经营主体。

平台关联情况:依托金农工程中的国家农业电子政务应用支

撑平台,重点考虑与食药总局和已建省级追溯平台之间的数据交

换,同时预留与商务部、已建农业行业平台及已建“三品一标”

平台等相关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接口。

第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第二章系统建设边界

2.1总体要求

1、系统总体架构、功能设计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目

标和业务相符合;系统建设应依托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充分利

用现有资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重点建设内容与一般建设内

容的结合与平衡应符合农业部工程建设条件。

2、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农业部已有的基础设施资源,以及农

业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的现有组件,以及相关的应用系统建设

成果,实现与国家农业数据中心、金农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网络

环境、安全体系、应用支撑平台、备份与灾备等系统实现无缝对

接。

3、本项目要求系统运行环境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为Linux,

数据库为Oracle。技术体系采用B/S架构,Java语言,J2EE平

台,MVC三层框架。支持各种J2EE的应用服务器,如Weblogic,

WebSphere,Tomcat,JBoss等。

4、标准规范编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过程规

范要求,所编制的标准规范应满足应用软件开发的需要,为应用

软件开发提供指导和约束。已在投标阶段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管理基础数据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基础代码集》、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接口规范》的标准草案。

5、系统设计应满足公安部等保三级的有关要求。

第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6、系统设计要求:灵活性、可扩展性、标准化、先进性、安

全性、高可靠性/稳定性、可操作性。

2.2业务要求

1、业务概述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涉及三大业务模块,

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采集、风险监测、监督检查。农产品生

产流通信息采集在主体备案和编码管理的基础上,覆盖从生产环

节到消费者全过程外部追溯信息采集,风险监测包括主体备案、

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等业务内容,监督检查包括主体

备案、基地巡查、执法检查等业务内容。总体业务框架如下图所

示:

生产流通信息采集(外部追溯)

追溯门生产环节收购环节储藏环节运输环节I加工环节市场环节消费者门

I编

管理

业务

风险监测例彳遴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管

框架

监督检查基地巡查执法检查

主体备案

图2.2T:总体业务框架图

农产品追溯管理定位于外部追溯,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

贮藏、运输、加工、市场、消费者等环节,涉及农产品从农田到

餐桌的全过程。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分,农业部门负责

第5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

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药部门负责农产品进入市场和加工

厂之后的质量安全监管;同时两个部门之间做好数据对接,实现

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形成全程监管体系。本项目建设覆盖农业

部门负责管辖的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四个环节的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全程追溯基本框架如下:

全程追溯体系

工市

场消

生费

产者

用运

农业部门食药部门

图2.2-2:农产品全程追溯基本框架图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采

集、风险监测、监督检查等主要业务,涉及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机构与检测机构,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含生产、流通、

加工、市场等环节)和消费者,形成“多方参与、过程管理”的

全方位、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业务流程

第6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1)详细的总体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总体业务包括主体备案、监督

检查、风险监测、农产品追溯信息管理、编码管理等内容。

主体备案业务包括监管机构备案、检测机构备案和农产品生

产经营主体备案。本级监管机构备案数据由上级监管进行审核;

检测机构备案由本级监管机构对本级检测机构备案数据进行审

核;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备案数据由县级监管机构进行审核确认。

监督检查是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业务,包括基地

巡查和执法检查两类子业务。监管机构执法人员在现场巡查或者

执法时,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专用移动APP应用,现场扫描农

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身份卡,可读取其备案信息,然后采集监督检

第7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查结果信息,建立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档案。

风险监测是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业务,包括例行

监测、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等子业务。例行监测与专项监测由农

业部主管部门以及部省市县各级检测机构共同完成,监测结果数

据汇总上报;各级检测机构应当按要求向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

和信息由农业部统一管理。监督抽查由本级农业主管部门、抽样

单位、检测机构共同完成;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下

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形成农产品检测档案。

农业部管辖范围内的农产品追溯信息管理涉及生产、收购、

贮藏、运输环节。农产品追溯信息采集以农产品追溯码为基础,

各环节主体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专用移动APP应用完成本环节

的追溯信息采集。农产品进入加工或者市场环节时,实行查验追

溯码制度;同时通过农业部门与食药部门之间的数据对接,实现

农产品由生产环节到市场环节的全流程追溯。

编码管理业务涉及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身份编码、

农产品追溯码等进行统一的管理。

2.3标准规范要求

我公司负责本项目标准规范体系编制,包括《农产品质量安

全追溯管理专用术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基础数据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基础代码集》、《农产品分类与代码》、

第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接口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

识格式与编码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格式规范》、《农

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

溯项目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操作规范》、《农产

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2.4技术要求

2.4.1应用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1、在本项目应用支撑系统整体框架下进行定制开发,从农

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业务出发,建设符合项目个性化需求的公

共业务组件。

2、充分运用金农工程国家农业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成果,公共业务组件定制开发应与基础中间件、集成功能组件、

功能服务组件实现无缝集成。

3、遵循组件化的方法进行设计,遵循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SOA);组件设计遵守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与应用系统在逻

辑上实现隔离,以降低风险。

4、可以支持和搭建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业务系统,并方便

管理;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和完整的二次开发指导手册,以供二次

开发及系统扩展。

5、遵循J2EE标准技术框架。

第9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6、应支持跨操作系统部署,支持LINUX、WINDOWS等多种操

作系统。

7、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为应用系统开发提供

接口支持。

8、应满足快速扩展、安全稳定、易于集成、方便使用、可远

程更新等特性要求。

2.4.2应用系统技术要求

本项目的建设要采用最新且成熟的技术手段:

1、建设方案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有关计

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标准要求、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和政务信息化建设标准。

2、为了保证现有系统改造以及新建设应用系统的技术一致

性,建设方案软件架构遵循三层或多层开发模型,支持分级授权

管理。

3、软件开发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组织,采用迭

代方式开发,根据用户需求持续改进,直到最终用户确认满意,

项目过程包括如下里程碑: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系

统测试、系统交工验收、上线试运行、初步验收、竣工验收。

4、采用成熟技术,采用构件化思想,最大限度实现模块的

复用,系统配置应充分考虑性能价格比,系统具有实用性、易用

第10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性、安全性,提供简单、方便的部署、维护和管理等功能,系统

应保证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5功能组件要求

2.5.1应用支撑系统功能组件要求

我公司需要在应用支撑系统整体框架下开发公共服务组件。

公共服务组件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采集平台、质量追溯

空间地理服务组件、追溯标识格式与编码管理组件、基础数据元

和代码集管理组件、农产品追溯管理操作规范组件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采集平台:为信息采集系统提供支

撑,提供采集模板定制、采集方案定制、采集状态监控等服务。

质量追溯空间地理服务组件:为GIS区域分析系统提供支撑,

建立空间地理数据资源库,提供地图信息维护等功能服务。

追溯标识格式与编码管理组件:为标识管理系统提供支撑,

提供对主体身份码、追溯码、随附单码等统一管理。

基础数据元和代码集管理组件:包括基础代码管理功能、共

享数据管理功能、元数据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等功能服务。

农产品追溯管理操作规范组件:支持制定国家追溯平台业务

指南、学习资料、提供用户体验、自主培训等功能服务。

2.6设计要求

1、应用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业

第11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方案

务情况,充分考虑各行业追溯业务模式,深入分析系统功能需求,

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2、应用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实

际情况,充分考虑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工作的实际条件,提出合理、可行的农产品追溯系统设计方案。

3、应用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大环境,

考虑到各种流通情况,针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难点进行分

析,对统一编码标识及其解析系统进行设计,可实现农产品在供

应链中流动的追踪与溯源。

4、应用系统建成上线选择试点省份试运行,根据试运行情

况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和性能,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

5、我公司应充分考虑到对试点省份监管机构、检测机构和

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提供详细、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保证

系统上线后可顺利运行。

2.7功能要求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1、信息采集系统

包括主体备案信息采集子系统、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