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0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0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0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0正面战场的抗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型新授课时序号2上课时间课标与教材分析内容标准: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核心概念:简述了解教材分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积极抗战政策,组织一系列重要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解析,确立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难点: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学情分析1、基础知识:9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2、重点知识:90%学生能够掌握3、难点知识:70%学生能够掌握大部分学生课外知识不够丰富,对于涉及本课的了解不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抗战史实,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当堂测评评价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材料,合作探究【导入新课】学生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师指出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给予敌人以沉重打击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引出课题正面战场的抗战【学习新课】一、台儿庄战役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说出徐州的地理位置。学生: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教师: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教师:台儿庄战役的经过结果怎样?播放台儿庄战役视频,学生明确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指挥者、意义教师:从材料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对全国抗战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二、保卫大武汉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材料二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之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有利的形势。——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在为抗战周年纪念日所作《以全力保卫大武汉》 材料三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上强调说,不愿再见到“帝国雄狮百万受制于中国”。教师: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学生:武汉。武汉会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7页“保卫大武汉”一目,完成知识归纳)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时间地点战绩结果意义1938年6月-10月武汉万家岭击毙日军3000余人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裂教师:(展示材料)教师:(总结)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三、第三次长沙会战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次长沙会战活动目的:通过学习第三次长沙会战,感受中国军民在抗战中展现的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活动程序:1、教师:(展示第三次长沙会战概况)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役名称时间地点结果意义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湖南长沙歼灭了大量日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2.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讨论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回答:①中国军队指挥官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②中国军人的顽强奋战,不怕牺牲;③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3、材料: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誓与长沙共存亡。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搏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问题:这次战役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精神?(学生讲述抗战故事再次感受中国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活动策略:探究与思考,启发与引导、合作与交流活动评价:教师的口头表扬。教师讲述: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失去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此次溃败是正面战场上的第二次大溃败,也是溃败最多的一次战役。教师提问:根据上述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综合建模】【课堂检测】1.小明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为()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豫湘桂战役2.下列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台儿庄战役②豫湘桂战役③武汉会战④长沙会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3.抗日战争何时进入相持阶段()A.淞沪会战后B.台儿庄战役后C.广州、武汉沦陷后D.南京沦陷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