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地理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模)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地理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模)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地理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模)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地理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模)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地理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模)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编整理: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地理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模)

(学生版)

由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有活力、开放程度、

创新程度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六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在中共的统筹布局下,

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呈现、深层次推进态势。但由于地理、历史等原

因,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城市化水平处于没有同的发展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是安徽省,其根本原因是

A.矿产资源贫乏B.经济发展水平低

C.对外开放程度低D.农业人口数量多

2.长江三角洲区域-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该国相隔十年的两个年

份劳动力年龄结构,且该国劳动力总数呈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29岁)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B.①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应的年份比②对应的年份时间晚

C.在①对应的年份,该国51-64岁一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0%

D.在②对应的年份里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构成中,30-50岁和51-64岁比例均为40%

4.下列关于该国人口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十年来,该国某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降低就业年龄

B.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老龄化严重

C.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低

D.10年来,该国人口增长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大众出行进入了高铁时代。但是,在成昆铁路攀枝花至

昆明段却一直运行着一列上世纪的“公益”慢火车——6162/6161次“绿皮车”,成为了一道

独特的风景线。该次列车全程351公里,停靠26个站点,票价1元,全程票价21.5元,乘客

携带的货物根据重量另外收取少量费用,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出行难、物流难的困难。下图为

6162/6161次列车沿线部分站点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列车从20世纪运行至今,其原因是

①高铁建设问题难以克服②公路出行受天气影响大

③沿途地区人员流动量大④降低沿途居民出行成本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6.小明常年往返于龙塘坝和攀枝花,发现沿途荒漠广布、植被稀少,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可能

A.受副热带高气压B.纬度低,蒸发旺盛

C.背风坡,下沉干热气流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01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利马号称世界“没

有雨城”,但全年有半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

“毛毛雨”时常滋润,使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常年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7.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秘鲁寒流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B.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

C.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

8.右图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

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A.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B.实验室制作蒸储水的收集原理

C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D.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镇湖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手工刺绣(简称“苏绣”)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地。20

世纪80年代,该地苏绣多为农户家庭副业;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建成绣品街,集聚近500家

绣庄。近年来,当地绣商前往朝鲜寻找加工厂代工生产苏绣,并运回镇湖镇售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建设绣品街主要是为了

A.减少原料运输成本B.共用街区基础设施

C.降低绣庄地租水平D.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10.与苏州相比,朝鲜生产苏绣的区位优势是

A刺绣技艺水平较高B.刺绣人工成本较低

C绣品原料品质较优D.绣品市场距离较近

11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苏州市

A.降雪较少,房屋屋顶的坡度较小

B.降雨较多,高架桥上桥口路面的坡度较大

C.白昼较短,楼房在南向的间距较大

D.太阳高度角较大,壁挂式太阳能集热板与楼房墙面的夹角较大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与干流交接关系应为顺交,雅鲁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条,其

中顺交支流4条,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条,逆交支流21条(占总支流的56.8%),这一特征

说明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现在没有同。图甲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网构成图和雅鲁藏布江部

分河段河谷平面图。

材料二河流袭夺是指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

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的现象,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图乙是河流

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罕见

的大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大峡谷呈先成河(一条河

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亮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大于地壳上升的速度,

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由于该河的发育早于隆起构造,故称先成河),

而近年来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峡谷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造成的。

(1)指出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并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其

原因。

(2)若雅鲁藏布江是一条“袭夺河”,试描述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

(3)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极低,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传统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

播种,10月下旬一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叶片

生长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高于25℃时,植株生长弱,产品

质量差,低于1℃时,肉质根易受冻害。

潍县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

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企业加、连农户,生产、加工、一体化的新生产模式,使产品真

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下图分别示意山东该县地

形和气候要素分布。

气温(七)降水量(mm)

30600

500

400

300

200

斗.。玲

500-1000米南部日金方

200-500米-60

50-200米1357911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

(2)说出潍县萝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3)说明日本、韩国从我国大量进口萝卜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14.[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间胸襟,没有断吸收借鉴域外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

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敦煌文化足世界现存规模、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

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

泉等景观,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旅游景点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某旅游团夏季到敦煌旅游,假如你是导游,从气候角度需要提醒游客携带什么物品并说明理

由。

(2)材料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

资源性和社会性,当今广泛应用的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上海市于2019年7

月1日起实施城市生活分类后,北京、天津、西安、武汉等城市也陆续开始实施分类,标志着

我国城市开始进入分类时代,分类也纳入法制框架。

根据城乡没有同,城市生活分类方式为“有害、可回收物、厨余、其他”,农村分类方式

为“有害、可回收物、易腐、其他”。

试说明推进城市生活分类处理的原因,并为落实推进城市“分类”提出合理建议。

精编整理: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考地理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模)

(解析版)

由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有活力、开放程度、

创新程度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六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在中共的统筹布局下,

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呈现、深层次推进态势。但由于地理、历史等原

因,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城市化水平处于没有同的发展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是安徽省,其根本原因是

A.矿产资源贫乏B.经济发展水平低

C.对外开放程度低D.农业人口数量多

2.长江三角洲区域-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l.B2.C

【解析】

【1题详解】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所以安徽城市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故选Bo

【2题详解】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加强工业地

域联系,③错,④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加快城市

化进程,城市数量增多,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①错,②对。故选C。

【点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

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略举措。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

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

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

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在全面建设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①和②表示该国相隔十年的两个年

份劳动力年龄结构,且该国劳动力总数呈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29岁)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B.①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应的年份比②对应的年份时间晚

C.在①对应的年份,该国51-64岁一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0%

D.在②对应的年份里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构成中,30-50岁和51-64岁比例均为40%

4.下列关于该国人口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十年来,该国某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降低就业年龄

B.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最主要原因是老龄化严重

C.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低

D.10年来,该国人口增长

【答案】3.D4.C

【解析】

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3题详解】

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重,A错误。发达国家人

口中老龄化没有断加重,①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中51-60岁劳动力比重较小,对应的年份比

②对应的年份时间早,B错误。在①对应的年份,该国51-64岁一组的人口数占劳动力人口数

的30%,C错误。在②对应的年份里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构成中,30-50岁和51-64岁比例均为

40%,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十年来,该国某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十年中,该国劳动力人口的总量减

少,A错误。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过低,C正确,B错误。

10年来,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D错误。故选C。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大众出行进入了高铁时代。但是,在成昆铁路攀枝花至

昆明段却一直运行着一列上世纪的“公益”慢火车——6162/6161次“绿皮车”,成为了一道

独特的风景线。该次列车全程351公里,停靠26个站点,票价1元,全程票价21.5元,乘客

携带的货物根据重量另外收取少量费用,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出行难、物流难的困难。下图为

6162/6161次列车沿线部分站点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列车从20世纪运行至今,其原因是

①高铁建设问题难以克服②公路出行受天气影响大

③沿途地区人员流动量大④降低沿途居民出行成本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6.小明常年往返于龙塘坝和攀枝花,发现沿途荒漠广布、植被稀少,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可能

A.受副热带高气压B.纬度低,蒸发旺盛

C.背风坡,下沉干热气流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答案】5.D6.C

【解析】

【5题详解】

材料信息,该列火车的地区地形崎岖,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人员流动量比较小,该列火车

也是公益扶贫列车,票价低廉,降低了沿途居民的出行成本,③错误,④正确;该条线路没有

是高铁建设问题难以克服,而是高铁出行的需求小,①错误;沿线地形崎岖,公路线等级低,

坡度大,恶劣天气道路湿滑,且往往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而公路出行受天气影响

大,②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龙塘坝和攀枝花位于河谷地区,山高谷深,盛行风越过山脉下沉到谷底,气温升高,降水稀少,

因而在谷底形成了类似荒漠的景观,C正确;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没有是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的,A错误;干旱景观的形成是由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而没有仅仅由于蒸发旺盛,

B错误;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离海洋较近,D错误。故选C。

【点睛】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干热河谷主

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干热河谷的

形成是当地的地貌造就了它的荒芜,跟人为破坏没有什么关系。热河谷是对具备干、热两个基

本属性河谷带状区域的总称,在地理学上是一种小尺度范围的自然景观。

201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利马号称世界“没

有雨城”,但全年有半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

“毛毛雨”时常滋润,使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常年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n,w

7.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秘鲁寒流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B.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

C.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

8.右图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

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A.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B.实验室制作蒸储水的收集原理

C.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D.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答案】7.A8.C

【解析】

考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雾的形成条件,水滴的凝结条件。

【7题详解】

雾的形成条件是静风、逆温,雨的形成条件是水汽抬升或对流运动,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

最主要原因是秘鲁寒流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阻止了空气的对流运动,A对。地处

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是降水稀少的原因,B错。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是形成雨的条件,C错。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气流下沉,是降水少的原因,辐射雾是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形成,D错。

故选Ao

【8题详解】

右图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

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空气中水汽遇到介质附着物时,凝

结成水滴,c对。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实验室制作蒸储水的收集原理□是水汽遇冷凝

结形成,ADB错。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没有是水汽凝结,D错。故选C。

镇湖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手工刺绣(简称“苏绣”)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地。20

世纪80年代,该地苏绣多为农户家庭副业;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建成绣品街,集聚近500家

绣庄。近年来,当地绣商前往朝鲜寻找加工厂代工生产苏绣,并运回镇湖镇售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建设绣品街主要是为了

A减少原料运输成本B.共用街区基础设施

C.降低绣庄地租水平D.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10.与苏州相比,朝鲜生产苏绣的区位优势是

A.刺绣技艺水平较高B.刺绣人工成本较低

C.绣品原料品质较优D.绣品市场距离较近

11.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苏州市

A.降雪较少,房屋屋顶的坡度较小

B.降雨较多,高架桥上桥口路面的坡度较大

C.白昼较短,楼房在南向的间距较大

D.太阳高度角较大,壁挂式太阳能集热板与楼房墙面的夹角较大

【答案】9.D10.B11.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建成绣品街,集聚近500家绣庄在此集聚,逐渐产生与

吸引一系列相同、相近与相关企业,在该地聚集而成群形成以苏绣为主导企业的产业园区,这

样的目的就是增加集聚效应,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故选D。

【10题详解】

与苏州相比,朝鲜经济较落后,刺绣水平较低,A错;但由于劳动力价格较低,具有廉价劳动

力优势,B对;朝鲜只是苏绣的代工厂,利用的是朝鲜廉价劳动力,原料来自苏州,产品运回

苏州,C、D错。故选B。

[11题详解】

苏州降雪较少,但降水多,房屋屋顶的坡度较大,以便于排水,A错误:苏州降雨较多,为减

轻道路湿滑,高架桥上桥口路面的坡度较小,B错误;苏州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冬

季白昼较长,楼房在南向的间距较小,C错误;苏州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壁挂式太阳能

集热板与楼房墙面的夹角(该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较大,D正确。故选D。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与干流交接关系应为顺交,雅鲁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条,其

中顺交支流4条,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条,逆交支流21条(占总支流的56.8%),这一特征

说明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现在没有同。图甲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网构成图和雅鲁藏布江部

分河段河谷平面图。

材料二河流袭夺是指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

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的现象,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图乙是河流

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

袭夺前袭夺后

图乙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罕见

的大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大峡谷呈先成河(一条河

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亮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大于地壳上升的速度,

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由于该河的发育早于隆起构造,故称先成河),

而近年来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峡谷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造成的。

(1)指出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并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其

原因。

(2)若雅鲁藏布江是一条“袭夺河”,试描述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

(3)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极低,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1)从谢通门至加在段河谷形态呈现出宽谷(U型谷)和峡谷(V型谷)相间分布的特点。

从谢通门至加查没有同河段由于板块挤压没有均匀,导致拍升速率没有同,峡谷段拍升速率

高)(润流玉切作用强,河谷形态发育成V字型,而宽谷段抬开速率低,河流流速慢,大策的泥

沙卵石沉积使得原来的v型河谷变成U型河谷,即发育成宽谷。

(2)古雅鲁藏布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属两条没有同的水系。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喜马拉雅山的

南侧,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又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

作用强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古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切断山脊,使古雅鲁藏布江改道,

流向布拉马普特拉河。

(3)大峡谷的形成有利于西南季风携带印度洋的水汽和热量深入,使藏东南地区降水丰富,也使

该地的热带气候向北推移:促进了该地区山脉南北两侧的动植物的交流与混合:减小了该地山脉

的南北坡自然带差异。

(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城市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电力需求量小:与外

界联系没有方便,开发电力向外输送困难。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的综合开发等知识点,考查了学

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要图中雅鲁藏布江部分河谷分布

图进行分析。读图可知,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呈现出宽谷(U型谷)和峡谷(V型谷)相间分

布的特点。所学知识,雅鲁藏布江位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峡谷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的,宽谷

主要是由河流侧蚀性成的,因而可以推测峡谷可宽谷是由于地壳抬升的差异形成:峡谷段抬升

速率高,河流下切作用强,河谷形态发育成V字型;宽谷段抬升速率低,河流流速慢,大量的

泥沙卵石沉积使得原来的V型河谷变成U型河谷,即发育成宽谷。

(2)材料二和图乙信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即布拉马普特拉河溯源侵蚀切

穿喜马拉雅山的过程,河流的侵蚀能力强弱受河流落差和水量大小的影响。布拉马普特拉河发

源于喜马拉雅山南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量大,

因而侵蚀能力更强,先切穿喜马拉雅山,使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布拉马普特拉河。

(3)该小题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了某一要素的改变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对气候,

大峡谷的形成有利于西南季风携带印度洋的水汽和热量深入,使藏东南地区降水丰富,也使该

地的热带气候向北推移;对河流水文特征,使雅鲁藏布江水量充沛;对生物,形成了丰富的生

物多样性景观,促进了该地区山脉南北两侧的动植物的交流与混合,减小了南北坡自然带差异。

(4)影响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交通、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资

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该地地形复杂,交通没有便,开发电力向外输送困难;

位置偏远,人口、城市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电力需求量小;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资金和技

术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传统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

播种,10月下旬一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叶片

生长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18℃;高于25℃时,植株生长弱,产品

质量差,低于1℃时,肉质根易受冻害。

潍县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

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企业加、连农户,生产、加工、一体化的新生产模式,使产品真

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下图分别示意山东该县地

形和气候要素分布。

(D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

(2)说出潍县萝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3)说明日本、韩国从我国大量进口萝卜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答案】(1)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中纬度地区,光照充足,

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利于萝卜的糖分积累;有河流,灌

溉水源充足,保证萝卜品质等。(任答三点)

(2)气象灾害:低温冷害;霜冻。

措施:种植时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起到增温、保温的作用;降温前可以进行土壤,可提高

土壤和空气湿度;霜冻前熏烟,也可起到驱寒增温的。(任答两点)

(3)日、韩两国耕地面积小,用于种植萝卜的面积小,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萝卜营养高,日、

韩两国市场需求量大:种植萝卜的经济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低,萝卜种植面积小;距离中国近,

便于从中国进口萝卜等。(任答两点)

(4)通过修建温室大棚等设施,调节温度和湿度,改造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深加工提

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新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

食品要求;加强宣传提升度,拓展国际市场等。(任答两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详解】(1)本题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应从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等)、

地形、土壤、水源四方面进行分析。

(2)华北地区秋季降温快,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害、霜冻等;可采取以下三大

类措施应对以上气象灾害,一是降低土壤的降温速度(地膜覆盖、灌溉等),二是增强大气逆辐

射(熏烟等),三是促进农作物生长速度(增施有机肥等),提高其抗寒能力。

(3)本题首先应分析日、韩两国国内萝卜的供需状况(生产量小于需求量),其次应分析中、韩两

国从中国进口萝卜的便利性。

(4)由材料可知,潍县萝卜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生长期内易受低温冷害、霜冻等气象灾害的

影响,技术水平较低,产销模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提出促进潍县萝卜产业可持续发

展的措施;此外,还应针对如何提高和保障萝卜品质提出具体措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图文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

般。

14.[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间胸襟,没有断吸收借鉴域外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

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敦煌文化足世界现存规模、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

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

泉等景观,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旅游景点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tlWHXK

西ar

玉关寿丹魔鬼城r;安西博物馆

n(/

图谢限城故E

(1)某旅游团夏季到敦煌旅游,假如你是导游,从气候角度需要提醒游客携带什么物品并说明理

由。

(2)材料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答案】(1)携带物品:足够的饮用水:防治中暑和感冒的:夜间御寒的外套:白天防紫外线的防晒

标、遮阳帽、墨镜;防沙尘的纱巾等。理由:敦煌地处沙漠,气候干燥,容易出现沙尘天气,夏

季白天气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昼夜温差较大。

(2)有利条件:敦煌莫高窟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