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遗传与变异详解演示文稿第一页,共二十八页。优选第十三章遗传与变异第二页,共二十八页。第一节细菌的变异现象一、形态结构变异鼠疫耶氏菌
3-6%食盐多形态性
第三页,共二十八页。正常形态细菌青霉素、溶菌酶L型变异蜡样芽胞杆菌L型的镜下形态(多形性)第四页,共二十八页。特殊结构的变异炭疽杆菌42-43℃10-20天失去形成芽胞能力,毒性降低二、菌落变异光滑型菌落在陈旧培养基中长期培养粗糙型菌落第五页,共二十八页。三、毒力变异增强白喉棒状杆菌β棒状噬菌体获得白喉毒素减弱牛分枝杆菌胆汁、甘油、马铃薯培养基
13年(230代)卡介苗四、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为耐药性变异。第六页,共二十八页。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细菌染色体\染色质(chromosome\nucleoid)2.质粒(plasmids)3.转位因子4.噬菌体(bacteriophages/phages)第七页,共二十八页。一、质粒质粒特点:(1)能自我复制并传给子代(2)几种质粒可共存于一个菌体中(3)可从一个菌转移到另一个菌(4)质粒可自行丢失(5)有些质粒可整合到细菌核质DNA上,称为附加体。它还可以从核质DNA上脱落下来。第八页,共二十八页。F质粒(fertilityplasmids)——编码细菌性菌毛R质粒(resistanceplasmids)——编码细菌耐药性Vi质粒(virulence
plasmids)——编码细菌毒力因子Col质粒——编码大肠埃希菌的细菌素举例:第九页,共二十八页。二、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第十页,共二十八页。(一)、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是最小的转位因子,<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二)、转座子(transposon,Tn)>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耐药性基因、抗金属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转座子的特征转座子携带耐药或毒素基因Tn1Tn2Tn3AP(氨苄青霉素)Tn4AP、SM(链霉素)、Su(磺胺)Tn5Km(卡那霉素)Tn6KmTn7TMP(甲氧苄氨嘧啶)、SMTn9Cm(氯霉素)Tn10Tc(四环素)tn551Em(红霉素)Tn971EmTn1681大肠埃希菌(肠毒素基因)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三)、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是一些具有转座功能的溶原性噬菌体,当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能改变溶原性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三、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
是侵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从噬菌体吸附到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的过程称为噬菌体复制周期\溶菌周期\裂解周期。这种能在敏感细菌中增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叫毒性噬菌体(virulencephage)。某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噬菌体DNA整合到细菌核质DNA上,随细菌的增殖而传代,细菌不发生裂解,这种噬菌体叫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溶原性噬菌体。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第三节细菌的变异机制一.突变(mutation)(1)碱基置换(2)碱基缺失(3)碱基插入自发突变——频率≈1/106-1091.小突变2.大突变(染色体畸变)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基因转移(genetransfer):外源DNA进入受体菌。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
:转移的DNA与受体菌DNA发生重新整合。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基因转移重组的方式: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片段,整合后改变了受体菌的遗传性状。1.转化(
Transformation)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沟通,使遗传物质从供体菌传递到受体菌。
2.接合(Conjugation):①F质粒的接合②R质粒的接合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接合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F+F-F+F-F+F+F+F+DonorRecipientF+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把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使受体菌遗传性状发生改变。3.转导(Transduction):(1)普遍性转导(2)局限性转导完全转导流产转导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1)、普遍性转导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2、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transduction)或称特异性转导,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溶原期时,噬菌体DNA整合在细菌染色体特定部位,噬菌体DNA发生偏差分离,将自身的一段DNA留在细菌染色体上,而带走了细菌DNA上两侧的基因。当其转导并整合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保密协议条款说明书
- 中级经济师复习全书及试题答案
- 网络平台运营管理与服务优化方案
- 公共关系与组织行为学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钻孔机器人设计关键技术解析
-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计划
- 秋季教学活动总体规划计划
- 图书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素描十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面对挫折教育
- 足疗店装修施工合同协议
- 装饰布展项目合同协议
- 《骨膜下注射技术》课件
- 建筑垃圾清运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2030中国前列腺癌筛查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社保知识视频课件
- T型梁的装焊船体加工与装配课件
- 顶级广告设计公司方案汇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概述》课件
-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五轴3D点胶机在手机中框制造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