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三单元 内_第1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三单元 内_第2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三单元 内_第3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三单元 内_第4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三单元 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训练(三)一、选择题(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四,28)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这表明()中国主权的丧失天朝体制逐步崩塌中西方地位平等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答案B解析材料“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天朝体制逐步崩塌,故B项正确。(2017・北京新东方高三联考模拟,16)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答案D解析这一时期英国对外扩张的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扩张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A项错误;三角贸易指的是黑奴贸易,不涉及中国,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协定中国关稅,控制中国海关,时间不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中英贸易中,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故D项正确。(2017・河南濮阳一模,28)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遭到战争破坏严重对外贸易受到限制受新通商口岸冲击抵制洋货运动兴起答案C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破坏了广州的对外贸易,但不是导致广州对外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故B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同时作为通商口岸被开放,因此广州对外贸易受到新通商口岸冲击,故C项正确;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2017・河南高考诊断A卷,28)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换约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开放了汉口、九江等通商口岸,故A项正确;中日甲午战争战败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故D项错误。(2018・揭阳一模,27)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谈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导致国人“漠然不以动其心”的主要原因是()满清以天朝上国自居,国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天高皇帝远,国人喜明哲保身专制统治剥夺人民政治自由列强侵华,对国人采取挑拨与分化答案C解析君主专制统治实行愚民政策,导致民众国民意识淡薄,缺乏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经国耻历国难”也不足以警醒国人,故C项正确。(2017・赣州二模,26)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哪一场战争()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侵略国家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故时间应当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提及该事件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故C项正确。(2018・衡水金卷高考模拟,28)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答案C解析材料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且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的结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前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中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故C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中国人开始改变学习西方的方向,故D项错误。(2017・北京精华学校高考考前测试,16)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A•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答案D解析题干信息并不能体现出四川、广东的食盐价格就一定便宜,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并不能说明其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故B项错误;1853年太平军的活动范围波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而允许“私盐”入楚,并不能起到封锁经济的作用,故C项错误;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军在长江流域活动频繁,从而影响了官盐的贩运,所以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故D项正确。(2017・江西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9)下图是1912年3月时任中国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帛黎主持印制的奇特的邮票。上面有“大清国邮政”“临时中立”和“中华民国”字样。下列关于这组邮票说法正确的是()反映法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承认说明当时中国内政外交全盘失手迎合了国民对旧政权的怀念心理暗含列强对中国政治变动的观望答案D解析该项与“大清国邮政”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该邮票由法国人主持印制,体现了他的意图,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2年”可知,政局变动中,该法国人在“大清”和“中华民国”之间,保持“临时中立”的观望态度,故D项正确。(2017・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三,28)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曾国藩守旧亦维新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晚清的地方势力一度比较强大,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故A项正确;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后,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是在袁世凯死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曾国藩的思想,故D项错误。(2017・济宁高三期末,16)1903年,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中公开宣布:“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该言论从本质上反映出()革命派与改良派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中国的时代潮流发生重大变化向西方学习的层次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革命派与改良派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不能体现材料的本质内容,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体现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由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故C项正确;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仍然停留在政治制度的层面,故D项错误。(2017・泸州高考冲刺诊断,29)辛亥革命进行中,广东阳江县的巡防营与起义的革命党人打了起来,最后把革命党人堵在当地学堂,由于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类似情况在起义各地多有发生。其原因是()A.交战双方遵守国际公法B.崇尚人道主义精神C.新式学堂享有领事保护D.传统重学风气影响答案D解析交战双方都为中国人,不涉及国际交往规则,故A项错误;如果真的尊重人道主义精神,就不会有革命党的流血起义,故B项错误;新式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推动教育近代化的学堂,不享有领事馆的保护,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大庆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允许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凡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商行打交道。外国商人买卖货物、交纳商税皆为行商代为办理;凡外国商人一切居住行动,皆由行商负责管束、担保;凡清政府有所宣示或外国商人有所陈请,皆由行商居间传达。此外,清政府又有许多条例和章程,如外国商人到广州,必须住在洋行附近的商馆(或称夷馆)内,不得擅自外出。又外国商人不得携带妇女居住商馆,不得在广州过冬,不得在广州乘轿子;不得雇用中国人服役,不得雇人传递消息等;清政府还规定,凡出海商船装载不得超过五百石,如有打造装载五百石以上的船出海者,一律发到边境充军。又规定船上一切人员都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貌、履历、籍贯等,以供官府稽查。——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二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驻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今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摘自中英《南京条约》(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外交往的相关信息并指出其政策。(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变化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答案(1)信息:限定一口通商;严格约束外商活动;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公行垄断;政府不与外商直接通商。(任意3点)政策:闭关锁国或海禁政策(或限制与外国往来等)。(2)变化:由开放广州一口通商口岸到开放五口;由自主开放到被迫开埠;由官设公行管理到自由贸易;由西方居民居住受限到允许自由居住;由存在索贿到明确税费;由与公行接触到与官府打交道。(任意答出5点)影响:五口通商后,中国被逐步纳入世界市场之中,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或答出中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和产品输出国;从分散孤立到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或答出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商品经济逐步取代自然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等。言之有理即可。)14.(2017・邵阳三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封日本“劝降书”(节选)大日本海军司令官中将伊东祐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察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行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亡)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谨布上文伊东祐亨顿首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这封劝降书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角度一:伊东祐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理由:他认为中国社会固守传统、不思进取;科举考试落后;重视不实用的文艺,不重视科技;闭关锁国、腐败落后;不能像日本一样进行彻底的改革等。(任意写出其中四点)总结:以上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比较客观。(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角度二:伊东祐亨的信是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主义思想厚颜无耻的体现。理由:他以强凌弱;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薄情寡义;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典型体现等。(任意写出其中四点)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