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机械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机械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机械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机械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图A》教学大纲课程编号:631066课程名称:机械制图A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alDrawingA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学时(理论+实践):64学时(56+8)学分:4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选用教材:《机械制图》第6版,何铭新钱克强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制图练习册》第6版,何铭新钱克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1.刘朝儒吴志军等主编:《机械制图》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制图教研室编,《机械制图》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FrederickE.Giesecke等著,焦永和改编,《TechnicalDrawing》,清华大学出版社;4.ThomasE.French等著,焦永和改编,《EngineeringDrawingandGraphicTechnology》,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中英文课程简介:机械制图课程是由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是我校地质工程(勘查工程方向)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主要由制图基础、画法几何和机械图三部分组成。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培养学生对三维形体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能正确地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就是为专业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学习以及职业能力提供基础的平台。Thecourseofmechanicaldrawingisadisciplinewhichformedduetorequirementofproductivepracticeandscientificresearch,andisacompulsorybasiccourseforundergraduatestudentmajoringinGeologyEngineering.ItconsistofBasicGraphics,DescriptiveGeometryandMechanicalDrawing.Through

the

studying

of

thiscourse,studentsshouldmasterbasistheoryandmethodoforthographicdrawing,andmustunderstandhowtoreadandwriteengineeringdrawing.Thinkingandexpressionabilityofspaceobjectofstudentscanbeenhancedviadrawingpractice.Thiscourseinprofessionaltrainingobjectiveswillfocusonpracticalandeducationalplatformwhichprovideforstudentsinspecialtycourse,coursedesign,graduationproject

andprofessionalability.二、课程目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研究采用投影法设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与方法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和设计创造能力。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有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科,机械制图是工程图学的一个分支。在现代工业中,工程图样作为构思设计方案、完成设计和制造过程的主要媒介,起到了推动科技发展、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因此,每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这种语言,具备画图和看图的能力。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并以读图为重点,为他们在后续课程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和发展阅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打好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使用平行投影的方法以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2.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3.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4.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5.培养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三、教学基本要求1.学习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主要学习正投影法,使学生掌握利用二维平面来表达三维物体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2.学习正确地运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进行尺规绘图、利用计算机绘图及徒手绘制草图三种绘图方法和技能。3.培养学生空间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构型表达能力。加强学生想象构型和设计能力的训练与指导。4.掌握《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学生查阅标准、正确地执行和应用标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5.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将所学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巩固。6.熟练地掌握通过不同的视图表达方法绘制组合体,并具备熟练识读、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备图的基本能力。7.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四、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概括了解图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图样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任务以及学习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第二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及学习方法第三节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考核要求了解:本部分内容。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家标准的作用,掌握并认真执行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绘图方法和作图步骤。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几何作图方法,学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并做到作图正确、图线分明、字迹工整、整洁美观。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第二节尺规绘图的操作方法和制图步骤第三节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和圆弧连接的线段分析考核要求了解: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制图的基本方法。理解: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国家标准的作用。掌握:图线的正确应用、几何作图方法、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做到作图正确、线型分明、字迹工整、清洁美观。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投影法的原理、分类,建立正投影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行投影的特性,空间形体正投影图的画法。全面了解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角中的各种位置的投影特征和作图方法,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图示法,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取点和直线的方法,掌握两直线相对位置、直线与平面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投影法第二节多面正投影和点的投影第三节直线的投影第四节平面的投影第五节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考核要求了解: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空间各种几何要素的投影及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理解:正投影的基本概念,点、直线和平面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投影特性。掌握:空间形体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点、直线和平面的图示法,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的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直线与平面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第三章立体的投影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立体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应重点掌握回转体的投影以及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基本原理与作图方法(主要掌握取纬线圆方法)。能分析平面与常见平面立体、回转体截交线的性质和形状,掌握求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掌握两回转体相贯线的基本作图方法,主要掌握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了解用辅助平面法求两回转体相贯线的基本原理与作图方法;掌握两同轴回转体相贯线的性质与作图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立体及表面的点与线第二节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第三节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第四节两回转体表面相交考核要求了解:立体的构成方法及分类;用辅助平面法求两回转体相贯线的基本原理与作图方法。理解:各种立体的投影特性;回转体转向线的投影以及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基本原理。掌握:立体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和投影图画法,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求截交线的基本方法;两回转体相贯线的基本作图方法。第四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各种表面邻接关系的画法;学会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做到视图投影正确、图面整洁、线型分明;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构型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关系第二节画组合体的视图第三节读组合体的视图第四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第五节形体构型基础考核要求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在给定条件下构思不同结构、形状的组合体,并画出视图。理解:组合体上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尺寸基准的含义,能按“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注全组合体的尺寸。掌握:初步掌握二维和三维形状构思、设计、创新的方法,能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和阅读组合体的投影图。第五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和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规定标注及简化画法,了解各种表达方法的应用范围。学会恰当运用常用的表达方法正确表达机件。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与构思能力和阅读多面正投影图的能力,为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打下基础。教学内容第一节视图第二节剖视图第三节断面图第四节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考核要求了解:机件表达方法的种类和应用。理解: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基本概念与作图特点和应用条件。掌握:机件各种表达方法的画法,并能按要求画出指定方向和位置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等。第六章标准件和常用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基本知识及作用;理解标准件的规定标记的含义;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连接、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熟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键、销、轴承的规定画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螺纹和螺纹紧固件第二节齿轮以及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第三节键和销第四节滚动轴承第五节弹簧考核要求了解: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作用及有关的基本知识及其规定画法。理解:标准件的规定标记的含义;齿轮模数与轮齿各结构之间的关系;轴承及其装配画法,圆柱销、平键和圆柱弹簧的规定画法。掌握:螺纹、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并能按已知条件进行标注;直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第七章零件图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介绍机械设计与制造概念、培养工程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将为后续装配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零件与机器、零件图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零件上常见结构的作用和绘制方法,能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对不同零件进行正确表达,会阅读零件图,会标注零件图尺寸和技术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零件图概述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第三节零件的尺寸标注第四节表面粗糙度第五节极限与配合以及几何公差简介第六节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第七节读零件图考核要求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图中技术要求的概念和作用。理解:零件功能结构、工艺结构、尺寸基准、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能按要求绘制一般零件的草图、尺规绘图和利用计算机绘图;能按要求正确表示工艺结构和标注表面粗糙度、极限偏差、材料等技术要求。第八章装配图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装配图的内容、作用和特殊表达方法,掌握绘制、阅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够绘制中等难度的装配图及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教学内容第一节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第二节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零件序号、明细栏第三节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第四节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第五节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考核要求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内容及表达方法。理解:装配工艺的合理性。掌握:绘制和阅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能够绘制中等难度的装配图及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各章节学时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总学时讲授课时实验课时绪论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发展历程0.50.5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制图基本知识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尺规绘图操作方法和制图步骤平面图形尺寸标注和线段分析5.53.50.51222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点线面投影投影法多面正投影和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10811224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立体的投影立体及表面上的点和线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两回转体表面相交1082233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组合体视图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关系画组合体的视图读组合体的视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形体构型基础101022222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机件常用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视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10824112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标准件表达方法螺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