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均匀分布于各细胞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蛋白质C.脂质在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脂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2.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是所有生命系统的核心元素 B.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C.糖类和脂质都只含C、H、O D.胰岛素中的氮元素主要在肽键中3.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4.1988年,阿格雷分离出了细胞膜中的水通道蛋白;1998年,麦金龙测出了K+通道立体结构。为此他们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的水通道蛋白等所有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和磷脂分子间隙的运输方式不同C.一种离子通道蛋白只能运输同一种离子D.不同细胞运输同种离子或分子的方式可能不同,蛋白质也可以不同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6.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lα)。在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内积累的HIF-lα可以促进EPO的合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此外,该研究可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高原的人细胞内HIF-1α的水平可能要比一般人高B.干扰HIF-lα的降解可能为治疗贫血提供创新性疗法C.若氧气供应不足,HIF-lα会使EPO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D.抑制癌细胞中HIF-lα基因的表达可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7.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落粒性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7/16D.野生稻多表现落粒,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8.(10分)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RIH)为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环状十四肽),可以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目前可以人工合成,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SRIH治疗时可以采用注射或口服方式B.SRIH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13分子水C.SRIH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参与D.SRIH可随体液定向运输到垂体和胰岛二、非选择题9.(10分)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不致死。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1)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与豌豆的自交相比,玉米自交需要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_。(2)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①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未分离。②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若用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产生子代的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为_______,该育种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______。10.(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题目。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来形如花冠,故而得名。2019-nCoV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其基因组特征与哺乳动物相似。此病毒已在世界感染多人。(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A.这种病毒入侵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B.由于没有核糖体,这种病毒无法合成蛋白质,其包膜组成为几丁质;C.病毒的一分子遗传物质水解后可产生一个核苷,一个含氮碱基与一个磷酸基团;D.此病毒为单股正链RNA,但不依靠宿主细胞就无法复制,不常发生变异。(2)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为_____,这类病毒在入侵细胞时,蛋白质外壳_____(会/不会)进入细胞内;由于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病毒入侵细胞后可直接进行转录,省去_____的过程。(3)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会出现发热等症状,此时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分析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使_____转换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抗体并不会与其他病症(如钉宫病)的抗原结合,这体现了_________。某人感染了这种病毒并痊愈,此人在短时间内再次接触此病毒,他/她大概率_____(会/不会)再次感染,原因是_____。(4)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病毒检测试剂盒,以此来检测病毒,检测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使用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病毒的中间宿主为蝙蝠,某些情况下,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这是因为_____。11.(14分)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回答下列问题:(1)己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改造后的基因决定第84位丝氨酸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应设计为____。(2)若t-PA改良基因的粘性末端如图所示,那么需选用限制酶____和____切开质粒pCLY11,才能与t-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在连接时需要用到___酶。(3)应选择____(能/不能)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并形成菌落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目的是____。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需选择呈____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4)以上制造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称为____工程。12.“曲水芦苇荡,鸟息红树林,万顷荷色美,人鸟乐游悠”,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沙湿地将红树林、芦苇荡、莲花池坐拥怀中,对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南沙湿地构筑了丰富的湿地空间,其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这是________的一种表现。南沙湿地是珠江三角洲有名的“鸟的天堂”,每年冬天,游客可以观赏到“万鸟归巢”的壮观景象,其中既有迁来的冬候鸟,也有白鹭等长期栖息在该区域的________。各种生物的活动随着季节发生着变化,研究这种变化的学问就是________。(2)若向南沙湿地再投放800只白鹭,则与之前相比,其K值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90年代,当地政府就关注到南沙湿地这一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了人工改造,如有序开挖河道,根据生物的不同习性,设计多种________技术,放养不同的鱼虾,以及种植红树林和芦苇、荷花等,打造有特色的________工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脂肪的作用是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能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详解】A、淀粉在植物不同细胞中的含量是不同的,A错误;B、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B错误;C、脂质中的性激素在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D、脂质中的脂肪才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故选C。2、C【解析】

1、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降;2、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形成水,并形成肽键;3、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详解】A、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故碳是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A正确;B、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人体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降,B正确;C、脂质中的磷脂含有C、H、O、N、P,C错误;D、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其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B【解析】【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正确;蛇毒中的磷脂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磷脂分子的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B错误;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如粥样动脉硬化的风险,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了解细胞中脂质的常见种类以及功能,并根据不同脂类物质的功能结合提示分析答题。4、A【解析】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水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水通过水通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详解】A、细胞膜上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A错误;B、水直接跨膜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通过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方式为协助扩散,所以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和磷脂分子间隙的运输方式不同,B正确;C、通道蛋白具有特异性,一种离子通道蛋白只能运输同一种离子,C正确;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载体蛋白也不同,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设置“水通道蛋白”的情境,考查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生物膜的结构以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与联系。5、A【解析】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均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的配子中的一个和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详解】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致,基因突变是DNA上的某一基因发生变化(微观变化),而染色体(宏观)没有变化,A项符合题意;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即A也发生缺失,均表现出了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基因与染色体是否存在平行关系,要看二者的行为变化如分离、组合、数目变化是否是同步的。6、C【解析】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在氧气供应不足时,在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内持续表达并积累的低氧诱导因子(HIF-lα)可以促进EPO的合成,进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氧气供应不足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低氧诱导因子(HIF-lα)之间为反馈调节。【详解】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而在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内会积累HIF-lα,因此生活在高原的人体内HIF-1α的水平可能要比一般人高,A正确;B、干扰HIF-lα的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lα可以促进EPO的合成,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进而改善贫血状况,B正确;C、在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内积累的HIF-lα可以促进EPO的合成,可见,若氧气供应不足,HIF-lα会使EPO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C错误;D、抑制癌细胞中HIF-lα基因的表达可以使EPO的合成减少,从而抑制红细胞增殖,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作为信息类题目,需要考生从题干中提取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低氧诱导因子(HIF-lα)之间关联等信息来解决问题。7、C【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解可知,落粒与不落粒杂交后代全为落粒,则落粒为显性,F1自交后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水稻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落粒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则杂合不落粒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自交后都表现为不落粒,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3/16,C错误;野生稻多表现落粒,落粒后遇到适宜的环境利于萌发产生后代,因此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D正确。8、C【解析】

肽类激素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联接而成,进入消化系统将被消化掉,所以口服无效,只能通过静脉注射法进行获取,肽键数=水分子数。【详解】A、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为肽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不能口服,A错误;B、SRIH为环状十四肽,可能不含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14分子水,B错误;C、SRIH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系,C正确;D、SRIH可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染色体片段)缺失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9号染色体中1条较短)黄:白=1:1套袋和人工授粉父本同源染色体1:1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据图分析,图一异常染色体比正常染色体短,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二9号染色体有3条,且T所在的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详解】(1)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显微镜观察,三种可遗传变异方式中只有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能够受精的花粉只有t,则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与豌豆的自交相比,玉米自交需要增加的操作是套袋和人工授粉,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①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乙(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②图二中的植株乙在減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所以可产生的配子有T、Tt、tt、t四种,比例为1:2:1:2;若用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产生子代的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为1:1,该育种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点睛】变异主要分为两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10、ABCDRNA会RNA-DNA-RNAB淋巴细胞抗体具有特异性不会痊愈者体内产生了抗体,短时间内不会感染分子杂交(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专性寄生的生物,需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019-nCoV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阻止其传播,而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的抗原与抗体结合。【详解】(1)A、这种病毒的外壳为膜蛋白,与生物膜系统无关,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无法自主合成蛋白质,其包膜组成为糖蛋白,B错误;C、2019-nCoV的遗传物质为RNA,一分子RNA初步水解可形成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可形成核糖、含氮碱基(A、U、G、C)和磷酸,RNA为大分子化合物,不只含有一个含氮碱基与一个磷酸基团,C错误;D、此病毒为单股正链RNA,容易发生变异,D错误。故选ABCD。(2)由题意可知,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外有包膜,这类病毒在入侵细胞时,蛋白质外壳会进入细胞内;由于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病毒入侵细胞后可直接进行转录,省去RNA-DNA-RNA的过程。(3)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抗体并不会与其他病症(如钉宫病)的抗原结合,这体现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由于某人感染了这种病毒并痊愈,因此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若此人在短时间内再次接触此病毒,他/她大概率不会再次感染。(4)研究人员紧急研发了病毒检测试剂盒,以此来检测病毒,检测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使用分子杂交法;由于(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点睛】本题以热会热点为素材,考查病毒的结构和繁殖,以及机体对病毒的免疫过程,由于考生对新病毒的认识不足,此题难度相对较大。11、AGAXmɑⅠBglⅡDNA连接酶不能以便筛选出导入质粒pCLY1I的大肠杆菌白蛋白质【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蛋白质工程可以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详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则其编码序列为TCT,所以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AGA。(2)若要质粒pCLY11与t-PA突变基因高效连接,需质粒和突变基因切割后产生黏性末端能碱基互补配对,t-PA突变基因切割后的黏性末端分别为:-GGCC和-CTAG,故质粒pCLY11需要用XmaI和Bg/II切割,连接时需要应DNA连接酶。(3)由于质粒上以新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所以选择不能再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并形成菌落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以便筛选出导入质粒pCLY1I的大肠杆菌。重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