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用于抑制或杀灭体表和周围环境微生物的药物称为消毒防腐药用于体内抗微生物、寄生虫感染及恶性肿瘤的药物称为化学治疗药,其治疗方法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第一节概述药物-病原体-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抗菌作用耐药性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体内过程抗病能力致病作用化疗药物病原体机体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如放线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包括天然抗生素和部分合成抗生素。抗菌谱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根据抗菌谱的大小,将抗菌药分为窄谱抗菌药和广谱抗菌药。窄谱抗菌药: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的药物。如异烟肼主要对肺结核分枝杆菌有作用。广谱抗生素:能对多种不同的病原菌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如第三、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抑菌药是指在体外培养基中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杀菌药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具有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由于病原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使药物的抗菌作用减弱或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当病原体对某种化学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同类或者不同类的药物也有同样耐药时,称为交叉耐药性或者交叉抗药性。抗菌后效应指抗生素发挥抗菌作用后,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后效应长的药物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且疗效不减。第二节抗生素一、β-内酰胺类(一)青霉素类(二)头孢菌素类二、大环内酯类三、氨基糖苷类四、四环素类和氯霉素五、其他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一、β-内酰胺类本类药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一)青霉素类【作用】革兰阳性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敏感的金黄色葡萄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抗药金葡菌易产生青霉素酶,使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裂解,使其失去活性。【临床运用】1、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蜂窝组织炎、心内膜炎、产褥热、猩红热等首选青霉素。也常用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及葡萄球菌的敏感菌株引起的疖、痈等,宜首选青霉素。2、革兰阴性球菌感染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淋病,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3、革兰阳性杆菌感染:如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因青霉素对这些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无作用,故应及时合用相应的抗毒素。4、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等5、放线菌感染:如放线菌引起的局部肉芽肿样炎症、脓肿、多发性瘘管及肺部感染、脑脓肿等,常需大剂量长程用药。【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最常见)①一般过敏反应:药热、药疹、血清病型反应等②过敏性休克(最严重):表现冷汗、四肢冰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过敏性休克发生与剂量、给药途径无关。2.赫氏反应: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炭疽病时,可有症状加剧的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颤、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并可危及生命。可能与大量病原体被杀死裂解后释放的物质有关。3.其他(1)局部刺激:i.m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硬结。以钾盐为重。(2)水电解质紊乱青霉素钾盐大剂量静脉注射易引起高血钾症,甚至心律失常。(3)青霉素脑病:青霉素鞘内注射一次超过2万U或大剂量快速静脉给药时,可引起头痛、肌肉震颤、惊厥、昏迷等类似癫痫发作。称为青霉素脑病。
本类药是在天然青霉素的基础上,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一类青霉素。其抗菌机制、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同,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部分合成青霉素分类常用药物特点及应用耐酸不耐酶青霉素类青霉素V非奈西林口服吸收好,在胃酸中不被破坏,但不耐酶。用于轻度和中度感染。耐酸耐酶青霉素类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口服易吸收,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杀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且耐酸不耐酶。主用于伤寒、副伤寒、呼吸道、泌尿道和胆道感染。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羧苄西林磺苄西林替卡西林不耐酸不耐酶,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青霉素类美西林替莫西林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如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变性杆菌引起的泌尿道、软组织感染。(二)头孢菌素类本类药是以7-氨基头孢烷酸联接不同侧链而成的部分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类酶的稳定性较高,抗菌谱广,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过敏性休克罕见。【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热、血清样反应等,偶见过敏性休克2、肾损害:由肾排泄,大剂量使用有一定肾毒性,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血中尿素氮升高。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饭后服用可减轻。4、二重感染5、其他(四)β-内酰胺类药物的用药护理1、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详细询问病人用药过敏史,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有变态反应疾病者谨慎。凡初次应用、用药间隔3天以上、更换批号均需重新做皮肤过敏试验。用药后应留视病人30分钟,无反应者方可离去。过敏反应的抢救皮试和用药前,准备抢救药物发生过敏性休克,就地抢救,立即皮下注射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可重复用药。严重者可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呼吸困难给予吸氧2、青霉素水溶液不稳定,应现用现配。青霉素制剂不宜与任何制剂同时使用;青霉素最适宜PH值为5-7.5,故静脉滴时最好选用0.9%氯化钠稀释;避免在饥饿状态下注射青霉素;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3、青霉素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及氧化剂易被破坏,应避免配伍使用。青霉素G盐有较强刺激性,宜选用深部肌肉注射或缓慢静注。为避免肌注的疼痛和静注引起静脉炎,宜每次更换注射部位,并用热敷。4、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做皮试,并密切观察,过敏性休克的处理与青霉素一样5、第一代头孢素类有较强肾毒性,肾功能不全者慎用。6、头孢菌素类可抑制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故可能并发出血。7、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一代歌后惠特尼休斯顿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易发生双硫仑反应的药物1.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2.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二、大环内酯类是一类具有14~16碳大环内酯环相同化学结构的抗菌药。本类抗生素有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本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项目天然品部分合成品常用药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特点①抗菌谱较青霉素广,②对胃酸不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低,pH<4时几无抗菌活性。③血药浓度较低,组织中相对较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④主要经胆汁排泄,对胆道感染效果好。①抗菌谱广,对G-菌抗菌活性增高。②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③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④半衰期较长,用药次数少。红霉素红霉素是从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常用的有琥乙红霉素、提托红霉素和可供静脉滴注的乳糖酸红霉素。【应用】主要对β-内酰胺类耐药革兰阳性菌和对青霉素过敏者。【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肌内注射疼痛剧烈,不宜使用;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2、胃肠道反应:口服红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3、肝损害: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尤其是在应用酯化红霉素时,可致胆汁淤积、肝大和转氨酶升高等。孕妇及肝脏疾病病人容易发生,不宜应用;婴幼儿慎用。4、耳毒性:每日剂量大于4g易发生,常发生在用药后1-2周。损害以耳蜗为主,症状以耳聋多见,前庭功能亦可受损。5、过敏反应:偶见药热、皮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用药护理1、本类药物口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因食物可影响吸收,一般应餐前或餐后3-4小时服用。肠溶片应整片吞服,不能与酸性药同服。静滴因刺激性大可引起局部疼痛或血栓性静脉炎,故应稀释后缓慢滴注。2、本类药物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转氨酶升高,如长期使用,应定期检测肝功能,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3、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的配制,先加灭菌注射用水6ml至0.3g乳糖酸红霉素粉针瓶中,用力振摇至溶解。然后加入NS中稀释,缓慢静脉滴注,浓度为1%~5%以内。若用葡萄糖稀释,需在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素氢钠1ml。4、红霉素4g/d以上有一定的耳毒性,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眩晕、耳鸣等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5、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协同增效;与青霉素合用,拮抗作用;与四环素类合用加重肝损害,故不宜合用。三、氨基糖苷类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分子的苷元连接而成,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一)共性1、口服难吸收,仅用于肠道感染。全身感染必须注射给药,且大部分以原型由肾排泄,可用于泌尿道感染。碱化尿液,可增强抗菌活性。2、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于革兰阳性菌。3、本类药物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4、不良反应①耳毒性:包括前庭神经损害和耳蜗神经损害。②肾毒性:表现蛋白尿、管形尿、血尿,严重者无尿③过敏反应④阻断神经肌肉接头:药物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抑制神经末梢释放Ach释放。四肢软弱无力、呼吸困难代表药物链霉素:抗肺结核病的一线药物;治疗鼠疫和兔热病不良反应:损害第8对脑神经
耳毒性(最常见)前庭功能损害: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耳蜗损害:耳鸣及耳聋庆大霉素不良反应:肾毒性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用药护理1、耳毒性的护理:用药期间应注意询问病人有无眩晕、耳鸣等症状,并进行听力监测,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停药。本药不宜用药有听力减弱的病人,老人、儿童、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禁用。2、肾毒性的护理: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调整用量或停药。3、神经肌肉麻痹的护理:准备好钙剂和新斯的明等解救药4、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抢救措施同青霉素一致,另静脉缓慢注射葡萄糖酸钙抢救。5、局部护理:6、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案例女性,22岁,急性泌尿感染,用链霉素治疗。问题:同时还可加用哪种药以增加疗效?四、四环素类和氯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口服吸收有限度,易与Ca2+
、Mg2+、
Al3+
、Fe3+形成配合物而妨碍吸收,维生素C可促进吸收。抗菌作用抗菌谱广。对其敏感的G+菌、G-菌和某些厌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非细菌性感染的首选药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1、局部刺激症状:胃肠道刺激症状,饭后或与食物通服可减轻。不宜与牛奶、豆制品、铁制品、抗酸药物同服,以免影响药物吸收。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肠炎多见,可用抗真菌药制霉菌素治疗。严重者可致假膜性肠炎,表现为肠壁坏死、体液渗出、剧烈腹泻甚至脱水或休克等。3、影响骨、牙生长该类抗生素可与新形成的骨和牙中所沉积的钙相结合,从而抑制骨的发育,造成牙齿黄染及釉质发育不全。孕妇、哺乳期及8岁以上小儿禁用。4、其他氯霉素口服易吸收,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脑脊液中浓度高,主要经肝代谢,少量经原形经肾排泄。临床应用
作为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局部滴眼:用于沙眼、结膜炎的治疗。不良反应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为严重的毒性反应。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较为常见,与剂量和疗程有关,及时停药,可以恢复。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死亡率高。2、灰婴综合征全身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进行性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发绀。3、其他五、其他抗生素(一)林可霉素类【作用】对β-内酰胺类无效或对青霉素过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慢性骨髓炎及关节感染。(二)万古霉素类【作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学习目标1、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2、了解磺胺类药物的分类、特点和临床应用3、掌握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5、掌握甲硝唑的作用及应用、不良反应和主要事项6、掌握一线抗肺结核药的不良反应7、了解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的作用特点8、熟悉病房常用消毒防腐药的应用第三节合成抗菌药一、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代表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作用:治疗伤寒沙门菌的首选药不良反应:1、消化道反应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烦躁。有癫痫病史者禁用。3、骨、关节病变:引起关节痛、肿胀和肌腱炎,可影响软骨发育,故小儿和孕妇禁用5、其他用药护理1、嘱病人多饮水,定时服药;禁用服抗酸剂,以免降低生物利用度。2、避免阳光和紫外线照射3、用药30天以上应注意关节样症状二、磺胺类药物1、治疗全身感染:磺胺甲噁唑(SMZ)2、用药肠道感染:柳氮磺吡啶3、外用磺胺类:磺胺米隆适用烧伤和大面积创伤后感染。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肾损害:在尿中溶解度低,以析出结晶损伤肾,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尿路阻塞等。护理措施:①同服等量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加溶解,多饮水稀释尿液②定期查尿并避免长期用药,注意尿量、尿色③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三、甲氧苄啶(TMP)抗菌药增敏剂四、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灭滴灵):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代谢产物和原型经肾排泄,可使尿液呈红棕色。【作用】1、抗厌氧菌2、抗阿米巴原虫3、抗阴道滴虫的首选药4、抗贾地鞭毛虫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1、消化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炎、口有金属味等,停药后可消失。2、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感觉异常3、过敏反应4、致癌、致畸孕妇、哺乳期妇女、器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和含乙醇饮料,以防中毒。五、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因毒性大,仅作表面消毒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伤口感染等。第四节抗结核病药结核病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其中以肺结核最多见。肺外结核有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核、骨结核等抗结核病药是能抑制或杀灭结核分枝杆菌、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PAS)、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阿米卡星等。一、异烟肼(H)作用特点:①口服吸收好。②高效、价廉。③对细胞内外均有作用④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⑤在肝内被乙酰化而灭活,经尿排泄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毒性:周围神经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四肢麻木、、痉挛烧灼感、肌肉萎缩刺痛;兴奋、头痛、精神异常、惊厥等。服用维生素B6可治疗和预防神经系统毒性反应2、肝毒性:多见于50岁以上病人、快代谢型和嗜酒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3、过敏反应:偶见皮疹、药热、粒细胞缺乏等。4、急性中毒:大剂量可致昏迷、抽搐,严重者死亡。二、利福平(R)是人工半合成的利福霉素的衍生物,为橘红色结晶性粉末。抗菌谱广谱,对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主要从胆汁排泄。分泌物(尿、粪、泪液、痰等)呈橘红色。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肝损害: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大,与异烟肼合用时较易发生。3、过敏反应:4、神经系统反应:头痛、眩晕、嗜睡、乏力、视物模糊和共济失调。三、乙胺丁醇(E)抗菌机制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与二价金属离子络合,干扰菌体RNA合成耐药性不易产生耐药性 主要与异烟肼、利福平合用不良反应
较少;大剂量长期用药可致视神经炎,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红绿色盲或分辨能力减退。四、吡嗪酰胺(Z)
特点:口服吸收迅速酸性环境中作用增强,能在细胞内有效杀死结核杆菌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大量应用有肝毒性,联合用药参与短程疗法,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抑制尿酸盐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和诱发痛风。五、链霉素(S)特点:发现最早穿透力弱易产生耐药性耳毒性强调联合用药,尤其结核病急性期抗结核病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1.早期用药
结核病早期多为渗出性反应,病灶区域血液循环良好,药物易渗入,此时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也较强,且细菌正处于繁殖期,对药物敏感,故疗效显著。2.联合用药为了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一般:二联异烟肼+利福平严重:三联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3.规律用药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短程疗法(强化疗法6月,如2HRZ/4HR方案),大多用于单纯性结核病的初治。如病灶广泛、病情严重者,则采用三联或四联。对营养不良、恶性病而免疫功能低下者、复发而有并发症者等情况,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4.适量用药
5、全程督导治疗即病人的病情、用药、复查等都应在医务人员的监视之下,确保得到规范治疗。抗结核病药的用药护理1、长期服用异烟肼每天剂量超过0.5g时,注意观察有无周围神经炎症状,同时注意加服维生素B6。因本药可影响正常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血糖的变化,防止病情恶化。异烟肼不宜和抗酸药同服。2、利福平宜空腹服用,其排泄物可将尿液、唾液、泪液等染成橘红色,应提前告知病人对健康无影响。其胶囊遇湿不稳定,光照易氧化,一旦变色、变质不宜服用。3、服用乙胺丁醇期间应该注意病人视力的变化和红绿色辨别力,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立即停药。一般服用期间2-4周作一次眼科检查。4、吡嗪酰胺可抑制尿酸盐的排泄而诱发痛风,应注意关节症状,并定期检查血尿酸。5、服用对氨基水杨酸期间,应嘱咐病人多饮水,以防止出现结晶尿或血尿。胃、十二指肠溃疡者禁用。6、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单用或联用时,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若出现发热、厌油、乏力及肝区不适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7、本类药物静脉滴注时应新鲜配制,对氨基水杨酸静滴应避光、热。8、口服对胃刺激大,可和食物同服。利福平、吡嗪酰胺应晨起顿服,其他药物应在每日相同时间餐前1小时或餐后1小时顿服,亦可晨起顿服。一、抗真菌药各种癣菌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
浅部真菌病头癣体癣指甲癣深部真菌病脑膜炎肺炎心内膜炎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特比萘芬咪康唑两性霉素咪唑类三唑类第五节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浅部真菌药灰黄霉素
口服有效,外用无效。可沉积于皮肤角质层及毛发、指(趾)甲新生的角质部分,与角蛋白结合,干扰真菌核酸合成,阻止癣菌继续侵入,对各类癣菌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多、轻,与青霉素部分交叉过敏。为肝药酶诱导剂,减弱香豆素作用。制霉菌素
属多烯类抗生素。口服吸收好,注射给药毒性大。局部用药治疗口腔、皮肤、阴道念珠菌感染及阴道滴虫病,也可用于胃肠术前预防术后念珠菌感染。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抗皮肤广谱真菌药。口服吸收好,主要分布于皮肤角质层。作用特点是高效、速效、低毒、低复发率。可用于体癣、股癣、手足癣及甲癣等。另外,也可用于念珠菌病。克霉唑为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口服吸收少,不良反应多,临床主要供局部外用,治疗皮肤癣菌引起的体癣、手足癣和外耳道真菌病。口含片用于治疗鹅口疮,栓剂用于治疗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2.抗深部真菌药-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
①急性毒性反应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和呕吐等;②肾损害呈剂量依赖性,与氨基苷类合用时肾毒性增强。③血液系统毒性反应;④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可见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或心跳骤停。⑤电解质紊乱⑥中枢神经毒性反应防治措施①先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同时给皮质激素;②补钾;③定期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心电图;④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3.抗浅部、深部真菌药咪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深部真菌感染需静脉给药。对皮肤真菌感染和念珠菌感染优于克霉唑,对阴道念珠菌优于制霉菌素。当两性霉素B不能耐受或疗效差时,可作为替代药治疗多种深部真菌病,也可局部用药治疗皮肤、黏膜真菌感染。本品毒性大,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也可致血栓性静脉炎、过敏反应、血液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酮康唑为新型口服广谱抗真菌药。口服吸收好,分布广泛。对多种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均有强大和抗菌活性,疗效相当或优于两性霉素B。可用于多种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感染。不良反应少而轻,可见胃肠反应及过敏反应,偶见肝毒性。氟康唑为新型广谱抗真菌药。抗菌谱似酮康唑,抗菌作用比酮康唑强10~20倍。主要用于各种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及各种真菌引起的脑膜炎及艾滋病病人口腔、消化道念珠菌病的治疗,还可用于各种肤癣、甲癣。不良反应在本类药物中最低,可见轻度消化道反应、头痛、头晕及肝功异常。伊曲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作用较强对浅部真菌感染疗效优于灰黄霉素,对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轻型隐球菌也有效。也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预防真菌感染。不良反应较轻。二、抗病毒药
病毒是一种体积最小的原始微生物,是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临床感染性疾病中80%~85%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是以核酸(DNA或RNA)为中心,需要寄生在易感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即经过吸附、穿入、脱壳、复制(生物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的过程。临床常用药1.抗DNA病毒的药阿昔洛韦
临床上该药为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常局部应用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也可用于乙型肝炎。不良反应较少。阿糖腺苷
主要用于单纯庖疹病毒性脑炎、角膜炎、新生儿单纯庖疹,也可用于免疫抑制病人的带状庖疹和水痘感染,也可用于乙肝病人。碘苷(疱疹净)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0%的碘苷溶于二甲亚砜后外用治疗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2.抗RNA病毒的药金刚烷胺为人工合成的饱和三环癸烷的氨基衍生物。口服易吸收,体内分布广,基本以原形经肾排泄。能特异性地抑制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影响病毒的吸附、穿入和脱壳过程,干扰病毒RNA转录的早期阶段。主要用于甲型流感的防治,亦可治疗帕金森病。不良反应有恶心、厌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线设备改造与技术升级计划
- 遂川县2025年通过绿色通道选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产科妇科手术器械使用技能检测答案及解析
- 风电产业技术应用试题集锦
- 2025年内分泌学患者常见病例分析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230人(甘肃有岗)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耳鼻喉科抗菌金属植入物表面处理技术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2030耳鼻喉教学模拟器行业标准制定与教育培训市场渗透报告
- 2025-2030耳鼻喉专科医院设备配置标准与采购决策支持研究报告
- 2025年皮肤病丝虫病诊断检测方法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青春期生理健康课
- 2025年铁路线路工高级技师练习题库(答案+解析)
- DB44T 2603-2025 预制菜术语及分类
- DB4201T 632-2021 岩溶地区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湖南卷) 含答案
- 变电二次培训活动方案
- 学堂在线 管理沟通的艺术 期末考试答案
- 钢结构工程投标方案
-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 7000字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数字化转型研究
- 专升本培训班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