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页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人们肯定武那么天的统治,最主要的原因是〔〕A.精通文史、多谋善断 B.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任用酷吏、严厉打击勋贵旧族 D.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开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那么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开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以人们肯定武那么天的统治,最主要的原因是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开展.
应选D.
此题考查武那么天的相关知识,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此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对武那么天的评价.
以下事迹不属于唐太宗的是〔〕A.重视农业 B.创立科举 C.善于纳谏 D.精简机构【答案】B【解析】隋朝时期开创了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ACD都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史实.
应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影响,注意识记隋朝创立科举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科举制度的是隋炀帝,不是唐太宗,其他选项都是唐太宗时期的政治特点.
注意识记隋朝的科举制,识记科举制的概念.
隋朝的一位苏州先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以下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包括四段沟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苏州位于长江以南、杭州以北的江南河沿岸,要到洛阳,还需经过邗沟和通济渠。由此可以看出BCD不符合题意,应选A。
史称武那么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其主要依据是〔〕
①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②推行开展生产的措施③破格选拔有才能的人
④广建寺院,大肆崇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答案】D【解析】武那么天做皇帝后,继续推行唐太宗开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史称她的统治为“贞观遗风〞.故②③符合题目要求.
应选D.
此题考查武那么天的相关史实.
解答此题需要准确识记武那么天的地位与统治评价.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表达,其中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拟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答案】D【解析】唐太宗统治时期,重视用人,吸取秦亡教训,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开展,社会安定,出现治世局面“贞观之治〞,这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根底.故ABC都是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措施,唐太宗在地方的措施是合并州县,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的是隋文帝.
应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贞观之治,注意把握其形成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唐太宗还重视开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因此,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注意识记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掌握贞观之治的表现.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唐玄宗后期统治的写照。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A.地方军事势力过于强大 B.内地兵力空虚,有机可乘
C.安禄山受宠,野心膨胀 D.开元末年朝政日趋腐败【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唐玄宗后期,宠爱杨贵妃怠于政事,沉湎酒色,朝域腐败,之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国力大衰。唐玄宗的年号是开元,D符合题意。
应选:D。
此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该诗描述了动乱的局面。造成该局面的历史事件是〔〕A.隋末农民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宋辽之战【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安史之乱。根据材料“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内容可知,这是指安史之乱。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得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应选B。
为了解读唐朝的陶瓷业的开展状况,小明在网上搜集了四幅文物图片,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为哪一项A.白瓷 B.青花瓷
C.唐三彩 D.青瓷【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唐朝陶瓷业的相关知识。据所学知,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开展,除了唐三彩以外,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是了为有名。越窑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有“类雪〞“类银〞的称赞。所以B选项不是唐朝的陶瓷业的内容。应选B。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在乱世中实现国家统一的皇帝,无非两个,一个是秦始皇赢政,一个是隋文帝杨坚。杨坚建立隋朝的时间是A.581年 B.589年 C.610年 D.618年【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隋朝建立相关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应选A。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开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隋炀帝 B.隋文帝 C.宋太祖 D.唐太宗【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隋文帝的相关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开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当时人口激增,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故ACD错误,B正确。应选B。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A.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黄巢起义的相关知识点。“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故BCD错误,A正确。应选A。
“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平安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早就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转折点〞。材料中的“它〞是指A.藩镇割据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朱温建立政权【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持续了8年,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历史学家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史的一个转折点,正是安史之乱“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平安和分裂的国家。应选B。
如图书本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A.618年 B.626年 C.755年 D.763年【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中“安禄山、史思明〞可知反映的是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应选:C。
此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的时间、涉及人物。
统一是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在以下历史朝代中,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有①隋朝②唐朝③北宋④元朝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隋朝和元朝实现统一的史实。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唐时期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唐朝不属于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宋朝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统一,出现了多个民族政权对立的局面。元朝于1276年灭亡了南宋,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剩余势力,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所以①④符合题意,应选D。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考试选拔人才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C.武那么天创立殿试制度 D.北宋提高进士地位【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科举考试的诞生。为了改变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能做官,出身卑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的不公平现象,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应选B。
唐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社会。在以下诗句中,反映盛唐景象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仓库充实,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就描绘了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繁荣富庶、人口增加的情景,C符合题意;A项描绘的是科举考试及第后的喜悦心情,不合题意;B项强调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不合题意;D项挖苦的是南宋统治者偏暗江南,不合题意。应选C。
孙杰在寒假期间参观了以下历史遗迹。其中,最能表达中国古代民族友好交往的是A.敦煌莫高窟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前的会盟碑 D.那烂陀寺【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唐朝和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吐蕃人是藏族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穆宗时,唐朝和吐蕃进行了会盟,大昭寺前的会盟碑是唐朝和吐蕃友好交往的见证,所以C符合题意;敦煌莫高窟深受佛教文化影响,表达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不合题意;唐招提寺是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设计的建造的,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所以B表达了中外友好交往,不合题意;玄奘西行天竺时,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所以D表达了中外友好交往,不合题意。应选C。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中国古代一项比拟完备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设立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应选A。
在大唐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下面对盛唐社会场景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有
①农民使用曲辕犁进行耕作
②外国商人到景德镇购置瓷器
③几位书生在诵读李白的诗
④新罗商人来到长安经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农民使用曲辕犁进行耕作、几位书生在诵读李白的诗、新罗商人来到长安经商,在唐朝都符合史实。景德镇在北宋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排除②。应选C。
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以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怎样的特点A.奢侈浪费 B.单一保守 C.繁荣创新 D.多元开放【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的社会气象。根据题目中的: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表述涉及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及妇女地位提高,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呈现的特点是多元开放。所以ABC不正确,应选D。
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根据图所示的电视剧前四集名称可判断,该电视剧的名称是A.?贞观长歌?
B.?武那么天?
C.?红楼梦?
D.?安史之乱?
【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武那么天的史实。依据关键信息“女皇〞“无字碑〞,可知人物是武那么天。结合所学可知,武那么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开展生产,任用贤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展。无字碑为武那么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所以ACD不正确,应选B。
隋朝一个商人从余杭由大运河走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不可能经过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通过大运河,从余杭〔今杭州〕出发,坐船去洛阳依次需要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所以B符合题意,应选B。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这项水利工程由北往南是〔〕A.江南河--灵渠--永济渠--通济渠 B.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D.永济渠--灵渠--江南河--邗沟【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由北往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开展有重大意义。应选B。
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达出“盛唐气象〞。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开元盛世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A为西汉时期;B为东汉时期;D为隋朝时期;C符合题意,应选C。
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开展繁荣 B.政治腐朽 C.土地兼并 D.自然灾害【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统治者的政治腐朽会造成朝纲混乱,社会秩序的不安定;土地兼并严重,使农民生活没有保障,失去生存的最根本的条件;自然灾害,会造成农民颗粒不收,官府不减役,农民就会举行起义。而经济繁荣,说明统治者政治清明、励精图治,就会国富民安,农民不会造反起义。所以BCD不符合题意,应选A。
二、综合探究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开展的主流。我校七年级某班同学正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同参与活动。
【收集资料】
〔1〕以上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中哪些图片与本次探究活动不相符合?〔只填序号〕
【整理资料】〔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
时代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唐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①
______②
______
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③
______
。【归纳整理】〔3〕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辖主要采取哪几种方式?〔至少两例,不得抄袭材料中史实〕
【学史感悟】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民族关系开展有何认识?【答案】〔1〕A、C。
〔2〕①云南王;②元朝;③回族。〔3〕和亲:金城公主入吐蕃;会盟:唐蕃会盟;册封: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等;设立管理机构:澎湖巡检司等。〔4〕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开展的主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开展与繁荣等。【解析】〔1〕本次考查民族关系。A唐招提寺是中日交往的历史见证;B唐蕃会盟碑是唐朝与吐蕃交往的见证;C玄奘是中印交往的历史见证;D金奔巴瓶是清朝管理西藏的历史见证。AC属于中外交往的事例,与此题主题不相符。
〔2〕此题考查民族关系。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时期,长期以来定居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此题的①处填写:云南王,②处填写:元朝,③处填写:回族。
〔3〕此题考查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辖主要采取和亲,如金城公主入吐蕃;还采用会盟,唐蕃会盟;另外还有册封、设立管理机构等方式管理少数民族的事务。
〔4〕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本次探究活动,我们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开展的主流;我们要制定适当的民族政策,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开展与繁荣等。
阅读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答复相关问题:请答复: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图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答案】尚书省,中书省。三省六部制。【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三省六部制实行的目的在于把相权一分为三,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因此,图二中字母A代表尚书省,B代表中书省。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开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开展、稳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答复:
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决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芜湖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厦门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二中2025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省安仁一中、资兴市立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锦州医科大学《岩体力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中2026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迁西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高级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消防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阿左旗高级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中山大学考博外科学历年真题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三节 维护宪法权威
- 高边坡锚杆施工记录表
- 天使投资人 以及联系邮箱完全版
- 员工应聘职位申请表(模版二)
- JIS G3141-2021 冷轧钢板及钢带标准
- 临床医师“三基三严”考试试题及答案
- psv500b硬件手册多功能全场扫描式激光
- 展开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 学术论文审查备案管理制度
- 110kVI段母线PT、母联、线路CT更换改造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