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1页
《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2页
《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1、《最大的“书”》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房,房屋的房。大家叫我房教师就可以了。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日教师带着大家再去熟悉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教师一同书写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觉?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快点翻开书仔细的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根据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订正。

地质

勘探

岩石

一册

厚厚的脚印

雨痕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2、师生合作分解色朗读课文。教师读表达的语言,女生读川川的话,男生读叔叔的话。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

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

2、指导学习“岩”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惊奇吗?川川惊奇吗?让我们惊奇的问问。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知我们这个惊奇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快乐的语气)

6、这本书里有什么?

7、有字(板书字)。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快乐的)

8、多媒体出示矿物质。

9、有画(板书画)。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更快乐)

10、多媒体出示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

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缘由。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4、岩石这本书的作用大不大?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还有什么用处?

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快乐吗?大家一齐快乐的读。出示课文最终一段。

16、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久也读不完。让我们从现在开头,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神秘吧!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雨痕

波痕

矿石

岩石画

找宝

树叶

贝壳

小鱼

2、《最大的“书”》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具预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

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

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熟悉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学问,增加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究大自然神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

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醒课题

(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学问。今日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教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18分钟)

一、读书展现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神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熟悉的字自己想方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相互读课文给对方听,相互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擅长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比最正确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爱的一个局部。

4、小朋友,你们的最正确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教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⑴一位地()()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⑵()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的书吗?

⑶雨点留下的脚(),叫雨()。

⑷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快乐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留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现读课文。

指名展现读课文。

认读生字。

依据教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假如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终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其次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朗读感悟

(10分钟)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熟悉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日的朗读小明星。今日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比出最正确川川和最正确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教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预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头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情愿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与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比最正确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情愿当学问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与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比最正确叔叔)

5、现在,请我们的最正确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现。

6、采访评比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究竟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预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知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学问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学问,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教师读。

展现朗读川川的话。

展现朗读叔叔的话。

生:固然可以。不过我告知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

(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认真观看: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相互争论争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简单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美丽。你们发觉了吗?今日要写的许多字当中,都消失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看由竖到撇的演化过程)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情愿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晰要求。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构造、上下构造。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构造,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推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3、《最大的“书”》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简说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学问,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学问产生深厚的兴趣,产生讨论、探究的欲望就可以了。假如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沟通自己的讨论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学问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究竟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爱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相互沟通。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熟悉了哪个字,是怎样熟悉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爱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爱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爱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由于他懂的东西多。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展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构造的字时,要提示学生留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消失了许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其次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看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其次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日我们连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学问。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2、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识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依据。你能猜测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学问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存运用

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觉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嬉戏。如: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四、实践活动

1、沟通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受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4、《最大的“书”》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学问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设置悬念

1、读课题,你发觉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查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及喜爱的`生词。

2、和同桌沟通熟悉了哪个字,是怎么熟悉的。

3、把自己喜爱的生词说给桌听,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4、全班沟通,把学习的字词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同桌间用生字卡片相互抽查。

6、找合作伙伴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7、回报自读,分段轮读,相互订正。

三、朗读感悟,体会角色

1、自由读:

“叔叔”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请赶快读一读吧!

2、伙伴对读:

和伙伴合作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再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3、读中悟:

⑴出示文中的问句和感慨句,指导读好这些句子。

⑵进入角色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示读好人物的对话。

⑶表演读,进展评议。

⑷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提示:

①娴熟对话,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②爸爸在文中一句话也没说,可以给他设计动作。

⑸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四、总结延长,启发感悟

1、你能猜出川川长大后干什么吗?说说你的依据。

2、你认为这本最大的“书”好玩吗?怎样才能和叔叔一样,读懂这本“书”呢?

五、指导写字

六、稳固练习

“我会填”。(引导发觉规律,适当扩展)

七、实践活动

1、收集当地的一些岩石标本。

2、读《自然百科全书》,把读后的体会说给家长或同学听。

5、《最大的“书”》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具预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熟悉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学问,增加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究大自然神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醒课题(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学问。今日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教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一)读书展现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神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熟悉的字自己想方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相互读课文给对方听,相互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擅长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比最正确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爱的一个局部。

4.小朋友,你们的最正确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教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a.一位地()()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b.()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的书吗?

c.雨点留下的脚(),叫雨()。

d.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快乐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留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现读课文。

指名展现读课文。

认读生字。

依据教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假如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终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朗读感悟(10分钟)

其次课时: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熟悉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日的朗读小明星。今日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比出最正确川川和最正确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教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预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头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情愿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与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比最正确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情愿当学问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与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比最正确叔叔。)

5.现在,请我们的最正确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现。

6.采访评比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究竟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预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知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学问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学问,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教师读。

展现朗读川川的话。

展现朗读叔叔的话。

生:固然可以。不过我告知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7.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认真观看: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相互争论争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简单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美丽。你们发觉了吗?今日要写的许多字当中,都消失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看由竖到撇的演化过程。)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情愿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晰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构造、上下构造。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构造,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推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6、《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学问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入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预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题:最大的“书”。

2、生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悉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勾画喜爱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3、学习生字:

⑴和同伴说说你已经熟悉了哪个字,是怎样熟悉的?

⑵全班沟通。

⑶嬉戏识字。

⑷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⑸说说自己帮同桌订正了哪个音,全班对这些音节再读一读。

三、写字指导

半包围构造的字:“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四、质疑

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对于学生提出的字词。可以当场叫学生补充理解。

其次课时

一、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仔细惊奇闪光透亮宝藏脚印创根问底

二、朗读感悟

1、针对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沟通互动中有所得:

⑴自由读。你在文中能解决同学们的哪些问题。

⑵小组沟通。

⑶全班沟通,相互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演中悟:

⑴同桌合作演一演。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识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⑵朗读展现。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依据。你能猜测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学问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存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觉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问句:

⑴哪里有书啊?

⑵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⑶这能说明什么呢?

3、感慨句:

⑴它们都是字呀!

⑵太好了,太好了!

⑶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受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办一期“奇异的大自然”班刊。

【课后反思】

奇妙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学问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纳了质疑,小组探究,全班沟通的方法,课堂气氛活泼、高潮迭起。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小组合作中,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观赏别人。当我叫一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时,就会有许多学生绝望的叫喊声,很不甘心坐在位置上,假如不准时指正,就势必一节课由着性子随心所欲,“小皇帝”的本色表现无遗!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肯定要狠抓“学会倾听、学会宽容、观赏他人”的良好学习习惯。

7、《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记得崔峦教师曾经说过:每堂语文课都应当让学生写写字,这一说法,我是非常赞同的。尤其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更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最大的书》这节课的教学中,识字、写字环节也成为这节课的重点。

《最大的书》一课的生字比拟多,要求会写的字就有十二个,其中带竖撇的字有五个,如何正确地书写竖撇这一笔画,也就是本课识字、写字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假如孩子对识字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把握生字。只有提高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才能使孩子们对枯燥的生字教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并且增加识字的力量。在教学中,我没有用常用的在黑板上书写生字的方法,而是利用课件展现“质”的笔顺,引导孩子们观看第一笔与其次笔的不同,那不同于平常的白底红字,明显放大的笔画,逐笔的书写,逐笔的比拟,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机结合,引发了孩子们识字写字的兴趣,使孩子们快速有效地把握了竖撇的正确写法。

为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词语,这节课中,我采纳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首先让孩子们在读课文的同时,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然后在课文的学习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理解“刨根问底”,先问孩子们:文中的川川总是在干什么?孩子们在读了几遍课文后,已对课文有肯定的印象,所以脱口而出:他总是在问问题。我接着问:问的问题多吗?问了哪些问题?面对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孩子们就自然地明白了,原来把事情问明白,问究竟就是“刨根问底”。这样的教学预设充分表达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了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涉及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