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1、《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引导孩子从小树立喜爱劳动的观念。
3、培育独立阅读力量,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习难点】
让孩子通过阅读,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若有新词句,应赐予适当指导或争论来解决。
【学习预备】
学生收集并回忆自己所从事过的劳动,比方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忙家长做事。生字卡(做好提前预习生字)将课文读通顺等等预习工作。幻灯片(从事各种劳动的图片)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引发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今日将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你们有谁知道,什么是略读课文呢?
生:教师,我想略读课文应当就是简洁的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有意思,说的很有道理,所谓略读课文就是将一篇文章简单地、无须细致推敲的略读,能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即可。今日我们一起去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槐树的孩子》板书课题,重点出示生字槐,读课题。
师:见过槐树吗?谁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下?
2、读了课题,你们想从课文里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槐乡的孩子平常都爱干些什么?
师:好,就顺着你们自己的思考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自读课文
师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划出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索,你从课文知道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儿,槐乡的孩子得意吗?从课文哪些描述中知道?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预备和同学争论。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请生当小教师,稳固生字、字音。
2、你们喜爱槐乡的孩子们吗?说一说槐乡的孩子得意之处。
归纳:
⑴勤劳懂事儿。
⑵吃苦耐劳。
⑶以苦为乐。
3、论不懂之处,猜测:槐树,槐米(幻灯片图片理解)形象直观。耷拉着,炊烟。
四、读全文
去体会一下孩子们的得意!先自读或同位齐读。你认为得意的地方?
再齐读。
五、课外拓展
说一说,你平常进展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朗读、思索、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时机。无论是对课文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尝,都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发觉。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在学习时我奇妙地运用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利用生活阅历进展口语训练和练笔。熬炼了学生的表达力量。让语文运用于生活,效劳于生活。表达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2、《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
2、培育独立阅读力量,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培育自读力量,并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劳动是欢乐的。
【教学预备】
1、读提示:
⑴无论。还是。
⑵提问: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欢乐?
⑶沟通读后的感受,喜爱的句子多读。
2、介绍略读课文的特点,自己读懂课文,怎么样读懂略读课文呢?
⑴默读画出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或读准字音。
⑵边读边想:课文写槐乡的孩子一件什么事?他们欢乐吗?是从课文的哪里描写中体会到的.?在课文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⑶自己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登记来?预备和同学沟通、争论。
⑷小组沟通争论:收获和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争论
分段读,汇报自己学会了什么?(字词句)
帮忙学生归纳总结:
1、字词:槐树槐米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藏珍宝染料耷拉
钩刀塞着觅食缕缕炊烟满载而归磨好石磨。
2、讲什么事情: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
(八月──秋季)(入药、做染料)(用槐米换上学的钱)(拂晓,用经常的钩刀削着槐米,捡槐米)(炊烟升起,满载而归)
板书:八月拂晓换钱削捡归
二、再读争论
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欢乐?你怎么体会到的?
1、和槐树结伴的欢乐,离不开槐树。
2、用劳动挣学费的欢乐。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3、劳动中,男孩爬树,女孩捡着槐米,满载而归,漂浮着欢乐的歌声。
4、带着甜美的微笑进入梦乡。
三、观赏佳句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
2、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
3、小槐米藏在。
4、槐乡的孩子不怕热。
5、女孩有的弯腰捡着。有的。欢乐的歌声。
6、月落柳梢。
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的描写写得欢快,轻松活泼,虽然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欢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3、《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喜爱劳动的观念。
3、培育独立阅读力量,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预备】
槐树、槐花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暑假中让你最欢乐的事情是什么?
2、顺势切入。
今日教师带你们去槐乡看看哪里的孩子有什么欢乐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⑴默读课文,划出不熟悉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
⑵划出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小组合作学习:
⑴试读课文,相互订正读音。
⑵沟通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
三、研读课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们读懂了什么?
随学生答复,相机点拨。
2、又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师生共同争论解决问题。
四、总结课文
1、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有哪些得意之处?
2、选择自己喜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课后反思】
教学机灵──让课堂更生动
课堂上,学生思维活泼,经常冷不丁会冒出一些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小意外。有的教师会觉得这是某些学生在有意找茬,也有的教师会转移话题避而不答。殊不知,这些小意外往往为教师制造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点拨时机,处理得当,学生们会受益匪浅。
《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但在轻快朴实的文笔下蕴涵的人文内涵是特别丰富的。正由于这样,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更多的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读读、评评、议议,在相互补充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学生的感悟根本上跟自己备课时所想得一样,顺当地进展着。当学生在理解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漂浮着他们欢乐的歌声。我发觉平常爱提问题的陈凯波同学若有所思,似乎对同学的答复不是很满足。我心里嘀咕:这孩子,莫非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便走过去问他:凯波,你有什么高见?
是的,教师。他毫不迟疑地说:我觉得这欢乐的歌声不仅仅是写出槐乡孩子们摘槐米满载而归快乐的心情,更多的是写出了他们爱学习,又能上学了的期盼。
我一愣,幸亏是老教师,我很老练地反问:你的观点有新意!不过你的理由呢?
课文其次段说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从这里看出他们上学的学费都是用槐米换来的钱凑起来的。满载而归,说明摘的槐米多,换的钱也多,学费就凑的越快,上学的愿望就能实现。书上还说槐乡的孩子在那么热的天气,背着干粮,连中午都不回家吃,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就是为了上学的学费吗?就是由于爱学习,他们才不怕苦,不怕累,勤劳懂事。
说的多好,大家都点着头,好像被他说服了。我看时机到了,趁机一问:那书上说的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美的微笑进入梦乡。槐乡的孩子会做什么样甜美的梦呢?课堂立刻活泼起来。有的说是梦见又采到许多槐米;有的说槐乡的孩子用槐米换到了钱,数钱数得笑出声来了;有的说槐乡的孩子梦见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最终我又引导学生以我和槐乡的孩子作比拟为题,绽开全班沟通。真可谓一时激起千层浪,孩子争先恐后有的说要与槐乡的孩子一样爱劳动、爱学习;有的说从槐乡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许多缺点这一切,根本就是自己原先在备课中没想到的,在课堂上的突发大事上,教师要是能运用自己的机灵,善搭桥,巧引导,咱们课堂将会是另一种生动好玩。
4、《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案例:人教版第五册《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朴实、明快、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语言,把原来辛苦的劳动描述得轻松欢乐。体会文中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是欢乐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曾听一位教师这样执教这篇课文──
学生读好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了关于词句的问题:月落柳梢是什么意思?
教师让这个孩子读出月落柳梢所在的句子:月落柳梢,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美的微笑进入梦乡。
教师说:联系下半句,你就知道月落柳梢是──
孩子答复:是晚上。略一沉吟,孩子又问:那为什么课文写月落柳梢,而不写晚上呢?
教师有备而来,惊喜地说:问题问得好!文中还有这类表示时间的词句,你们能找出来吗?
学生兴趣盎然地回到文中,很快找出了相关句子:他们没等云雀开口唱歌拂晓,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
师:没等云雀开头唱歌拂晓是──
生:早晨。拂晓。
师: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是──
生:黄昏。黄昏时村里人开头做晚饭。
师: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这样写,读者一读就知道是什么时候,详细生动。
(对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以学生的答复语言更详细生动作了终结。接下来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师:你还有不同的表示早晨中午晚上的词句吗?
生:烈日当头可以表示中午。
生:公鸡开头喔喔地唱歌表示拂晓。
生:华灯初上夜幕降落太阳落山可表示黄昏。
师:你们积存的可真多。
【反思】
本案例中教师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是值得充分确定的。但课后我细细推敲,总感觉这一教学环节有些到喉不到肺。语言文字训练不能只是单纯地理解文本外表意思,而应当引导学生品出字里行间的精妙,品出字词背后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该架桥体验的要架桥体验,该点破的要点破,该讲解的要讲解。
黄昏夜晚拂晓等仅仅是时间,而课文中月落柳梢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没等云雀开头唱歌拂晓等既是对黄昏夜晚拂晓这一时间概念的展现,也是对槐乡环境的诗意描绘早晨,云雀欢唱,歌声悠扬,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黄昏,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温馨的感觉跃然纸上;夜深了,明月皎皎,垂柳依依用图画式的语言写出了乡村的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这种诗意与孩子们以苦为乐的劳动互为衬托,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和遐想。
而这位教师的教学,仅仅是把这些诗一般的语言替换成相对应的时间概念,句中的诗意孩子毫无所感,这样处理,实在是惋惜了这些韵味无穷的句子。
对为什么这样写的理解,教师只是以学生的一句语言生动美丽来作结,我觉得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种怎样的详细生动?学生不见得有多少感受。假如教师再引导学生往前走一步,把拂晓黄昏夜深了替换到相应的句子中,让孩子们读一读,把替换后的句子和课文的原句比一比,让文中的描写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假如学生的体验还不到位,教师还可用生动的语言进展渲染,如:窗外,明月皎洁,垂柳依依,晚风轻拂,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子,温顺地摩挲着劳累了一天后刚刚进入梦乡的孩子,梦中的他们嘴角挂着甜甜的微笑信任这样一来,就能够到达文意兼得的效果,学生就能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对为什么这样写的熟悉又往前走了一步。
5、《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流程】
谈话,营造气氛
同学们,教师姓陈,你可以称呼我为——现在,教师要给同学们上一节课,欢送吗?上课之前,陈教师想请同学们一同观赏一首旋律美丽的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观赏完之后,问一问自己,你喜爱这位小姑娘吗?愿不愿跟她交朋友?
一、启读,激发兴趣
导入:有一位名叫尹黎的作家,他在酷热的8月去槐乡收集写作材料,槐乡纯朴的民俗、和善的人们,得意的孩子,给这位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殊是那些得意的孩子,于是,他提起笔来,写下了我们今日要学得这篇课文。板书:槐师边写边问学生:“槐”字是什么旁?“木”字旁,那跟什么有关系?(树木)师:是的,“槐”就是槐树。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熟悉槐树姐姐呢?(想)槐树姐姐也很想熟悉我们,却被一群“拦路虎”拦住了去路,她让我们先把这群“拦路虎”给赶跑。然后就来跟我们相见。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集体反应。利用生字卡片出示字词,重点强调读音。
bāorǎndāsāi
花苞染料耷拉塞着
mìlǚchuīdàng
觅食缕缕炊烟飘荡
谁情愿当小教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师:“拦路虎”扫除了,槐树姐姐来了。(播放课件)我就是槐树姐姐,一般高15-25米。在每年7—9月间开花,花淡黄色,能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我的花苞米粒般大小,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花呢?(播放课件)我叫槐花,人们又常称我为“槐米”。我的花和果实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染料。
槐树特殊多的地方,我们称它为“槐乡”。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槐乡”去熟悉一群得意的孩子。
2、提醒课题——《槐乡的孩子》。
三、通读,潜心会文
师:拿起稿纸,放声地读2遍,争取把句子读通、读顺。读完之后,你觉得槐乡孩子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四、品读,披文入境
1、让学生推举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一边听一边划出描写课文插图中孩子们劳动的句子。读后沟通:
2、出示:男孩经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飘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学生自读句子。(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当路过此地时,发觉孩子们在这样热的天气里干活,觉得孩子们真辛苦!你能找到描写天气热的句子吗?
课件出示: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理解“耷拉”。
师:怎样热的天气,请问你们一般在干什么?
师:这样热的天气,可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回读)
师:你觉得槐乡的孩子辛苦吗?(辛苦、欢乐……)
我觉得是欢乐的,请同学们到文中查找支持你观点的句子:1、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师:槐米是哪来的?(自己采摘的)(为自己挣钱交学费而乐;为自己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而乐。)(勤劳懂事)(他们自己采摘,去挣钱是多么欢乐。)
2、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漂浮着他们欢乐的歌声。
抓住重点词:满载而归——载着什么?(槐米、书本、学费、衣服、糖果、喜悦、欢乐、幸福……)当孩子们满载怎样多的东西而归时,他们唱着欢乐的歌声,假如是你,你当时可能唱着什么歌,你能哼两句吗?(为自己的劳动硕果而乐)回读孩子们劳动的画面。
3、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美的微笑进入梦乡。
他们在梦里梦见了。师: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不管什么幻想确定都会得到的。(回读)
4、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炽热的劳动中……(为明天又可以劳动而乐)
师: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每天都会消失同一个炽热劳动的画面。
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每天都会消失同一个炽热劳动的画面。
再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每天都会消失同一个炽热劳动的画面。
(播放课件)这就是孩子们劳动的画面。(播放笑声)
师:你能通过孩子们脸上的神情与笑声,猜一猜他们当时在说什么?这么拘束的画面,就让我们来自由地读一读吧。这么祥和的画面,就让我们来尽情地读一读吧。这么欢乐的画面,就让我们来欢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欢乐,自己读自己的。
五、定位,提升情感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是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2、拓展。欢乐写话卡:
通过对槐乡孩子劳动情形的屡次诵读,我们熟悉了槐米,熟悉了槐乡的孩子。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槐乡孩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槐乡孩子,我真想对说:“。”
3、延长。
见我们孩子这样会读书,就托教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劳动是欢乐与幸福的源泉,只有付出艰辛地劳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欢乐吧!
——赠言
六、链接、课外延长
喜爱阅读的你,读一读《背篼》或《竹笠》;
喜爱习作的你,写一写《槐乡孩子印象记》;
喜爱音乐的你,填一填《劳动欢乐歌》的词;
喜爱画画的你,画一画《槐乡的孩子》的图画。
6、《槐乡的孩子》的课文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主线—理解槐乡孩子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精神。
上课一开头,我从家乡的树引出槐树,课中,引导孩子们认真观看槐花图片,意在让学生对槐米感兴趣的状况下,抱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其次段槐米的作用。在读到“八月,天多热。”这句话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想象在酷热的天气里各种事物的表现,自己在最酷热的时候的感受。通过调动孩子们的生活阅历,既让他们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辛苦,也让他们感受了那份欢乐。
最精彩的环节是,读了课文后,我让孩子们谈谈对槐乡的`孩子的印象。学生叽叽喳喳就说开了:很勤劳──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唱歌拂晓,就已经爬上小山上了。天没亮,他们就去摘槐米了;很独立、自强──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持之以恒──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炽热的劳动;很英勇──男孩敢爬那么高的树;懂合作──男孩子爬树削槐米,女孩子捡槐米;爱学习──通过劳动赚到钱就可以读书,他们努力劳动,就是为了能读上书……
这节课我觉得上的很轻松开心,学生对课文的重点理解得特别到位。
7、《槐乡的孩子》的课堂教学反思
在新教材中,三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略读列为了一个重要局部。怎样让孩子们学会自读,以轻松地进展略读课文的教学呢?我在实际教学中有了一点体会。
在教学《槐乡的孩子时》,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也是略读教学的.第一步骤:默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或读准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时便进展本课教学的其次个步骤: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得意吗,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这时学生便可边自读边勾出自己喜爱的、描写槐乡孩子的词句,与同桌沟通,再在全班沟通,教师这时可学生勾画出美丽词句,朗读体会,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充分体育课文情感的根底上,即可进展本课教学的最终一个步骤:沟通体会,学生可和同桌沟通,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所从事的劳动,从中体会到劳动的欢乐,过样,本课的教学也就轻松完成了。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索、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时机,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尝,都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觉,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8、《槐乡的孩子》的教学片断及反思
【案例描述】
师:大家自由读课文二三两个自然段,找出槐乡五月时,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国家管网集团2026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6国网广西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国网内蒙古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国网湖北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国网辽宁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浙江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6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医保药师培训课件
- 2024年宁夏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中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应对建议
- 第10课 公共场所言行文明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2025年9月19号)
- 2025年农行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船员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共组装法对苯丙氨酸二肽类超分子凝胶结构与性能的精准调控研究
- 培优班家长会课件
- 血气胸护理教学课件
- 学校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