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提纲(1226课)_第1页
八年级上册提纲(1226课)_第2页
八年级上册提纲(1226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课五四运动(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弱国无外交。▲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3.两个阶段:主力:前期学生后期:工人运动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4.结果: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5.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青年节的由来)第十四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七一建党节的由来)▲1.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陈独秀在上海建立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①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3、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第十五课北伐战争(1926,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统治)1.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黄埔军校的创建:①,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4.北伐战争:⑴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⑵北伐战争革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⑶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的称号;5.国民革命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⑴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⑵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第十六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92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南昌起义:,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军节由来)▲2.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3.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炽,4、4、“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7.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8.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1.红军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直接原因)。2.开始:,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出发。▲3.转折:遵义会议⑴时间:⑵地点:贵州遵义⑶内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⑷意义: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4.遵义会议后红军的长征路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吴起镇会师▲5.长征的胜利:,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6.意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团结互助精神)抗日战争:(1931-1945)▲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⑵国民政府态度:实行不抵抗政策。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东北沦陷后,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击日寇。▲3.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⑴,(人物)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⑶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标志:全面侵华-全面抗战)⑵影响: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2.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3.南京大屠杀:,屠杀30多万。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第二十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军队领导的抗战)▲1.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2保卫武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3.第三次长沙会战:影响: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二十一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领导的抗战)▲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指挥:八路军115师林彪。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⑶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3.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意义: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第二十二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1.全民族坚持抗战:国民政府:⑴汪精卫叛变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⑵国民党顽固派在1941年制造“皖南事变”(叶挺)。▲民族英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牺牲。反“扫荡”中,八路军左权将军牺牲。▲2.中共七大:⑴1945年、延安⑵内容: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3.抗日战争的胜利▲⑴时间:1945年9月2日。(9月3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⑶抗战胜利的意义: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为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⑷1945年10月25日,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第二十三课内战的爆发(1946)▲一、重庆谈判:⑴国民党目的:为内战争取时间,假和平,真内战⑵中共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⑶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二、全面内战的爆发及过程1、全面内战开始开始的标志:,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2、重点进攻: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3.解放区军民的反击⑴论断: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⑵反击: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四、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五、战略决战:(三大战役)①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指挥。意义:解放东北全境。②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以徐州为中心。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意义: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③平津战役:,由聂荣臻、林彪指挥。傅作义投降。意义: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六、渡江战役:—,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南京。意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企业家代表:“状元实业家”张謇,走上“实业救国”道路。2.社会生活的变化:剪辫、易服、禁缠足、改礼节、改称呼。第二十六课教育事业的发展1.教育: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⑵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2.新闻:⑴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3.出版:(1)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2)中共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4、文学:鲁迅《狂人日记》(讨伐封建主义的橄文);《阿Q正传》批判国民性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