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紧密林带()。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2.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A.单元顶极理论B.多元顶极理论C.顶极格局假说D.以上都是
3.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4.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A.综合作用B.限制作用C.补偿作用D.替代作用
5.生态学的建立时期是()。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B.17世纪到19世纪末C.19世纪D.20世纪10~30年代
6.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7.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耐干旱B.光饱和点高C.光补偿点低D.光补偿点高
8.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0.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被草食动物的危害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量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11.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12.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13.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之前,世界森林面积约为()
A.40亿公顷
B.50亿公顷
C.60亿公顷
D.70亿公顷
14.湿土的热容量比干土(),导热率比干土()。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15.将植物群落分成森林、林地、草地、荒漠等不同的类群,这种分类是根据()。
A.种类B.群落外貌C.优势度D.景观
16.进入海洋的物质重新回到陆地上,通过的方式是()。
A.海水中的各种元素被浪花飞沫带进大气中
B.一些海洋生物进入陆地生态系统
C.由于生物的死亡,不断会有一些物质进入海底沉积层,在分解者还来不及把它们分解之前,就被淤泥和泥沙所覆盖
D.海底沉积物被冲积到陆地上
17.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A.优势种植物B.建群种植物C.伴生植物D.亚优势种植物
18.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19.下列不影响群落的演替的因子是()。
A.火B.森林采伐C.栽培D.某一物种灭亡
2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
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
21.引起物种数量减少的因素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迁入率D.总体数量变化
22.对人来说,住址是(),职业是()。
A.生境;生境B.生境;生态位C.生态位;生境D.生态位;生态位
23.下列属于人工驯化生态系统是
A.农业生态系统B.宇宙飞船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24.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童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25.蚕豆的幼苗种植在月桂这种有强烈香味的植物下面,蚕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这是植物的()。
A.密度效应B.种群调节C.竞争作用D.他感作用
26.早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27.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28.我国解放后新增加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A.过度放牧B.破坏森林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
29.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A.时间长B.范围广C.闭合式D.三者都是
30.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B.群落造成了环境C.相互影响和制约D.无关
31.种群环境的容量决定于()。
A.温度、光、水、营养、空间
B.非生物环境、生物特性、遗传特性
C.食性、行为、适应能力
D.温度、光、水、行为、适应能力
32.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
A.阳光辐射强烈B.白天温度高C.降水多D.昼夜温差大()
33.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
34.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35.下列生物类群属于r对策者的是()。
A.种子植物B.哺乳动物C.细菌D.鸟类
36.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A.生物的种类B.气候条件C.经纬度的递变D.地球自转
37.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A.N素B.P素C.有机质D.微量元素
38.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39.下列有关水生植物特点中,正确的是()。①发达的通气系统②叶片极厚③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④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正确
40.造成酸雨的各种物质中,作用最大的是()
A.CO2B.SO2C.NO2D.CO
41.生态型是哪个选项的分类单位
A.种以下B.种以上C.科以上D.属以上
42.群落常规速度的特点是()。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43.在温带地区,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
A.温度的变化B.水分的变化C.日照长度的变化D.光照强度的变化
44.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
45.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46.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A.无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B.自然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C.人类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D.燃料供能生态系统
47.森林生态系统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远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D.植物群落有分层结构
48.板状根现象常见于()。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
49.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50.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气候顶级B.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地形顶级
二、填空题(20题)51.河流、湖泊中______超出规定标准的现象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52.群落内由于环境因子水平分布的差距,形成各种不同的小型的生物组合叫__________。
53.在一定生育期内,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叫_______。
54.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速度在近代大大加快了,其原因常与______环境的改变有关。
55.李比希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______,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是处于平衡的。
56.人在突然遇冷时起鸡皮疙瘩,而在炎热时会出汗,这是人对“极端”温度的一种______。
57.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______之间的循环运转。
58.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的______。
59.生物种群数量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但只有______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60.人类的某些活动,导致土壤、水和大气等非生物资源的恶化,正在继续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使______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61.水的主要蓄库是__________。
62.一般来说,昆虫体液______越低,耐寒性越强。
63.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包括镶嵌性、______和群落交错区。
64.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__。
65.南方的喜温作物可以移到北方的______上生长。
66.我国天然淡水水域中常见的鲤鱼、鲫鱼,每年产卵和孵化的时间,从南方地区到北方地区逐渐后退。这是由于鱼类的产卵期受______的显著影响。
67.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和_______两种。
68.一个种类没有受到另一个种类因竞争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时占据的最大的生态位叫______。
69.膜两侧由于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差别造成的电位差(通常是60mV),称为____________。
70.当资源不足的时候,物种之间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竞争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按照生物种群实际占有空间计算的种群密度称为粗密度。()
72.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73.新生特性原则又可称之为功能整合原理即系统的总体功能要大于组成该系统各组分的分功能之和。[]
A.正确B.错误
74.生态学在发展过程中,不需要依靠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而且不会影响其他科学的发展。()
A.正确B.错误
75.环境学应用价值的日益突出是研究生态学的结果。()
A.正确B.错误
76.捕食者和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协同进化。()
77.米象的数量增加呈现为“S”形的增长曲线。()
A.正确B.错误
78.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
79.夜间辐射冷却时,靠近坡面的空气冷却得快,因此山谷底部的温度较低,山谷中上部温度较高。()
80.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82.简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83.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84.简述种间竞争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85.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2题)86.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87.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是什么?
六、单选题(0题)88.进入海洋的物质重新回到陆地上,通过的方式是()。
A.海水中的各种元素被浪花飞沫带进大气中
B.一些海洋生物进入陆地生态系统
C.由于生物的死亡,不断会有一些物质进入海底沉积层,在分解者还来不及把它们分解之前,就被淤泥和泥沙所覆盖
D.海底沉积物被冲积到陆地上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7.C
8.D
9.D
10.B
11.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12.B
13.C
14.A解析:湿土比干土含有较多的水分,较少的空气,水的热容量高,导热快,而且散热慢,故湿土中的热容量较高,导热率较快,选A。
15.B
16.B
17.B
18.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19.D解析:群落演替是整个群落的演替,而不是一个物种的兴起或衰落,A、B、C三项都可以破坏原有群落,使群落演替从头开始,D项单个物种的灭亡不会影响到整个群落的演替,故选D。
20.A
21.B
22.B解析:生境是指生活环境,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而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时空位置,也指某种关系中的位置,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23.A
24.B
25.D
26.A
27.B
28.A
29.D
30.C
31.B
32.D
33.C
34.D
35.C解析:r对策者的特点是个体小,数量多,繁殖率高,四项中只有C项符合。
36.B
37.C
38.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39.C水生植物的特点是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叶片常呈带状、丝状或极薄,植物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淡水植物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
40.B
41.A
42.D
43.C
44.D
45.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46.C
47.D
48.D
49.B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50.A
51.氮、磷浓度氮、磷浓度
52.小群落
53.活动温度活动温度
54.栖息栖息
55.稳定状态稳定状态
56.生理适应生理适应
57.非生物非生物
58.分层现象(或成层性)分层现象(或成层性)
59.负反馈负反馈
60.生物多样性
61.海洋
62.过冷却点过冷却点
63.复合体
64.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65.南坡南坡
66.水温
67.冻害
68.基础生态位
69.膜电位
70.资源利用性竞争
71.N
72.N
73.A
74.B
75.B
76.Y
77.A
78.N
79.Y
80.Y
81.(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
82.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越来越明显,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煤、石油、天然气、铀等石化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2)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3)生物能源的多层次、多级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83.(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84.(1)种间竞争的类型可分为:①资源利用性竞争在此竞争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因资源总量减少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的存活、生殖和生长的间接影响;②相互干涉性竞争包括格斗、相互吃卵和他感等作用在内两种生物之间的相互直接干涉。(2)特征:①不对称性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一个物种占优势另一个占劣势;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够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如植物冠层占优势的植物较多地获得光能也促进了其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1)种间竞争的类型可分为:①资源利用性竞争,在此竞争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因资源总量减少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的存活、生殖和生长的间接影响;②相互干涉性竞争,包括格斗、相互吃卵和他感等作用在内两种生物之间的相互直接干涉。(2)特征:①不对称性,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一个物种占优势,另一个占劣势;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够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如植物冠层占优势的植物较多地获得光能,也促进了其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85.(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
86.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再生资源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综合检测题型汇编带答案详解ab卷
- 2022年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实操考试题带答案59
- 2025年室内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室内装饰设计》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版医师临床三基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考A卷的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物业管理师《物业维护技术》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浙传考研真题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师《市场调查与推广策略》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内科住院医师执业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计算机操作工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篇
- 韩愈《师说》与黄宗羲《续师说》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皮肤感染的护理查房课件
- 小学生汽车知识介绍-家长课堂课件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公文写作培训公文格式公文写作方法PPT
- 虎门销烟微电影剧本
- 计算材料学导论
-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
-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指南课件
- GB/T 25747-2010镁合金压铸件
- 文创产品设计专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