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i.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以下遗址出土发现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液人D.半坡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会种植水稻,是原始农耕的典
型代表,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中,c项符合题意;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居住在山洞中的原始人类,AB
项不符合题意;半坡人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种植粟,排除D项。故选C项。
2.“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种贵族等级的出现源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皇帝制D.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
夫、士,B项正确: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选拔部落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秦朝时期建立皇帝制度,排除
C项;隋朝时期建立科举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3.如下图《周游列国》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孔子诞辰而发行。孔子中年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
张。他主张
A.无为而治B.以德治国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B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思
想,排除A项;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以法治国是韩非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
B项。
4.有一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
农书。它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
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
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
学史上的名著,突显了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A项正确;《梦溪笔谈》是科技著作,排除B
项;《天工开物》是关于手工业等方面技术的,排除C项;《农政全书》是关于农学方面的,但不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排除D项。故选A项。
5.见如图,这条以洛阳为中心,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开凿于
浙江余杭(杭州)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这条以洛阳为中心,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结合所
学知识,这条大运河是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期,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
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C项正确;秦朝、汉朝、唐朝都不
是大运河开通的朝代,排除ABD项。故选C项。
6.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元朝设置的
A西域都护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台湾府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
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B项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
辖西域事务,排除A项;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域,排除C项;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排除D项。故选B项。
7.在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文天祥B.戚继光C.郑和D.郑成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D项正确;文天祥抗元,排除A
项;明代戚继光抗倭,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排除C项。故选D项。
8.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往B.抵制住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C.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D.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
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D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往,排除A
项;闭关锁国政策最终没有抵制住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增强了中国的综合
国力,排除C项。故选D项。
9.《南京条约》中体现英国迫切想通过开放通商口岸,实现对华商品输出需求的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D.开矿办厂
【答案】A
【解析】
【详解】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这项条款体
现了“英国迫切想通过开放通商口岸,实现对华商品输出需求”,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虎门条约》
的内容,排除B项;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是《虎门条约》的内容,排除C项;开矿办厂不是《南京条约》
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0.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帜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赶走外来侵略势力B.维护清政府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剿灭农民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
物,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B项正确;赶走外来侵略势力不是洋务
运动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发展资本主义不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C项;剿灭农民起义不是洋务运动
进行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1.百日维新期间,变法内容中属于文化教育体制创新的是
A.兴办新式学校B.设立翻译馆C.废八股政策论D.派遣留学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日维新期间在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C项正确;兴办
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有利于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不属于文化教育体制的创新,排除AB项;洋务运
动时期派遣留学生,排除D项。故选C项。
1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
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
命
A.完成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扩大了民众的民主法制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
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
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
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可知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项正确;完成了反侵略反
封建的任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C项;扩大
了民众的民主法制权利,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3.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中,迫使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
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于是进行了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一制度一思想的探求。辛亥革命属于学习西方制度的失败,因
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思想上学习西方,这就是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排除A项;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针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国内反帝
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4.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
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通电具体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危机C.---九运动D.七七事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
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电针对的是
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号召进行全民族抗战,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
生在1931年9月18日,排除A项;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都发生在1935年,排除BC项。故选D项。
15.1948年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场重大战役,采用分割包围等战略战术,基本解放了包括张家
口、天津、北平等城市在内的华北全境。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8年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场重大战役,采用分割包围等战略战术,基本
解放了包括张家口、天津、北平等城市在内的华北全境”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
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
平津战役后基本解放华北全境,C项正确;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开始,排除A项;淮海战役是以徐州
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进行的战役,不符题意,排除B项;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排除D项。
故选C项。
16.毛泽东在评价1952年基本完成的某运动时说,它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该运动是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
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抗
美援朝战争是1953年结束,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1956年基本完成,排除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
195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7.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表示: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
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亚信峰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体现
了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的内容,C项正确;雅尔塔会议是在1945年召开,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是在
1954年召开,排除B项;亚信峰会与“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8.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
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
路;在社会主建设新时期,以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实事求是。二者
体现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项正确;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排除A项;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是邓小平的探索成就,排除B项;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次探索的失误,排
除C项。故选D项。
19.今年是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30周年。这个共识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D.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A项正确;“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不属
于“九二共识”的内容,排除B项;“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属于“九二共识”的内容,排除
C项;“反对台独,武力统一”不属于“九二共识”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0.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
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这表明当今中国
A.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致力于共建合作共赢的和谐世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
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可知,材料反映中国积极加强与他国的合作,表明中国致力于共建合作
共赢的和谐世界,D项正确;中国不单单只是加强与邻国的合作,还有欧洲等国家,排除A项;材料中中
国也积极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排除B项;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
D项。
21.1522年返回欧洲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因为这次航行
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推动欧洲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C.发现了美洲大陆D.开辟了直通东方的新航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1519-1522年,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说,A项正确;推动欧
洲各国力量发生变化与麦哲伦的航行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排除C项;达伽
马开辟了直通东方的新航线,排除D项。故选A项。
22.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中新阶级和新经济的要求。文艺复兴实质上反映
的是
A.庄园领主们的要求B.罗马教廷的要求
C.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新兴无产阶级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教会束缚而掀起的
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C项正确;庄园领主们、罗马教廷都属于封建势
力,他们是文艺复兴反对的对象,排除AB两项;文艺复兴时期,无产阶级尚未诞生,排除D项。故选C
项。
23.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总结欧洲工人运动,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共产党
宣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B.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
C.是唯一的科学理论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不断总结欧洲工人运动,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共产党宣
言》”可知,材料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
命,排除B项;是唯一的科学理论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排
除D项。故选A项。
24.19世纪中期日本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爆发了倒幕运动。后来通过一系列
的改革,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促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B.德川锁国C.明治维新D.建立法西斯专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中期日本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爆发了倒幕运动。
后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
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中大转折点,通过
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C项
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A项;“德川锁国”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
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是193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逐步建
立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障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
开支等措施。这些“调整”的影响是
A.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B.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政府开始干预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D.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继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政府在公共事
业领域的开支等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这些“调整”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继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
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稳
定的社会环境,D项正确;“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与题干“调整”不符,排除A项;社会保障制
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B项:“政府开始干预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在二战前就开始了,
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26.某校历史学社华办了一场古代中国货币展,一起探究并见证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展二【圆形方孔,一绳串起】
展三【轻轻的,我来了】
按钞起于唐之飞钱,……至宋而始官制行之。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
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饯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
——黄宗羲《明爽待访录》
(1)据展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币制是混乱的。你能说说形成这种状况的社会原因么?
(2)据展二,尽管时期和政权不同,货币的形态却是一致的。这种统一的货币始于何时?货币统一带来
了什么好处?
(3)据展三的图文材料和所学,概括宋朝纸币能够流通的条件。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并立,社会动荡。
(2)秦朝。便于携带,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有
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3)北宋商业的发展;纸币发行者储备足够的金属货币和实物,以保证纸币的信用;印刷术的发展;政府
的允许;比金属货币更轻便、更易于随身收藏携带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币制混乱的社会原因在于,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并立,社会动
荡。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了货币。货币统一后,更加便于携带,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状况,有利于国
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饯入库;欲得钱,
则以钞入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纸币流通的条件主要有,商业的发展;纸币发行者储备足够的金
属货币和实物,以保证纸币的信用;印刷术的发展;政府的允许;比金属货币更轻便、更易于随身收藏携
带等因素。
2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来的历史证明了这
一点。
——摘自邓小平《永远记取党的斗争经验和教训》(1951年6月25E))
材料二党在这个时期曾经两次经受严峻考脸: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败。……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们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始终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革
命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沉着应对,埋头苦干,奇迹般地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开创新的局面。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
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光明日报》文章《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作者:曲青山)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来的历史”是自哪次会议开始?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
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面对两次失败,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两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在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起到了什么重大历史作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形势跌宕起伏,
让人们深切感到和平与对话的重要。
【答案】(1)会议:中共一大;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道路: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作用: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全面拨乱反
正;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共产
党三十年来的历史”是从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开始的,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
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中确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党在这个时期曾经两次经受严峻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两次失败,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大革命失败后,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
名论断。1935年,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在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
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
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
路,是民主革命道路的最初奠基石。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可归纳出历史
性决策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
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
方面全面拨乱反正;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回顾】
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
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
——摘编自约翰•梅森《冷战(1945-1991)》
【时事分析】
材料二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
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
【深入探究】
材料三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
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
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1)材料一中“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与1917年苏联历史上哪一重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民集体财产合同范本
- 出国劳务个人合同范本
- 智力题目及答案初中生
- 工作作风心得体会【五篇】
- 职业技能刷题题目及答案
- 执法综合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25学年上海市高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环保行业绿色生态建设方案
- 委托购买合同书范本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年继电保护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2025)国库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标准)产假提前上班协议书
- 医院价格委员会管理制度及实施
- 2025年重庆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库人选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初赛)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山东淄博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