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熟语对联诗句的积累和运用_第1页
成语熟语对联诗句的积累和运用_第2页
成语熟语对联诗句的积累和运用_第3页
成语熟语对联诗句的积累和运用_第4页
成语熟语对联诗句的积累和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语熟语对联诗句的积累和运用_文档视界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一)

主备人:夏春健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梳理小学阶段的寓言故事和历史典故。

2、积累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成语。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复习三至六年级的出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成语。

2、课前将相关题目抄好,并让学生完成好。

典型题目:

一、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完()归赵()竽充数()公移山()暗花明

开()辟地卧()尝()()()学步()七八()

万马齐()()直()快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于神话传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于古代诗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于民间口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闻鸡起舞()画龙点睛()朐有成竹()杏林春满()入木三分()负荆请罪()程门立雪()大公无私()

三、根据寓意写出成语。

1、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2、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

3、原意是买珠宝时只留下漂亮的盒子而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四、根据指定的形式积累成语。

1、AABB式:

2、AABC式

3、ABC(式:

4、ABAC式:

5、ABCB式

6、ABCA式:

7、含反义词的:

8、含近义词的:

9、含数字的:

10、含动物的:

11、含植物的:

12、含人体器官的:

12、含比喻的:

13、含拟人的:

14、含夸张的:

15、含“然”字的:

五、根据指定的内容积累成语。(尽量联系教材、贴近生活积累成语)

1、描写四季的成语:

2、描写心情的成语:

3、表现英雄人物的成语:

4、表示勤奋刻苦的成语:

5、充满激励性的成语:

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7、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二)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能正确地运用成语。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复习三至六年级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课前将相关题目抄好,并让学生完成好。典型题目:

一、成语纠错。

穿流不息(()攻无不刻(()百衣百顺(

)永往直前()换然一新()再接再励)阴谋鬼计()赞叹不以()自立更升)默默无蚊()有杯无患()骑乐无穷()

随心所浴()鸡不可失()有口皆杯()一网情深()二、把句中画线的部分,分别换成成语来表达。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①以真心相见,真诚相待;②灾祸和幸福都共同承受,他

们的③深厚感情和友谊,④永远都不会消失。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饱经风()

()囵吞枣

和()可亲

世外桃(

①亚运会期间,亚运赛事成了体育爱好者茶余饭后②张大爷一辈子历尽艰难困苦,是一位(

四、根据意思写成语,并用其中的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1)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2)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3)形容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4)比喻当别人正需要或最困难时给予支援或帮助。(5)真心诚意地从内心深处表示佩服。

五、补充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张()李戴理()气壮()不经心

翠色()流应接不()()灯结彩

六、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负荆请罪(

)久负盛名(眼疾手快(

)疾恶如仇(

)忘恩负义()积劳成疾(

)身负重任())疾风劲草(

七、成语的情境运用。

1、爸爸妈妈终于要带我去游览向往的黄山,我心里高兴极了。写出表现我激动、喜悦心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戴伟等大学生面对在车厢里持刀抢劫的一伙歹徒,毫不畏惧,英勇搏斗,捍

卫了人民的利益。写出表现英勇行为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星期天的新街口,人来人往,热闹拥挤。写出人多热闹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4、春回大地,玄武湖公园景色格外美丽。写出描写美好风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5、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

爸爸是个_______________(有学问)的人,他___________(看书多),常常_______(看书快),读书甚至使他________________(不吃不休息)。

可见一(津津乐(

))的话

题。

(((((

)))))

熟语的积累和运用(一)教学目标:

1、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谚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教学准备:师生课前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谚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

典型例题:

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业精于勤,___________;行成于思,_________________。

2、韩信点兵---__________________。

3、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

5、如果冬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莱)

6、孝在于质实,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以恶小而为之。

二、根据句子意思写名言警句。

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追求名利就无法明确大志向,不排除干扰静下心来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

二、按要求写出相关的熟语。

1、有关惜时的格言:

2、有关诚信的格言:

3、有关团结的格言:

4、有关合作的格言:

5、有关读书的名言:

&表示虚心的名言:

7、有关立志的名言:

8、有关气象的谚语:

9、有关农业的谚语:

10、孔子的名言:

11、鲁迅的名言:

12、源自典故的歇后语:

13、用生活现象作比喻的歇后语:

14、有关谐音的歇后语:

15、有关环保的标语:

16、有关学习的格言:

17、有关交友的格言:

18、关于爱国的名言:

19、有关生命意义的名言:

20、关于默默奉献的名言:

熟语的积累和运用(二)

教学目标:1、能根据情境,恰当地选择小学阶段学过的谚语、歇后语或名言警句填空。教学准备:学生生课前熟练背诵小学阶段学过的谚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

典型例题:1、楚王本想嘲笑晏子,结果反让晏子取笑了,这真是

。(填歇后语)

2、生活中处处有老师,但怎样向他人学习呢?孔子给了后人很好的教诲,他说:

a

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名言)

?>

3、爸爸经常教育我:“”孝敬父母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4、我本来看好我们国家的男子篮球队的,可自从开赛以来,球队

(填写歇后语),令我失望透了。、

5、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6、小星平时总是玩,从不读书,你会告诉他:

7、叔叔是个法官,他办案公正严明,不徇私情,人们都说他是(填歇后语)

8、小年学习非常怕吃苦,爸爸经常教育小年:“,。”(填谚语)

9、小明总喜欢拍着胸脯给别人许诺,可承诺的事情常办不到,为此,你会对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言警句)10、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

情。

11、中新网消息: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塌陷、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废弃的土地约达2亿亩,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

看了上面这则消息,你会用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作为宣传口号来劝告毁地的人。(2分)

12、鲁迅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还珍惜别人的时间,他曾说过:“

13、形容三伏天气变化得快,可以用一句歇后语

14、按情境填歇后语。

(1)放学了。“轰隆隆”,天突然晴转多云,一会儿雨像倒豆子,小明气愤地说:“六月的天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奶奶看着爸爸买回来的大彩电说:“我们的生活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15、生活中处处有老师,但怎样向他人学习呢?孔子给了后人很好的教诲,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名言)

16、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诸葛亮语)

对联的积累与运用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形式、特点以及类型2、复习巩固小学阶段学过的对联。3、能根据对联的特点运用对联。教学准备:师生课前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对联。典型例题:一、根据对联的特点对下联。

1、独角兽

2、金虎辞旧岁

3、此木为柴山山出成烟夕夕

4、太傅马甲二、根据要求积累对联。

1、回文联:

2、叠字联:

3、数字联:

4、顶真联:

5、名胜联:

6、春联:

三、对联的运用。

1、暑假时,我到州西湖花神庙看到了一对叠字联,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是:。

2、春节快到了,各地都会张贴春联,下面的春联适合用在什么地方?请在括号里写出来。

(1)满园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人()

(2)扁鹊重生称妙手华佗再世颂白衣()

3、某餐馆门口帖着一幅对联,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小学生都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诗句进行组合填入上联,使之工整。(2分)

4、根据其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2分)原句: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5、下面是一些作家的名字或笔名,有人用他们拟了一副上联,请你利用这些名字对出下联。2分

碧原巴金冰心张天翼牛得草白杨田间林里马识途流沙河矛盾袁鹰叶知秋老舍落华生上联:碧原田间牛得草下联:

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教学目

标:

1、能熟练地背诵和默写小学阶段的古诗词。

2、掌握古诗词的基本常识。(节奏、押韵等)

3

教学准备:、能根据情境恰当地运用诗句。师生课前梳理小

学阶段学过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梳理古诗词。

1、按及朝代梳理。

2、按内容梳理。

(1)描写自然景物的:

(2)思乡的:

(3)边塞诗:

(4)送别诗:

(5)咏物诗:

(6)爱国诗:

二、诗句的情境运用。

1、深秋,校园的梧桐树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地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

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

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

题。

3、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4、初春的早晨,小华散步到江边,看到红日碧水美景,不禁感慨地说:“真

5、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陈京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王明在送他时拍拍他的肩

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7、如果有人用“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的古语来说服你,你可以借用

叶绍翁的两句很有名的诗句来反驳他,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

A、洞庭湖的美丽景象

B、太湖的美丽景象

C、西湖的美丽景象

D、镜湖的美丽景象

9、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请你写出以下诗句描写的季节。(8分)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下面古诗中都有“春”字,其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句诗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

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

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

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的心灵放

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的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17、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像

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颂扬那些具有终身

默默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

1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

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

游子的心!

20、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如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芽,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21、请写出与下列诗句有关的风景地。(6分)

(1)、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

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家雨亦奇。()

22、生命是什么?

生命就是范仲淹“_”的远大理想:

生命就是文天祥“_”的浩然正气;

生命就是龚自珍“

”的献身精神。

23、()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

24、人生旅途中,难免会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

天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概括。

25、唐代诗人高适在《别董大》诗中说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与这两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26、《七律?长征》中,最能体现红军不怕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7、下面每首古诗都与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关,请把诗中所表示的节日填在后面的括号里,并把节日按先后顺序在后面横线上进行排列。(5分):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于人。

()

C、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

符。()

28、期末,李老师让同学们给别人写评语后,有人说:“我怎么不知道自己有这

么多的优点呀?”小明:“这不奇怪。《题西林壁》中不是说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句)2分

29、又是一年春来到,家乡又是万紫千红,青草遍地了吧?身在异乡的我,望着

皎洁的明月,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思乡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2分

30、读了“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这句话,

你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1、搞好西部开发,重要的是搞好退耕还林,在西北沙漠中兴起绿洲,在戈壁滩中出现草原,再现《敕勒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2、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会用贺知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此时的感慨。

33、人们常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