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胚胎学考试重点_文档视界组织胚胎学大纲
苏木精(碱性紫色)—伊红染色法(酸性红色)
10倍低倍镜40高倍镜100油镜
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简称上皮,由许多排列密集、形态较规则的上皮细胞与极少量的细胞外基(间)质组成。
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polarity)上皮细胞朝向体表或空腔性器官的内表面,称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与结缔组织相连的一面,称基底面,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有一层薄膜,称为基膜。上皮组织内大都无血管,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根据上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
细胞连接不仅存在于上皮组织细胞间,其他(他)排列紧密的细胞间也有细胞连接。此种结构具有增强细胞间紧密结合、封闭细胞间的游离面、防止细胞间的营养物质外溢等功能。细胞连接只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可以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缝隙连接(gap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junction),位于桥粒的深部,是一种大的平板状连接,细胞间隙仅约3nm,内有许多间隔大致相等的连接点。在连接点处两细胞膜中的镶嵌蛋白相互结合,无空隙。蛋白颗粒呈柱状,直径约为7~9nm,由六个亚单位环绕而成,中央有直径约2nm的管腔。相邻两细胞膜上的蛋白颗粒彼此相接,管腔亦相通,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图2-7,9)。在钙离子及其他因素作用下,管道可闭合或开放,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以此进行相邻细胞间流通,传递化学信息。)
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与上皮组织相比,其细胞种类多,数量少,无极性,细胞间质多,包括无定型的基质和细丝状的纤维。
根据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的种类以及基质的物理性状,可将结缔组织分为:胶体状态的固有结缔组织、固体状态的软骨和骨组织、液体状态的血液。一般所谓的结缔组织是指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又称蜂窝组织(areolartissue)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网状组织(reticulartissue))。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连接、支持、营养、运输、防御等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又称蜂窝组织(areolartissue)
(一)细胞
1.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成分,其形态结构随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有差异。常附着在胶原纤维上。细胞扁平不规则,有突起;胞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糙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体,表明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旺盛(图3-2、3)。成纤维细胞可产生三种纤维及基质。
2.巨噬细胞(macrophage)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3.浆细胞(plasmacell)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即抗体(antibody),参与体液免疫。
4.肥大细胞(mastcell)
5.脂肪细胞(fatcell)
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undifferentiatedmesenchymalcell)
(二)纤维
1.胶原纤维(collagenousfiber)在三种纤维中,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故又称为白纤维。其生化成分为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于细胞外聚合为胶原原纤维(collagenous),胶原原纤维黏合成胶原纤维。
2.弹性纤维(elasticfiber)弹性纤维由微原纤维(microfibril)和弹性蛋白(elastin)构成。
3.网状纤维(reticularfiber)HE染色不能显示,用银染法,网状纤维呈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
(三)基质
1.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又称黏多糖,为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分子与蛋白质结合的复合物。透明质酸是曲折盘绕的长链大分子,它构成蛋白聚糖复合物的主干,大量蛋白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小孔隙的分子筛,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屏障。
2.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是基质中最主要的黏连性糖蛋白,除参与构成分子筛外,在细胞识别、黏附、迁移和增殖中有重要作用。
3.组织液(tissuefluid)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部分血浆成分,经毛细血管经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或淋巴。
血液(blood)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液态结缔组织,又称外周血(peripheralblood)。血液由血细胞(bloodcell)和血浆(plasma)组成。血细胞悬浮于血浆内。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又称为(是)血液的有形成分(hematologicalformedelements),约占血液容积的40%~45%。血浆相当于细胞外基(间)质,血凝块静置后析出淡黄色的清亮液体,称为血清。
通常用Wright或Giemsa染色法染血涂片来观察血细胞的形态。
一、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也无任何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而且红细胞膜上镶嵌有一种与血型相关的蛋白质为血型抗原A和(或)血型抗原B,它们构成了人类的ABO血型抗原系统。大量新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这些新生细胞内残留有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时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作为判断骨髓生成红细胞能力的指标之一,即反应红细胞的更新能力。
二、白细胞
白细胞(1eukocyte,whitebloodcell)是有核的球形细胞,它们从骨髓进入外周血液后一般在24小时内,以变形运动的方式穿过血管内皮进入结缔组织或淋巴组织中,在血管外发挥防御和免疫功能。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neutrophil)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
种,白细胞总数的50%~70%。
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0.5~3%。
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granulocyte,basophil)数量最少,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1%。
4.淋巴细胞(lymph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25%~30%。
5.单核细胞(monocytes)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
三、血小板
血小板(bloodplatelet),是骨髓内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细胞质小块,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也无细胞核。
肌组织(muscletissue)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呈长纤维形,又称为肌纤维(musclefiber)。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sarcolemma),细胞质称肌质(质)(sarcoplasm),肌质中有许多肌丝,它们是肌纤维收缩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将肌组织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一)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沿肌纤维的长轴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成,明、暗带就是这两种肌丝规律性排布的结果。粗肌丝(thickfilament)位于肌节的中部,贯穿A带全长,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细肌丝(thinfilament)位于肌节两侧,一端固定在Z线上,
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末端游离,止于H带外侧。粗肌丝长约1.5μm,直径15nm,由肌球蛋白(myosin)分子集合而成,大量肌球蛋白分子平行排列,结合成束,组成一条粗肌丝。当肌球蛋白分子头部与肌动蛋白接触时,ATP酶才被激活,于是分解ATP释放出能量,使横桥屈动,肌节缩短。肌动蛋白(actin)分子单体为球形互相连接,形成肌动蛋白链,两条肌动蛋白链呈螺旋状相互绞合在一起,构成细肌丝的主要部分。
(二)横小管(transversetubule)是肌膜向肌质内陷而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同一平面的横小管分支吻合,包绕每条肌原纤维。
(三)肌质网(sarcoplasmicreticulum)是肌纤维内特化的光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其中部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称纵小管(longitudinaltubule)。两端的肌质网呈环行的扁囊,称终池(terminalcisternae)。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三联体(triad),可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质网膜。
神经组织(nervoustissue)由神经细胞(nervecell)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cell)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neuron),是构成神经组织的主体,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一)胞体: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外被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又称核周质(perikaryon),富含多种细胞器。
1.细胞膜
2.细胞核
3.细胞质(1)尼氏体(Nisslbody):位于胞体和树突内,光镜下呈嗜碱性斑块或细粒状结构。电镜下尼氏体由平行排列的糙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尼氏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与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2)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在镀银标本上,可见细胞质及突起内有许多交叉排列成网的棕黑色细丝——神经原纤维。(运动终板)
(二)突起
突触(synapse)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一、有髓神经纤维
(一)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光镜下,轴突外包有髓鞘。髓鞘是由神经膜细胞的胞膜呈同心圆状包卷轴索而形成。髓鞘最外面的一层胞膜与其外侧的基膜合称为神经膜(neurilemma)。
二、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外面包有神经膜细胞,但不形成髓鞘,也无郎飞结。
神经末梢(nerveending)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体内各组织或器官内。按其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sensorynerveending)和运动神经末梢(motornerveending)两大类。
(一)游离神经末梢(freenerveending)
由较细的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反复分支而成。
(二)有被囊神经末梢(encapsulatednerveending)
轴突终末都包裹有结缔组织被囊是这类神经末梢的结构特点,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触觉小体(tactilecorpuscle)又称迈斯纳小体(Meissnercorpuscle)。
2.环层小体(lamellarcorpuscle)又称帕奇尼小体(Paciniancorpuscle)。
3.肌梭(musclespindle)位于骨骼肌内。
二、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是运动神经元的长轴突分布到肌纤维和腺细胞的终末部分,与邻近组织共同构
成效应器(effector),支配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活动。可分为躯体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两类。(一)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二)躯体运动神经末梢(somaticmotornerveending)是终止于骨骼肌的运动神经末梢。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神经末梢抵达骨骼肌纤维之前失去髓鞘并反复分支,每个分支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建立连接,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为运动终板(motorendplate),或神经肌连接(neuromuscularjunction)。
循环系统(circulatorysystem)是连续而密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组成。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淋巴管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管道系统,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导管。
血管①内膜(tunicaintima)是管壁的最内层,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组成,是三层中最薄的一层。②中膜(tunicamedia)的厚度及成分因血管种类而异。大动脉中膜以弹性膜为主,中、小动脉和静脉的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组成。③外膜(tunicaadventitia)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含有螺旋状或纵行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成纤维细胞等。
毛细血管(capillary)广泛分布于组织和细胞间,彼此吻合成网。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
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和基膜的结构特点,将毛细血管分为三类。
1.连续毛细血管(continuouscapillary)
2.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capillary)
3.血窦(sinusoid)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除口腔、咽与肛门外)自内向外均分为四层,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黏膜(mucosa)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三部分组成。
(1)胃底腺(fundicgland):是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的胃腺,是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胃腺。
组成胃底腺由主细胞、壁细胞等。主细胞(chiefcell):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cell),HE染色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壁细胞(parietalcell):又称泌酸细胞(oxynticcell),腺的颈和体部较多,胞质呈强嗜酸性。
胰腺(pancreas)的表面是薄层结缔组织被膜,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为许多界限不明显的小叶。胰腺的实质分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一)外分泌部
1.能分泌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DNA酶、RNA酶等多种消化酶。(二)内分泌部
1.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glucagon),能促进肝细胞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升高,满足机体活动的能量需要。患A细胞肿瘤时会使血糖过高而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
2.B细胞又称乙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的中央(图9-21)。电镜下,分泌颗粒内常见杆状或不规则形晶体样致密核芯,核芯与膜之间有较宽的清亮间隙。B细胞分泌胰岛素(insulin),与高血糖素的作用相反,主要促进肝细胞、脂肪细胞等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从而使血糖下降。胰岛素和高血糖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持动态平衡。若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可致血糖升高而从尿中排出,即为糖尿病。若B细胞发生肿瘤或细胞功能亢进,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低血糖症。
3.D细胞又称丁细胞、δ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散布在A、B细胞之间(图9-21),并与A、B细胞紧密相贴,细胞间有缝隙连接。电镜下其分泌颗粒较大,内容物呈细颗粒状,中等或低电子密度。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方式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
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活动。
4.PP细胞数量极少,主要分布于胰岛的周边,还可见于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其胞质内也有分泌颗粒,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polypeptide),具有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三、肝
(一)肝小叶
肝小叶(hepaticlobule)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长约2mm,宽约1mm,成人肝有50万~100Array
万个肝小叶。有的动物(如猪)的肝小叶周围因结缔组织较多而分界明显,而人肝则因结缔组织很少而使相邻肝小叶常连成一片,分界不清。肝小叶中央有一条贯通其长轴的静脉,即中央静脉(centralvein),肝板以其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板之间为肝血窦。肝板(hepaticplate)是由单层肝细胞排列形成的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其断面呈索条状称肝索(hepaticcord),相邻肝板分支吻合形成迷路状。肝板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即为肝血窦,经肝板上的孔相互间沟通连接成网状。相邻肝细胞邻接面的质膜局部凹陷,围成胆小管。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在肝小叶内形成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复杂网络.
2.肝血窦(hepaticsinusoid)其腔大而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具有很高的通透性,除血细胞和乳糜微粒外,血浆的各种成分均可自由出入。窦内有肝巨噬细胞,又称枯否细胞。
3.窦周隙(perisinusoidalspace)又称Disse间隙,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4.胆小管(bilecanaliculi)是相邻肝细胞面的质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
(二)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portalarea)或汇管区,每个肝小叶周围有3~4个门管区。其中有三种伴行的管道,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四、肺
血管到肺泡依次经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Ⅰ型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内层基膜、内皮细胞。
肺巨噬细胞(pulmonarymacrophage,PM)由单核细胞演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肺间质,尤以肺泡隔内为多,也可进入肺泡腔。细胞体积较大,具有活跃的吞噬、免疫和分泌功能,可吞噬肺泡腔或肺间质内的灰尘和异物,对肺的净化有重要作用。吞噬灰尘或异物后的巨噬细胞称尘细胞(dustcell),光镜下可见其胞质内有被吞噬的棕黑色颗粒。
名词解释
1、微绒毛:是细胞膜(简称胞膜)和胞质游离部分共同向腔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扩
大了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
2、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突起,光镜下可见。纤毛能快速地、有节律的摆
动、可将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及细颗粒物质定向推送。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其长度为1/2明带+暗带+1/2明带。它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闰盘: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互联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闰盘常呈阶梯状,
连接的横向面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作用;在纵向面有缝隙连接,起传递电信号的作用,使许多相连的心肌纤维同步收缩,形成一个功能整体。)
4、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接触点,是神经
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光镜下,轴突末端膨大呈球状或扣状,紧贴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胞膜增厚部分,前膜轴质内有大量突触小泡,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另一胞体的胞膜或树突膜,上有特异性受体。突触间隙,为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宽15nm~30nm。
5、淋巴结:皮质【淋巴小结、副皮质区、皮窦(皮质淋巴窦)】,髓质【髓索、髓窦】。
6、除口腔外,消化管壁可分四层:(由内到外)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7、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多边棱柱状。
8、窦周隙:位于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
9、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或汇管区。其结缔组织中有三种伴行的管道: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10、胆小管:相邻肝细胞连接面之间,肝细胞膜局部内陷形成的胆小管,其管壁由肝细胞围成。
11、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窦内的血液从肝小叶周边流向中央,汇入中央静脉。窦壁主要由内皮细胞围成。
12、内皮: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淋巴的流动。
13、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扁平上皮,表面光滑,有利于内脏的运动。
14、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它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5、三联管:一条横小管与两旁的终池构成。
16、血-脑屏障:是介于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对物质通过有选择性阻碍作用的动态界面。该屏障由脑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完整的基膜、周细胞(pericyte)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脚板围成的神经胶质膜构成,其中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
17、气血屏障: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等结构是气体交换的必经之路。
大题
1、肝小叶的结构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肝小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肝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务派遣合同协议书范本
- 护理伦理毕业答辩
- 常见症状护理之头晕护理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 妇科常规护理体系构建
- 2025年低血钾知识试题
- 湖南省湘一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济宁三模)
- 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物流和快递合作协议
- 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A4版)(人教版)
- 2025年湖北省各市(州、区)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私人合同协议书模板
- 神经鞘瘤MRI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课件
- 2025年河北高考地理模拟预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高考语文考前复习速记清单
- T-CEPPEA 5002-2019 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2025年端午节撞上儿童节活动方案
- 法治护航成长路-四年级法制教育专题
- 电工技能培训课件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