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东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上半年东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上半年东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上半年东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对《咏怀古迹》(其一)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都押un韵

B.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

C.颔联写王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

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

2.下列作品中代表两汉时期散文最高成就的是()

A.《左传》B.《战国策》C.《汉书》D.《史记》

3.元杂剧《汉宫秋》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王实甫D.白朴

4.成语负荆请罪出自()

A.《论语》B.《孟子》C.《史记》D.《韩昌黎集》

5.《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拟B.夸张C.借代D.比喻

6.宋代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曾巩

7.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细节描写中能够展现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

A.背诵《汉书》B.记百姓名姓C.拔刀断一指D.操纸笔立书

8.下列选项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夫人将启之B.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客何负于秦哉

9.开散文辞赋化风气之先的文章是()

A.《谏逐客书》B.《陈情表》C.《前赤壁赋》D.《垓下之围》

10.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是()

A.《左转》B.《春秋》C.《史记》D.《国语》

11.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增多,可引起()

A.心迷走神经兴奋B.心交感神经兴奋C.心率增快D.心输出量增加

12.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所题的字是()

A.业精于勤B.长宜子孙C.克己复礼D.诗礼传家

13.其散文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的日本作家是()

A.东山魁夷B.东野圭吾C.夏目漱石D.渡边淳一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指的是哪位人物()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

15.《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新乐府诗D.乐府旧题

16.下列属于鲁迅短篇小说集的是()

A.《热风》B.《朝花夕拾》C.《野草》D.《故事新编》

1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

18.细动脉壁玻璃样变常发生于()

A.急进型高血压B.糖尿病C.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急性肾盂肾炎

19.终身郁郁不得志,具有孤愤狂痴的人生态度的作家是()

A.蒲松龄B.刘鹗C.曹雪芹D.曾朴

20.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A.《国殇》B.《关山月》C.《从军行》(其四)D.《短歌行》(其一)

二、阅读理解(10题)21.请分析尝吞下和咀嚼消化等动词在本文中的实际含义

22.文中程伊川指

2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流露出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B.明月松间照C.随意春芳歇D.王孙自可留

24.阅读李斯《谏逐客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25.(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6.从全文对冯谖的塑造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

27.下列关于本诗主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表现出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28.为什么说困于此?

29.这支曲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30.诗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暗寓()

A.时局动荡,心潮翻卷B.羁旅行役,思乡念人C.年华虚度,功名无就D.国破家亡,孤苦无依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32.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

3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34.不舟不车,不衫不帻。

35.老大那堪说。

3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域中

37.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38.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39.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40.先王之治,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读书苦乐

杨绛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伙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塞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文中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

42.作者为什么说憧憬于你们的生活?为什么又感慨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五、作文题(1题)43.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罢。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节选自巴金《爱尔克的灯光》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D《咏怀古迹》(其一)写于代宗大历元年,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身世感慨和家国之思。诗人寓情于古人,借古议今,借咏王昭君出塞客死异国他乡的悲剧,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叹和晚年无家可归的痛苦

2.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代表了两汉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

3.BB《汉宫秋》是元曲四大悲剧之一,作者是马致远

4.C

5.D这两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尘网和樊笼比喻仕途对自己的束缚

6.C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7.CC南霁云的性格特点是疾恶如仇、忠贞刚烈。作者选用了两个细节塑造南霁云的形象:拔刀断指,射塔明志

8.BB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者,……也是判断句的典型句式

9.A《谏逐客书》开散文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来汉代的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影响

10.C《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11.A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经压力感受器传入的冲动增多,通过中枢的整合作用,心迷走中枢的紧张性活动增强,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减弱,使心率减慢,心脏收缩能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血流阻力减小,动脉血压回降到正常范围。

12.BB在《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故居照壁上所题的字是长宜子孙。文章通过长宜子孙这一线索,表现了对封建道德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

13.AA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画家、散文家。著有散文集《我的窗》《与风景对话》等。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

14.A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别称李十二

15.D《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属于乐府旧题。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

16.D《故事新编》是鲁迅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成的短篇小说集

17.CC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18.B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缓进型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等脏器的细动脉管壁。

19.AA蒲松龄因终身郁郁不得志,又较多接触社会底层,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深刻认识,故具有孤愤狂痴的人生态度,集中表现在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

20.D《国殇》属于楚辞,是杂言诗。《关山月》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从军行》(其四)是一首七言绝句

21.尝指的是选读。吞下指的是全读,但不必细心地读。咀嚼消化则不但指全读,而且要精读、细读

22.程颐;苏洵

23.CDCD《山居秋暝》一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乐于归隐的意愿,其中固然不无躲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但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

24.分两层:第一层,从昔缪公求士至客何负于秦哉,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王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就功业,归纳出纳客的有利之处。第二层,从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至段末,作者从反面假设推论,阐明逐客的错误

25.(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26.欲扬先抑,为表现冯谖的深谋远虑作铺垫

27.DD《采薇》全诗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展现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士兵保家卫国与思亲想家的矛盾心理。诗歌内容并没有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28.因为当时项羽兵败垓下,被汉军追赶围困在东城,所以说困于此

29.表达了作者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情怀

30.A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写巫峡的景象是骇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31.平:平定

32.造:前往,到

33.业:使……成就功业。名词的使动用法

34.衫:名词用作动词,穿长衣

35.堪:能,可

36.域中:天地间

37.凌:侵犯

38.敢:怎敢,岂敢

39.觉:睡醒

40.国:国都,都城

41.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42.憧憬儿童的童真、童趣;对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心而悲哀

43.自力更生叶子不依靠自己的力量,虽可在风中纷飞高处,但最终也难逃被践踏埋没的命运,这不禁使我们感慨叶子虽曾是风的宠儿,但最终却成了风的弃儿。原因就在于叶子不能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