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志达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志达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志达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志达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志达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2.(2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家讲坛”将国学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了解”互换位置)B.随着秦始皇兵马佣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删掉“随着”)C.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防范于未然。(把“避免”改为“防止”)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3.(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B.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C.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D.青年应该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4.(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哔水墨画风云变换名副其实B.决择口头禅轻歌曼舞一如既往C.帐篷座谈会怒不可遏震耳欲聋D.端详挡箭牌川流不息和言悦色5.(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的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D.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深刻理解和全面感知。7.(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行辈(háng)枯燥风雪载途(zǎi)不修边辐B.驰骋(chěng)缅怀挑拨离间(jiàn)漫不经心C.缄默(jiān)帷幕强词夺理(qiáng)轻歌慢舞D.蓦然(mù)喧腾怒不可遏(è)振耳欲聋8.(2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的感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B.《小石潭记》《壶口瀑布》《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梁衡、闻一多。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D.《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其中的《逍遥游》。9、(4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chóng。古文明的mèi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________(A移花接木B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________(A针锋相对B势不两立),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推chóng________②mèi________力③支撑________④暴风骤________雨(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10、填空。(8分)按要求填空。(1)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虽有佳肴》)(2)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3)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_______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卜算子·咏梅》)(7)《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非文学作品阅读。狗狗的胡须别乱剪和猫一样,狗也长着长长的胡子,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狗的胡须甚至比猫的胡须还要多。大多数人都知晓其对猫的重要意义,相比起来狗的胡须似乎没什么作用,反而和人一样只是自然的毛发生长,似乎没什么作用,难道狗的胡须真的是鸡肋一般的存在吗?我们把狗狗嘴巴旁边那些又长又硬的毛发称为“胡须”,但其实它们只是狗狗‚须毛系统中的一种而已。实际上,鼻子两侧、上嘴唇周围那些长长短短的“胡须”,脸颊两侧靠近颌骨的“颊须”,眼睛上方的“眉须”,都属于狗狗的“须毛系统”。国外将狗狗的须毛(whiskers)称作“触须”(Vibrissae),因为在狗狗的世界里,这些须毛就像章鱼的触手一样,是它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研究显示,狗狗所有来自触觉的信息中,有40%来自这些须毛!为什么须毛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关键就在于它们那独特的毛囊!须毛根部的毛囊就像一神经细胞大本营,每个毛囊连接着100—200个初级传入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又与至少8种机械性感受器相连,经由神经网络直接对接大脑感知功能区,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刺激反馈系统”。这套系统的最大成就就是,每根须毛的一个最微小的振动,都会迅速而直接地传到狗狗的大脑中,瞬间激活大脑的整套分析判断系统!这些长长短短的须毛是狗狗的秘密武器!我们都知道狗的嗅觉是它们探索世界的主要工具,但除了嗅觉之外,须毛起了很大的作用。须毛可以感知最微弱的振动,包括空气中的气流变化,以及水中水流的变化。当气流或水流变化时,须毛就会颤动起来,继而刺激到根部毛囊里的神经细胞,大量的神经细胞就会将这些刺激信号经由复杂的神经网络迅速传回大脑进行分析判断。这就是为何狗狗第一次游泳就知道要一直仰着头,保持头部在水面之上的原因——正是下巴下面的须毛感知到了水流的振动,进而判断出了水面的位置。和汽车一样,狗狗的视觉范围也有看不到的盲区,还好须毛系统可以帮助狗狗解决这一尴尬。狗狗鼻子两侧的“长胡须”可以告诉它们两侧物体的具体位置;下巴下面的须毛可以让它感知头下方有什么东西;而鼻子下面的短小的须毛则可以让狗狗知道,靠近鼻子的东西的大小、纹理。当狗狗想要知道食物或水盆距离自己的鼻子多远时,须毛会告诉它;当它们嗅闻地面时,须毛会保证它们的鼻子不至于直接杵到地面上。一些小型犬种还会利用须毛来探测洞穴的宽度,以决定是否要钻进去。狗狗的眉须也起着保护眼睛的重要作用,当有外物逼近狗狗的眼睛时,首先会触到它长长的眉须,这时眉须的震动会通过‚毛囊神经细胞大本营‛向大脑迅速传输信息,大脑会判断“天哪,有人要戳我的眼睛”,于是会启动防御机制:闭上眼睛!最神奇的是,当你触碰狗狗的一侧眉须时,它只会闭上这一侧的眼睛,而不是同时闭上两只眼睛——这种精准的独立防御机制可是非常难得的!很多主人在不知道须毛作用的时候为了好看就剪掉了狗狗的胡须,很多美容师也会为了造型更加完美而修剪胡须,这会不会出大问题?专业兽医指出,由于须毛在狗狗触觉感知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前哨”作用,如果失去了须毛,狗狗可能会很不适应,甚至会导致空间感知能力下降。所以:千万不要再剪掉狗狗的胡须啦!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狗狗的须毛是它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研究显示,狗狗所有来自触觉的信息均来自这些须毛。B.狗狗须毛根部的每个毛囊连接着100—200个初级传入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又与8种机械性感受器相连,经由神经网络直接对接大脑感知功能区,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刺激反馈系统”。C.狗狗的眉须起着保护眼睛的重要作用,当你触碰狗狗的一侧眉须时,它只会闭上这一侧的眼睛。D.如果失去了须毛,狗狗会很不适应,甚至会导致空间感知能力下降。2.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析狗狗第一次游泳就知道要仰头的原因。3.写出加点词在文中具体指代的意思。(1)难道狗的胡须真的是鸡肋一般的存在吗?(2)专业兽医指出,由于须毛在狗狗触觉感知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前哨作用。4.联系文章内容,指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地方。李大妈:小狗嗅来嗅去找东西,应该是嗅觉很灵吧,我们平时也会用狗鼻子来形容嗅觉灵敏的人。12、(16分)阅读《渐行渐远的村庄》,完成下面小题。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根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温暖的胸膛吗?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和月亮。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撅着小嘴来喝。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颜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1.结合原文,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含义。2.文章写到乌鸦、虫子、猫头鹰等生物有什么作用?3.“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中“这样的村庄”指怎样的村庄?4.文章中作者一再提到“月亮”这一意象,有何作用?5.阅读全文,体会“渐行渐远的村庄”的含义。13、(12分)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史峰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1,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选自《知识窗》有删改)1.文中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用意?2.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目前的”从时间上进行限定,说明现有技术手段还不能分解夸克。B.科学家推断,“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也只是时间问题。C.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说明文结构,说明了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不久的将来将由幻想变成现实。D.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只有“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4.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三、写作。(50分)14、请以“如果我有”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一双慧眼、一枝生花妙笔、比尔·盖茨的智慧、超强的记忆……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B【解析】

读所给句子可知,由人生有四件大事之一的“衣”,引出下文对“衣”的作用的解释,又联系到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如何“修身”。句子排列顺序最佳的是④①⑤②③。B项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

C.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再”。3、D【解析】

A.语序不当。应改为“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B.成分残缺。应在结尾加上“的场面”。C.句式杂糅。去掉“才能够实现”。故选D。【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4、C【解析】

A.“喧哔”改为“喧哗”、“风云变换”改为“风云变幻”;B.“决择”改为“抉择”;D.“和言悦色”改为“和颜悦色”;故选C。5、D【解析】

D.法国——美国。故选D。6、C【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把“通过”或“使”去掉;B.重复多余,“的原因”和“造成的”重复,应该去掉“造成的”;D.语序不当,应是“全面感知和深刻理解”。7、B【解析】

A.风雪载途(zài),不修边辐——不修边幅。C.强词夺理(qiǎng),轻歌慢舞——轻歌曼舞。D.蓦然(mò),振耳欲聋——震耳欲聋。故选B。8、A【解析】

A项表述有误。《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9、(1)①崇②魅③chēng④zhòu(2)BA【解析】

(1)“推崇”的“崇”不要写成“祟”,“魅力”的“魅”不要写成“媚”,“支撑”的“撑”应读chēng,不要读成chēn,“暴风骤雨”的“骤”读zhòu,不要读成zòu。(2)“移花接木”的意思是指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这里是指人成长的最后阶段,故用“行将就木”。“针锋相对”意思是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这里是指人类用勇气来针对恐惧,故用“针锋相对”。10、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讲信修睦山光悦鸟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拣尽寒枝不肯栖无意苦争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庇”“拣”“栖”“愿”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C2.①刺激到根部毛囊里的神经细胞,形成刺激信号;②经过复杂的神经网络;③传回大脑进行分析判断。3.(1)“鸡肋”的本意是可有可无的意思,在文中是指胡须是自然的毛发生长,没什么作用。(2)“前哨”在文中是指须毛是最先感受到外界刺激的部位。4.李大妈,狗嗅来嗅去找东西,不光是因为他的嗅觉灵敏,他的须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狗狗所有来自触觉的信息中,有40%是来自这些须毛的。【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感知。A:“所有来自触觉的信息均来自这些须毛。”表述有误,应该是“狗狗所有来自触觉的信息中,有40%来自这些须毛”。B:是“至少8种”而不是“8种”。D:不是“狗狗会很不适应”而是“可能会很不适应”。故选C。2.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第⑥段中“刺激到根部毛囊里的神经细胞,大量的神经细胞就会将这些刺激信号经由复杂的神经网络迅速传回大脑进行分析判断”一句解释了狗狗第一次游泳就知道要仰头的原因。据此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难道狗的胡须真的是鸡肋一般的存在吗”一句中“鸡肋”的本义是比喻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这里指代的内容是:“狗的胡须似乎没什么作用,反而和人一样只是自然的毛发生长,似乎没什么作用”。“专业兽医指出,由于须毛在狗狗触觉感知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前哨作用”句中“前哨”指代的内容是“须毛是最先感受到外界刺激的部位”。据此作答。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狗狗的嗅觉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文章中对须毛的作用有明确的说明。结合文中“狗狗所有来自触觉的信息中,有40%来自这些须毛”“除了嗅觉之外,须毛起了很大的作用。须毛可以感知最微弱的振动,包括空气中的气流变化,以及水中水流的变化”这些内容向李大妈作出解释即可。12、1.作者以“孤独的鸟”比喻远离村庄的“我”(人),以鸟“找不到归程和穴巢”比喻居住在高楼问的“我”,(人们找不到自己心中的“村庄”,表达自己对村庄的迷失之感。2.写出了这些生物在村庄温暖、安详、幸福的生活,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乡仁慈、宽厚的母亲般的形象,更形象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3.充满心灵的诗意;有呜叫、欢宴、归巢,没有迷失和孤独;充满静谧和安详,有着水晶般的月亮。语言通顺4.(1)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3)表达作者对纯洁、美好的村庄式的生活的向往。5.“渐行渐远的村庄”不仅写出作者离开村庄,渐远村庄,表达作者对村庄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且更写出对“村庄”这一灵魂和根的精神远离,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具有精神依托的村庄生活的渴望和呼唤。【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来思考;要扣住句子写法上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分析。“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我”比作“孤独的鸟”,以鸟“找不到归程和穴巢”比喻居住在高楼间的“我”,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迷失之感。2.本题考察对作品中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兼考归纳和概括能力。注意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理解文中特定形象,作答时注意涉及技巧要明确概念,联系内容要中心辐射。结合文中对这些生物进行描写的语句:“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撅着小嘴来喝”,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这些生物在这个村庄里生活的静谧、安详和幸福,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乡仁慈、宽厚的母亲般的形象,表达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3.本题考察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做此类题,一般要结合文章内容,到这句话的前边的内容去总结概括。通读文章内容,我们可知“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这句是过渡句,内容上也丰富蕴藉。结合上文1、2、3段内容,从“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根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和月亮”这些语句中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中意象的理解。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本文中,作者借“月亮”主要是表达思乡之情,表达作者对纯洁、美好的村庄式的生活的向往;同时,文中多次对月亮进行描写,所以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5.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题,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标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多方位地领悟文章标题的深刻含义和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答案要围绕标题的含义和作者的感情这两点来答。本文题目“渐行渐远的村庄”表层含义指的是作者离开家乡,渐渐的离村庄越来越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层含义指作者的失落的灵魂离“村庄”越来越远,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具有精神依托的村庄生活的渴望和呼唤。13、1..①引出下文对“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说明;②增强了科普文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作比较、列数字。运用具体数字进行比较,更加突出“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的物质坚硬无比。3.C4.因为“水滴”是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而其硬度由多夸克复合粒子的特殊性质决定,只有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解释“水滴超硬”的原因。【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说明对象。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引出下文对“水滴”的介绍和对“水滴超硬”原因的说明,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⑤段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进行比较,突出说明“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的物质坚硬无比的特点。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C项表述错误,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引出了下文对“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说明,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说明结构,而不是并列式。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对文本信息深入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