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C.“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雅安市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狩猎(shòu)翌日(yì)棱角(1íng)安营扎寨(zài)B.推搡(sǎng)漩涡(xuàn)枯燥(zào)纷至沓来(tà)C.妩媚(fǔ)蛮横(hèng)决择(jué)销声匿迹(nì)D.襁褓(qiǎng)汩汩(gǔ)擦拭(shì)目眩神迷(xuàn)3.(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领或追溯大彻大悟叹为观止B.缄默皎杰海枯石烂自圆其说C.喧嚷缅怀担惊受怕行将就木D.奠定哀竭轻歌曼舞瞬息万变4.(2分)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C.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B.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C.2019年南阳第十六届玉雕文化节,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南阳,以玉为媒,以玉会友,助推南阳市旅游事业。D.4月28日,2019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暨第九届中国月季展在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盛大开幕。看到南阳的壮美景色,让中外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6.(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眼眶kuàn怒不可遏è纷至沓来tàB.襁褓qiǎng挑拨离间tiǎo海枯石烂kūC.寒噤jīn天衣无缝fèng目眩神迷xuánD.矗立chù瞬息万变xùn接踵而至zhǒng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③代乎?正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其他的④正:只。1.解释加点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2)岂借才于异代乎(_______)(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4)安可诬一世之人(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3.翻译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4.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______________。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5.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8、(3分)诗词赏析: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9、(7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二首)(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小石潭记》柳宗元)(3)海内存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5)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6)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7)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白居易)(8)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9)《大道之行也》中描写大同社会人尽其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傲骨》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傲骨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此言直接透过人的表相,深入骨髓。②“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含义决然不同。盛气凌人是傲气,自命不凡是傲气,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当然是傲气的极致表现,如果没有实力做内在支撑,便不免透着一种浅薄,一丝内荏。用现在的话说,这是性格里一种土豪式的张扬,是人格中低级别的傲态。而傲骨是不露声色、虚怀若谷的内敛,是有志向、有自信、有定力的品质,是力量和尊严的内蕴,也是对人“貌相”还是“斗量”的依凭。傲骨是一种风度一种气质,是高写的人格姿态,是超标于庸俗的自我要求。有傲气的人,常人觉得难以接近,更难相容,或让人敬而远之,视而疏之,及至因为走不近、看不惯而生反感,见不得、受不了而感压抑。而有傲骨的人,表面和蔼而沉稳,使人深感有亲和力,有愿与其交往的欲望,发散出一种和谐和包容的气度,流露着从善如流、天高地广但绝不苟同流俗的开阔与坚守.与有傲骨者相处,便似与善良、正直与真谛相行,不觉难堪而备生尊重,不觉偏狭而可以被他带向高处望远。③傲气看似趾高气杨,一口吐完,若无内里氤氲,顿化作空虚;傲骨不卑不亢,却有定海神针在,是风里浪里屹立不倒的大写人格。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此句,把酷爱自由、桀骜不驯的一身傲骨展露得淋漓尽致。当然这是酒后。⑤李太白一生怀有远大抱负,毫不掩饰地追求浪漫和自由,黄河决堤似地挥洒着诗情诗意和诗才.当其政治理想与现实相碰撞时,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他内心是挺立的,是傲慢的,不向权贵低头的本色藏在怀袖和笔墨中,支撑着他不但嘲弄皇帝身边的佞臣,有时也让皇帝难堪.傲骨在内,被人生放逐到哪里,也都是自由。他时常畅怀痛饮,邀朋呼友,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大半生过着流浪的生活。奇险的山川与他叛逆不屈的性格相映照,斗酒留诗,留下的是大量仰怀古人、壮思欲飞的佳篇佳句,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尽情无拘地书写逆境中的心路历程,苦闷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久渴后的解放,今人读来,却感受得到李白那愁怀难遣本色不改的铮铮傲骨。他是放浪形骸的,但那是他的表情;他的诗歌境界是瑰丽多彩的,内里却是超拔人格之孤高,傲视世俗之痛彻。⑥傲骨是不低头,是不屈服,是寄怀山水背后无言的愤怒,是笔墨诗行里有声的呐喊。⑦人因为有骨架,才能直立不倒;因为有傲骨,才能在精神上昂首挺胸,才能在文化上有不弯的脊梁。⑧齐国饥荒严重,有一位衣袖遮脸、饥肠辘辘者过市,尽管走路已东倒西歪,但拒绝别人的吆喝,不去低三下四接受施舍的食物,最后饿死路边.宁可舍弃性命,不吃“嗟来之食”,这种保持尊严、升华人格的方式,可能在当下有些人看来觉得可笑.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鄴里派督邮视察,做派了得,有人提醒道:来头不小,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去迎接吧。陶渊明听后长叹一声:我才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去低声下气献殷勤。言罢,毅然辞官,永远离开多少人向往的街门。“不为五斗米折腰”决不是一时的负气,而是长期价值判断后的郑重选择。陶渊明用“宁可失去”来作为维护人格尊严的代价。⑨是的,有人失去的是虚浮的光环,光鲜的车马,有人失去的是身体的自由乃至生命。是傲骨,让他们对崇高情操、对正直不阿、对道德修为、对大义和气节,用决绝的方式执守。如果现在的我们没有这一把“骨头”,又有什么资格去嘲哂故人?(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6期,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简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机器人做饭啥味道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前拐棒胡同最近发生了件新鲜事。东城区实施的惠民项目——“诚和美美”中央厨房老年配餐中心正式营业了,周边居民第一次吃到了机器人做的饭!①新亮相的老年配餐中心很快成为胡同里的“网红”,吸引来不少居民。今年72岁的李淑茹大妈怀着好奇来到这里。刚进大厅,就听到亲切的问候:“李淑茹老人您好,欢迎来到东城老年配餐中心,请您用餐!”②一打听,原来是大厅里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所有在这里登记过的老人,都被机器人“记住了”!据介绍,该项目面积约400平方米,集养老驿站、中央厨房、无人便利店为一体,旨在打造“居家养老+共享微厨房”新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流水线统一制作、出品餐食,使老人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健康。今后,老人可通过养老驿站内的“自动售卖机”现场购买或选择就近配送,享受到完全由智能机器人制作的多种膳食。透过玻璃墙,李大妈看到厨房里有各种先进的设备,甚至还有工厂生产线上的传送带,让她大开眼界。机器人到底如何炒菜呢?工作人员向李淑茹介绍,做菜大体上分为4步。第一步,工作人员先把所有原材料放入冷库处理。第二步,原材料转入粗加工库房,由工作人员洗菜和切菜,并按照标准比例配备好,放冰箱里备用。第三步,工作人员点击屏幕,选择菜品,输入指令,把配备成份的原材料投放到智能炒菜机器人里。机器人通过翻炒、搅拌,不到两分钟,一份味道鲜美的豆角小炒肉就烹饪好了。最后,工作人员将炒好的菜降温到8摄氏度以下,再在传送带上进行分装、覆膜、异物检测和X光检测。菜品经检验合格,才会送到居民手里。在智能售卖机前,一位阿姨正在点餐。阿姨滑动翻看着一道道精美的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后点击“我要下单”,然后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付款。不到两分钟,下方自动门缓缓打开,一盒香喷喷的饭菜出现。原来,通过人工智能流水线统一制作的饭菜,都被配送到这些智能售卖机里,供居民自助点餐。如果居民不会使用,还有相应教程。针对老年人可能玩不转智能手机的问题,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售卖机很快可以实现交通一卡通刷卡购买,未来也可以用老年卡消费,甚至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刷脸付费。“机器人能做饭,真是太棒了!这个饭菜很合我的口味,不是很咸,也不油腻,很适合我们老年人。以后,我们不仅可以吃到营养、安全的午饭,还可以享受送餐上门服务。”李淑茹大妈由衷赞叹道。1.以“机器人做饭啥味道”为标题,有啥作用?2.第二段划线句子①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第二段划线句②用了什么修辞?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4.概括机器人炒菜的四个步骤。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根据所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1.编辑部想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一张封面画。请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从下边A、B两图中选择一幅,并简述理由。2.小宇和小丽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形象展开了讨论。请你帮助小丽将应答补充完整,有理有据地说服小宇。我感觉小时候的保尔・柯察金是个坏孩子,非常顽皮,非常坏,结果被瓦西里神父开除了。我觉得不是这样,________。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说是一个坏孩子呢?13、(5分)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材料一:一位美国黑人出身寒微,为减轻家中负担,在一家汽水厂里当杂工,各种各样的杂活他都毫无怨言地去干。一次一位工人打碎50瓶汽水,弄得车间一地的玻璃碎片和团团泡沫,老板为节省人工要他去干,他想发脾气,但一想,这也是他份内的活,就把车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过了两天,他被提升为装瓶部经理。后来他进了军校,衔领四星上将,官至欧洲盟军总司令,他就是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材料二:在建筑工地上,三个工人在挖沟。一个每挖一阵,就挂着铲子说他将来一定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嫌辛苦,总抱怨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埋头干活,心里想怎样挖好沟让地基牢实。若干年后,第一个仍在挖沟;第二个找了个借口提前病退,每月领取微薄的退休金;第三个成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选自《中学生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吃过晚饭,科奇坐在书桌前准备复习功课。这时,墙角的扫地机器人小艾突然说话了……请你以上面这段文字为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一个故事。不少于600字(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如用,一律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A【解析】

B.语序不当,“开花、生根、结果”应改为“生根、开花、结果”;C.成分残缺,“致富”后面加上“的道路”;D.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倾听着……可能出现的困难”改成“倾听着……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故选A。2、D【解析】

A.棱角(léng)、安营扎寨(zhài)。B.漩涡(xuán)。C.妩媚(wǔ)。故选D。3、C【解析】

A.“或”应为“域”;B.“杰”应为“洁”;D.“哀”应为“衰”。故选C。4、B【解析】

B项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比喻中的通感的修辞手法。其它三项,都是一般性的比喻,且都是博喻。5、C【解析】

A.语序不当。“支持”和“理解”对调位置即可。B.两面对一面。去掉“有没有”。D.成分残缺。去掉“让”。故选C。【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6、B【解析】

A.眼眶kuàng;C.目眩神迷xuàn,寒噤jìn;D.瞬息万变shùn;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通“饲”,喂(2)难道(3)用鞭子打,驱赶(4)怎么2.B3.(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4.托物寓意;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做法;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5.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解析】甲:选自《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年代:唐乙:选自《典故纪闻》作者:余继登年代:明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封德彝惭愧地退下了。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策”在这里是一个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安”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怎么”的意思。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吃/喂养;B: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C:在/向;D:它的/表示反问语气。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且”“等”“安”“但”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辨析以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马说》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借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意思是: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这句话表明了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此题应该围绕“知人善用”“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来回答。8、示例:“我”是一个年老体弱、生活窘迫的老人。【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具体的描写和事件来分析。分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看出“我”是一个年老体衰的人;“卷我屋上三重茅”看出“我”是一个经济上比较窘迫的人;“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叹息”里面既包含对自己境遇的感叹,同时也包含着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怜惜,看出“我”是一个关心家国百姓的人。9、(1)蒹葭萋萋(2)俶尔远逝(3)天涯若比邻(4)万籁此都寂(5)徒有羡鱼情(6)秋天漠漠向昏黑(7)系向牛头充炭直(8)零落成泥碾作尘(9)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解析】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重点字:蒹葭、萋、俶、涯、籁、碾。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人不可傲气,但不可无傲骨。2.本段结构为总分,作者先提出“傲气”与“傲骨”含义不同的观点,再具体分析“傲气”与“傲骨”的含义与实质,然后分别阐述有傲气和有傲骨的人的具体表现。3.举例认证。该段列举了李白不向权贵低头,寄情山水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认证了“傲骨是不低头,是不屈服,是寄杯山水背后无言的愤怒,是笔墨诗行里有声的呐喊”这一观点。4.示例:“骨头”是指崇高的情操、正直不阿的精神与大义凛然的气节,是不卑不亢、屹立不倒的傲骨。整句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像古代先贤那样做个有傲骨的人,做个不趋炎附势、能誓死捍卫人格尊严的人。【解析】1.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题目“傲骨”是议论的话题,文章的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2.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文章第2段首先提出“‘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含义决然不同”的观点;然后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傲气”与“傲骨”的含义与实质;最后分别阐述两类人不同表现。3.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文章第5段列举了李白不向权贵低头的本色来嘲弄皇帝身边的佞臣和他时常畅怀痛饮,邀朋呼友,足迹遍及名山大川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第6段的观点——傲骨是不低头,是不屈服,是寄怀山水背后无言的愤怒,是笔墨诗行里有声的呐喊。据此概括作答。4.考查对重点语句含意的理解。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意。语句“如果现在的我们没有这一把‘骨头’,又有什么资格去嘲哂故人?”句子中的“骨头”是指上文所说的崇高的情操、正直不阿、不卑不亢的“傲骨”,意思是一个如果没有傲骨,就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去嘲笑古人。言外之意是:做人应该像古代那些仁人志士那样具有傲骨,誓死做一个捍卫人格尊严的人。据此理解概括作答。11、1.用问句做标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机器人会做饭,题目生动幽默,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老年配餐中心”比作“网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老年配餐中心”在胡同里引起的巨大关注。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机器人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机器人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能够根据提前储存的信息来识别人脸。4.挑选原材料并放入冷库处理;原材料粗加工,并按比例配备好;输入指令炒菜;菜品降温后分装、覆盖监测。【解析】1.考查标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标题在内容上有点明说明对象,交代对象的xx特征的作用;在表达上,运用了XX方法,形象生动说明了XX事物XX特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用诗句作标题的,还能增添文学色彩,让题目充满诗情画意。文章用“机器人做饭啥味道”,交代了本文所说明的内容;运用问句做题目,引发读者的思考;题目新颖,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报阅读兴趣。据此理解作答。2.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新亮相的老年配餐中心很快成为胡同里的‘网红’”明显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判断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即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老年配餐中心”在胡同里引起的巨大关注,说明“老年配餐中心”对市民的有着强大的吸引力。3.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所有在这里登记过的老人,都被机器人‘记住了’”明显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拟人的修辞方法,然后根据语句所表现的内容判断修辞手法的作用。如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机器人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能够根据提前储存的信息来识别人脸。说明文中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可称为说明方法中的“拟人法”。目的是把说明的对象或事理说明得生动准确。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本题可依据文章中说明机器人做菜时的四个步骤内容进行概括作答。依据“第一步,工作人员先把所有原材料放入冷库处理”,概括为挑选原材料并放入冷库处理;依据“第二步,原材料转入粗加工库房,由工作人员洗菜和切莱,并按照标准比例配备好,放冰箱里备用”可概括为:原材料粗加工,并按比例配备好;依据“第三步,工作人员点击屏幕,选择莱品,输入指令,把配备成份的原材料投放到智能炒莱机器人里。机器人通过翻炒搅拌,不到两分钟,一份味道鲜美的豆角小炒肉就烹饪好了”可概括为:输入炒菜指令,开始炒菜作业;依据“最后,工作人员将炒好的菜降温到8摄氏废以下,再在传送带上进行分装、覆膜、异物检测和X光检测。菜品经检验合格后,才会送到居民手里”可概括为:菜品降温分装,并覆膜进行检测。据此概括填写作答。【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示例1:我选A,A画的是保尔柯察金在战场上冲锋的情景。小说多次写他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冲锋在前,英勇作战,身受重伤的事迹,体现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用战场上的画面作为封面,可以激发读者深入阅读的兴趣。示例2:我选B,B画的是保尔柯察金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写作的背景。小说中写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开始文学创作,在与病的搏斗中,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体现出钢铁般的总志。用这幅画作为封面,可以激发读者深入阅读的兴趣。2.示例1:保尔・柯察金待人彬彬有礼,他经常说:“我该干什么呢?”可见他是一个尊敬別人,有礼貌的人。示例2:他对那些欺压良善、为非作歹的人,恨得咬牙切齿。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正确的是非观。示例3:他听从哥哥的教导,有了一种力量,什么苦他都忍着,每天干得紧张劳累。他是一个勤劳懂事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答题时应注意,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根据插图分析人物,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