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阿奇霉素药理学_第1页
(6.3.1)-阿奇霉素药理学_第2页
(6.3.1)-阿奇霉素药理学_第3页
(6.3.1)-阿奇霉素药理学_第4页
(6.3.1)-阿奇霉素药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链霉菌KeyantibioticsfromtheStreptomyces土壤中含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细菌之一,分解落叶等有机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80%的抗生素灰色链霉菌红色链霉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类第一代天然抗菌素第二代半合成临床常用药物第三代(酮内酯类)肝毒性限制应用体内过程水溶性差,可制成干混悬剂对酸稳定,可口服脂溶性好,细胞内浓度高suspensionofazithromycin药物在细胞内聚集(巨噬细胞中药物浓度更高),并且与带负电的细胞膜、溶酶体膜结合,不易分离抗菌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50S核蛋白体30S核蛋白体50S和30S核蛋白体人体的核蛋白体由40S和60S亚基构成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

ribosomeinhibitonbyantibiotics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静止期抑菌作用减少内毒素(virulencefactors)抑制生物膜形成(biofilm)G+菌、G-球菌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军团菌等衣原体、支原体G-菌外膜阻挡住红霉素,降低其抗菌活性;阿奇霉素的脂溶性增加因而抗菌谱扩大、抗菌强度增强(杀菌药)耐药机制灭活酶(胞内药物)细菌自身调节外排(Efflux)核糖体甲基化修饰(erythromycinresistencemethylase,erm)只有药物与核蛋白体结合后,耐药基因ermC才能表达Onlybindingtodrug,ribosomeinducesthegeneermCexpression即使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甲基化修饰后核蛋白体仍然能够合成蛋白质抑菌药和杀菌药的辨析某同学认为,用抗菌药治疗细菌感染就必须足量、足疗程治疗,能用杀菌药就不用抑菌药。如细菌心内膜感染患者就必须用敏感的抗菌药治疗满6个月,而治疗结核杆菌的疗程则更长。这样才能有效治疗感染,而且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