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1页
中考复习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2页
中考复习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3页
中考复习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4页
中考复习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

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

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

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

旋(或右旋)18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

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

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

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

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

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葬、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

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一肮病毒引起的。

24、苔辞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

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

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殳裂增加数量,

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萱;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1、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

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

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

色。

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

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

空腔

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

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

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

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3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鹿,水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

叶绿体

氧从气孔进出,水由线粒体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40、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

物细胞的线粒体)

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

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烧开的水水中缺二

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43、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6、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

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47.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

长的关键。.

48、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49、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D:佝偻病、

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B1:脚气病,粗粮;B2:口角炎,粗粮;缺铁:贫血

50.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

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

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51、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的,其表面有许

多绒毛状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5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踵。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

次。

5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处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

右径增大;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

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54、.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

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o

55、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56、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

被利用。

5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8、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59、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60、血红蛋白是一种含线的蛋白质,呈生色,它在氧含量显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一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61、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屋,这是由

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金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肺.

6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给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并带走废物;肺

循环过中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3、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

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旦型血。

6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5、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

中的一部分生、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形成原尿;②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

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

用。

66、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

理功能。

67、近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

眼球的前后径过世,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矫正方法是

配戴凹_透镜。

68、预防近视眼的“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三厘米左右:看书、

看电视或使用电脑,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

健操。

6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7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组成)

71、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7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73、垂体: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量: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不足:糖尿)

74、温室效应:CO2排放过量酸雨: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臭氧层破坏:氟利昂使用

75、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有鳞片,用鳏呼吸,用

鳍游泳,有脊柱。

76、节肢动物: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节肢动物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77、先天性行为:膝跳反射、鸟类迁徙、、蚂蚁做巢、学习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

小鸡模仿母鸡扒地索食

78、腔肠动物:海葵、海毒、珊瑚虫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

节肢动物:1、甲壳动物:虾、蟹、水蚤;2、昆虫:蝗虫、蜻蜓、金龟子、蝇

3、蜘蛛、娱蚣

79、家兔的牙齿有门齿、臼齿,没有犬齿,它的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狼的牙

齿有门齿、臼齿,犬齿.这是与它们的肉食性相适应。

80、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8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

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82、蝗虫用气萱呼吸;鲫鱼用鳏呼吸;海豚用肺呼吸;鸟类用肺进行呼吸,用气囊辅助

呼吸。

83、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

也L舒张。

84、关节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

至「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登围绕美茎活动,于是躯

体就会产生运动。

86、动物能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促进生态系统物

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8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

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8、仿生:飞机(模仿鸟的飞翔),薄壳建筑(乌龟的背甲),荧光灯(萤火虫的发

光原理),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

89、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独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0、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足癣(真菌寄生);牛的胃

肠中的细菌与牛共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的过程叫腐生。

91、法国科学家卫斯鸳用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来自于空气中的细

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有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92、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

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94、古诗中常有借动物以言志的诗句“老骥伏杨,志在千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3请你根据下列菌类与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4将下列超市中出售的食品与其常用的保存方

A乳酸菌a细菌杀虫剂法用线连接。

B青霉崔引起水果腐烂A干a1真空包装法

C甲烷菌制泡菜B蜜b,脱水法

D酵母菌固氮作用C盒装牛c:巴斯德消毒法

E枯草杆菌使人患扁桃体炎D咸肉d1渗透保存法

E袋装e腌制法

F苏云金杆菌f净化污水

F鱼类罐头f罐藏法

G链球制作馒头,面包

H根瘤菌h产生青霉素

95>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培养。

96、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有的具有鞭毛和荚

膜;分裂生殖;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寄生、共生)真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但有成形

的细胞核);抱子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异养(腐生、寄生、共生)

97、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

笠。

98、.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99、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OTC)o

10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

续,生生不息。

比较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有

新个体的产生由母体直接产生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殖速度快慢

变异性大小小,容易保持亲本性状大,具有双亲遗传性

后代适应能力弱强

101、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产生受精卵,由受植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02、列表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03、无性生殖的应用:(1)嫁接(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才能成活,开花结果与

接穗保持一致)(2)托插(3)压条以上都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注意: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的应用

106、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蚊、菜粉蝶、蜜蜂;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

成虫。蝗虫、螳螂、蟋蟀

107、两栖动物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士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受

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08、鸟卵:卵黄是主要营养成分,卵中的胚盘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卵细胞包括:卵

黄、卵黄膜、胚盘三部分。

109、.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代间或子代个间的差异

110、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

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形式。111、性状的遗传实质: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12、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

半,如人的精子有23条染色体,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为23对。

113.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传递。

114.科学研究表明:生男生女由❷方决定。

115、.染色体:DNA+蛋白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位于DNA上)

116、.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状之分

117.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aa;表现为显性的有两

种,即AA、Aa

118、.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表现,但d仍然会遗传下去

119、.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15隐性基因的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120、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121、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1220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如太空椒);.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不改

变,仅由外界环境直接作用引起的变异(如光照的差异引起同种作物叶片颜色差异)

123、亲代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

现象称为变异;

124、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国对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而控

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125、一对直发夫妇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则直发由显性基因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

控制,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卷发的可能性是1/4

126、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叫做遂染空

127、人体细胞共有21对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1_对,常染色体22对:

128、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组成的,女性体细胞的性

染色体是由X染色体组成的:

129、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30、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一

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131、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132.羊的毛色白色是显性(用B表示),黑色是隐性(用b表示)。一只白色公羊与一

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是白羊。请问公羊的基因组成是BB,母羊的

基因组成是地。

13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134.人的性别主要由祗染色体决定,XY为男性,XX为女性。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

体是23对,可写成:44+XY或44+XX,则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22+X或22

+Yo

135.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

组合为AA和Aa的为红花,基因组合为aa的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

的环境中,基因组合为AA、Aa的也为白花,这个事实说明了:

⑴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⑵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基因组合相同,表现性状不同。

(三)生物进化

13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的快,有的跑的慢,这说明生物具有一

变异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可以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

就是适者生存.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定向的,

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

137、细胞色素C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对它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进行了测定,

如下表所示,它显示了同一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构成中人与这些生物的不

同的氨基酸个数。

生物名称黑猩马鸡果蝇小麦酵母菌红螺菌

与人氨基酸差异0121327354465

(1)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其它生物与人类亲缘关系

的远近

(2)上述实例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最远的生物是红螺菌.

138、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没

有氧气

139、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140、生命起源的历程:无机物、有机物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体系、生物多分

子体系、原始生命

141、动物的进化次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注意顺序的先后)

142.达尔文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四〉传染病、预防与免疫

14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通

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144.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位病原体,例如:引起肺结

核的结核杆菌,引起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引起蛔虫病的蛔虫。

145.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

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

14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

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147.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用说明,了解药物

的主要成分、适应症、有效成分、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效_期等,以

确保用药安全。

148.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149.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到或溺水等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

电话。

150.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人工胸处

心脏挤压。

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

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15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定好状

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152.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

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迅

星有密切关系。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

第一讲《声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速的传播规律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

3、明确噪声的危害与防止

4、知道声音的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深学生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理解掌握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液体、

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三)如何解释乐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运用。

教学过程:

(-)知识整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

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

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气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o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

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

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

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

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

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

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

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

秒又记作Hz。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

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

发散。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一一指响度;高音歌唱

家一一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

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O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二)例题与巩固练习:

【例1】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通常我

图1-1

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到人耳的.

【例2】图1-1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分析】用同样的力吹,一般来说空气的振幅差不多,声音的响度也差不多,同一种乐器的音色相

同,因此,老师研究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音调.

【解答】C

【点评】这要求对辨别声音的三要素,理解影响声音三要素的因素是什么,同时也对控制变量法

进行了考查.

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这是一道对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的问题,对比铝、铁、铅的密度可知,

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小,对比空气和铝的密度又可知密度大的物质中声速大,而对比气体和金属,

发现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的速度大.

【解答】C

【例4】(05南京)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分析】噪声的控制主要有三个环节,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其中

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答】C

第二讲《光现象》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光的传播方式及应用

2、光的反射规律

3光的反射类型

4、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5光的折射及应用

6、光的色散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会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光的反射现象及光的反射规律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光的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知识整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

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

O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

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X108m/s=3X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X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

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

的。

3、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三、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

实际位置高

四、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第二课时

例题与巩固练习

1.在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2.影、月食、小孔成像都是产生的现象。

3.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一.

5.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6.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的缘故。

7.在右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者是镜面。

8.某人的身高是1.58米,站在穿衣镜前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

的距离是米,像高米;当他向镜面前进0.5米,人与像间距离是米,像

的大小将(填变化情况)。

9.如图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7

B/

的像,甲、乙、丙三个图哪个正确?

()

10.S为发光点,试作出S在平面镜MN中的成像光路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ABC,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ABC在平面镜MN中的像。

12.如图: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的情况?()

\空气空气7空气

13.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______造成的。

课后反思:

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判别方法及他们对光的作用。

会熟一练地画出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举例,并会归纳出新的特殊点。

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知识整理

一、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0)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实物光学符

名称又名眼镜性质

形状号

凸透会聚透老花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镜镜镜01

凹透发散透近视

羊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镜镜镜T八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

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

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

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

像的性质

物距倒、放虚应用

正、缩、实

u>2倒缩实f<v

照相机

f立小像<2f

f<u倒放实v>2

幻灯机

<2f立大像f

正放虚|v|

u<f放大镜

立大象>u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减小_、像距哒像变大⑷成实像时:

(增大)(减小)-----(变小)

一⑸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增大)(哒)-----(变大)

三、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

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

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

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

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

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

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第二课时

例题与巩固练习//

[例1]有一光源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线,如图3所示,根据平面

镜成像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解析:要找到光源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的位置根据对称性就能求出光源位置,

而像的位置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得到。

答案: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于S,S'是s的像,过S'作直线垂直于平面镜交平面,卜、/

镜于0点,截取S'O=S0找到s点,如图4所示,S即为所求的光源位置,再将光源与两耳

条反射光线连接起来完成光路图。I/"''

易错分析:解此题是用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虽逆向思维,还是离不开平面镜成像特S’

点。这类反射光路问题,简便的方法就是找到虚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若直接根据光的

反射定律作图也可,但要繁琐许多。

[例2]如图5所示,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A.薄膜上出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薄膜,烛焰的像更明亮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薄膜,烛焰的像变小

解析:针孔照相机的针孔很小,烛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直射到薄膜下部,烛焰下部的光通过小

孔直射到薄膜的上部,成的像是倒立的,烛焰和薄膜离小孔的距离不同,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

是等大或放大的,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薄膜,像距变大,像也变大,但像变暗,向

前推动薄膜,像距变小,像变小,像就更明亮些。

答案:ABD

拓展延伸:对本题如果分析不全,很容易漏选D,对针孔照相机,要弄懂其原理,原理弄懂了,

关于它的各种说法就能辨别真伪了。

[例3]为什么从圆形玻璃鱼缸的上方看水显得浅?从旁边看鱼显得大?把鱼缸放在阳光下,为

什么鱼缸的影子里有个较亮的光斑?

解析:要学会联想法,鱼缸中间凸起,使我们想到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凸透镜解释缸中

鱼变大,在太阳下有光斑就不困难了。

答案:从鱼缸上方看鱼缸,鱼缸底上的光通过水射向空气发生了折射,故看起来显得浅;从旁

边看,凸形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金鱼游到鱼缸边附近时,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凸透镜

起放大镜的作用,我们实际上看到了金鱼的放大的虚像,鱼缸在太阳光下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B\

太阳光有会聚作用,会聚点处形成一个较亮的光斑。爰

N一一50^O百'

找出规律:凡是联系实际的题,我们要善于将实际情况与一些物理模型进行对比,看它是否

F

符合某一物理模型的特征;找到了物理模型,就能用物理原理来解释现象了。

[例4]如图6所示,0C,0D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发生折射的光的传播路线,EF是空气与玻璃

的分界面,N为法线,图中A侧物质是—,B侧物质是—,入射角是—,折射角是;

在图中标出光线方向并画出反射角。

解析: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0C与法线的夹角是50°,0D与法线的夹

角是(90。-65°)=25°,所以较小的角ZDON'为折射角,因此可判断A侧物质是玻璃,B侧物质

是空气,入射角为50°,折射角为25°,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0°。

答案:玻璃;空气;50°;25°光路图如图7所示。

方法提练:本题找出哪是玻璃哪是空气是解题的关键,可以用假设法也可用分析法解本题。例

如假设DO是入射光线,则入射角为25°,折射角为50°,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与题意矛盾,故只

能是C0是入射光线,利用结论“光从空气(真空)到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介质到空气(真

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题往往是奏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