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 一等奖_第1页
曹冲称象 一等奖_第2页
曹冲称象 一等奖_第3页
曹冲称象 一等奖_第4页
曹冲称象 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表达的品质。重点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难点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大象有多重吗?人们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2.讨论: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3.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从课前收集的资料知道了一头大象的重量,交流出了这么多称大象体重的方法,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学习的孩子。你们刚才提到的方法都用到了先进的仪器,有的方法甚至提到了飞机,可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有飞机、吊车,该怎样称出大象的体重呢?三国时魏国的丞相曹操,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板书:曹冲称象)4.读课题,认识生字“曹、称”,理解词语“称象、重量”。围绕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称象?……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课题“曹冲称象”包含了要求会认的字,也包括要求会写的字,扣题导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有关大象的资料,帮助他们了解有关大象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古时候“称象”的不易,为他们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做铺垫。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1)看图识字。(2)指名读。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一杆秤”中“杆”的读音是第三声。(3)齐读词语。(4)指导书写“称”“秤”。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都是“禾”字旁。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5)组词,区分“做”的形近字。做()作()故()(6)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3.交流汇报预习所得,读好长句子。(1)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全班汇报。(2)开火车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情况。(3)读好长句子,先读好停顿,再指导读好反问的语气。课件出示: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好停顿和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4.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2)指出读的不足之处。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只有把生字词掌握住,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既落实了字音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避免了枯燥。三、再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冲为什么要去称象呢?他称的大象是什么样的?2.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语句,体会“又高又大”的意思。课件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1)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大象“又高又大”的样子。(2)指导朗读,抓住“又高又大”“像四根柱子”等词语,读出“又高又大”的感觉。(3)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见过哪些“又高又大”的事物?3.官员们见到“又高又大”的大象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1)指名读官员们说的话。(2)思考:官员们见到大象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边……一边……”“到底”体会官员们内心的想法。(3)学生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议论”的意思。(4)模仿“一边看一边议论”的样子,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从中感受官员们想知道大象体重的迫切心情。(5)小结:看着大象,大家纷纷惊叹,都想知道大象的体重,这才有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设计意图: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曹冲为什么要去称象呢?”这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想象,无须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着重紧扣第1、2自然段中具体描写大象的样子和官员议论纷纷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同时,随文认字、写字,落实第一课时的目标,始终遵循语文的实践之道。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学习“柱、杆”这两个生字,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2.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3.全班展评,修改。4.课外熟读课文。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应多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