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治与教化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2022·四川成都·高二期中)公元4世纪,罗马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粗俗化”:如此前所有权与占有之间清晰的概念分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连法院办案手册也出现了过于简化的情况。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的衰落导致政局动荡 B.共和时代贵族再次垄断立法权C.罗马法出现一定程度倒退 D.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不断发展【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世纪即罗马帝国后期,罗马法的内容和执行遭到破坏,出现“粗俗化”,主要原因是帝国衰落和政局动荡,A项正确;公元4世纪是罗马帝国时期而非共和时代,排除B项;罗马法出现一定程度倒退是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是促进而非破坏罗马法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四川成都·高二期中)如表是不同时期罗马法关于女性继承权的规定,据此可知,该时期(
)时间女性继承权的规定共和国初期女子一旦缔结了有夫权的婚姻,即丧失对其家父的遗产继承权。共和国后期存在直系血亲关系的出嫁女子依然对原家父的财产享有继承权。帝国时期女儿可将她从交亲处接受的嫁妆并入父亲的遗产,使诸继承人公平分配。A.女性的法律地位全面提高 B.自然法理念有所发展C.罗马的国家版图不断扩大 D.万民法日渐发展完善【答案】B【详解】通过阅读表格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时期,法律强调“诸继承人公平分配”,已婚女性最终和男子一样拥有了对原家父财产的平等继承权,体现出自然法理念有所发展,B项正确;女性的法律地位全面提高的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罗马版图不断扩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仅有女性继承权变化一项,不能说明万民法日渐发展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致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这说明两大法系的共同特征是A.突出法官作用 B.以成文法为主 C.强测法律至上 D.以判例法为主【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是议会制定法律,依法行使行政权、司法权,体现了法律至上,C项正确;突出法官作用和以判例法为主的是英美法系特征,排除AD项;以成文法为主是大陆法系的特征,排除B项。故选C项。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不利于你的证据;你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如果你无力聘请,将会为你指定一名律师并由州政府承担律师的费用。”这表明美国A.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 B.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C.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 D.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序正义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和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其中“米兰达警告”反映的是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B项正确;材料与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法院独立掌握司法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非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这体现了A.欧美各国法律相互借鉴 B.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C.宗教伦理与教化的影响 D.平衡制约机制受到挑战【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可知强调宗教在生活中的重要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各国法律相互借鉴”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不能得出宗教高于法律的结论,排除B项;平衡制约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6.(2022·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宗教改革引起了教义上的争执,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分裂,迫使争论不休的各宗教派别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教会想要获得全世界的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宗教改革A.使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 B.有效提高了大众的识字率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D.消除了教派间的教义分歧【答案】C【详解】宗教改革引发了教义争端,此后导致任何一个教会想要获得全世界的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意味着多教派并存局面,而这种局面客观上有助于思想的解放,C正确;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大众识字率的提高而非宗教改革,排除B;D表述绝对,而且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能力提升】1.(2021·河北省盐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被刻于l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C.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 D.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罗马共和国将法律条文刻于12块铜牌之上,《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这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法制文明都经历了由不成文到成文的发展历程,表明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D项正确;中国的成文法早于西方,不能表明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西方进入了成文法阶段,没有说明法律文献对社会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甘肃·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在早期的罗马市民法中,妻子对嫁资没有任何支配权,丈夫可以任意处分婚姻财产。在后来的罗马万民法中,妻子逐渐取得对婚姻财产的部分支配权,丈夫要想处分嫁资首先需要征得妻子的同意。到了罗马古典法时期,妻子已经可以在离婚或者丧偶时通过诉讼主张自己的婚姻财产权。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规定婚姻关系中男女平等 B.伴随版图扩大而日臻完善C.关于婚姻的规定影响后世 D.包含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答案】D【详解】从材料对婚姻中的财产权的规定可以看出罗马法从财产、人身、婚姻权等各个方面提升了对罗马女性权益的保护,这说明罗马法包含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故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出了罗马的婚姻制度越来越注重人本主义、注重保障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但是不能引申为罗马法规定婚姻中男女平等,故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罗马法对婚姻关系中的女性权益的保护,而不是罗马法的完善过程,故排除B项;材料只描述了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关于婚姻财产权的相关规定,未涉及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对于《自由大宪章》第33条“泰晤士河与美得威河及英格兰全境之堰坝或鱼梁……概应拆除”之规定,赫姆霍兹认为∶“理解男爵和教士们追求自由航行固有利益是很困难的,然如果我们还记得这些年罗马法在此方面带来的巨大价值,那么大宪章第33条的相关内容就容易理解。”据此可以推断出A.自然法精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B.罗马法重视对个人权益的保护C.英国法对罗马法可能有所继受 D.罗马法符合资本主义时代精神【答案】C【详解】材料中赫姆霍兹认为罗马法在保护男爵和教士自由航行的利益上发挥重大作用,以此来解释《自由大宪章》第33条关于拆除堰坝或鱼梁、实现自由航行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反映出英国法与罗马法在某些内容或原则上具有一致性,说明了英国法对罗马法可能有所继受,故选C;材料中拆除堰坝或鱼梁、维护航运自由的法律规定不属于自然法范畴,故排除A;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在保护男爵和教士自由航行利益发挥过很大作用,未涉及到个人权益的保护,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与大宪章的关系,不能体现罗马法符合资本主义时代精神,故排除D。4.(2022·辽宁大连·高二期中)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据此推断,该法典A.为工商业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B.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C.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主要来源 D.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A【详解】“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强调对契约的重视,而保护私有财产、重视契约关系都有助于工商业的自由发展,A正确;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排除B;近代欧美国家立法来源是罗马法,排除C;D片面解读材料,排除。5.(2022·全国·高三课时练习)路德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国王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两者是完全独立的。路德此言论意在A.维护君主专制 B.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C.倡导信仰自由 D.驳斥教权至上的观点【答案】D【详解】路德将俗世王国和教会割裂开来,而且强调了在属灵王国中,人是完全自由的,在俗世王国中,人受到国王的管辖,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肯定了国王的权力,是对教会至上观点的驳斥,D正确;A、B并未体现出马丁·路德对人的态度,排除;C没有突出国家的独立性,排除。6.(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12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也读古典拉丁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一些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此举A.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发展 B.促进了古典文学的普及C.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引领了社会转型的方向【答案】C【详解】由材料可知,12世纪时,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除了阅读《圣经》外,还学习古典拉丁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这些措施客观上传播了文化知识,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教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世俗教育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教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教会学校对古典文学普及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引领社会转型方向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教会学校的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西方两大法律体系,其形成与发展对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材料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其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体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选择性必修1“历史纵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答案】(1)特点:法律至上;形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立法司法独立;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原因:政治上,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影响。(2)同: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联系;都或多或少受到日耳曼法的影响。(任意2点)异:历史渊源不同:英美法系主要受日耳曼习惯法影响(或以判例法为渊源),突出法官地位;大陆法系深受罗马法影响(或以成文法为渊源),强调宪法地位。原则不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原则(或以遵循先例为原则);大陆法系以遵循法律条文为原则。【解析】(1)特点:根据“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得出法律至上;根据“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得出形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根据“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可得出立法司法独立;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有政治上,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影响。(2)同: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联系;都或多或少受到日耳曼法的影响。(任意2点)异:根据“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得出历史渊源不同:根据“法官制定的法律”得出英美法系主要受日耳曼习惯法影响(或以判例法为渊源),突出法官地位;根据“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得出大陆法系深受罗马法影响(或以成文法为渊源),强调宪法地位。原则不同:根据“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得出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原则(或以遵循先例为原则);根据“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得出大陆法系以遵循法律条文为原则。8.(2022·四川成都·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西方中国历史上对于“法”的强调总是与加强君权联系在一起,“君权”一直是法的核心与最深刻的根渊,这种法律文化体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人一法一人。在西方,法的制定其最终目的是被用来限制君权.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法律,法律的制定、修订亦须遵行法定的程序,法由手段上升而为目的,变成一种非人格的至高主宰,其公式可以表现为:法一人一法。在中国,“礼”对于“法”有着深刻的影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长幼亲疏被认为是永恒的秩序,法律常常只是附加了刑罚的伦常。西方的价值取向总括起来可以说是财产决定身份和等级,进而再影响权利的分配和享受。中国古代法律主要表现为“刑”,目的是镇压百姓。因此,古代社会民众一直就是谈“法”色变.视讼事为畏途,唯恐避之不及。西方的法律自始就包含了很大一部分“权利”和“正义”内容,其民事功能不可忽视,因此,法常常被看成权利的保障。——摘编自李光宇《中西方法律文化特征之比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西方法律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观点:东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阐述:我国古代的法律一直是民刑不分,因此权利文化主要是以权力文化的形式来体现,人们只有服从权力的义务,而没有主张权利的资格,对于“法”的强调总是与加强君权联系在一起,庶民则永远是法律施行的客体。从《法经》直至《大清律例》,都是刑事法律规定.较少民事规定。《唐律疏议》堪称中国封建法的典范.但其法律条文的特点仍是以刑法为主,即使普通民事法律行为和道德行为也用刑法来调整。在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明确提出“法治”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的第一人,他坚信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实行法治根源于制约权力的需要。近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通过的《权利法案》严格限定了国王的权力,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的原则,并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可转让。因此,中国法律忽视对统治者权力的制约且重刑轻民,西方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强调用法律保障人权,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示例二:观点:“礼法之治”在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阐述:“礼法之治”是指在国家制定的正式法律之外,依据礼典、礼俗习惯法等构成的规范习俗和巨民行为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回归。我国古代法逐步形成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综上所述,“礼法之治”这样-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君权”一直是法的核心与最深刻的根渊,这种法律文化体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人一法一人”、“在西方,法的制定其最终目的是被用来限制君权.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法律”等信息可知,东西方法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特点、西方法律制度的特色等内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的角度提取信息总结论点,结合所学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直击高考】1.(2021·河北·高考真题)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通过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同时对于水道的立法管理,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有利于公共卫生法体系的完善,B项正确;材料只是列举了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不能说“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共卫生立法,“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员从政行为,排除D项。故选B项。2.(2021·山东·高考真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宗教改革中主张因信称义,都是对人的重新审视,冲破了传统的束缚,故选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没有能够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会,而非神学,排除C;文艺复兴中没有沉重打击罗马教会的统治,排除D。3.(2021·广东·高考真题)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C.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答案】C【详解】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主张共和政体的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此时保王党势力强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代议制度曲折发展,故C正确;这体现不出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故B错误;材料只涉及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故D错误。4.(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保护性约束课件
- 老年人保健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模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练:阅读理解20篇(含答案)
- 老年专科护士课件
- CN120199976A 阻燃抗收缩涂层自交联锂电池隔膜及其成型工艺
- CN120197083A 一种面向数据空间信息演化过程的数据分级方法
- 热点09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新高考专用)
- 2020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师上课课件改成AV
- 泵与风机课堂版
- GB/T 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 GB/T 26121-2010可曲挠橡胶接头
- 校本课程讲座课件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四川省眉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幼小可爱卡通家长会通用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课件
- TOP100经典绘本课件-《大卫上学去》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朝花夕拾》
- 菌种购入、使用、销毁记录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