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5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5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_第2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5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_第3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5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_第4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5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

这件金缕玉衣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解放以来出土的金缕玉衣也大多数是在诸侯王的墓中发掘出土的。这体现了什么呢?诸侯王生活奢侈,经济实力强,他们享受着与天子同等的待遇,甚至凌驾于天子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令谁最为担忧呢?封国、削藩和推恩令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分封同姓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诛晁错,清君侧”的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逐步分化瓦解诸侯国势力新课探究政治上一:“推恩令”的实施西汉前期形势图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两幅图片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强大,这种尾大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文景之世,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公元前154年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充分利用了长子继承制度而诸侯王次子以下诸子不能继承封地的矛盾和弊端)。中央诸侯诸侯中央中央诸侯“推恩令”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同姓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诸侯国,诸侯国不再隶属于同姓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设立刺史制度,全国划分13个州,控制地方势力。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同姓王国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对朝廷的忠诚度。政治上的策略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陛下请听我说……思想上不统一董仲舒思想上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再现:欣赏历史话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旁白:时间:汉武帝时期;地点:长安皇宫;人物:四位学生,一个扮演汉武帝,另外三个扮演诸子百家继承人)汉武帝: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治理国家,可永保江山呢?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人目无国法,说三道四,这样对国家不利。要加强刑法,看今后还敢诽谤皇上?生C:陛下万岁!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秦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先王无为而治才有今天成就,既然先王治国思想那么好,就继续采用为妙。生D:万岁!皇帝是天子,奉上天命令统治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谁敢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冒犯,会遭天谴。用“仁”“礼”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太平。汉武帝: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哪家学说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受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2、兴办太学以儒家《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3、儒士进入政权机构。董仲舒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经济上三:盐铁专卖展示材料通过上述材料,概括西汉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1)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

(2)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

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经济问题经济措施私人铸币现象存在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治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掌握在豪强手中将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五铢钱军事上四:北击匈奴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汉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然而“和亲”政策并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活动,汉朝的边患依旧相当严重。军事上:三次战役①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夺回河套,史称淮南战役或河套战役。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史称河西战役。③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大败匈奴单于,史称漠北战役。

问题探究:对比秦汉两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思想上“焚书坑儒”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上统一文字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军事上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客观文景之治后期的经济繁荣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政治思想削弱诸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经济统一五铢钱,派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军事抗击匈奴课堂小结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经济上:1.统一铸币2.盐铁官营政治上解决措施:问题: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问题:解决措施:

思想上不统一军事上:

北击匈奴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给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重威胁着北方边境的安宁。而汉朝方面,自高祖刘邦平城被围事件发生后,由于实力不逮,加上有诸多内政事务亟待处理,,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与其约为兄弟,以缓解匈奴的袭扰,一直蒙受很大的耻辱。白登山随堂训练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

A.朝中大将和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