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复习复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1.背诵并默写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全部古诗词。2.理解诗文写作背景与诗文内容。3.正确理解诗人通过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诗文内容、作者简介梳理。2.诗文背诵、默写检查。3.正确赏析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知识解析知识点一:课内古诗词赏析1.《观沧海》(1)题目解析:沧:大。诗题交代事件“观沧海”。此诗写的是作者站在碣石山上所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2)作者简介:,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3)诗文默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主题思想:《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的进取精神。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题目解析:闻,听说。左迁,降职。本诗是作者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抒发情感、寄予慰藉的一首诗。(2)作者简介:,字太白,号,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合称为“李杜”(3)诗文默写:,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4)主题思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3.《次北固山下》(1)题目解析:次,停宿。诗人一路行走,小舟停留在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乡愁。(2)作者简介:,洛阳人,唐朝诗人。(3)诗文默写: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主题思想:《次北固山下》借描绘停宿北固山下所见,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4.《天净沙·秋思》(1)题目解析:“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题眼是“思”,是“思绪”的意思。“秋思”二字,暗含游子思乡的愁绪。(2)作者简介:,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包括:,,,。(3)诗文默写:,小桥流水人家,。,。(4)主题思想:《天净沙·秋思》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典例解析考点一:课内古诗词字词理解【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cāng)碣石(qié)绿水(lǜ)萧瑟(sè)B.竦峙(chì)灿烂(càn)涌起(yǒng)枯藤(téng)C.潮平(zháo)归雁(yàn)澹澹(dàn)行舟(xíng)D.洛阳(luò)龙标(biāo)天涯(yá)幸甚(xìng)【变式1】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1)枯藤老树昏鸭。(2)归燕洛阳边。(3)杨花落尽子归啼。(4)我寄愁心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水何澹澹,山岛耸峙。(6)幸甚至哉,歌以永之。【例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东临碣石()(2)潮平两岸阔()(3)海日生残夜()(4)乡书何处达()(5)断肠人在天涯()【变式1】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我寄愁心与明月()A.和B.一起C.给(2)星汉灿烂()A.银河B.星星C.星和月(3)次北固山下()A.一次B.停泊C.游考点二:古诗词内容默写。【例1】根据提示默写。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远方友人思念的是:,。2.《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5.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意境相同。【变式1】根据提示默写诗词。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的一句是:,。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的一句是:,。3.《江南逢李龟年》中,以“落花”为引,寄托个人身世之悲和对繁华时代落幕感叹的是:,。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节日思乡和对战争中饱受煎熬的人民同情的一句是:,。【变式2】根据提示默写古诗词。1.《秋词(其一)》中的“,。,”诗人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表达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装情怀。2.《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一句是:“,。”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发诗人在风雨之梦中希望能为国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的一句是“,。”4.《潼关》中表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一句是:“,。”考点三:古诗词内容与思想感情理解【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其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变式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变式2】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例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及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闹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此句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作者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B.《秋词》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仔细品读,约略能感受到诗中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的悲伤心情。C.《峨眉山月歌》五个地名连用,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速度之快,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D.《潼关》“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一句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变式2】下面对《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B.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九日”“登高”“饮酒”“菊”等词语可以看出。C.第二句化用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变式3】下列对《潼关》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潼关》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潼关历史悠久,地势险要的特点。B.《潼关》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取悦权贵的思想感情。C.“终古高云簇此城”中一个“簇”宇,以动写静,让人自然想到白云朵朵、簇拥高城的奇景。D.“秋风吹散马蹄声”,交待了此次经过潼关的时节。考试链接1.默写题。(1)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刘高锡)(2),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3),秋风吹散马蹄声。(《渣关》详嗣同)(4),非宁静无以致远。(《诚子书》诸蒿亮)(5)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李白)(6)水何澹澹,。(《观沧海》曹操)2.下列各项中,对诗词及相关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由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B.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牡牧。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表现出浓浓的喜悦之情。D.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同时也写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雄姿,为全诗定下了充满豪情的基调。B.“峨眉山月半轮秋”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以“秋”字形客月色之美,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C.《江南逢李龟年》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日,人事全非”的感慨。D.《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B.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D.王湾,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乡思的鸟类。5.下列古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曹操《观沧海》一诗,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最后两句收束全诗,与正文内容有直接关系。B.唐代边塞诗入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除表达思乡之情外,更寄托着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C.唐代诗人王湾所写《次北固山下》一诗,诗题目的意思是“停宿在北固山下”,首联中“客路”的意思是旅人前行的路。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6.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课堂训练1.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B.《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C.《峻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氓江,向三峡驶去,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D.《次北固山下》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梦归故乡。与前面六句所写的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2.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3.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秋野图画。C.两首作品中作者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课后作业一、基础知识1.根据提示默写。(1),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2.根据提示默写。(1)谭嗣同的《潼关》中写高云簇拥的孤城寂寥、辽远的诗句是,。(2)刘禹锡《秋词(其一)》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以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情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3.下列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炭炭可危的处境和命运。C.诗人特别想要去成守“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4.下列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B.“影人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是指人影。C.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的“动”中之景: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D.这首诗的核心字是“思”,抒发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的情谊。5.下面对《江南逢李龟年》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A.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紧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B.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悲枪。C.“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二人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慨。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感慨。6.下列对《夜上受降城闻笛》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形象地描绘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里地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题库及答案
- 软考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2025上半年上午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6届九年级下学业水平考试冲刺训练(三模)数学试题(无答案)
- 文广新局2025年上年工作总结
- 社区脱贫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菏泽市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检测题(无答案)
- 结清合同范本怎么写
- 工地包电合同范本
- 预制水磨石施工方案
-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道路建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2025年公租房入住合同范例
- 病历的书写规范讲课幻灯课件
- 征兵业务培训
-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查房
- NCCN成人癌痛指南
- Unit 6 Useful numbers Part C Project(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