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模拟试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检测试题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1~6题 22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7) () ()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通过写一个小小的动作,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兰》 , ”描了兰在塞营艰战生活的画面。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纪昀《河中石兽》)列语形加字音全正确一是( (2)忏悔 伶仃 宁(wù) 重负(jūn)案牍 遗撼 吞海市楼(shèn)厄运 羸弱 热(chì) 忧心忡(chōng)烧灼 迟钝 窗(xián) 息凝神(píng)面子点语用有误一是( (2A.想起战争年间的生活,心中不免一阵酸楚。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吗?漫画往往用让人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列点短类,其三项不是( 2A.一个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B.他们谁也不想。D.“落日”飞船不是七(1)班将组织“孝亲敬老”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4)(1)知孝道: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2分)(2(2)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仿句:名著阅读(5)《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 、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分)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3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的珍珠》 C.《沉默的大陆》 D.《章鱼答:第二部分(7~21题38分)一、阅读诗词,完成7~8题(4分)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后两句通过“天地之悠悠”和“独”的对比,写出了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C.整首诗情景交融,不仅有对幽州台的具体描写,也有直接的情感的抒发。D.这首诗语言苍劲奔放,句式长短参差,增强了艺术感染力。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答: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1题(11分)犬救幼女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以为女或溺水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选自《滇南杂志》)【注释①驯温顺。 ②不及赶不上。 ③薄暮接近傍晚。④济帮助。⑤乃:竟然。 ⑥邑人:县里的人。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大雪。俄: (2)不见女。 竟:(3)亦无济事。于: (4)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 是:列子中“”用和义“女及相同一是( ) (2分)A.大兄何见事B.孔子云:何陋C.莲,花D.康肃笑而遣。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标三处(1。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翻译下面句子。(4女与犬俱不见。译文:以为女或溺水。译文:2分)答: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1分)牡丹的拒绝张抗抗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有删改)(2)答:选文多采用第二人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答:(3)答:(3)答: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0分)闻一多先生汪曾祺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记得是个姓夏的木刻家所刻),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讲究。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史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现在有一块碑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选自《修髯飘飘,有删改)【注】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答:文章第(3)段画线句子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答:请说说闻一多先生的性格特点.(3)答:(2)答:第三部分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3)(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622)1.(7金柝,寒光照铁衣;可据理臆断欤?2.(2)C3.(2)B4.(2)A5(1(22(2(字数相同,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6.(1)(2分)地中海、大西洋(2分)。23)2)(1)示例二:选B示例四:选D第二部分7.(2分)C8.(2分)表达了诗人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怀才不遇、时不我待的孤独(1分)和悲凉。(1分)9.(4分)⑴不久,一会儿 ⑵最终 ⑶对 ⑷这,这个10.(2分)D11.(1分)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1(以1)13(意思对即可,2)14.(2分)进一步突出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质。15.(3分)①采用第二人称,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表达更亲切,更能产生情感的共鸣,③读起来令人印象深刻,更具感染力。(答出1点1分,2点3分)16.(3分)()17.(3分)作者用“牡丹的拒绝”作标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全文内容点明主旨,表达了对人格自由与尊严的赞美。(每点1分,共3分)18.(3)能把本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