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2.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密切相关的成骨细胞位于()A.骨膜

B.骨松质

C.骨密质

D.骨髓腔3.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是()①骨骼肌收缩②骨受到肌肉牵拉绕着关节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4.小明投篮动作优美,完成此动作必须参与的结构有()A.关节、骨骼肌

B.关节、骨骼肌、神经系统C.骨、关节、骨骼肌

D.骨、关节、骨骼肌、神经系统5.骨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A.关节的变化B.关节的牵拉C.骨骼肌的牵拉D.躯体位置的变化6.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孵卵都是()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能力;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会在养鱼池边喂张口求食的金鱼,这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C.幼小的黑猩猩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D.蚂蚁筑巢和蜘蛛结网都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8.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最强的()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9.关于下列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C.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

D.鸟类迁徙属于学习行为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B.学习行为是后天才获得的行为C.学习行为是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遗传因素控制,决定产生的11.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C.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A.蜜蜂跳圆形舞B.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的羽毛C.两只公鸡打架D.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13.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B.探究动物走迷宫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蜜蜂主要通过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交流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交流14.下列动物活动中,具有社会行为特征的是()A.母鸡照看小鸡

B.工蚁饲喂蚁后

C.狗狗争夺骨头

D.蝰蛇吞食老鼠15.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B.平时单独行动或雌雄相伴的狼,到了冬季就集合成群,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群体C.岩洞里居住着数百只蝙蝠,它们悬挂在洞顶岩壁上,有着各自固定的位置D.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二.填空题(共55分)16.下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

__动作,图B表示

__动作.(2)图中①表示

__,在图A中处于__状态,而同时图中②则处于

__状态;17.下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1][2]相当于两块,[3][4]相当于,[5]相当于。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4]过程,此时[3]应该处于状态。

(3)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块骨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绕过附着在不同的上。

(4)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动作。

(5)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动,绕着活动完成动作。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分隔成两部分,但是隔板的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游向另一侧,若将小虾放在章鱼的另一侧,章鱼发现食物后,多次撞击玻璃板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则可以很快学会绕道取食,请分析回答: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和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上述实验证明,某些______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______,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大大增强了______的能力。19.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可以靠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进行信息传递。那么蚂蚁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呢?

下面是某同学对蚂蚁通讯的探究实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

(2)作出假设: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命名为BC、BA)连接起来(如图)。

②现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行为。

③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4)实验分析

步骤①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步骤②观察到蚂蚁的行为是______。

步骤③观察到蚂蚁的行为是______。

(5)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进行通讯。

(6)本实验在移动“桥”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直接移动的原因是______。

(7)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__。20.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到发育成成虫后,才掘出一个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________决定的。(3)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峰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________。(4)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法。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由于动物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化,动物界决定开一场有纪念意义的花样运动会,特邀人类去观看,以唤起对生存环境的关注。许多动物积极报名参加,有蚯蚓、狼、鹦鹉、蜜蜂、鲫鱼等。比赛将在陆地、空中、水中三个运动场地同时进行。6月5日,运动会正式开始。在赛场上,只见狼在奋力向前奔跑,蚯蚓快速向终点蠕动,鹦鹉、蜜蜂在空中飞行,鲫鱼在水中游泳,参赛的各个动物都在奋力拼搏。观众席上,呐喊声、助威声响成一片。在随后进行的自由表演项目中,两只狼为争夺一块肥肉在搏斗,战败者只要躺在地上,把咽喉部暴露在对手面前,一场“恶仗”就会立即平息;鲫鱼在水中吐着泡泡,能在不同的水层中停留;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地面上的落叶被蚯蚓取食干净;鹦鹉在唱《山路十八弯》;蜜蜂在空中表演圆形舞。在最后进行的颁奖会上,老虎给所有的参赛者都颁发了奖品。(1)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分别是:鹦鹉、蚯蚓、狼、鲫鱼。

(2)狼的运动系统包括哪几部分?(3)鹦鹉唱《山路十八弯》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为什么?自由表演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哪些?(列举两例)(4)参赛队伍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3.A5.C6.A7.D9.D10.D11.B12.C13.D14.B二.非选择题16.(1)屈肘

伸肘

(2)肱二头肌

收缩

舒张

17.解析:该题考查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模型中的两片木板相当于两块骨,两条能够伸缩的松紧带相当于两组骨骼肌,而螺丝相当于关节。[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在两块木板上,相当于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如果[5]表示肘关节,[4]收缩,[3]舒张时,则此过程表示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表示屈肘动作。在运动的过程中骨骼肌牵拉骨绕着关节活动。答案:(1)骨骨骼肌关节(2)收缩舒张(3)肌腱关节骨(4)屈肘(5)骨关节18.解:(1)资料中章鱼和猴子的行为都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

(2)对于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而形成的行为。学习行为越多,适应能力越强。因此,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它的意义在于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适应各种复杂环境能力。

故答案为:(1)生活经验;学习;

(2)低等;复杂;适应环境。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知道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19.解:(2)提出问题:“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此题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4)实验操作: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目的是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可以观察到最终都爬向C

岛。

③一段时间后再将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之间的“桥”对换,可以观察到蚂蚁通过“桥”爬向A

岛。

(5)实验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6)在实验中不能直接用手来对换小木条,移动“桥”,因为手上的气味会粘到“桥”上,影响实验结果。

(7)实验拓展:针对该实验可再探究: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气味有没有方向等问题。

故答案为:

(2)蚂蚁是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

(4)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靠气味到达A岛

(5)气味

(6)防止手上的气味干扰实验

(7)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气味有没有方向等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此题以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为背景,考查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及其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归纳能力

(2)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