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资源化学_第1页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_第2页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_第3页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_第4页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第1页/共34页第1周

概论第2周糖类化合物和脂类第3周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第4周生物碱和黄酮第5周萜类和挥发油第6周甾体类第7周鞣质和醌类第8周

海洋植物资源化学及总结主要课程内容第2页/共34页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天然产物资源化学的概念

天然产物(naturalresources)是指生物(植物、动物和真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物质。天然产物资源(naturalproductresources)是指可供获取天然产物的资源。天然产物资源学(scienceofnaturalproductresources)是研究天然产物的资源构成、数量和质量的组合、地理分布、时空变化、开发与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学科。第3页/共34页天然产物化学是指研究天然产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分类、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检识技术、结构鉴定及生物合成途径等。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resourceschemistryofnaturalproducts)是天然产物化学与天然产物资源学相互渗透、交叉与整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第4页/共34页第二节天然产物资源化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

(1)研究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特点、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与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等,这些是天然产物的基本理论和必备的技术。

1.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2.分析化学(有机分析/仪器分析)

3.生药学/药用植物学

4.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5.其他学科

*注意:各门学科的相关性相关课程第5页/共34页红花花冠为常用中药,鲜花中的红花素可用作食用无毒色素及化妆品的原料,其铁盐或铝盐为媒染剂;红花的种子含丰富的油脂和不饱和酸,可供食用和工业用;红花幼苗含高营养成分,可作为很好的菜蔬。

天然产物资源化学不局限于药用成分!第6页/共34页(2)研究天然产物与物种及系统演化的关系。

生物性状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蒿属植物在中国有200余种,但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黄花蒿有高含量的青蒿素(artemisinin);南非产甜菊属有百余种植物仅甜叶菊富含甜菊苷。甜叶菊甜菊苷甜度为蔗糖的180——200倍第7页/共34页

(3)研究天然产物的积累与生物生长发育的节律关系。各器官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及功能,因而含有不同的成分。种子富含脂类、糖类、氨基酸及蛋白质等初生代谢产物;皮部多含末端产物和生理代谢产物如树脂、树胶、草酸钙结晶、挥发油及生物碱类;茎叶多具有功能色素如叶绿素、黄酮类、挥发油等,衰颓时则聚积多酚类等;地下器官则储存大量营养物质如糖类及其衍生物,特别是在休眠期最富有。第8页/共34页

各器官中的化学成分存在着节律变化及消长关系,研究其变化规律可以确定资源植物的最佳采收期。栀子果实中的京尼平苷,在果实初期形成时含量逐步持续升高,而其中的藏红花素只在果实后期形成,直到果熟期达到高峰。栀子果第9页/共34页内蒙的麻黄,含有麻黄生物总碱,于春季含量低,夏季剧增(1%),9至10月份达到高峰(1.4%),10月份以后又趋下降,故适宜采收期应在9至10月份或夏季。麻黄麻黄碱具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消炎作用第10页/共34页(4)研究天然产物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天然产物多为次生代谢产物,其形成与积累受基因调控,对环境也有相当的依赖性:如研究各类化学成分随不同空间(海拔、经纬度等)的变化及变化规律,对制定天然药用动植物的生产区划和生产基地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第11页/共34页亚洲薄荷在新疆产于低海拔地区不含,而高海拔地区的油中含有薄荷醇及薄荷酮9.0%-15.6%。薄荷第12页/共34页

蛇床子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香豆素,产于中国北方的主要含角型呋喃香豆素如爱得尔庭、异蛇床素E等,产于中国南方的主要含简单香豆素及线性呋喃香豆素类如蛇床子素、花椒毒素、香柑内酯等。蛇床子1.工业用于调配工业和日用烟草香精,是优良的定香剂,亦用于电镀等2.医用香豆素类内酯能有效帮助人体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护肝和调节睡眠第13页/共34页

环境生物(包括生物体内的微环境,如内生菌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天然产物的形成与积累也有重要影响。红豆杉第14页/共34页

有的天然产物是在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产生和积累的,有的是植物的病态产物(如一些树胶和树脂),有的是在胁迫(逆境)条件下产生和积累的,如银杏

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并非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最适环境,而在次适宜环境下的银杏,其黄酮积累较多。银杏增加脑血管流量,改善脑血管循环功能,保护脑细胞,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心绞痛及心肌梗塞,防止血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第15页/共34页(5)研究扩大与寻找新资源的化学途径。扩大与寻找新资源是资源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资源化学可利用多种化学手段为此服务:以某一类成分为目标,在近缘植物中寻找高含量的生物资源;以天然产物为先导进行结构修饰改造;从植物中寻找一些合成药物的原料和中间体;研究药材加工中的副产品级废料;研究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化学成分。第16页/共34页家庭作业

2013年2月26日1、名字解释:初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2、论述题:天然产物的积累与生长发育节律的关系;天然产物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天然产物紫杉醇、青蒿素和石穿碱甲的来源、含量和功能机制.第17页/共34页第三节天然产物的分类和生物合成途径天然产物的分类

采用四级分类法:

第一级是依据自然属性分为植物源产物和动物源产物;第二级是根据生成途径分为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metabolite)和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metabolite),以及异常次生代谢产物(abnormalsecondarymetabolite);

第18页/共34页第三级是与依据经济属性或用途分类,如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类等)、药用物质类、天然色类、鞣质类、香精香料类等;第四级是在三级分类下,蜂聚天然产物的化学组成或分子结构再细分,如要用物质类下有生物碱类、萜类等。第19页/共34页植物代谢产物的分类(一)初生代谢产物植物在获取能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生活必需或共有的一些成分,支撑和营养植物有机体,如糖、蛋白质、脂类、核酸和激素等。(二)次生代谢产物植物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如生物碱、萜类、黄铜、醌、木脂素等以及一些新陈代谢末端产物如树胶等。初生代谢产物受基因控制,类型有限;次生代谢产物不仅受基因控制,而且受次生代谢产物的代谢调节,从而造成后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20页/共34页植物一次代谢与生物合成过程三羧酸循环(TCA)丁酮二酸α-酮戊二酸丁二酸CO2H2Ohυ

/叶绿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甲戊二羟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赤藻糖4-磷酸葡萄糖代谢莽草酸芳香族氨基酸脂肪族氨基酸嘌呤、嘧啶脂肪酸类δ-氨基乙酰丙酸第21页/共34页植物二次代谢与生物合成程三羧酸循环(TCA)丁酮二酸α-酮戊二酸丁二酸鞣酸类hυ

/叶绿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甲戊二羟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赤藻糖4-磷酸葡萄糖代谢莽草酸苯丙素类芳香族氨基酸脂肪族氨基酸嘌呤、嘧啶脂肪酸类萜

类甾

醇胡萝卜素类生物碱类肽

类含氮化合物香豆素、木脂(质)素黄酮类δ-氨基乙酰丙酸核苷核苷酸类醌

类胆

碱卟啉类前列腺素类脂肪族及芳香族聚酮类第22页/共34页(三)异常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应激产物,体内很少或没有,经刺激后迅速大量产生,且有保护作用,又称植保素(phytoalexin)植物遭受某些刺激,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如病、虫害)而产生的物质。如盐肤木上的虫瘿大量积累的鞣质;切割松树、桃树流出的树脂、树胶等。第23页/共34页异常次生代谢产物:

萜类、酚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炔类1960年染病的豌豆分离出第一个植保素──异黄酮豌豆素仿用异常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选育抗逆品种和获取具有应用价值的异常次生代谢产物:培养高脯氨酸含量的植物变异株作为培养抗旱、抗寒和抗盐泽新品种;利用化学物质刺激松树,提高其产脂量;刺激漆树,提高产漆量。第24页/共34页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了解其起源、生物合成途经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于天然产物的分类、结构研究、资源利用以及仿生合成等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一)利用植物亲缘相关性

1.推测天然化合物的结构

2.定向寻找天然活性成分

3.植物化学分类(二)组织培养

1.工业生产有效成分

2.生物调控,提高活性成分含量第25页/共34页<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物合成概论>ISBN:9787811355901;作者:于荣敏

黄璐琦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时间:2011-01-01概述了生物合成天然产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反应机制,以及生物合成途径的推导,论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乙酸途径、莽草酸途径、甲羟戊酸途径/甲基赤藓糖磷酸途径、生物碱途径、多肽蛋白途径以及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等。

运用基本化学原理,论述了天然药物中不同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为天然产物提供了一种推理论证的描述方法;侧重于将复杂结构转化为简单片段,即将其分而解之。第26页/共34页1.乙酸—丙二酸途径

(acetate-malonatepathway)

合成成分类别:脂肪酸类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脂肪酸类生物合成途径直链奇数碳脂肪酸起始物为丙酰辅酶A;支链脂肪酸前体为异丁酰/α-甲基丁酰/甲基丙二酰辅酶A;不饱和脂肪酸先经生物氧化为羟基衍生物,再脱水而成。第27页/共34页苯酚、苯醌、蒽酮和蒽醌类生物合成途径1.乙酸—丙二酸途径

(acetate-malonatepathway)

合成成分类别:酚类、蒽酮、蒽醌类化合物。-OH、-OCH3多互为间位第28页/共34页萜、甾族类生物合成途径2.甲戊二羟酸途径(mevalonicacidpathway)合成成分类别:萜类、甾体类化合物第29页/共34页3.桂皮酸

—莽草酸途径

(cinnamicacid–shikimicacidpathway)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和木质素类、以及具有C6-C3-C6骨架的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

香豆素类、木脂素和木质素类、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第30页/共34页4.氨基酸途径

(aminoacidpathway)

合成成分类别:生物碱类生物碱类生物合成途径生物碱一般来源于前体氨基酸、甲戊二羟酸和醋酸酯。第31页/共34页5、复合途径

复合途径:有些化合物(查耳酮、二氢黄酮)的合成经历两种以上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常见的主要复合途径有:(1)乙酰-丙二酸-莽草酸途径(2)乙酰-丙二酸-甲戊二羟酸途径(3)氨基酸-乙酰-甲戊二羟酸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