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元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元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元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元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元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元墩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A.D2+>A2+>B2+>E2+

B.B2+>A2+>D2+>E2+C.D2+>E2+>A2+>B2+

D.E2+>B2+>A2+>D2+参考答案:D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版权所有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在自发进行的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解答:解: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①A+B2+=A2++B,该反应中氧化剂是B2+,氧化产物是A2+,所以B2+的氧化性>A2+的氧化性;②D+2H2O=D(OH)2+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H2O,氧化产物是D(OH)2,所以H2O的氧化性>D2+的氧化性;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E2++B=E+B2+,所以氧化剂是E2+,氧化产物是B2+,所以E2+的氧化性>B2+的氧化性.所以各离子的氧化性大小为E2+>B2+>A2+>D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比较,难度不大,明确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即可解答.2.

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参考答案:B3.下列操作与实验现象不匹配的是()

反应现象A把明矾溶液滴入含悬浮泥沙的水中产生不溶物B在氯气中点燃氢气产生苍白色火焰C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最终由紫色变为红色D向硅酸钠浓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出现胶状物

参考答案:C4.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参考答案:D略5.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22286Rn)对人体产生伤害,下列关于22286Rn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是86

B、电子数是86

C、质量数是222

D、中子数是222参考答案:D略6.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质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Fe2(SO4)3溶液

D.AgNO3溶液参考答案:CA.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故A错误;B.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B错误;C.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没有气体生成且溶液质量增加,所以符合题意,故C正确;D.铁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银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注意把握与铁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减的问题,能利用与铁反应前后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确定溶液质量的增减即可,题目难度不大.7.已知:2H2(g)+O2(g)=2H2O(l)

△H=akJ/mol,

2H2(g)+O2(g)=2H2O(g)

△H=bkJ/mol,

则a、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略8.在右图所示的柠檬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电极X流向电极Y。若X为铁,则Y可能是A.锌

B.石墨

C.银

D.铜

参考答案: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的原理相同B.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铵盐与浓的强碱的溶液共热都能产生氨气参考答案:D【分析】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发生钝化;C、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D、与浓的强碱的溶液共热产生氨气是铵盐的共性。【详解】A项、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故A错误;B项、常温下,浓硫酸和Cu不反应,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没有单质生成,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D项、铵盐均能与浓的强碱的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故选D。

10.下列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Na和Na+

B.NH4+和F-C.N2和CO2

D.H2S和H2O参考答案:BA项,钠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是11,钠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0,A错误;B项,铵根离子中核外电子数=7+1×4-1=10,氟离子中核外电子数=9+1=10,B正确;C项,氮气分子中核外电子数是14,二氧化碳分子中核外电子数=6×1+8×2=22,C错误;D项,硫化氢分子中核外电子数=16+1×2=18,水分子中核外电子数=8+1×2=10,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数的判断,知道分子、离子中核外电子数的计算方法,明确阴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与电荷数、质子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原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11.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由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列选项中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

食醋

B.面粉

C.菜籽油

D.

海带

参考答案:A略12.下列各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或高于)后者的是A.F2和Br2的沸点

B.H—和H+的离子半径

C.同温下同压分别在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的Cl2和SO2的体积D.在NH3+NO→N2+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参考答案:B略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D、硝酸铁溶液加入过量氨水3NH3?H2O+Fe3+=Fe(OH)3↓+3NH4+参考答案:DA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应生成Ca(HCO3)2;B中电荷不守恒;C中应生成(NH4)2SO3;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都是羧酸C.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和蔗糖的水解都是水浴加热的。D.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参考答案:A15.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来源:高考资源网]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如图表示在没有通风装置时制取并且收集氯气时设计的装置图,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1)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

,水槽中盛放的液体是

.(2)写出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3)将8.7gMnO2与含HCl的质量为14.6g的浓盐酸共热制Cl2,甲同学认为可制得Cl27.1g,乙同学认为制得Cl2的质量小于7.1g,你认为

(填“甲”或“乙”)同学正确,原因是

.参考答案:(1)NaOH溶液;饱和NaCl溶液;(2)MnO2+4HCl(浓)MnCl2+Cl2↑+2H2O;(3)乙;二氧化锰足量浓盐酸不足,反应一段时间浓盐酸变稀不反应了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分析】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氯气,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烧杯中可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用于防止氯气污染环境,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因为氯气有毒,可污染空气,要进行尾气吸收,并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烧杯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收,关闭A,打开B,多余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故答案为:NaOH溶液;饱和NaCl溶液;(2)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3)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减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则生成的氯气质量小于7.1g,乙同学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乙;二氧化锰足量浓盐酸不足,反应一段时间浓盐酸变稀不反应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H2O→B+C

②C+F→D

③D+NaOH

F+E+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D

E

、F

(2)写出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反应①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比。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

。③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如下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A

NO2

B

NO

D

NH4NO3

E

NaNO3

F

NH3

(2)①3NO2+H2O=2H++2NO3—+NO

1:2

③H++NH3=NH4+

④NH4++OH—NH3↑+H2O

(3)4NH3+5O24NO+6H2O

略18.把0.6molW气体和0.5molX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W(g)+3X(g)2Y(g)+nZ(g)。2min末已生成0.2molY,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25mol/(L·s),试计算(1)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2)2min末时X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__倍。参考答案:(1)0.1mol/(L·min)

(2)0.1mol/L

(3)n=6

(4)12/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1)前2min内用Y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Y)==0.05mol/(L·min),根据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υ(W):υ(Y)=4:2,υ(W)=2υ(Y)=20.05mol/(L·min)=0.1mol/(L·min)。(2)根据反应方程式,前2min内生成0.2molY消耗0.3molX,2min末X物质的量为0.5mol-0.3mol=0.2mol,2min末X的浓度为0.2mol2L=0.1mol/L。(3)υ(Z)=0.0025mol/(L·s),将单位换算υ(Z)=0.15mol/(L·min),υ(Y):υ(Z)=0.05mol/(L·min):0.15mol/(L·min)=2:n,n=6。(4)用三段式,

4W(g)+3X(g)2Y(g)+6Z(g)n(起始)(mol)

0.6

0.5

0

0n(转化)(mol)

0.4

0.3

0.2

0.6n(2min末)(mol)0.2

0.2

0.2

0.62min末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mol+0.2mol+0.2mol+0.6mol=1.2mol,开始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6mol+0.5mol=1.1mol,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温度和体积相同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2min末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倍。19.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已配平):Cu+2H2SO4(浓)CuSO4+A↑+2H2O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问题:(1)A物质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A应该属于(用字母代号填写).a.酸

b.碱

c.盐

d.酸性氧化物

e.碱性氧化物(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3)若反应消耗了3.2gCu,则转移电子数

,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为

mol.(4)将(2)中反应后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