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春四川省宜宾市第四高一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1\*ROMAN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个小题,共60分)1.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2.

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这反映了A.铁犁牛耕的产生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自然经济的发展

D.土地制度的变化3.

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①注重农时②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④男耕女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

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市民阶层的扩大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城市经济的发展5.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C.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7.

早期的工业家经常将他们的“工厂”建在相对遥远的山区,在那里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建造廉价的工人住房。这说明A.山区地区最适宜建设工厂B.山区的劳动力资源廉价

C.生产动力制约着工业发展D.城市管理排斥工厂建设8.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9.

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的"南稻北粟"格局改变

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10.1888年9月12日,一份报纸对慕尼黑博览会上的一项发明,作了如此的报道与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A.车上的人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1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12.

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央批准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13.俄罗斯《20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A.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B.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C.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D.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14.有学者认为:“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该学者评价的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1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从APEC其他成员国的进口年增幅保持在11﹪左右,为各成员国资金提供了安全的、可预见的、具有巨大盈利潜力的投资环境。这表明A.中国是APEC组织的最大成员B.中国具有稳定亚太地区经济的重要作用C.中国是亚太地区最有潜力的大市场D.APEC组织的发展决定于中国的态度第=2\*ROMANII卷非选择题(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材料二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标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的变化及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利影响。(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0分)2020年春四川省宜宾市第四高一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BDACD 6-10:ACDAC 11-15:CDADB16.(1)有利条件: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2)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40年代: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经济强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霸权;70年代:美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黄金和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欧共体、日本冲击;布雷顿森体系濒临崩溃。(3)变化:逆全球化的推动力量由民间主导转为政府主导。实质:西方大国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利影响:妨碍国际贸易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合作和世界经济发展。17.(1)原因:社会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