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_第1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_第2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_第3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_第4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西汉中期,河间国被分为了11个侯国,淄川国则分为16个侯国。此外,城阳、广川、中山、济北以及代、鲁、长沙、齐等诸侯王国也都分为几个或多个侯国。这种做法A.稳定了边疆秩序B.最早开始于汉武帝时期C.威胁了中央集权D.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传统2.中国文化从产生开始,就和地域紧密相关。在春秋战国时期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中,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中原文化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方文化成为比较突出的文化景观。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作,说法正确的是A.讲求笔墨情趣以及神韵意趣B.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C.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D.以楚地的方言声韵进行创作3.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表明两位思想家都A.反对天主教的神权统治B.越来越关注人的本身C.破除了人民对神的信仰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4.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能证明该观点的叙述是A.鸦片战争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社会的进步B.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日本全面侵华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D.中国共产党诞生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步5.右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的关系示意图。其中序号1代表自然经济,关于序号4的说法,正确的是A.迈开了近代化第一步B.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表现为“耕”与“织”分离D.一战期间出现了暂时性萧条6.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对文中词语解读正确的是A.“师夷长技”体现了“最初之觉悟”B.“守缺抱残”暗指洋务运动的失败C.“伦理的觉悟”指传统的儒家道德D.“最后觉悟”指接受了马克思主义7.1787年宪法的起草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形象地说:“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这说明他认为A.只有妥协才能保证共和的确立B.实行联邦制必须否定地方自主权C.改革比保守更能促进社会发展D.灵活的制度设计能促进社会发展8.科学探索如同一场永无终点的接力赛,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下列对科学家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构成完整的近代力学理论体系B.普朗克——实验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C.爱因斯坦——阐述了时空弯曲的全新观念D.达尔文——开始打破科学与宗教间的界限9.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A.追求俗世生活B.鼓吹天赋人权C.宣扬理性主义D.批判教会神权10.“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下列各项政治制度最能体现文中“法治”本质的是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民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该内容所属文献A.达成了“九二共识”B.打破两岸隔绝状态C.提出了“一国两制”D.提出了“和平统一”12.毛泽东指出:“两个(革命)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此论述出自于A.《新民主主义论》B.《井冈山上的斗争》C.《论十大关系》D.《论人民民主专政》13.1917年,列宁出席了苏维埃党中央举行的会议,会议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已完全成熟。”该会议A.指导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认可了《四月提纲》的斗争方式D.为彼得格勒城市起义指明斗争手段14.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称“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企图的征服”。由此可见,杜鲁门主义A.有效避免了军事武装对抗B.主张进行对外经济援助C.标志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D.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对抗15.艺术作品是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但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够体现鲜明的时代主题特征。符合上述观点的美术作品是ABCD二、非选择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5小题,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13分,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10分,共55分。16.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府前上房有联:“道德为师,仁义为友;礼乐是悦,读书是敦”。此联虽写了“仁义道德”,但并不是过分强调人的先天之善,而是强调后天的教化作用。在所有的教化方式中,撰写者最为倚重的是“礼教”。认为“礼”是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也是规范人际关系的伦理标准,还是教化人的外在手段。重光门有一联:“交友择人,处世循礼;居家思俭,守取宜勤”。该联中的“礼”大概同时包含着这三重内涵。——选编自翟文铖《孔府楹联儒学神韵》材料二儒先亿度(主观猜测)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瞎子、聋子)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提倡的后天教化方式。概括重光门楹联中“礼”的内涵。(5分)▲▲▲(2)据材料二,分析李贽认为后辈小儿“蒙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破除“万口一词”现象,李贽提出的主张,并进行简要评价。(5分)▲▲▲(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批判继承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2分)▲▲▲17.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海洋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汉以后)古代所称的东、西洋航线,大抵都以广州为始发港,东去可以到吕宋(今菲律宾),西去可以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至东非等国。广州港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点,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广州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隋唐时尤甚。宋时官府设“蕃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宋代重修南海神庙碑文中也说:“先是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广州在当时中外经济交往中的地位。(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在高纬度地区寻找新海运航线的原因。基于全球化视野,简述这些行动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重视海洋问题。(2分)▲▲▲18.70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周边稳定,这一时期(冷战期间)中国与周边的协商合作主要是在具体问题上争取团结、寻求共识,具有原则坚定、策略灵活的特点。冷战结束以后,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学习与自觉践行地区多边主义,以协商合作为基础规范,形成了务实多边主义的特色和风格。材料二“和而不同”的外交体系观是新中国周边外交活动思想和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在70年周边外交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不同时期推动了外交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和而不同”的体系观,是对“和而不同”体系观和睦邻友好周边外交政策的传承与创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魏玲《新中国外交70年:继承与创新》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冷战前后我国外交手段发生的变化,概括中国外交呈现出的特点。(5分)▲▲▲(2)结合新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的主要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8分)▲▲▲19.二战后西欧与美国既相互依存又激烈竞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通过美国在西欧的驻军和核武器来保护“西欧”安全,40多年来成为西欧根深蒂固的安全观念。但欧洲共同体在处理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上有别于美国。西欧坚持认为,同苏联相处,不能长期依靠军事力量进行对抗,而要发挥技术资金的优势。此外,西欧企图通过与苏联关系的改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材料二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国际上的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以美、欧、日三级为主体的西方国家间的矛盾随着突出起来。共同对手的消失,动摇了西方政治联盟的基础,昔日的盟友,变成了在经济竞争和主导权争夺上的对手。美国《华盛顿邮报》不无悲观的写道:“美国与其盟国正进入到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追随美国的基本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的对苏政策有别于美国的主要意图。(3分)▲▲▲(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3)结合上述材料中西欧对美态度的变化,分析影响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2分)▲▲▲20.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既有温度,也有力度;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主要对两个层面的问题不满。一个是他对哲学层面的唯心主义哲学不满,另一个是对现实层面的资本主义制度不满。要获知前一个问题,我们必须破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树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要获知后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聚焦“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时代现实,解释资本的逻辑运动,进而为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提供学理依据,这为我们走出资本时代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摘编自焦佩锋《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理论特征》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足于中国现实问题,为解决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文化资源碰撞交流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摘编自李殿祥《从三个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为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而提出的理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释资本的逻辑运动”的著作并分析其意义。(4分)▲▲▲(2)据材料二,分析作者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维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危机的背景下,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的经济理论。(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2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2.D3.D4.C5.B6.C7.B8.B9.A10.C11.C12.D13.C14.B15.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3分、18题11分,第19题11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2分)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分)(2)趋势: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下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产值和比重均呈上升趋势。(3分)原因:国内因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3分)外部因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1分)17.(1)现象: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中国出现;列强垄断中国的航运业(2分)影响:便于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3分)(2)意义:打破了外轮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3分)(3)特点:商轮公司或轮船局创办的地域范围不断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