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特色护理在老慢性疾病养生中的应用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中医药特色护理在老慢性疾病养生中的应用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中医药特色护理在老慢性疾病养生中的应用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中医药特色护理在老慢性疾病养生中的应用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中医药特色护理在老慢性疾病养生中的应用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特色护理在老年慢性疾病养生中的应用详解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43页。1(优选)中医药特色护理在老年慢性疾病养生中的应用当前2页,总共43页。2我国自1999年底,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09%,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2050年达到24%,4个人中将有1位老人。社会老龄化严重,我国老年人岁已长寿,但并不健康。调查表明,我国慢性病病人人均患有2-3种疾病。★目前我国约1.32万人/日死于慢性病,占总死亡率的70%以上,城市高达85%。~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当前3页,总共43页。3慢性病的概念定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组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不能自愈或很难自愈疾病的概念性总称。美国慢性病委员会(1956)患病时间是长期的会成为残疾不可恢复的病理状态需要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和长期医疗指导具有上述1种或1种以上特征即为慢性病当前4页,总共43页。4全球慢性病的流行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评估报告:预测在2030年前,非传染性疾病每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致死5200万人,经济损失47万亿美元慢性病已占总死亡率的80%以上慢性病已成为消耗医疗资源的“黑洞”,慢性病治疗费用占了所有医疗费用的68%左右。我国慢性病现状?每2秒钟有1个人死于心肌梗赛城市20岁以上人口患糖尿病占6.4%城市肺癌剧增,成为癌症第一位死因当前5页,总共43页。5我国人群前十位的主要死因1.心脏病2.脑血管病3.恶性肿瘤4.意外死亡5.呼吸系统6.消化系统7.传染病8.泌尿系病9.精神病10.内分泌病当前6页,总共43页。6二、老年人慢性病的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分别是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糖尿病。而这些恰恰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些常见病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原因。1.不典型临床表现起病隐匿,过程缓慢,初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或不明显,早期不易被发现。如糖尿病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三多症状常不典型,由于老年人口渴中速敏感性降低,无口渴感觉,多食和多尿不明显。当前7页,总共43页。72.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逐渐发展,病程长,治疗主要是控制疾病发展或缓解症状,无法治愈或根治。老年人神经反应迟钝,康复能力差,某一个脏器遭到侵害时,对已衰退的其他脏器,也会产生某些影响,导致发生其他并发症。3.同时并存多种疾患、康复慢:老年人患一种慢性病者很少,多数并存多种疾病,动脉硬化可伴有脑血栓、冠心病或糖尿病等有相互关联疾病。多种疾病的相互影响使预后不佳。心、肾、肺、脑等重要脏器最易受累,康复较慢。4.用药特点:老年人肾脏排泄率减低,肝脏代偿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迟缓、蓄积,使体内药物浓度升高,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更需慎用。当前8页,总共43页。8三、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的危险因素1.个人生活方式占60%2.医疗条件占22%3.社会因素占10%4.其他因素占22%(其中遗传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7%)(一)不良生活方式:1.饮食因素⑴高胆固醇、高动物脂肪饮食⑵高盐饮食⑶刺激性饮食⑷不良饮食习惯2.运动因素⑴以车代步,常坐不动⑵运动量不足⑶易患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3.其他因素:⑴吸烟酗酒⑵熬夜、吸毒当前9页,总共43页。9(二)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空气污染噪音水污染社会污染:健全的社会组织社会普及教育的程度医疗保健体系(三)生物遗传和家庭因素遗传因素年龄不可改变的因素性别家庭倾向——直接影响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当前10页,总共43页。10(四)精神心理因素因为内分泌、神经调节等原因,乐观人的细胞功能会更好,老年慢性病会较少,寿命也会更长。反之,压力、紧张、恐惧、失眠精神失常会造成细胞功能下降,慢性病会较多,最终影响他们的寿命。四、慢性病对老人的影响1.对生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多种致病原因----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易感染影响排泄功能-----便秘、失禁、尿潴留长期卧床-----压疮、坠积性肺炎、血栓形成等各种并发症当前11页,总共43页。11慢性病对老年人的影响2.对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压力忧郁感、无力感失落感、失控感隔离感依赖增强及行为幼稚情绪不稳定3.对社交活动的影响影响参与社交活动---社交隔离慢性病容----隐蔽自己的疾病及残缺。导致性格孤僻、情绪低落、失去信心当前12页,总共43页。124.对社会的影响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对医保完善和福利保障需求迫切5.老年慢性病的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三级预防:康复治疗防病胜于治病当前13页,总共43页。13防病胜于治病大多数老年人慢性病无法治愈,但可以控制,延长寿命。比如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治愈糖尿病,但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它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果延缓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糖尿病病人还是会获得与常人无异的寿命和健康的。六.中医药特色在老年慢性病养生中的体现⑴生活起居养生⑵饮食养生⑶运动养生⑷情志养生⑸用药养身(6)中医特色技术养生当前14页,总共43页。14(一)生活起居养生1.起居有常:指导老人顺应四时的变化,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原则。(1)顺应四时,平衡阴阳夏季养生:阳气生发,气候变化大,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适度运动,使阳气增长有路,衣着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春季应心情舒畅,顺应肝气的疏泄调达,多吃辛甘发散为阳之品如葱、大枣等,不宜多吃酸味食物,以免影响阳气生发。夏季养生:阳气易于向外发泄,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衣着选用麻纱、丝绸等透汗、凉爽的面料。居室宜阴凉、通风,避免直接吹风,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空气新鲜,多食清心泻火清热解暑之品如苦瓜,菊花茶、绿豆汤、酸梅汤等,切记暴食冷饮、冰水、生冷瓜果等,以免寒凉太伤及脾胃。忌食肥腻、辛辣、燥热之品。

当前15页,总共43页。15起居有常秋季养生“阳消阴长”,气候冷热多变,易感受外泄,旧病复发,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春捂秋冻”的原则,多吃梨、苹果、甘蔗等以润肺生津。冬季养生冬季养生,阴气极盛,阳气潜伏,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衣着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饮食宜营养,根据身体状况进补,日常生活应心平气和,情绪安静、愉快、避免情志过激,最忌恐惧、惊吓、烦躁,以免影响阳气潜藏。当前16页,总共43页。16起居有常(1)睡眠充足,适当锻炼“服药前朝,不如独眠一宿”,睡眠不足,易耗伤正气。老年人应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作息规律,带病老人则应卧床休息,但要避免昼息夜作,阴阳颠倒。能下床的老人应适当下床活动锻炼,卧床老人应指导家属协助活动。(2)慎避外邪,形神共养老人正气虚弱,易感受六淫等外邪,指导老人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遇反常气候和传染病流行时应避之有时,并提高机体免疫力。当前17页,总共43页。17劳逸适度应遵循“动静结合”“形劳而不倦”的原则(1)避免过劳:避免久视。久视伤血,指导老年人避免看电脑、电视、书、喜剧过久,以免血虚引起头晕目眩、两目干涉,每隔30-60分钟适当休息,可远眺或闭目。避免久立。久立易致下肢骨骼、肌肉负担增加,血液回流不畅,出现气滞血瘀,易招致下肢静脉曲张、两足浮肿。长期站立的老人可以在站立时做甩腿动作、睡前按摩双腿及温水泡脚。③避免久行。《养生论》指出“久行伤筋,劳于肝”指导老人适度步行,避免长时间疾步行走,以免积劳成疾,加重疾病。④避免神劳。中医认为心主神而藏血,脾在志为思,故思虑过度易耗伤心血,损伤脾运。老年人用脑时间不宜过长,应与体力劳动结合,每天都应一定时间的体力活动如早操、庭院劳动等。当前18页,总共43页。18避免过逸中医认为“逸则气滞”“用进废退”,老年人避免久卧、久坐,每天做数次转胯运动、旋腰转脊及腰部按摩。环境适宜通风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度、根据身体特质安置1.寒症、阳虚证者多畏寒怕风,房间宜向阳温暖2.热证、阴虚者多恶热喜凉,房间宜背阳凉爽。3.对感受风寒、暑湿、阳虚及里寒证的患者室内光线宜充足。4.对感受暑热之邪侵犯的热证患者、阴虚及肝阳上炕的患者光线宜暗。5.痉证、癫狂证患者室内应用黑窗帘遮挡当前19页,总共43页。19(二)饮食养生民以食为天,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有....饮食不节故也”说明饮食营养对保持身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老年人饮食“十要”饭菜要香食物要杂饮食要热质量要好菜肴要淡进食要慢数量要少饭菜要烂蔬菜要多水果要吃当前20页,总共43页。201.老年人饮食养生原则饮食有节,实时定量合理膳食,不可偏嗜重视脾胃,注意卫生辨证施食,相应相宜当前21页,总共43页。212.食物的性味与功效四性包括“寒、热、温、凉”寒性食物: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实热证。如鸭、鹅、鸡蛋、龟、小米、高粱米、大麦、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莴笋、荸荠等。但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的老人应慎用。热性食物:性温热,味甘、辛,具有温中祛寒、益火通阳的作用,适用于湿寒证。如狗肉、葱、韭菜、蒜、葱白、辣椒、茴香、桂枝、白酒等。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易助火伤津,凡热病、阴虚火旺的老人应忌用。当前22页,总共43页。222.食物的性味与功效温性食物:性味温干,具有温中、散寒、通阳、补气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弱或寒湿证较轻者。如糯米、羊肉、鸡、鸽、鲤鱼、鲫鱼、龙眼肉、荔枝、花生、胡萝卜、红糖等。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伤津、耗液作用,因此热证、阴虚火旺的老人应慎用或忌用。凉性食物: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养阴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的初期、痤疮、痢疾等。如鸭蛋、小麦、豆腐、链子、海带、菠菜、白菜、苦瓜、冬瓜、西瓜、梨、菠萝、芹菜、绿菜、李子、柠檬等。凉性食物比寒性食物平和,但久用也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的老人慎用。当前23页,总共43页。232.食物的性味与功效平性食物:性平味甘,没有寒凉、温热的偏信,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饮食。如粳米、玉米、牛奶、红薯、猪肉、蚕豆、扁豆、山药、莲子肉、黑木耳、黄花菜等五味辛味:行气、行血,散风寒、散风热,如洋葱行气,生姜散风寒。甘味:补需和中,缓急止痛,如山药补气,大枣补血,甘蔗补阴,狗肉补阳。酸味:收敛固涩,如乌梅涩肠止泻。苦味:泻下、清热、通泄、燥湿,如苦瓜清热。咸味:泻下、软坚,如还带软坚。淡味:利水渗湿,如薏苡仁、冬瓜利水渗湿。当前24页,总共43页。242.食物的性味与功效对老年人进行饮食指导时严格根据食物的四性五味,老年人的体质、四季气候的变化,饮食习惯而定,使其最终达到阴阳平衡、营养均衡的最佳状态。3.运动养生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养形。老年人适当的运动与劳作,能强筋健骨,生命更有活力。法国医生蒂索: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体育锻炼好,八十不服老,体育锻炼差,四十长白发。当前25页,总共43页。25老年人常用的健身方法散步健身跑跳舞球类运动中医传统运动当前26页,总共43页。26中医传统运动包含有整体观念、防治结合、形神兼备、简便易练的特点,具有培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常见可教老人运动养生方法有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1.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华民族遗产,有畅通经络、培补正气的功效,它姿势优美,动作柔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男女老幼皆宜,且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当前27页,总共43页。27老年人常见的健身方法2.五禽戏五禽戏是传统健身术之一,相传为东汉名医华佗所创建,有养精神、调气血、易脏腑、通经络、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西医研究证明五禽戏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恢复。当前28页,总共43页。28老年人常见的健身方法3.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国民间流传较广,作用较好的一套健身操,无需场地,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尤其适合各脏腑组织或全身功能的衰减者,特别受到老年人的喜爱。老年人锻炼时的注意事项1)因人而异,选择适宜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3)贵在坚持,持之以恒4)运动时间恰当5)场地选择适宜当前29页,总共43页。29(四)情志养生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借问留春住淡泊宁静比药好当前30页,总共43页。30情志养生的方法1.老有所学:要学忘记功绩名禄,舍去名望钱财,奉献经验。学习一生中没有学过的东西,诗、画、琴、棋,衣、食、住、行,多参与学习,只要自己感兴趣,只要生活中用的上,就坚持学下去,思想上充实,生活上能自理。享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快乐。2.老有所为:“发挥余热”适时活动,陶怡情操,养鸟、垂钓、种花、田间劳作、老年旅游等修身养性,有助于健康,寂寞孤独时结交一些谈得来的老朋友,学会网上交流,消除孤独感。3.移情解惑:老年人特别是患病的老年人常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成疾,需要耐心对老年人解释病情,转移其注意力,千万不可搪塞,以免更加怀疑。当前31页,总共43页。31情志养生的方法5、发泄解欲:常见方法有挥泪痛苦法、倾诉苦衷法、模拟发泄法,但哭泣不宜过久过重,以免伤身。6、以情胜情法:悲可治怒,喜可治悲,恐可治喜,怒可治思,掌握老年人对情感刺激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方法,避免太过。当前32页,总共43页。32(五)用药养生大多患慢性病老年人吃各种药及常年吃药,因此了解重要的基本知识,服药禁忌是减轻用药的毒副反应,使药物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促进老人健康的恢复与健康的关键。1.中药的性能(1)四气五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凉之性的药物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温热之性的药物有散寒、助阳的作用,如附子、干姜、肉桂等。②五味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即辛散、甘缓、酸收、苦坚、咸软。当前33页,总共43页。331.中药的性能③升降浮沉:性属温热,味属甘淡的药物多升浮,如花、叶、皮、枝;性属寒凉,味属苦、酸、咸的药物大多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④归经:表示脏腑的作用部位,以脏腑经络为基础药物作用定位。如柴胡治疗少阳经(两颞)头痛,吴茱萸治疗厥阴经(颠顶)头痛。⑤毒性:有毒性的药物量宜轻,如细辛、乌头、甘遂当前34页,总共43页。342.煎药:一般药物先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二煎用文火,煎10-15分钟。解表药、芳香药武火快煎,以防药物挥发,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调理药,煮沸后用文火缓煎,头煎40-60分钟,二煎30分钟。有毒性的药,文火久煎60-90分钟。当前35页,总共43页。35煎药特殊药物煎法:矿物类、贝壳类、毒性较强的药、泥沙多、质轻量大的药物应先煎;气味芳香类药物宜后下;绒毛、粉末类药物宜包煎;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需单独烊化;某些挥发性强、易出味的药不宜煎煮,泡服即可。服药:一般汤剂宜温服,一些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如乳香温服可减轻其不良反应。寒证宜热药热服,如回阳补益药、发汗解表药、活血化瘀药、透疹药。热证宜寒药冷服。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等汤剂宜冷服。此外,在服药期间应注意药食配伍,利用其协同作用,免其相反作用,如:羊肉配当归可加强补血之功效,人参忌萝卜,甘草忌鲢鱼,蜂蜜忌葱等,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粘腻、腥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当前36页,总共43页。36(六)中医特色技术养生中医养生将人作为一个整体,采用辩证施护,应用辩证施护,应用于老人,既顺应了目前人们崇尚自然疗法、治未病和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又行之有效、无毒副反应、经济适用,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和喜爱。1.针刺法可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机能,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预防治病的目的。常用有毫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水针法、耳针法、三棱针法。当前37页,总共43页。37(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