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2022》复习笔记(经典)_第1页
《思修2022》复习笔记(经典)_第2页
《思修2022》复习笔记(经典)_第3页
《思修2022》复习笔记(经典)_第4页
《思修2022》复习笔记(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笔记3/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习笔记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1.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①自主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自由支配的时间、根据兴趣能力选修)②专业性(专业方向确定)③广泛性(大量资料和信息、获取知识渠道的多样化)④探索性(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信息,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生活环境的变化:独立生活、集体生活(人际关系的多方位)

(3)社会活动的变化: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2.为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1)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2)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二、更新学习理念

1.自主学习的理念

2.全面学习的理念3.创新学习的理念4.合作学习的理念5.终身学习的理念。三、确立成才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要实现这一成才目标,应增强社会责任感。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一、思想道德与法律思想道德和法律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同学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思想(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大学生应当准确把握,增强价值判断力;增进情感认同,明确责任;注重实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予心、外化于行。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1.学好科学理论2.掌握基本知识3.注重联系实际4.坚持学以致用口学习思考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3.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特征:时代性、现实性、预见性。(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2.特征:多样性3.理想与信念: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4.信仰与信念: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指引大学生做什么人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定义: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责任就是历史使命。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如何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4.挑战: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学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大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啊;顺境与逆境并存)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关系)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四、实现理想的途径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思想基础)2.有坚定的信念(重要条件)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根本途径)口学习思考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1.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既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坚持以和为贵,宽厚仁爱,化干戈为玉帛爱好和平:礼仪之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玄奘印度取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因时而变,随时而制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对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海内联盟)

(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海外联盟)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三)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价是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一、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二、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4.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口学习思考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4.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私人生活:封闭性和隐秘性2.公共生活: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3.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地位(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职业道德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家庭美德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一)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二、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二)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谨慎对待结婚成家、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三、弘扬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认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风、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及其作用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作用:(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1.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2.脚踏实地,敢于担当3.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口学习思考

1.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3.如何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

4.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制定和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体系。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二)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4.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5.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第三节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二)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三)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率,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二、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口学习思考

1.如何认识法律的特征?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1.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2.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3.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2.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了解即可)(1)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2)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3)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有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4)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治思维则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的权威与个人的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很多,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和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办事习惯等。

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口学习思考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3.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法律权利(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是指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