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生态旅游规划_第1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_第2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_第3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_第4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前言前言被誉为“北方第一峻峰、天下无双福地”的华山自古就是我国的名山。她不仅是地跨我国南方和北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动物古北界和东洋界以及南北植物区系交汇过渡区并起着重要地标作用的一座名山,其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第四纪冰川遗迹在许多方面具有唯一性、垄断性、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其他名山所具有的奇景,如云海、松涛、雾淞、悬崖峭壁、飞瀑流泉、奇岩怪石、幽谷秀峰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等,在华山地区也都存在。因之,华山是一个自然景观、生物资源、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融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于一炉;合文化价值、科考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于一体并具有鲜明物种多样性特征的重要生态旅游区。为保证在严格保护华山天然遗传基因库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南华山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限度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合理安排旅游业各项要素在本旅游区的布局,为南华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周至县人民政府受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之托,于2002年委托我们着手编制《南华山(周至)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当地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促进当地(尤其是厚畛子地区)国民经济各相关部门全面、有序和协调发展及带动第三产业的振兴是非常重要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多因子、庞杂的系统工程,它关联到诸多方面和领域。而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有相当一部分又是属于不能直接用定量方法求解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灰色系统的求解过程。而本规划又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规划,它具有突出的保护生态环境、珍稀动物生栖环境(尤其是大熊猫生栖繁衍地和生活通廊)的性质,因之,本旅游规划应当是一个“出发点是保护,落脚点也是保护”的生态旅游规划。为了尽力编制出一个切合实际、操作性强且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力求在原有各项规划(如黑河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厚畛子镇建设总体规划、太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的基础上,能在生态环境保护及内涵发掘和功能外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周至县人民政府、黑河森林公园、华山自然保护区、厚畛子镇政府及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全力配合下,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座谈讨论,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论证(包括编制过程中的评审和交换意见),在十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南华山(周至)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的编制工作。与其它旅游规划相比,本规划文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为保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和管理的统一性,除保护区划定的“旅游通廊”外,本规划规定完全按照保护区的相关规划执行,不再进行任何其它安排。二、本规划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工程的内容,除单列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内容外,还在其它部分分别制定了“水体保护规划”、“山体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珍稀动物生栖环境保护规划”(含珍稀动物生活通道)、“地质景观资源保护规划”、“老县城保护规划”等专项原则规划,这在其它旅游规划中是不多见的。三、为突出生态旅游的特点并争取和世界接轨,除规划的各个部分均严格遵照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外,还专门制定了“生态旅游社区共建发展规划”,确立了社区参与的原则,并在附录中,明确了生态旅游区监测与评估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标。四、在环境容量的测算方面,突破了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传统作法,除在各景区及“旅游通廊”地带采用加大了的单位规模指标外,在老县城景区,首次采用了以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即旅游人数与常住人口之比)为主要控制目标的“容量反算法”,并提出了“二道门管理”以区分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的理念。这在其它旅游规划中也是少见的。当然,规划中也有一些需要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断予以深化、修正、调整的地方,如:管理体制的建立及运作问题(因牵涉不同管理体系及部门);黑河水源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规划只重点限制了主河道及主要支流河道开展旅游及进行设施建设问题);生态旅游理念的进一步提升及生态旅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问题等。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虽然编制完成了《南华山(周至)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但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所限,在我们所提交的成果中,谬误及欠缺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及有关同志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最后,应特别说明,在本项目研究及文件编制过程中,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省林业厅、省旅游局、西安市政府、市旅游局、周至县县委、县政府、县旅游局、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厚畛子镇政府、黑河森林公园及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WWF的吴浩瀚先生、刘晓海先生;西安市政府的李雪梅副市长、乔征副市长、康立峰副局长;省建设厅的吕之邦总工;太白局的刘明时局长以及周至县的蔡兴喻副县长、王敬美局长、秦岭副局长、邢小宇场长等更给予了很多具体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蒋一功教授、蔺宝钢教授还为景区建设的雕塑意向绘制了草图,对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谨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华山(周至)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项目编制组2003年5月PAGE73一、总则1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本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西南部,其中除老县城地区位于秦岭南坡的(2)地质地貌南华山地区地层属秦岭褶皱带,该带是地史上历次地壳运动形成的复杂构造带,在多期南北方向挤压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褶皱和断裂构造,它主要呈近东西方向排列。褶皱构造形态复杂,规模巨大,反映了地壳运动的剧烈。规划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秦岭群复式背斜及厚畛子至沙梁子的次级向斜;断裂构造则以东西向压性断层为主,如厚畛子——双庙子断裂,该断裂走向近东西,规模大,东西方向延长较远,断层发生在前震旦系秦岭群变质岩系及中、新生代花岗岩中,是控制中、上泥盆统沉积的北部边界。这里岩石变质作用强烈,岩浆侵入活动频繁。根据地层的形成时代,可将规划区内褶皱带分为两部分,即:厚畛子——沙梁子——双庙子一线以北(含八斗河、大蟒河、老君岭地区),主要是前震旦系秦岭群,属太古代和元古代秦岭褶皱带中侵入岩的种类较齐全。厚畛子父子岭为一个较大的基性杂岩体,其侵入时代早于前震旦纪;南部秦岭梁处(含老县城地区)有印支期(三叠纪)形成的中酸性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官城子——厚畛子梁以西的太白混合花岗岩体及零星分布的花岗闪长岩小岩体,则为燕山期(侏罗纪)中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华山主峰区域(含跑马梁)有广泛分布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典型的冰川地貌。另外,第四纪堆积物以崩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和洪积物为主,主要集中在一些河谷盆地内及河床、河流阶地上。关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将在其它部分讨论,本处不再赘述。规划区内群山雄峙,峰峦叠嶂;秦岭主脊横亘境南,支脉由南向北蜿蜒而下,纵横交错,黑河各支、干流(红水河、八斗河、鱼肚河、花耳坪河、清水河、太平河等)及湑水河纵横切割;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多数地方沟谷深邃,峭壁悬绝;河流水清流急,变化万端,自然景色雄浑壮丽。本区海拔多在1200~300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3767米(拔仙台),相对高差在2000米左右。(3)气候、水文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为湿润地区(温和湿润区和温凉湿润区),这里夏短而炎热,冬长而寒冷,夏秋低温多雨,春冬雪掩青山。规划区中心地带厚畛子(海拔1400米)、钓鱼台(海拔1500米)的年平均气温为8.4℃;最热7月份温度为20.4℃,最冷1月份温度为-4.2℃,气温随海拔升高而明显降低,垂直递减度为每升高100米减低0.5℃。≥0本区降水受地形地势影响很大,由于秦岭山地毗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特别是与秦岭山脊基本平行的华山东跑马梁、老君岭、四方台(属周至自然保护区)诸峰岭,大都高过南部的秦岭岭脊,故越过秦岭的亚热带多雨气流,多在此受阻,形成了黑河上游深山峡谷地区降水强度大的特征。如拔仙台南15公里的钓鱼台(邻近厚畛子),海拔1500米,年平均降雨量为945.5毫米(厚畛子为983.8毫米);邻近老县城的秦岭垭口南天门(海拔本区位于黑河的上游河段,黑河的南北两大源流均在规划区内。北支源流发源于拔仙台东侧,向东又折向南流,称红水河(下游也称大蟒河),至老场向东流,接纳八斗河,流向两河口;南支源流发源于拔仙台南侧的第四纪冰川湖泊二爷海,向南流经三爷海、玉皇池、三清池,称黑河。该源流至钓鱼台接纳鱼肚河,沿东西向大断块东流。至黑河口接纳发源于秦岭主脊光头山的花耳坪河,经厚畛子转向北,先后接纳清水河、太平河。在两河口,南北两大源流汇合,东流经沙梁子折向东北方向,进入老君岭与终南山之间的深谷,流出规划区。本区河流受地形影响,流向多变,为典型钓钩水系。这里比降大(>35%),水流湍急(>1~2米/秒),河道直逼两岸陡岩,河床为砾石河床,含沙量低(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3484公斤/米3),水质良好(多年平均离子总量为293.1毫克/升;pH=8.1;总碱度1.9毫克/升;总硬度2.067毫克/升),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85亿米℃,≥10℃的积温在913~2468℃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700~1300毫米。棕壤呈中性或微酸性(pH6.4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300~3700米之间,植被为针叶林,并与灌木草甸相接。该种土壤土层厚0.3~0.6米在本区高山陡坡处(多为滚石地区),也分布有山地石渣土和山地灰化土,它们土层薄,侵蚀强烈,发育较弱。2、历史文化概况(1)傥骆古道。傥骆古道北起周至骆峪口,南到洋县傥峪口,是古代长安通往汉中、四川的六条交通干道之一。该路于汉高祖年间开通。时通时断,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傥骆古道越过西老君岭后进入本规划区,经八斗河、大蟒河河谷,沿黑河向西至厚畛子,再向西南沿秋茅子沟越过秦岭梁进入老县城地区,然后沿湑水河谷至都督门,并由吊沟向西南方向出规划区进入洋县境内。3、社会经济概况4、旅游业发展现状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1、旅游资源类型2、旅游资源特点3、旅游资源综合评价4、气候适宜性评估5、旅游区综合评价三、开发条件及存在问题1、旅游开发条件分析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四、客源市场分析1、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2、客源市场影响因素分析3、目标客源市场定位及市场结构4、客源潜量市场分析5、游客规模年际变化预测6、客源市场促销规划五、南华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规划区性质2、规划区范围3、规划年限与规划分期4、规划依据5、规划指导思想6、规划原则7、规划目标六、景区划分与景点组织1、景区划分的原则2、景区划分七、环境容量测算环境容量是指在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并保证良好游览秩序和旅游效果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的最大游人数量。环境容量是衡量旅游区旅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环境容量(又称合理容量)既要保证旅游活动的“快适性”,又要低于资源保存的“忍耐度”。常用的环境容量测算方法主要有:面积容量法、线路容量法、特定项目容量计算法及卡口验算法等。根据南华山地区各景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方式,决定采用以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进行测算:老县城景区,采用容量反算法,并用面积法和路线法进行校核;华山“旅游通廊”部分,八斗河——老君岭旅游线,采用路线法进行测算;厚畛子、钓鱼台、大蟒河等景点组群,采用面积法进行测算;沙梁子河谷景区,因系交通通道,故仅以面积法测算沿途主要景点的合理容人量。1、老县城景区因为本规划区是一个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特殊旅游区,因之在环境容量的确定上也采取特殊的办法,即首先确定游人不能涉足的地区,限定旅游范围,然后再采取比通常测算方法低得多的单位面积指标和单位长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栖环境、心理环境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各景区、各地段的最大瞬时容量。规划确定,老县城景区的游客不仅不能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即令在实验区内,也只能在老县城与都督门之间沿湑水河两岸宽500米的范围内活动,该区域长约5公里,面积约2.5平方公里(占实验区面积的5.3%,加上龙洞沟,也仅约10%)。按面积法计算,人均游览面积达0.5公顷;按路线法进行计算,人均道路长度达到10米;若按实验区面积计算,每按本景区全年适游日数为180天计,则老县城景区全年接待旅游人次规模为9万人次/年。(适游季节为4月中旬至10月中旬)。2、沙梁子河谷景区该景区是一个通道景区,游人绝大多数系乘汽车穿过本区。因之不能按全景区面积(约28.6平方公里)和全路线长度(约25公里)来计算环境容量,而只能分别计算几个主要景点的瞬时容量,这些景点的环境容量只影响旅游路线组织和游览周期,而不影响整个南华山地区的环境容量,因之,不需要与其它景区进行叠加。(1)沙梁子景点组含鱼洞泉、古关帝庙、黑河桥遗址(包括桥址、栈道遗址及碑谒、摩崖石刻)等景点,游览线路长约600米(详见景点建设部分),单位规模指标取7米/人(因该处未安排开阔空间,故按“路线法”给值),周转率为6,则日接待量为520人左右;(2)黑龙潭景点组含黑龙潭、晒衣石、神龟石、黑河峡谷等景点,总游览面积(含河对岸)约1000米2,单位规模指标取40米2/人,周转率为12,则日接待游客量约为300人左右;(3)一线天景点组含北岸的小涧沟及南岸的梨子坪地区(用索桥相连),总游览面积(两岸)约1500米2,单位规模指标取40米2/人,周转率为10,则日接待游客量约为400人左右。综上所述,沙梁子河谷景区的综合接待规模(不包括交通客流)约1200人次/日。3、“旅游通廊带”旅游合理容量自铁甲山庄至拔仙台的“旅游通廊”位于华山自然保护区内,主线长度约15公里,宽度取20米(保护区通道控制宽度为300米)。取人均游览面积为200米2/人,则该通廊瞬时最大容量为1500人,若按线路容量法进行核算,则结果为10米/人。因本区周转率为1,故“旅游通廊”日接待规模确定为1500人次/日(这里未考虑中途折返的游人比例,该比例会随着环境及设施的改善逐年降低)。“旅游通廊”系二日游程,一日上山,一日下山。中途折返者,或在三河宫、或在南天门过夜,然后下山,基本不影响整个通廊带的环境容量。4、厚畛子——铁甲谷景区该景区又分为厚畛子——铁甲谷及钓鱼台——花耳坪河口两个地段,其中第一个地段包括铁甲神庙、铁甲山庄、铁甲树、蛙鸣石、骆驼峰、照壁山、鳖盖石、万泉瀑布及后沟流域的苗圃和溪流等景点,面积约11平方公里;第二个地段包括钓鱼台、花耳坪河、观音崖、象山、观音洞、蛇山、石人峰、巨瓮潭瀑布、知音潭、摩崖石刻、药王峰、迎客松、栈道遗址等景点,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台还是规划安排的野营地之一。厚畛子至铁甲谷(长5公里)的线路容量为833人(按6M/人计算);铁甲谷地区的面积容量为400人(面积按4公顷,指标取100米2/人);照壁山及厚畛子地区的面积容量为300人(游览面积按3公顶,指标仍取100米2/人);钓鱼台至厚畛子(长7公里)的线路容量为1170人;面积容量(总游览面积包括大树沟共按8公顷计算)约800人。因之本景区日最大环境容量为3500人左右。5、大蟒河——老君岭景区因为人们到南华山地区旅游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登临华山顶,或是去老县城景区寻古访幽,或是在钓鱼台地区休憩度假,能够去大蟒河——老君岭景区的游人大都为多日游游客或抱着探险猎奇目的的游客,而且本景区规划在远期才进行开发建设,因此,本景区的环境容量暂不计入整个生态旅游区的总容量之中,而只作为远期发展的弹性空间予以保留。本景区由两河口至大蟒河、殷家坪段系汽车运输,距离为8公里,该段不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由殷家坪至老君岭段主要是沿八斗河谷及山坡布线的人行步道系统,总长度约12公里,按单位规模指标10米/人测算,最大瞬时容量为1200人;由大蟒河经老场、父子岭至九沟的路线也是山区步道系统,道路长度约6公里,最大瞬时容量为600人;殷家坪、大蟒河是两个不大的山间盆地,主要是“农家乐”形式的民俗民风旅游,其游览活动面积各定为4公顷(含殷家坪、大蟒河间的道路容量),因之其环境容量分别为400人。这样,大蟒河——老君岭景区的最大瞬时环境容量约为2600人次左右。这里要说明一点,规划中的由老场经红水河谷至华山顶峰的道路是一条长约20公里且主要由栈道、磴道组成的攀岩历险道路。因不属于旅游主线,故不进行环境容量测算。6、旅游区环境总容量由以上分析可知,南华山生态旅游区的日最大环境容量主要是由老县城景区、厚畛子——铁甲谷景区及“旅游通廊”等三部分的日环境容量相加构成,即5500人次/日。该旅游区的年环境容量(即年接待游客规模人次)可按下式进行测算。A=a·N·k式中:A——年环境容量(人次);a——日环境容量(人次);N——全年适游天数(取190~210日/年);K——游客波动系数(取0.7)。代入相应数值进行计算,则南华山生态旅游区的年环境容量为73~81万人次/年,此值远大于旅游人次规模预测2020年56万人次的远景目标。旅游区环境容量管理:对于旅游区的年环境容量规划实行动态管理,利用监测评估体系(监测内容、方法见附录部分)的反馈结果,管理机构可以对环境容量进行适当修正,采取经济(提高门票价格等)和技术手段(路线调整等)来控制和限制不同区域的容纳量,从而保证其科学可行。八、景区开发与景点建设1、老县城景区(1)功能定位老县城景区位于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内,因之其首要功能就是保证自然保护区各项职能按保护规划及相关法规实施;在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展规模受到限制的休憩度假、野营、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及原始生态旅游活动;为景区旅游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和管理中心(规划安排在松树坪一带),同时也是远期与佛坪、太白、洋县(长青保护区)形成旅游网络的联系中心。(2)开发与景点建设项目A、修建由厚畛子经秦岭梁至老县城景区长约17公里的旅游专用公路,路宽5米;该路在钓鱼台、观音崖东侧(药铺一带)的秋茅子沟选址建设景区入口区;B、在秦岭梁脊(现入口及立界碑处)开发出一处20×30米2的场坪,修建观景平台,作为中途停留及观赏点。同时整修由现大门至观景亭的人行步道系统,开展“一脚踏南北,远眺华山”的观景游览活动;C、在松树坪对面的湑水河北岸,修建一处1000~1200米2的小型停车场(可容纳20辆旅游中巴),机动车在停车场处折返。景区内部(老县城至都督门、松树坪、湑水河滩地间)均修建宽3~4米,只通行马车、牛车、人力车的砂石或卵石道路。景区内部(湑水河南岸)除紧急救护外,禁止机动车辆通行;D、为方便紧急救助情况下轻型机动车的通行,规划在松树坪至停车场之间的湑水河上架设一座石拱桥或石板桥(按三十年一遇洪水位设防);E、老县城景区的入口处,尤其是松树坪地段的湑水河两岸,应大面积种植桃、李、柳、槐;该地段的一切建、构筑物,应体现原始、简约、质朴、自然的风韵,以着力营造“世外桃园”的氛围;F、在老县城外的适当位置(西门外至松树坪间)选址建设景区管理中心、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珍稀动物救助站(含保护区拟建的200米2野外实验室)、老县城文化历史陈列室、气象站(属保护区)等联合办公的院落民居式建筑群体。老县城内现有自然保护区的三层建筑及区内其它违犯规划意图修建的建筑物(如湑水河北岸的某别墅)应一律予以拆除;小学校现有立面应予以改造;城垣内的现有农户应逐步搬迁出城外;G、在老县城东南侧大沟(或塔儿沟)的山梁上,结合保护区为防火、暸望而设置的暸望塔,建设一个高约15~17米的砖塔(类似党家村的风水塔),以丰富老县城的景观系统;H、旅游服务设施取“农家乐”形式,建筑风格取陕南干栏式院落布局民居,其形式可以富有变化,既可采用青砖灰瓦加砖雕、石阶样式,也可取“竹篱茅舍”样式。该景区建筑应与周围环境构成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以着力营造“鸡犬相闻、雀噪蝉鸣”的山村郊野环境。本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及接待规模设定为:都督门——完全沟口地段,100人,总占地约2000m2;松树坪——西门外地段,150人,总占地约2000m2~2667m2;老县城东门外,50人,占地约667~I、为解决保护区的用电问题,在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在都督门地段,修建100KW水电站一座并修筑拦水坝(本规划的工程规划又将发电功率提高一倍)。为结合景观建设,规划认为应在河面宽阔且比降较小河段,用仿天然岩石坝形式形成4~5米的瀑布并利用水能修建一座汲水水车及水磨,坝上水面可开展垂钓、戏水等简约型水面旅游活动,以丰富观赏内容;J、按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安排,在湑水河上游的菜子滩及都督门与青龙寨之间的大房子,将建设面积各为400米2的保护站。这些建筑物的建设均应满足老县城景区关于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的要求并建议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K、规划确定应逐步改变(通过培训)当地原有山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如:纺线织布、榨油磨面、河边浣衣、古井取水、老牛耕犁、香火庙会甚至家中神祗、牌位、春联、衣着等,均作为旅游观赏或参与项目再现。使这些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历史记载,永远成为历史文化博物馆活动的载体。规划限定游人只在都督门(最远至青龙寨)、松树坪、老县城(最远至塔儿沟)一线的沿路、沿河活动,其它地区均设立告示牌一概不许进入。总之,老县城景区的开发建设规划认为应明确提出“北方香格里拉”的口号,以着力营造充满大自然原始韵味的“世外桃园”。2、厚畛子——铁甲谷景区(1)功能定位厚畛子是镇政府所在地,又位于整个规划区的中心部位,因之该景区是整个南华山生态旅游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旅游服务基地、交通控制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本规划区的主要管理机构均设于此,因之,本景区是整个南华山地区的“门户空间”。本景区还是南华山地区主要的休憩度假区和野营区(均安排在钓鱼台、观音崖一带)。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上,本景区还承担科考求知、民俗采风、生态旅游、风光游览和森林浴等旅游功能。同时,本景区也具有旅游商品研制和开发的功能。(2)开发与景点建设项目A、建议调整厚畛子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整个镇区应划分为行政管理、文教卫生、居民住宅、商贸集市、休憩游乐、旅游服务、旅游商品加工等一些功能片区。片区布局宜随山就势,高低错落;道路系统宜自由活泼,随其自然,不求宽直平坦;房屋风格要溶于自然,无争于自然;建筑物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一般为1~2层,个别3层),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该区要加强绿化美化设计,要处处体现山林特色,要把森林渗入到整个镇区,使山、水、林、镇形成一个整体;规划指标要灵活掌握,突出深山区旅游镇的特点,切忌一味追求片面理解的所谓“城市化”;B、镇区布局应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手法,将厚畛子地区分为:钓鱼台野营区;观音崖——营盘梁休憩度假区;安沟——后沟观赏游览及服务区;镇区北侧缓坡及平台(九沟口一带)安排办公、文教、居住及商贸服务(含“农家乐”)等功能;C、对镇区现有建筑物进行清理、整顿、改造,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能拆除的要限期拆除;短期内不能拆除的要进行色彩、风格和外部装修的改造,要彻底清除艳丽的色调和过分城市化(甚至欧式风格)的风貌;D、铁甲谷地带森林密布,溪水潺潺,怪石嶙峋,鸟语花香。这里北有万泉瀑布、铁甲神庙、铁甲树;南有蛙鸣石、鳖盖石等水中奇石,沟谷幽深,林木葱笼,是一处景色异常秀美的景点,也是一处开展“森林浴”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该处也是攀登主峰的起点,起着“过渡空间”的作用。目前在这里的林间坡地上,已建或正在扩建一批供游人憩息的小木屋。规划认为,这些设施只能是短期内满足游人登山要求的权宜之计。因地处密林之中,各种安全隐患不易排除(2002年秋就曾发生过火灾),故规模绝不应再行扩大。该地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在进入华山自然保护区处,应设立明显的标志;E、让开厚畛子照壁山对面的河岸,沿河进行绿化,使形成一个自然和谐并富有变化的休憩游览空间。本地区森林采伐始于唐代,明代中叶以后进入全面采伐时期,成千上万的采木工人在这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并终于导致了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的采木工人大起义,起义军占领厚畛子并转战川黔,是当时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人起义(人数超过2000多人)。另外,黑河流域又是有名的古战场,多支起义军(如唐代黄巢起义军、明末闯王高迎祥起义军、清代太平天国启王梁成富和梁王张宗禹的起义军,以及1932年的红四方面军和1935年的红二十五军等)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鉴于此,规划在照壁山对岸的空阔处,建立一座古代伐木工人的塑像;树立一方记述历代起义军转战经过的巨碑,以志纪念,并藉此创立一处闪烁历史文化光芒的新景点;F、钓鱼台地段地形平坦开阔,黑河主河道涓涓流淌,溪畔山桃繁花似锦,四围林木密疏相间。且该地又紧邻通往老县城的交通干道;故规划在此建立一处面积约2.5公顷,规模约为500人的野营地,供游客开展森林野营活动之用;G、营盘梁至观音崖地段,河道宽阔。象山、蛇山、大树沟瀑布(巨瓮潭瀑布)、知音潭等景点均散布四周。故规划在该地段建立一处特色鲜明的旅游度假山庄,该山庄的建筑应是与山、石、林、瀑溶为一体的民族式小型别墅,以构建“山色泉声可忘世”的意境。别墅布局宜分合有序,错落有致,以充分体现山林野趣。为开发总落差达50多米(最后一级为34米),年平均流量为0.8米3/秒的巨瓮潭瀑布及面积为50多米2,深度4~7米的巨瓮潭和知音潭。规划修建一条由沙坝经碾子沟至大树沟的人行步道(含磴道),长度约2公里H、沿后沟、安沟而上,四周绿树掩映,百花争艳。南侧飞瀑流泉,北侧大片落叶松郁郁葱葱;满山青翠,变化万千。规划在现有苗圃的基础上,扩建一批新的苗圃并建立珍稀植物育种及养殖基地,同时,开发建设“华山药用植物园”,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新、补充华山的植物资源并进行科研及小批量生产,另一方面还可创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本区景观资源;I、规划在厚畛子镇区的适当位置(如后沟、安沟之间),建设“华山自然博物馆”,以集中展示华山地区珍贵的植物资源和第四纪冰川遗迹。通过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如华山模拟植被分带图、地质断层图、动物区系图等)、影像设备等进行科普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知识和环保意识。另外,应创造条件在厚畛子镇区建立“华山珍稀动物救助、繁育、放养中心”。3、沙梁子河谷景区(1)功能定位该景区是一个河谷峪道景区,整个景区沿黑河主河道及沙梁子——厚畛子旅游专用公路伸展,两侧山体植被茂密、色彩丰富、若翠屏环立;黑河河道曲折婉转,激流奔涌,如银练飘舞;河中奇石,峥嵘嶙峋,千姿百态;林间薄雾,升腾飘渺,似幻似仙。加之香飘四野,潭泉广布,不失为一幅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从景观特色而论,该景区实际上是整个南华山地区的前列空间,也是“主题”的前奏和“序曲”。这是该景区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功能。该景区又是一个通道景区,担负着重要的交通功能,本旅游区的全部游客均经由此道进入门户空间和各个景区。另外,该景区景观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因之也具有旅游观赏功能和服务功能。本景区的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安排在沙梁子村(原沙梁子乡政府所在地)。目前的旅游区入口也设在该处。(2)开发与景点建设项目A、为适应旅游区开发及交通流量增长的需要,规划将沙、厚专用旅游公路的宽度由5米增至6米,并沿崖增设防护设施;规划在沙梁子、黑龙潭、一线天等处,利用沟口开辟出一定场地,设置小型停车场及旅游服务网点,以作为游客中途停留、赏景及集散之用;B、沙梁子是本景区的入口和管理中心,是整个旅游区的入口,也是景点相对集中的地段,如:鱼洞泉、古关帝庙后殿及相关碑碣、沙梁子三义庙碑、黑河桥遗址及《重修黑河桥碑》、古栈道遗址(长约60米)及阴刻女性生殖器摩崖石刻等景点均分布在沙梁子四周。鉴于此,规划拟利用沙梁子北侧较开阔的山坳空间建设以下项目:入口空间、景区大门、停车场、景区管理中心及服务网点。为游览黑河南岸各景点,规划修建跨河悬索桥及连接各景点至沙、厚公路的人行步道系统(含崖壁栈道),同时在各景点建立说明式标志物。沙梁子的行政管理用房及村舍民居应向黑河北岸山坳空间扩展,并呈阶梯式布局;C、黑龙潭是本景区比较突出的水体景观,极具观赏价值。上游飞瀑流泉,浪花四溅;下游潭深水清,神秘莫测。再加上水中奇石(如神态惟妙惟肖的乌龟石,面积达近百平方米的晒衣石等)、岸边幽谷,旅游资源颇有特色。为此,规划利用道路北侧的干沟口,向山体拓展3~4米,形成一个小停车场及游人停留空间(含小型服务点)。同时建设一个在黑龙潭上游横跨黑河宽2.5~3米唐代白居易曾任周至县尉,在此期间,他曾写下不少有关华山和黑河的诗篇,如:“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秋思太白峰头雪,晴忆仙游洞口云。”等。他还曾专门写过一首讥讽黑龙潭祈雨敬神的诗“黑龙潭”(见《周至县志》)。为此,规划借题在河南岸西侧的小山峰顶端,修建一座碑亭及上山蹬道,亭内镌刻白居易“黑龙潭”诗及清代邹儒的“黑龙潭”诗,以丰富游览内容;D、一线天景点位于小涧沟口,距沙梁子约6公里,该处北侧沟道绝壁对峙,曲折回旋,人行其中,天若一线。规划利用小涧沟口相对开阔的地域条件向北开拓出一开敞空间,作为小停车场及游客集散场所。同时修建一段长约百米的蹬道通入沟内以观赏“一线天”景色。规划远期可修建一个悬索桥,通向黑河南岸的梨子坪地区观赏“梨仙树”;E、规划在龙骨峡、两河口(灯台寺)、太平河口、清水河口设立指示方向及景点的标志牌,并改造道路。提升沙、厚旅游公路的防洪标准。4、大蟒河——老君岭景区(1)功能定位本景区位于华山主峰区的东侧,属于黑河重要支流红水河、八斗河的流域区,对主峰区及规划区门户空间、主体空间起拱卫作用,同时也是南华山生态旅游区未来发展的弹性空间。本景区基本属于从未进行过旅游开发的原始林区,这里山岭起伏、水流湍急、人烟稀少、森林茂密,再加上珍稀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因之是一处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鉴于此,本景区的旅游功能包括:生态旅游、“野营度假”、“农家乐”、“科考旅游”、观光及猎奇探险旅游等。本景区的旅游管理及旅游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大蟒河和殷家坪,并和森林管护机构相互协调。(2)开发与景点建设项目A、关于道路建设方面,修建由大蟒河经老场、父子岭至九沟口的人行步道;修建由两河口经麦场、八斗河、下营至西老君岭、东老君岭的登山步道系统;以上步道宽度均为2.5米改建由沙、厚旅游公路至殷家坪、大蟒河的林业简易公路,宽度扩至5.0米规划建设由老场经红水河谷攀登华山主峰的历险道路,该路由蹬道、栈道、石板路组成,宽度为2米,险要处均安装护栏、铁链及其它防护设施;B、大蟒河、殷家坪地区,规划建设野营地、“农家乐”、“森林浴场”等旅游设施,并争取在远期建设“珍稀动物救助站”。在老场、红水河、大蟒河、殷家坪、父子岭、八斗河、下营、麦场、两河口建立固定或临时的旅游服务网点;C、开发建设鲤鱼峰、观音庙、跃鱼潭、玉兰王等景点;规划修复原老君庙,作为东西老君岭旅游的一个支撑点;规划在八斗河原傥骆道遗址(如老桥遗址处)附近,立碑纪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由辛口、老君岭、厚畛子、都督门转战南北的历史事件,5、华山自然保护区“旅游通廊”本规划所涉及的“旅游通廊”均位于华山自然保护区内,其功能除进行各项旅游活动外,还担负有“引导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功能,同时还负责“通廊”内旅游活动的组织及接待。“旅游通廊”内景点建设及旅游开发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A、在华山三条“旅游通廊”内,除经灵官垭、将军庙、老子庙、灵官台、药王坪、太白庙至都督门的科考路线仅进行粗整道路、建立路标和太白庙临时接待点外,在其它两条“通廊”(即铁甲谷——南天门——拔仙台及上板寺——文公庙——拔仙台)内均修建人行步道、蹬道或栈道以进行连通,道路宽度取为2.5米。在道路通过高山草甸密集区或冰川遗迹典型区时,采取木板或石板架空方式通过。高山草甸区和冰川遗迹区,在“通廊”20米界限(保护区定为300米B、历史上华山上下庙宇众多,而且华山又是一座道教名山(为道教第十一洞天,即“德元洞天”),为恢复这座宗教名山的历史文化风貌,规划对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重要庙宇建议进行修复,如太白庙、拔仙台、文公庙、三河宫、药王殿、南天门、老君庙等。这些庙宇的恢复可由宗教部门办理。华山地区地广人稀,这些庙宇的恢复(其中应当有神祗、香火)既可聚一聚人气,又可显一显“仙气”,这对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有利的。C、华山旅游管理部门及道教协会将这些修复后的庙宇除留出一部分用作宗教活动外,其中大部分房屋可作为旅游接待设施使用,如用作游客食、宿、购物及管理人员办公等,以防止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可能出现的无序滥建现象。规划认为,这些庙宇经精心设计修复后,将会丰富华山地区的景观资源,会构建“深山藏古寺”及“二十里松行尽处,青山捧出梵王宫”的美妙意境。规划认为,如有必要也可在其它点(如凉水井等)安排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6、水苑山庄黑河森林公园管理中心所在的水苑山庄及附近的月牙潭(狐狸沟口)、白龙潭(108国道62公里处)因位于周城公路以南而未能划入规划区,但由于它具有的传统接待功能及所处的位置,本规划将其作为“飞地”处理。该处的规划要点是:A、对现有接待建筑物进行风格、体量及色彩方面的改造,改变现在尖顶、红屋面、白墙的现状。该山庄在扩建时,其建筑形式应与规划区保持一致;B、按照规划,大多数游客在此只是中途停留,故应按规划扩大餐饮供应规模及停车场车位(见服务设施规划及道路交通规划部分),而住宿床位数量则应予以控制;C、月牙潭是一个直径约50米的清潭,可进行景点环境设计,也可在正常水位时适当开展垂钓活动,但因系黑河水源地,该处不得开展任何其它涉水旅游活动。D、该处为厚畛子林场及黑河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可建立华山动植物标本室及监测中心。九、旅游路线组织1、旅游路线组织的原则(1)旅游路线应根据游客目的及旅游方式的不同进行组织,如休憩度假、科考探险、观光游览、民俗民风、宗教文化等旅游形式应有各自不同的旅游路线;(2)观光游览路线应能将各景区、景点组群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使游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完主要景点并获取最大的旅游享受;(3)旅游路线应有鲜明的景观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如序曲、主题展开、高潮、尾声的渐次变化;(4)旅游路线应能形成网络,使其具有随机性和选择性。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量使旅游路线形成环路,以避免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走回头路;(5)旅游路线的组织应有利于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有利于保障游客旅游活动的安全和方便;(6)旅游路线的组织应注意与周围其它旅游区的衔接(如西汤峪、红河谷、长青保护区、佛坪保护区、仙游寺等);应注意各景区综合功能的发挥。2、旅游路线组织(1)水苑山庄——厚畛子旅游路线本旅游区游客大部分来自西安方向。他们乘车自西安出发,经马召镇沿108国道进入黑河谷地。公路盘山而上,途经仙游寺、金盆湾(黑河水库、可远眺)、甘峪湾、陈河乡等,抵达狐狸沟口的水苑山庄,这时进山已六十公里。游客在水苑山庄休息、用餐,然后沿沙梁子——厚畛子旅游专用公路进入南华山生态旅游区。旅途穿越沙梁子河谷景区,游客在游览了沙梁子、黑龙潭、一线天等景点组群及黑河峡谷秀丽风光后抵达本旅游区的服务基地和门户空间——厚畛子地区(含铁甲谷、钓鱼台等)。晚上就安排在厚畛子(包括度假村、野营地、小木屋等)用餐、住宿。也可根据旅游组织需要,安排由水苑山庄出发并返回水苑山庄的一日游、二日游路线。本旅游区内部旅游路线组织均以厚畛子地区为出发点和集散点。(2)华山登顶路线(二日游)该路线起自厚畛子,经后沟苗圃及沿河景点至铁甲山庄;在铁甲山庄用早餐并游览周边景点(铁甲树、铁甲神庙等)后进入万泉沟;接着经万泉瀑布、射熊峰、神仙洞、羊台等点抵达三河宫、凉水井地段;此时路线已开始进入原始林区,游客在三河宫用午餐和休息(该处规划建设有接待站),然后再继续前行;在茫茫林海穿过冷杉林带、二十里枇杷林带、罗汉峰等,抵达南天门(规划拟修复的庙宇),进入了红杉林带;游客在南天门或药王殿(规划拟修复的庙宇)用餐或休息;休息后路线经由灌丛草甸带、三清池、二爷海槽谷、玉皇池、二爷海、太白池,终于抵达太白庙、大爷海、三官庙、拔仙台等顶峰区(均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区)。游客当晚即在拔仙台、太白庙(均为规划建议修复的庙宇和拟建的接待站)安排食宿。第二天,在游览观赏华山壮丽风光后,既可循原路下山,也可向北经由文公庙、上板寺、下板寺,由西汤峪下山,形成大华山的环形旅游路线。该路线是由南部华山地区登临主峰的主要路线,路线沿途按规划实施后(包括道路、接待点的建设和主要庙宇的恢复),登山旅游活动将会安全和方便得多。(3)“老县城”二日游路线由厚畛子乘景区内部车辆经观音崖、钓鱼台、药铺、秋茅子沟、秦岭梁至老县城景区,晚上安排在该景区过夜。第二天,在游览了佛坪厅城(即“老县城”)遗址、文物陈列室、湑水河、风水塔、都督门、杨泗将军泉、灵泉、松树坪等景点并感受了淳朴浓重的乡土民情后,仍由原路乘车返回厚畛子。在游览往返途中,游客可于秦岭梁作短时间停留,以便在岭头或眺望亭远眺华山跑马梁及秦岭群峰景色。在老县城景区内部,游客或徒步,或垂钓,或乘马车、牛车,或骑马代步进行旅游。该景区内禁止旅游机动车辆通行。远期,该景区少数经严格指导的生态旅游者可设法向西经青龙寨、偏桥子至太白县黄柏塬(太白境内已有公路),连通华山西麓;向西南经吊沟、黄草坪、兴龙岭、苍耳岩河,连通洋县的长青自然保护区;向南经光头山、凉风垭连通佛坪自然保护区,以最终形成地跨秦岭南北的旅游网络。(4)厚畛子——铁甲谷一日游这种旅游路线主要是针对在该地区休憩度假及野营的游客安排的。在总长度约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游客可游览象山、营盘梁、大树沟瀑布、巨瓮潭、钓鱼台、花耳坪河、蛙鸣石、铁甲树、铁甲神庙、万泉瀑布、照壁山、伐木工人塑像、自然博物馆、药圃、珍稀动物救护、繁育及放养中心、太白庙、笔架山等景点。厚畛子是镇政府所在地,也是本旅游区的服务基地,因之,路线及景点组织的随机性较大。若经过论证,能在观音崖地段引水形成湖面,则该景区的游览内容一定会更加丰富和有趣,(5)大蟒河——老君岭游览路线该路线既可乘景区内部车辆由厚畛子经两河口、殷家坪至大蟒河;也可由厚畛子沿山路(走东西九沟)翻越父子岭,经老场至大蟒河——殷家坪地带,而游览八斗河、东西老君岭的路线则全部由人行步道系统组成。在大蟒河——老君岭景区,游客既可观赏老君庙(拟修复)、观音庙、鲤鱼峰、跃鱼潭、玉兰王、红水河谷、傥骆古道遗址等旅游景点;可享受由山、水、林、石构成的充满原始韵味的大自然风光;也可在纯真质朴的山村茅舍里休闲度假。游客们既可溪边垂钓,也可旷野露营,尽量享受生态旅游的欢乐。该景区旅游的机动性也很大,可以按“一日游”游程当天往返(经由环路),也可以按“二日游”游程在该处留宿。3、科考旅游路线及探险旅游路线(1)“冰川遗迹”科考旅游路线该路线首先由其它旅游路线到达华山顶,并在那里留宿一夜。第二天,由华山顶,经三官殿、万仙阵、八卦阵、跑马梁、灵官垭、将军庙、老庙子、灵官台、药王坪、太白庙、龙洞沟至老县城景区。因距离过远又无正式道路,该路线需安排在太白庙过夜,因此,凡计划由此路进行科学考查或探险的人员应预先通知旅游管理部门作好准备以确保安全。太白庙的接待人员应就近由老县城景区的都督门派出(因太白庙平时无管理人员)。(2)红水河探险路线据了解,当地山民曾有人沿红水河谷攀上过华山顶峰。故规划安排在远期修建一条由栈道、蹬道加护栏、铁链、休息平台等构成的经由红水河谷直上华山保护区边缘的登山险道。该路由老场起始,长约15公里。经由该路少数进行探险的旅游者,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并有组织地进行。旅游管理部门对该路线的实施应加强监管,既规定路线的开放时间和组织方式,又安排救援方式和联络办法,以确保该项旅游活动的安全,并保证游人不得进入核心区。规划区内其它形式及其它随机组合的旅游路线均可参照上列各旅游路线办理,在此不再予以赘叙。十、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1)本区的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应本着立足保护、严格开发、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和永续利用的主旨进行开发;(2)要执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既要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又要保护那些影响旅游资源价值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构成;(3)华山山体是本旅游区骨架;黑河水系既是西安市的水源地又是本旅游区的血脉网络;森林植被是本旅游区的肌肤;珍稀动植物生栖环境、冰川遗迹及“老县城”原始生态是本旅游区的精华和灵魂。因之,必须制定措施,分头予以严加保护;(4)依据南华山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其自然生态平衡、珍稀动植物生栖环境及生物链系统;(5)建立适合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利用的管理机制,严格规划管理审批程序。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保护旅游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氛围。2、旅游资源的保护分级依照南华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其保护分级如表9所列。旅游资源分级保护表表9级别分级主要依据旅游资源分布区域特级(1)集中体现本区特色(2)珍稀动植物保护华山主峰区(冰川遗迹区)、珍稀动植物分布区(如财神岭等)一级(1)旅游资源主要组成部分(2)水源保护区(3)历史文化保护区原始森林分布地带(由海拔2300米的桦木林带至太白红杉林带和草甸带);黑河主河道及主要支流;老县城保护区等二级(1)重要景点(2)重要景观区域都督门、松树坪、铁甲谷、黑龙潭、大树沟、沿山主要庙宇、秦岭梁、沙梁子等三级(1)一般景点或待开发景点(2)旅游区总体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殷家坪、大蟒河、八斗河、老君岭、钓鱼台、各种遗址等3、地质景观资源保护规划华山顶峰拔仙台及周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属特级旅游资源。它们既是我国地质景观资源的宝库,又是南华山生态旅游区的主题空间。因之必须采取严格措施予以保护。(1)划定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范围,作为保护区界限。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域,为此其保护范围为:南界南天门(海拔3112米);北界明星庙(海拔2956米);东界红水河谷;西界沿跑马梁至老子庙(海拔3095米)。该区域包括:南天门、药王殿、太白庙、拔仙台、文公庙、三官殿、三清池、玉皇池、大太白海、二太白海等景点。其中拔仙台、山上各湖泊、跑马梁主脊地区应划为绝对保护区;海拔3300米以上地区划为一般保护区;其它为环境影响区;(2)对各种典型冰川地貌特征,如石河、石海、石环、冰碛湖、冰斗、角峰、冰阶、刀脊、槽谷、冰坎、石阵、石塔、冰蚀洞、冰斗湖、漂石、终碛堤以及冰蚀地貌、冰碛地貌等,应刻石加以标示和说明。同时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及世界自然遗产;(3)在由铁甲谷至拔仙台的登顶旅游路线中,游客被严格限定在二十米宽的游览通道内(华山保护区规定的控制宽度为300米);在拔仙台及冰斗湖周围,也应根据冰川遗迹分布情况,划出游览范围和界限,并设置路标,严格控制游人规模和环境容量;(4)在药王殿、文公庙以上地带,绝对禁止修建任何现代化工程设施,其中包括:公路、索道、缆车、停机坪及高架输电线路等;除规划修复的庙宇及保护区规划建设的少量用房外,该区域也严禁修建任何建、构筑物,同时杜绝该区域发生取石、取土等破坏山体的现象,以使冰川遗迹完全保留原始风貌;(5)在游览步道不得不穿越典型冰川遗迹地段时,应采取道路架空的方式(即用长2.5米的木板、石板在立柱上连续铺架的方式)通过,以严格保护地面上的遗物、遗迹,使之免遭破坏和践踏。同时沿路每隔10~20米在跑马梁上,不修建任何正式的游览步道系统;(6)在厚畛子镇区的适当位置上(如后沟与安沟间),规划建立“华山冰川遗迹博物馆”,通过模型、实物样品、图片及影视资料,再现第四纪冰川活动情况,以对游客进行科普及冰川遗迹保护方面的教育。4、老县城保护规划老县城景区位于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它是位于湑水河畔的一座清代“佛坪厅城”遗址。因远离交通干道及周围城镇,再加上群山环抱,森林茂密,进出不便,使这里充满了一种神秘气氛,被人们戏称为“鬼城”。这里人们生活淳朴、简约;为人坦直、忠厚;生产方式自然、原始,是一块难得的桃园净土。在旅游资源保护等级方面被列为一级旅游资源。老县城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佛坪厅城”遗址、遗物,包括古城墙遗址及部分保存的城门、城墙;衙署建筑(考院、同知署、大堂、大监)基址及遗存;佛庙、城隍庙(戏楼、厢房、前殿)基址、遗存及城隍庙东厢房;文庙各种建筑基址、遗存(含焚纸塔)及保存完好的照壁、石碑、石雕等,均按原状予以保护。所有重要基址,均刻石予以说明并标出范围。所有遗物,包括柱础、门墩、香炉、砖雕等,也均应妥善保护;(2)划定各级保护范围。其中城墙基址及城内均划为重点保护区(面积5万米2);东关街区及汉白玉塔周围(即城墙外侧200米内)、松树坪地段(以古松为标志方圆200米范围内)、都督门(以杨泗将军泉为代表)地段等为一般保护区;青龙寨至菜子滩之间的湑水河两岸,包括塔儿沟口、大沟口、老县城及松树坪周围地带、杨家沟、完全沟口、龙洞沟、曹家河坝、敖家油坊、烂店子、大房子等地均为环境影响区(包括地形地貌);(3)文化革命中被推倒的六角七层汉白玉塔规划在原地复位;各种碑碣、石像、三龙戏珠大浮雕、石狮及保存完好的清代商铺建筑、大铁钟等均予以保护、恢复;规划在适当位置建造一座清代民居风格的陈列室,用沙盘模型的方式再现“佛坪厅城”的古老历史和繁华旧貌;拆除城内外与老县城环境与风格不相协调的近代建筑物;(4)老县城景区的其它历史文化遗址、遗物,如:傥骆古道遗址、都督门旧址、重修湑水河桥碑、杨泗将军泉、药王洞等,也规划予以妥善保护并立石标记;(5)老县城周围的山、林、水系及空间环境也应严格予以保护;任何人员(尤其是游客)未经批准不能进入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不能进入海拔1800米以上箭竹林区;本区游人接待规模应严格予以限定(见开发规划部分)并不得进入划定的非游览区;(6)居住在老县城城内的村民应逐步搬至城外;散放各地的碑碣应集中保存(有多达一百多通);松树坪的古松应建立围栏并挂牌作为古树名木保护;(7)该区域内为数不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应本着分散(规划分为三个接待区)、小型、民居院落式的原则在老县城外围地带(如都督门、松树坪、东关、湑水河滩等)精心、谨慎地实施(见开发规划部分),以和整体环境保持协调。5、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1)傥骆古道遗址的保护。傥骆古道是古长安通往汉中最捷近的山中要道,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南华山地区,目前保存下来的古道遗址包括:厚畛子镇姜家坪栈道遗址(长22米);沙梁子乡桥湾坪栈道遗址(长约60米);厚畛子镇六角子栈道遗址(长约30米)和陈河乡易家沟栈道遗址等。这些遗址一方面作为旅游资源应建立标志、说明;另一方面作为文物应采取措施(如加护栏等)进行保护,以防止损坏;历史文物旅游资源(含“佛坪厅城”遗址)保护分级如表10所列。历史文物旅游资源保护分级表表10序号位置项目保护内容保护级别1老县城城墙、城门周长1187米,面积4.07万m2一级2衙署建筑基址及遗物面积3700m2一级3佛庙遗址面积1500m一级4城隍庙建筑基址面积2100m一级5文庙建筑基址面积330m一级6都督门碑碣《重修湑水河桥碑》、《孙培经德政碑》等二级7名泉杨泗将军泉及小庙二级8太白山文公庙铁佛像10尊、木雕像19尊、文公庙铁碑二级9南天门铁佛像1尊、木雕像1尊二级10三清池铁坐像7尊、立像1尊、木雕像7尊二级11拔仙台清代天王力士铜像二级12其它沙梁子、钓鱼台等地摩崖石刻、栈道遗址、关帝庙后殿等三级6、水体保护规划原则(1)黑河主流及规划区内的各主要支流(红水河、八斗河、清水河、太平河、花耳坪河等)均系西安的水源地,因之应严格依照西安黑河水源地的管理办法执行,保证黑河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标准;(2)建立黑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系统。规划区内水质监测断面规划建议设置在以下各点,即:花耳坪河口(监测钓鱼台、观音崖、大树沟的旅游污染);两河口(监测大蟒河、老君岭、殷家坪的旅游污染);沙梁子(监测厚畛子、沙梁子河谷的旅游污染)。这些点对黑河水质定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这些监测点的主要监测项目包括:BOD5、COD(cr)、挥发酚、石油类、BOD(mm)、硝酸盐氨、氨——氮、亚硝酸盐氨、氰化物等;(3)南华山地区(含湑水河流域)水质评价标准根据水资源用途,分别采用国标(GB5749-85),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HZB1-1999),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1607-89),即《渔业水质标准》等进行控制和评价;(4)为保证黑河水质不受污染,规划区内不得建设任何污染性工业项目;黑河主河道及各主要支流河道均不得利用河面开展游乐活动;规划区内各景点、各服务网点、各机关单位和居民点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及垃圾未经达标处理,均不得排入区内水系;(5)为保护水体及水生生物(如大鲵等),农林耕作应控制使用农药;为保护水源,应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培育和建设;为保护河道,应制定防洪设防标准(建议取三十年一遇标准)及河道清障措施;应建立洪水监测系统并确定重点设防河道。7、山体保护规划原则南华山旅游区是由海拔1500至3700米的峰、岭、崖、谷组成,因之,奇峰、秀岭、幽谷、断崖就成了本区景观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山体保护的规划措施包括:(1)在进行旅游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古寺庙恢复及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中,严禁无计划和大面积的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各项建设中产生的弃渣应就地处理或加以利用,不得随意弃置;(2)在风化严重,岩体节理发育明显及经常出现崩石、塌方的地段,应采取相应的支档、固定、护坡等安全措施;(3)在谷口洪积扇、山坡堆积物及可能出现山体滑坡的地质不良地段,一方面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防护;另一方面则应注意水土保持林的管护和培育;(4)在进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时,不准改变自然山体景观的原始风貌,应保持山体、林体、水体及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在奇峰、怪石、崖壁、幽谷等山体景观分布地段(如黑龙潭、一线天、象山、石人峰、龙骨峡、晒衣石、鲤鱼峰、照壁山、神龟石、万泉瀑布、大树沟瀑布、红水河谷等),应划定范围进行保护,相关的各项建设均应进行景观环境影响分析。8、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原则南华山地区的生态质量是本旅游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本地区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障。本规划提出“出发点是保护,落脚点也是保护”,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把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所有规划项目和措施中。根据本旅游区的特点,除各专项规划中所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安排外,还规划了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为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规划认为,应研究安排ISO14000。生态环境体系的认证工作。(2)规划并研究南华山地区旅游环境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环境容量问题,尤其是老县城、大蟒河、老君岭、铁甲谷以上原始森林区等生态敏感区;针对这些地区提出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EIA)规划目标;严格限定上述各地带的旅游环境容量。(3)规划在重点和敏感地区(如老县城、铁甲谷、殷家坪、药王殿、钓鱼台等)建立环境监测站,定期对影响环境质量的以下指标进行监测:A、空气质量(按《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即GB3095-1996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价)。检测内容包括:CO2、CO、SO2、总悬浮颗粒(PST)、氮氧化物、氟化物、苯并芘、臭氧等。本旅游区规划要求应达到一级标准;B、空气负离子含量。规划要求经常测定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本旅游区的负氧离子浓度以不小于5000~30000个/cm3为宜;C、调整利用并规划营造华山森林中的植物精气(即芬多精含量);定期测定空气中的细菌含量;D、定期测定天然辐射剂量水平(尤其对官城子——厚畛梁以西的太白混合花岗岩体等),并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评价;E、临近机动车道路的地段,应监测交通噪声的干扰程度;其它地段,尤其是游人和各种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带,也应避免出现产生严重噪声的噪声源(包括施工噪声)。规划规定噪声污染应按《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予以控制和治理(如禁止鸣笛等)。(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各主要景点、服务网点、交通站点周围及旅游路线沿途,应分别设置旅游垃圾收集设施,有关管理部门应定期将各收集设施内的垃圾集中运至旅游区垃圾处理场(规划近、中期暂不设置)进行填埋或处理。(5)旅游区内不得进行任何污染性工业建设(主要针对沙梁子大涧沟的大理岩矿和厚畛子父子岭的紫苏辉长岩矿),不得产生任何工业性废水、废气、废渣;旅游区内交通车辆应逐步改造为电能或天然气能车辆;山区居民应推广太阳能和沼气等清洁能源,以减轻对南华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6)应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以监督管理本旅游区的旅游活动,同时应加强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工作。9、珍稀动物生栖环境保护规划原则华山地区是典型的生物多样性区和天然遗传基因库。这里栖息着大量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本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改善和扩大这些珍稀动物的生存栖息环境,不断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特规划了以下各项保护措施:(1)根据各种野生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锦鸡、大鲵等)的分布情况及活动规律,划定出足够大面积的绝对保护区,除极少数科考人员外,任何人及任何活动均不得进入甚至靠近绝对保护区界限,人类的活动绝不能干扰这些珍稀动物的生栖繁衍。如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其核心区面积为45.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2%。该区实行绝对保护,只供观察研究,除必要的定位观测、保护站等设施外,不得设置和从事任何影响或干扰生态环境的设施与活动。(2)对影响珍稀动物生存、繁育的生物环境(即生物链系统),如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箭竹林等,应严加保护并着意营造,使其生存空间不断扩大。大熊猫主要栖息于海拔2100米以上高山林带的紫耳箭竹林内,而金丝猴则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2000米的山地林间,为扩大大熊猫的生栖空间,规划制定在老县城、包谷地(清水河上游)、花耳坪河及长坪河一带、庙沟脑、太平河流域等大熊猫多年活动区安排生境恢复及竹林复壮工程(如松土、埋竹鞭等)。(3)根据野生珍稀动物的活动规律及生存空间扩大的可能性,在旅游路线通过的地段(包括汽车道路、人行步道等),均应留出多处有相当进深和宽度的生物通廊(参见各景区规划部分),以供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交流。(4)严肃法制,南华山地区严格禁止任何盗猎偷捕及伤害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在野生珍稀动物分布密集或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段(如老县城、厚畛子、殷家坪等地区),建立野生珍稀动物监测、救助、繁育、放养中心。在适当位置(如老县城正南沟、塔儿沟、吊沟、完全沟;花耳坪卧羊沟;太平河马家坪、庙沟;包谷地等)设置招引洞穴和投食台。(5)建立野生珍稀动物活动档案及相关的跟踪信息系统;通过社区共建,教育当地村民和旅游者遵纪守法,构建人人都知道要对野生珍稀动物善加爱护的良好氛围。建立巡护哨卡和巡护便道系统(和护林便道系统联合设置);建立各种标志牌、宣传牌和界标;建立森林防火、防病虫害、山区防洪及防治地质灾害系统(参见“防灾规划”相关部分)。南华山旅游区珍稀动物名录表11序号类别名称学名(拉丁文)保护等级1兽类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ca国家I级2兽类金丝猴Rhiopithecusrocellanae国家I级3兽类羚牛Budorcastaxicolor国家I级4兽类金钱豹Pantherapardns国家I级5兽类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国家II级6兽类小熊猫Ailurasfulgens国家II级7兽类水獭Lutrallutrachinensis国家II级8兽类金猫Felistrmmincki国家II级9兽类林麝Moschusberezovslii国家II级10兽类斑羚Naemorhednsgoralcandatns国家II级11鸟类苍鹰Accipitergentilis国家II级12鸟类血雉Ithaginiscurentussinensis国家II级13鸟类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i国家II级14鸟类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国家II级15两栖类大鲵Andriasdaridianus国家II级区内有动物270余种,除表中所列外,尚有豹猫、岩羊、苏门羚、勺鸡、白冠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秦岭细鳞鲑、鹞子(赤腹鹰)、猫头鹰(红角)等国家保护动物。十一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1、规划原则(1)以动态可持续发展的保育原则,集保护、监测、育植、禁采、禁牧、防火、防虫于一体的科学方法来进行南华山旅游区的保育与植被绿化工作;(2)应根据华山不同海拔的植被分带划定保护区,如落叶栎林带保护区(海拔2300米以下)、桦木林带保护区(海拔2300~2800米)、针叶林带保护区(海拔2800~3400米)、高山草甸带保护区(海拔3400米以上)。并针对各保护区的不同特点,制定保护措施;(3)对于本地区的古树名木及珍稀植物群落分布地区,应经相关专家进行评定,登记造册,建立标记,制定措施,分别进行保护;(4)在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的前提下,应根据山形地势(含山间盆地)、海拔、气候(降水、气温、日照等)、土壤及景观特色的要求,安排培育不同的植物群落,如景观林带、涵养林带、经济林带、灌木林带及景区景点绿化美化用花卉林草等,以形成特色各异的植被景观;(5)对山区乔木林带(含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带),应以森林覆盖为主要类型,并使之逐渐形成自然繁殖能力和步入自然演替的良性循环;对老县城、厚畛子、殷家坪的盆地农耕地带,农林种植宜向观光农业、观光林业、生态农业及高科技农业的方向逐渐过渡(特定传统观光区除外);(6)通过植被保育,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保护区,保护以初级能量为食物的亚级能量动物的生态环境,如鸟类、蛇类、昆虫等,以确保自然生态的平衡状态。另外,南华山地区应坚持贯彻“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关法规。在整个规划区内,严禁砍伐林木;严禁随意放牧;严禁滥挖药材;严禁射猎鸟兽;(7)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库”和珍稀植物密集区,为扩大或恢复珍稀植物种群,也为了发挥这个中药材产地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规划在适当位置建立苗圃和培育基地,有选择地种植和培育珍稀植物和药用植物,并将种苗进行扩散移植,以扩大种群数量;(8)进行景区、景点绿化美化设计时,在把握宏观空间环境协调的同时,应以风景艺术效果为主。应充分研究山体、水体、建筑、道路、林木、花卉、景观小品以及标识等与各种植物在形、姿、质、色及空间构成方面的关系;充分考虑林相、季相、叶相、引致、感应、林位、空间环境以及雨、雾、阴、晴等天象因素变化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另外,在突出各景区、景点各自特色的同时,要充分注意旅游区总体效果的和谐和统一。2、植被保育规划措施(1)中山区(海拔2400米以下地带)植被保育措施本旅游区除万泉沟以上深山林区外,其它景区、景点基本都分布在海拔1100~2400米的范围内,如老县城(海拔1737米)、秦岭梁(海拔2078米)、厚畛子(海拔1380米)、老君岭(海拔2498米)、大蟒河(海拔1258米)、太平河口(海拔1123米)等。该地区年均气温为6.4~8.4℃,年均降雨量700~1300毫米,土壤为棕壤(pH6.4~6.8)。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300米该地带由于多年的森林砍伐,原始森林已损耗殆尽。自实行“天保”工程以来,林木恢复较快,但多为次生林和灌木林。对这种地段的植被保育措施主要包括:A、对现有的天然林要严加管理并采取封护措施,同时要抓紧进行林地补充,使成林面积不断扩大;B、对于陡坡、岩壁、山脊、梁峁上现有的花草灌木应加强管护,并创造条件使现有植被尽可能繁衍扩展;C、对已被破坏的植被进行人工改造,砍灌留乔,栽种铁杉、牛皮桦、秦岭冷杉、华山松、油松等,使成为针阔混交林;D、本旅游区内的任何工程设施建设,当危及森林植被时,必须经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E、在谷底、坡基、盆地等土层较厚的地带,尤其是重点景区、景点周围(老县城、松树坪、都督门、钓鱼台、观音崖、厚畛子、沙梁子、殷家坪、大蟒河等地),在结合涵养林、经济林建设的同时,应着意营造景观风景林带。适种树种包括:桃、核桃、花椒、漆树、中槐、青竹、栓皮栎、枫杨、白桦、化香、锐齿栎、马尾松、华桔竹、箭竹、珍珠梅等。(2)高山区(海拔2400~3400米地带)植被保育措施该地区年均气温约1.4~6.4℃;年均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土壤为山地灰化土(暗棕壤性石渣土)。该地带植被主要包括分布于海拔2400~2800米之间的桦木林带,(又分红桦林和牛皮桦林亚带)及分布于海拔2800~3400米该地段由于山高、路险,受到人类的干扰破坏较小,还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而华山地区的大部分珍稀物种(包括灌丛和草木植物)也大都分布在林间树下。鉴于此,该地段的植被保育措施主要包括:A、对现有的原始森林分布区要严加管护(包括防火、防虫、防盗伐、禁采摘、禁牧等)。并创造条件使现有植被能自然繁衍、自然演替,进入良性循环过程;B、对已经形成的风景林带,如“二十里枇杷林”、“太白红杉林带”,应建立标识物加以保护,并设法扩大规模;C、沿旅游路线树立宣传牌对游客进行“爱护野生植物”的教育;对列入国家一级、二级及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珍稀品种应划区、定点进行保护;D、对本地段的重要景点,如三河宫,南天门、药王殿、老君庙等,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景点绿化设计(如栽植松、柏等)。(3)深山草甸区(海拔3400米以上地带)植被保育措施该地区年均气温在0℃左右,土壤为山地草甸土,土层厚0.3~0该地段的植被保育措施包括:A、该地段是华山地区的生态极度敏感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为保护其生态环境,任何人不得随意采摘花卉叶草,不得滥挖药材,应采取措施保持其物种资源的自然演替;B、游人不得践踏草甸区的植被,应标出范围,限制游人进入;通过草甸区的旅游步道应架空通过;建立宣传告示牌,教育游人爱护野生植物;控制容量,限制游人规模;C、草甸区不得进行任何有害生态环境的工程设施建设。3、古树名木及珍稀植物保育表12、13所列为本旅游区应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和野生珍稀植物物种,以供在安排保育措施时参考。规划区古树名木表表12序号名称位置形态备注1铁甲神树铁甲谷树高20多米高山栎2梨仙树沙梁子河谷梨仙坪干枝虬劲,冠大叶茂3玉兰王八斗河树荫达二亩4古松老县城松树坪数人合围,干劲叶茂5“迎客松”钓鱼台附近形似“迎客松”巨大冷杉树本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表13序号中文名学名保护等级1红豆杉(渐危)TaxuschinensisI2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nmaireiI3银杏(稀有)GinkgobilobaI4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I5秦岭冷杉(渐危)AbieschensiensisII6大果青杄(渐危)PiceaneoveitchiiII7连香树(稀有)CercidiphyllumjaponicumII8秦岭石蝴蝶(稀有)PetrocosmeaqimlingensisII9鹅掌楸(稀有)LiriodendronchinenseII10水青树(稀有)TetracentronsinenseII11水曲柳(渐危)FraxinusmandshuricaII12庙台槭(稀有)AcermiaotaienseS13秦岭杜鹃(渐危)RhododendrontsinglingenseS14山白树(稀有)SinowilsoniahenryiS15秦岭黄芪(渐危)AstraglaushenryiS16陕西鹅耳枥(渐危)CarpinusshensiensisS17狭叶瓶尔小草(渐危)OphioglossumthermaleS18秦岭沙参(渐危)AdenophoratsinlingensisS19秦岭党参(渐危)CodonopsistsinlingensisS20串果藤(渐危)SinofranchetiachinansisS21华山黄芪(稀有)AstragalnstaipaishanensisS22太白岩黄芪(稀有)HedysarumtaipaicumS23太白贝母(濒危)FritillariataipaiensisS24太白米(濒危)NotholirionbulbnliferumS25羽叶丁香(濒危)SyringapinnatifoliaS26延龄草(渐危)TrilliumtschonoskiiS27报春(稀有)Primnlatn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