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该“革命”A.实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B.根除了封建思想的残余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中“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等信息可知,该“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辛亥革命并未根除封建思想的残余;C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1925年3月12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孙中山立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其中未成功指: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B.北伐还在进行中C.国共合作在商谈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参考答案:D【详解】辛亥革命失败指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近代中国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D正确;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不是革命未成功的表现,A错误;北伐的时间是1926年,B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是1923年之后,C错误。【点睛】辛亥革命失败是指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B4.北伐战争前夕,蒋介石独裁心膨胀,多种职务集于一身,但不包括(

)A.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B.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C.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D.国民革命军司令参考答案:C5.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该政府是指:A.沙皇专制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工兵代表苏维埃

D.人民委员会参考答案:B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岳麓版高中教材材料二: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大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材料三:明代徽州商人余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参考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江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两岸;专业化城市出现;城市发展加快;经济功能加强。原因: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2)变化: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崇拜。品质:勤俭致富;乐善好施;坚持诚信;注重信誉等。【详解】(1)第一问由材料所提供的地点可知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江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两岸;由一座城市一特色产业可知城市逐步走向专业化;由明初的五六十家到乾隆时期的百倍于昔可知城市发展速度加快;由所列举城市皆为经济功能型城市可知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第二问城市发展的原因可结合材料和地理上所学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方法进行作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两岸说明地理位置优越,“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说明成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的专业化分工趋势说明手工业、商业发达。(2)第一问由材料“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可推知其变化是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从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崇拜。第二问依托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即可,“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说明其勤俭致富,“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说明乐善好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说明坚持诚信,“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可知注重信誉。7.右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参考答案:B行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识图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片中“行省”可以看出应是指元朝时期,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度,A位于元朝首都大都一带,属于京畿地区,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等京畿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所以答案选B。8.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说法是依据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革新而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的,把蒸汽机运用到生产当中,提高了生产力,所以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继而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应用,所以是电气时代。由此可知,C项正确。9.“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已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清廷发布这一上谕的意图是A.完成百日维新的未竟之业B.消弭社会矛盾以维护统治C.下罪己诏以讨好西方列强D.主动改革以重塑良好形象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可知清廷发布上谕的意图在于消弭社会矛盾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选B。清王朝的本意是消除国内矛盾与国外的指责,无意于真正的改革,故A错误;从材料中可知,清王朝是消弭社会矛盾来维护封建统治的,故B正确;下罪己诏以讨好西方列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清王朝是迫于国内外的压力而改革,故D错误。1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参考答案:B11.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

D.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参考答案:D12.下表为1874—1900年英、美、法、德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由此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74—1890年1.75.22.13.51891—1900年1.63.52.64.8

A.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增速开始放缓B.资本主义世界多中心格局已形成C.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急剧变化D.英美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渐趋下降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英法两国的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明显低于美德两国,导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急剧变化。故答案为C项。A项,美德两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较高,不能说明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增速开始放缓,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只是历史一种趋势至今尚未形成,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依旧处于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排除。13.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后,地方无财权,当水涝灾害来临时,只能“坐至流亡”,说明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导致经济发展不利,故A项错误;经济手段并不都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权力过于弱小导致现象,并不是说中央集权阻碍社会进步,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影响要掌握。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切入,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思考。14.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比重应适当

D.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参考答案:A15.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右图所示这部宪法应该是哪次会议上制定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参考答案:C16.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参考答案:B17.2011年4月,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等问题,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这说明我党在新时期坚持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听取其他党派的意见和建议,是民主的体现,故选D;A、C与题意不符;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B错误。点评:该题首先要排除不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选项,再根据对执政方式含义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选项即可。难度一般。18.隋唐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 B.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C.得到了不断完善 D.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参考答案:D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隋唐时候,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巩固。分析选项,A是原因,但不合题意;B、C与题意无关;D符合题意,故应选D。19.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其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西方文化的影响B.政府政策的推动C.民主思想的传播D.社会性质的变化参考答案:D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礼仪的变化,可以联系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原因有西方方文化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近代工业的发展等,因此ABC三项排除,故D项符合题意。20.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20年建成共产主义”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分析各个选项,A项是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执政者是列宁,排除A。C项所述也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排除C。D项所述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项措施是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管理过分集中,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等弊端进行的改革,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排除D。B项所提目标严重脱离了实际,共产主义只能是一个长远发展目标,答案为B。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21.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各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后来,州刺史发展出远远超过原来规定的权力。到了东汉时期,刺史行使的民政、财政及军事的权力已相当强大。刺史权力的发展A.加强了专制皇权B.利于解决王国问题C.削弱了中央集权D.巩固了东汉的统治参考答案:C州刺史发展出远远超过原来规定的权力,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这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正确;刺史权力的发展主要在地方,与加强专制皇权无关,故A错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与刺史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无关,故B错误;刺史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不利于东汉的统治,故D错误。故选C。22.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参考答案:C23.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C24.下列各项中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重农政策

②兴修水利

③水排的运用

④自然灾害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水排是冶铁时用的工具。25.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记载《通典》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编》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文》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A.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四则史料分别涉及出售永业田、购买良田、寺院大量占有田地和富豪之家置买庄田等信息,这反映了土地兼并现象,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B项正确;根据“听卖永业田”、“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A项错误;题干只是反映土地占田情况,非社会结构的变化,故C项错误;唐朝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故D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需要从若干个相同或者不同类的史料中找出其共性的东西,从而确定史料的真伪。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孤证不立”。所以这一题一定要根据几个文字材料的大意找出其共同之处,就是可以推论出的结论了。26.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A.世纪之交出现救亡图存高潮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D.经历了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整体把握历史的特征。不管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其目的都是为了救亡图存,A项正确;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这与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不一致的,B项错误;民主自由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从表格看,经历了由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到求民主(维新变法运动),再由反侵略(义和团运动)到求民主(辛亥革命)的转变,因此D项表述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探索民族独立之路27.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参考答案:D28.“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是李大钊革命一生的生动写照。这里的“主义”是指(

)A.自由主义

B.改良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无政府主义参考答案:C略29.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A.东北地区B.沿海沿江地区C.长江中游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之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上海、天津和广东地区出现,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3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隋唐以后主要是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做官,调动了知识分子读书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察举制主要在汉代实行,故B项错误;CD在战国以后都不是主要途径。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0年6月,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和各参战国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称“东南互保”。该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这一历史事件,可谓众说纷纭。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较多地认为它是“一幕丑剧”,是“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的“卖国罪证”;80年代以后,世人对其积极性和合理性才有了初步认识,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如“东南互保”是“张之洞等地方大吏对西太后及其顽固派盲目排外政策的抵制”,“是以保全清室统治而又不得罪帝国主义为前提的”,“是一种妥协苟安的曲线自救之策,是一种均势思想指导下的以夷制夷政策。”它“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东南互保”是在长江流域面临列强侵略之际,为“保守疆土”所做的一种努力,并通过条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等等。——摘编自李鹏军《东南互保新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南互保”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示例一认识:“东南互保”是一幕丑剧,应该否定。理由:东南互保是在清中央政府对外宣战后,公开反抗朝廷决议,破坏中央集权体制,为之后的地方割据、混乱首开先例,留下隐患。东南互保是在列强对华发动军事侵略的背景下,地方大员不顾整体战局、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与列强互签和约,是向帝国主义侵略投降的卖国行为。示例二认识:“东南互保”有其积极牲和合理性,应该肯定。理由: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盲目排外的错误决策,势必引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此情势下,东南互保是对中央错误决策的有力抵制。有利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缓和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了限制战争范围、抵制外来侵略的作用。因此,“东南互保”是一种曲线自救之策,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较多地认为它是“一幕丑剧””和“80年代以后,世人对其积极性和合理性才有了初步认识,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可见对“东南互保”的认识有两只不同的看法。前者是从革命历史观而言的,理由是东南互保是在列强对华发动军事侵略的背景下,地方大员不顾整体战局、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与列强互签和约,是向帝国主义侵略投降的卖国行为。后者要突出东南互保是对中央错误决策的有力抵制。有利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缓和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了限制战争范围、抵制外来侵略的作用。32.荣氏家族,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支持,1902年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材料二1912年,荣氏兄弟又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4年“一战”爆发。荣氏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也获得“面粉大王”的桂冠。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图)等人并肩步入中苏友好大厦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兄弟当时创办面粉厂的有利条件。(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的原因。指出荣氏企业曲折发展的根源是什么?(4)材料四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响应党的哪个决策?为此中共提出的创造性的举措是什么?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迅速;面粉等轻工业发展突出、重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3)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通货膨胀加剧;官僚资本的侵吞。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决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举措:公私合营。(1)从材料“1896年”“190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清政府的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2)从材料“荣氏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荣氏企业也获得“面粉大王”的桂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发展速度、轻工业的发展状况、分布地域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3)材料“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国侵略、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压制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荣氏企业曲折发展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从材料“申请公私合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材料四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为此中共提出的创造性的举措是公私合营。3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中央、地方管理制度的情况都会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史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相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材料二知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老早就说了:“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1941年,主持复兴书院的马一浮邀请钱穆前往书院讲演,钱穆的演讲主题便是反驳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成见:“国人竞诟中国传统政治,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帝皇专制。余窃欲辨其诬。”马一浮听后,大为赞赏。——吴钩《宋朝是一个专制王朝吗?》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2)材料二所述钱穆的论述所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试以唐、明两代初期中枢机构的变革为例论述这一观点。(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1)目的: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特色: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2)观点: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观点是片面的。论述:唐朝:皇权相权是划分的,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唐朝三省长官皆称为宰相,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