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打靶+定向训练】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 高效备考复习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打靶+定向训练】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 高效备考复习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打靶+定向训练】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 高效备考复习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打靶+定向训练】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 高效备考复习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打靶+定向训练】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 高效备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220—280年)220年,曹丕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建立蜀国,229年孙权建立吴国。(2)西晋统治①建立与统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政治:分封诸王,其军队成为地方武装;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经济:废屯田制,实行占田制。政治:分封诸王,其军队成为地方武装;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经济:废屯田制,实行占田制。思想:倡导儒学,玄学兴起。③西晋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原因:①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②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宗室的内部争斗并逐渐主导了局势。2.东晋与南朝(1)朝代更替①东晋(317-420年):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②南朝(420—589年):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政治制度:特点:享特权,世代为官,门品决定官品;特点:享特权,世代为官,门品决定官品;经济: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崇尚清谈;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士庶界限森严背景:根源于东汉末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士族是魏晋政权统治基础;九品中正制是其政治保障;占有大量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至南朝逐渐衰落。※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概念:中央委任中正官(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标准:家世(家庭出身的背景);品行(个人的品行才能)特点:①自下而上选拔;②参考地方舆论;③设置中正官管理;④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消极影响:①同门阀制度相结合,成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工具;②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皇权;③压制平民人才,不利于政治流动。①背景: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②表现a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b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③影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江南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隋统一奠定基础;为以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3.江南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隋统一奠定基础;为以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1)十六国①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②北方的民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③前秦: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被东晋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反映了胡汉对立,民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薄弱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反映了胡汉对立,民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薄弱.①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②孝文帝改革a措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改籍贯;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北魏改革内容※前期:※北魏改革内容※前期:创建新制(俸禄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三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均田制;租调制)后期:汉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语、通婚姻)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形成自耕农。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赋役义务即租和调。三长制:五家为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主要负责:户口检——租调征发,管理生产,维护治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表现:(1)经济:魏晋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逐渐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而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等。(农耕化)(2)政治:这一时期的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汉化或者封建化)(3)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儒学化)(4)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胡汉淡化)途径:民族内迁(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频繁战争(淝水之战);改革(孝文帝改革);友好交往(联姻、通婚、贸易、杂居)边疆的开发(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实质:从社会发展角度——封建化从社会生产角度——农业化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周灭掉北齐,不久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4.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的原因※士族军阀,腐败衰落;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尖锐:五胡乱华;南征(淝水之战)北伐(祖逖北伐)失败等;北方经济被严重破坏,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差距缩小。(1)儒、道、佛的融合儒学道教佛教作为主流统治思想,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反佛教斗争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政府财政收入。②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2)文学建安文学 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南朝骈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南北朝民歌 篇制短小,多于抒情,中国诗歌史上新的发展田园诗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3)艺术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称“书圣”。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4)科学领域时期人物要主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地理学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并提出“制图六体”知识点2: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①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②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隋朝的建设①兴建: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②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③开通: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朝灭亡。①原因:;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②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的历史地位※1※隋朝的历史地位※1.隋朝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动荡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对唐朝的大统一、大繁荣、大交融作出了突出贡献。2.隋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措施,如设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都为隋唐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3.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唐代乃至以后经济、交通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4.隋朝恢复了因割据纷乱几乎中断的对外关系,积极发展与亚洲各国的交流,为后世盛唐对外关系的繁荣打下了基础。5.隋朝的迅速灭亡给唐朝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促使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从而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1)唐的建立及统一: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唐朝前期的统治措施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封建盛世※概念※封建盛世※概念: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的社会现象。原因: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重要原因是统治者个人素质,以及雄才略等,如善干纳谏,任用贤臣、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相对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科技、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互相作用。表现:对内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西汉盛世——文景之治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初盛世——康乾盛世对唐朝“盛世”的辩证认识(1)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2)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都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即使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封建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有所缓和,并未完全消除。(4)唐朝的“盛世”局面隐藏着动荡的危机。如“开元盛世”之后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①概况方位概况西北(突厥)东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统辖天山南北北方(回纥/鹘)①: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③瓦解: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西南(吐蕃)①: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②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东北(靺鞨)册封: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a.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b.先试点后推广;c.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d.管理体系逐步完善。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①原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到统治后期出现的局面。政治腐败、边疆危机、军事失当政治腐败、边疆危机、军事失当③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标志着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上形成了局面。※藩镇割据※特点※藩镇割据※特点:政治: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不向中央交税,拥有财权;军事:拥有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独霸一方。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影响:严重削弱中央集权,影响唐朝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北民南迁,客观上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影响五代十国的政局,对宋朝的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独立性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3)唐朝覆亡①唐朝后期:之争,加剧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②黄巢起义:875年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③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4)五代十国①五代:907年之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②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③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的特点※北方:相继建立,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南方:先后并存,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知识点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选官制度——科举制(1)背景: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2)发展历程隋文帝开始采用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两宋锁院、誊录、弥封制度(3)影响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科举制※原因:①中央政府的统治需要(削弱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②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庶族地主势力加强,要求分享政治权利)③封建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教育进步)特点:报考方式的相对开放性和公开性;录取标准的相对客观性和公平性;通过考试选拔官员,重视才学;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皇权)※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1)历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②隋文帝时:。③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的范围。④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三省出现了趋势。(2)职能:中书省负责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诏令;尚书省负责,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意义①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②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3.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租调制。①魏晋时期,开始实行,按户征收粮和绢帛。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唐初:租庸调制。①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后期:。①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②目的:。③内容:。④影响:。※※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两税法的相互关系※1.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1)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制下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和代役税(庸);(2)推行租庸调制的前提是授田给农民,即推行均田制。2.均田制遭到破坏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由于唐代均田制未能保证授田,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的盛行,加上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局面,均田制无法继续下去,租庸调制最终为两税法所代替。3.两税法按照土地财产多少的征税标准表明:封建经济发展,均田制已经破坏,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征税标准已不再以人丁为主。知识点4:隋唐的文化1.儒学、道教与佛教儒学道教佛教隋唐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2.艺术种类隋唐书法书法融汇了,创出新风格最为有名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生活气息浓厚,注重表现人的形态,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3.科技类别成就建筑隋朝的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天文学唐朝天文学家,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孙思邈的,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唐高宗时编修的,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4.中外文化交流(1)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方式影响中国与印度、中亚之间①从东汉到北朝,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为佛学大师。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日和中朝之间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授佛法。②日本、新罗等国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高僧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①唐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②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③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社会变迁对唐诗发展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唐朝文化空前活跃的原因※※唐朝文化空前活跃的原因※(1)经济繁荣,为文化活跃提供物质保障;(2)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成为唐代文化活跃的主要新兴力量;(3)教育的深入发展,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4)统治阶级政策开明,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宽松。【解考题、提能力】一、单选题1.据《魏书·裴植传》记载,北魏官员裴植一家,父母双亲尚在人世而兄弟已经分家,而且子女的财产和父母严格分开。《魏书》对此评论说,“一门数灶,盖染江南之俗也”。据此可知A.江南财产私有观念更强 B.宗法制度开始崩溃C.北方风俗深受南方影响 D.门阀政治逐渐衰落2.对比下面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地图的变化,这一变化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 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D.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3.晋室南迁后,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4.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5.图1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漆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窄小胡服,图2是迁都后石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宽大汉服。这一变化说明迁都后A.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以孝治国体制确立 D.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6.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 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C.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 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7.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8.下表反映了唐朝玄宗至宪宗时期中央、地方官员数量的变化。据表可知,该时期官员类别历史时期中央官员地方官员唐玄宗时期2620人16185人唐宪宗时期5718人260023人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政府吏治逐渐腐败9.在吐鲁番出土的唐朝墓志中,开元以后的当地墓志开始改变高昌地区传统的书写方式,转而与中原趋同,出现了“大唐启运,泽被西州”等措辞。据《旧唐书》载,安禄山起兵范阳时,于阗王尉迟胜“自率兵五千赴难(帮助官兵)”。上述现象表明A.唐朝政府对外政策的开放和包容B.西域地区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加强C.中央政府开始对西域实施政治管理D.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融合发展10.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11.有史书记载,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吏部考功郎中、员外或礼部侍郎。到了宋代,主考官则是临时差遣,年年不同、届届各异;还没有“权知贡举”,同时还建立了锁院制度,即考官受命之日,就直接到贡院封宿。唐宋科举考试的变化A.有利于保障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制度实现了完善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说明考试规则日趋严密利于选官公平12.下表是公元196-289年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表中曹魏时期寒素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期别朝代公元士族小姓寒素合计No.%No.%No.%1汉196~21938291914.57456.51312曹魏220~2396038.73824.55736.81553曹魏240~2647447.15937.62415.31574西晋265~2898446.26736.83117182A.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C.九品中正制弊端的显现 D.地方操控了人才的选拔13.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选中的人必须品德高尚,魏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等级。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提高及第机会。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度A.兼顾才学和从政能力 B.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 C.受传统选官制的影响. D.沦为应试者投机工具14.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格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遗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A.唐诗不能反映唐代社会风貌 B.唐诗是研究唐史的核心史料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D.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15.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了某种书写字体的起源:“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成,官狱职务繁,初为……,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种字体,改变了之前古。汉字以曲线构形的特征,将圆润的线条改为方折对称的笔画,使汉字摆脱“描绘”而成为符号的书写。该字体是(

)A.小篆 B.行书 C.隶书 D.楷书16.按吕思勉先生说,中国文化在近代西洋文化影响以前,可以分作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第二期为魏晋隋唐,第三期为宋元明。这三期,恰恰是一个正、反、合。以第二期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来说,吕生这“反”的寓意更多是指A.北方游牧文化的逐渐汉化B.南北方形成风格迴异的汉胡文化体系C.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D.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材料二

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蛮族在需要时提供军事帮助,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蛮族在罗马人帮助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1)据材料,比较中国魏晋政权和罗马帝国对当时内迁民族治理的异同。(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差异对中国和西欧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8.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五月,诏贤良曰:“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元朔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议曰:“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摘自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材料二

隋唐五代是中央监察制度的长足发展阶段。御史在秦汉隶属于少府,魏晋南朝隶属于内省。隋初,御史“依旧入直禁中”,炀帝大业年间“始罢御史直宿”禁中之制。自此,御史完全脱离了宫禁,成为相对独立的中央专职监察官。隋炀帝还精简门下省机构,把城门、殿内、尚食、尚药、御府等五局从门下省中分离出来,使门下省逐渐成了掌“省读奏案”的封驳机构。隋朝除御史台之外,增设司隶台和谒者台,与御史台合称三台。御史台负责监察中央官吏,司隶台和谒者台监察地方。——摘自贾玉英等《监察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