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备课教案(精选6篇)_第1页
单元备课教案(精选6篇)_第2页
单元备课教案(精选6篇)_第3页
单元备课教案(精选6篇)_第4页
单元备课教案(精选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单元备课教案(精选6篇)

单元备课教案第1篇Revision

教学内容分析Funstory

以趣味故事形式综合再现语言知识,通过Micky让Mimi猜“动物尾巴是谁的”这样一个特定的故事,为复习巩固本单元教学内容提供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巩固、提高本单元所学言语交际技能。

教学重点学习和练习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创设真实典型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小组活动和完成任务的方式,自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课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导入

1.复习课的形式应该是操练为主,教师应该开动脑筋,依托课本的呈现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2.教师可以先展示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尾巴形状,让学生讨论动物们在说些什么。

3.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检验对故事内容的预测。再次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模仿。

4.教师取Micky的角色,找一个学生取Mimi的角色,同时播放录音,示范演练故事对话,然后全班学生做Mimi再练一遍。

5.组织学生分组演练故事内容。

二趣味练习

1.摸词回答问题。教师把本单元的新单词写在小纸片上,每张纸片写一个词。写完后放在一块儿让学生每人选一张。然后教师用教学卡片或实物做道具,每次举起一个物品或卡片,依次问学生:Isthisyour...?如果学生手中的单词与教师举起的道具一致,就回答Yes,itis.不一致就回答No,itisn't.教师不断更换道具,让学生反复练习。

2.继续使用以上方法,教师的问题换成Whose...isthis?让学生检查自己手中的单词,与教师举起的道具一致的学生快速回答:It'smine,同桌的学生接着说:It'shis/hers.

3.四人一组说chant.选两个男生、两个女生,男生说一、三句,女生说二、四句。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

单元备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进行物品归属的问话与答语,并能根据物体的远近,正确使用this和that。

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要求的单词和句子

情感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培养更加稳定的学习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情景对话中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教学重点学习和练习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代词this和that。

课时数2

教学过程1.热身/复习(Warming-up/Revision)

1)播放课本附录中的歌曲Iwanttobeyourfriend,渲染课堂气氛。

2)把小动物面具挂在墙上,让学生说出它们是什么动词,是谁的。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1)展示本课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WhatarePeterandLisadoing?

Whataretheytalkingabout?

2)播放本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讨论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3)再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谁扮演bear?谁的头饰找不到了?最后找到了吗?

4)指导学生跟读录音。

5)让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表演会话。

6)鼓励学生戴面具到讲台上来表演。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将全班划分成6~8个小组,每组发一张白纸,每张白纸的最上面都写有“失物招领处”。要求每组画出3~4种物品,供其它组认领。

2)每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当失主去其它组找丢失物品,另一部分留在本组提供物品。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活动。

3)播放本课投影片,让学生边看边配音。

4.拓展活动(Additionalactivities)

1)回家听本课录音,模仿语音语调。

2)把本课对话改编或故事,讲给父母听。

单元备课教案第3篇[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能从下雨的场景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活泼生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看看下雨之后,大自然中的情景。

2.板书课题:下大雨。

3.下大雨后,作者看到了哪些情景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分课文自然段。

2.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多读几遍。

3.同桌之间相互指读。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三、认读生字词。

1.教师出示重点生字词学生认读。

屋w顶dn烟yn积j水shu倒dào吊diào龟u甲ji哈h昂án着zhe脑no袋dài东dn倒do西x歪wi七q零lín八b落lu

2.指名读生字词。

3.分组读。

4.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请学生认读。

2.学生说说怎样写好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

3.教师重点指导:屋、烟、龟。

屋:半包围结构,加一加“尸+至=屋”,注意中间一点不要掉。

烟:火+因=烟。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一想:下大雨有哪些有趣的场景出现?

二、重点学习,深入感悟1.指名分段朗诵课文。

(1)“我”在哪里看到下大雨的场景?

(2)下大雨时,“我”是怎样做的?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到答案。

(出示图片)下大雨时,屋顶上的雨是怎样的?

(重点理解“砸”,说明力气很大,雨点很大进而说明雨下得很大。)

3.下大雨还有哪些场景?

(荷花缸里的荷叶紫薇花上的大黑峰麻雀小乌龟)

4.交流讨论。

你喜欢下雨天吗?在下雨天你会看到什么?在下雨天你会做哪些事呢?小组交流讨论。

三、升华情感

1.发挥你的想象:“我”还会看到哪些场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大自然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请你编写一下。

[教学板书]

下大雨屋顶小水滴

荷叶

紫薇花

大黑峰

麻雀

小乌龟听雨

看雨

单元备课教案第4篇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塑料管的基本编织方法,了解其特性,学会编制小饰物——小虾

2、会使用基本的编制工具,如:剪子、镊子

3、在已学会的基本结——平结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编制,品味编制工艺的艺术魅力

4、在编制探究实践中,体会发现与创新的愉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虾身的编制与胸甲组装及复眼的同步完成

教学准备:编制好的成品与半成品,有关小虾生活习性、种类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实物投影,废物利用的成品、剪刀、镊子、塑料管、钥匙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教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幅美术课上欣赏过的作品,它就是齐白石老先生笔下那惟妙惟肖的虾,(看资料)教师介绍:虾是一种节肢动物,分头部和腹部两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虾的种类很多,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看资料)这些美丽的小虾在大自然中愉快地生活着,我们喜欢它却又不能把它从他自己的故乡带走,那我们就来利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自己动手编制一只小虾,让它可以时刻陪伴着我们。(出示成品)

二、观察发现,引导复习思考

1、让小虾游到你身边,教师发放每小组一只成品,共同观察成品小虾,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原来小虾身体的编制方法与我们编制小手镯的方法相同,用的都是平结编。(板书:平结编)

3、你还记得平结编法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小口诀复习一下平结编法

左绳压中轴

出现小线圈

右绳压左绳

轴下钻线圈

拉紧成一个

反向接着做

4、除了平结编法的利用,你还发现要用到哪些制作方法?重点指导观察小虾的头部:

头胸甲:剪——一头尖、留小口

眼睛:穿——系扣、对称

触角:剪——细密

三、实践体验

1、你想不想自己尝试制作一只小虾?

我们一起来做好准备工作,教师指导截取塑料管(二短一长,二短做虾尾及中轴,一长编制虾身及眼睛)

2、提要求:

——正确、安全使用工具

——注意合理用料,保持环境卫生

——发现问题可以查找教材、资料,也可以寻求小组同学的帮助,

3、学生实践操作,一开始系第一个扣有困难,教师引导可以两人合作,互相帮助

4、谈谈你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如:塑料管发涩,不好穿编,拉不紧等)

你能想出办法解决吗?有谁帮助了你?

5、针对问题教师重点指导,

——每一个结都要拉紧,两头同时拉,用力均匀

——塑料管尽量平整,一层压一层

——套头胸甲要从前向后套,注意背部对梯形的长边,尖头冲前

——掏眼睛时可以用镊子,打一个结即可,多余部分剪掉

四、学生再次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小组展示,推选出最佳作品班级展示,教师利用小印章鼓励优秀学生

2、小组内完成评价表,可以利用组内的小印章给自己和同学一个公正的评价

编制方法是:活结编()平结编()我找到编制规律了吗?我学会编制小虾了吗自评同学评教师评我很棒我可以待努力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我们今天利用塑料管进行平结编制作了一只可爱的小虾,你打算让它在哪安家?教师引导出示:钥匙链、书包挂饰。

2、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利用废旧材料及平结编方法制成的装饰品,(展示废物利用制成的装饰品或图片)你有什么新的创意?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利用身边这些看起来没有用的材料,利用我们在课上学会的方法进行再加工,制作成精美的工艺装饰品,使我们的身边少一些垃圾,多一些美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单元备课教案第5篇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练习。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

教学重点:

掌握除加混合运算中的'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谁是你们最亲最爱的人?(妈妈)每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妈妈总会陪伴在我们身旁,妈妈那如花的笑脸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三八妇女节刚刚过,你们有没有送礼物给妈妈啊?(没有)让我们也去花店配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语言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浓浓的母爱缓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带着对母亲的爱,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学生会更主动。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画上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小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价格该怎么算?

3.指明让学生扮演:

24÷8=3(元)5-3=2(元)

5-24÷8

=5-3

=2(元)

4.说一说有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让我们再看看其它花的价格吧!

指明读题(2):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钱?

四、课堂总结

思考回报: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么解决

2.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板书设计:

买鲜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钱?

24÷8=3(元)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单元备课教案第6篇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一共选了四篇课文:《父亲,树林和鸟》,《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植物之间的“爱”和“恨”》,《失踪的森林王国》和两首古诗《小池》,《泊船瓜洲》。另外还有一个“积累与运用”。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的父亲一生最喜爱的是——树林和歌唱的鸟。让人像是走进了优美的大自然,去感受鸟儿的呼吸,去聆听鸟儿的欢唱。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讲了作者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因为他们认为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进而体会人们美好,淳朴的心灵。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这篇课文各人们介绍了有关植物之间的科普知识,让人们知道植物之间也可以相生相克。

《失踪的森林王国》这则童话,以森林王国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它最后的消失,说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是很大的,唤起了人们环保的意识。

《小池》这首诗歌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这首诗写的是小池。小池里有一股细细的泉水,水面上有树的倒影柔和的阳光照耀着小池民,池中荷花尖上停着一只蜻蜓。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全诗基调总体上是愉快,喜悦的,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